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335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冰箱。该热交换装置包括:箱体,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且配置成与热源或冷源换热,以使其内的制冷剂发生气液相变;以及至少一根制冷剂管路,配置成接收箱体内发生相变后的制冷剂,使得相变后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管路中与周围环境换热,发生与相变相逆的逆向相变,并将逆向相变后的制冷剂返回箱体;其中制冷剂管路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制冷剂管路的以度为单位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的1.2-1.3倍。这种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装置的传热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冰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及使用该热交换装置的半导体冰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压缩式冰箱中的制冷剂管路的冷媒在管路的循环流动是在动力源(压缩机)的作用下进行的。动力源出现故障后,制冷剂在管路中将无法循环流动,从而影响冰箱制冷。
[0003]现有的半导体冰箱的制冷、散热主要通过铝制散冷(散热)翅片式散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热端面直接接触进行热传导,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热端的冷量和热量分别传递到冰箱内部和外部空间,在翅片式散热器的翅片配合风机进行强制对流,增加换热效果。该方式传热效率低,需要较大面积的散热铝翅片,占用空间,且为了强化传热,通常需要配备风扇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噪音高且振动大。
[0004]现有的半导体冰箱还采用水循环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具体是通过冷凝水将热量带至冰箱外部,进而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环境,再将冷却水循环利用。此方案传热效率较低,且需要增加循环水的动力设备,例如水泵等,容易引起额外的功耗和噪音,这将无法发挥半导体产片静音无振动的优势。
[0005]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装置也大多如上述方式工作,其传热效率较低,且无法实现静音及减少振动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制冷剂管路的直径和水平倾角成优化配比的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冰箱,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装置的传热效率。
[0007]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制冷剂的重力作为动力源、依靠受热端和冷凝端的压力差进行循环流动的低噪低振动的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冰箱。
[0008]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箱体,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且配置成与热源或冷源换热,以使其内的制冷剂发生气液相变;以及至少一根制冷剂管路,配置成接收所述箱体内发生相变后的制冷剂,使得相变后的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管路中与周围环境换热,发生与所述相变相逆的逆向相变,并将逆向相变后的制冷剂返回所述箱体;其中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度为单位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的1.2-1.3 倍。
[0009]可选地,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度为单位的所述倾角的1.25倍。
[0010]可选地,每个所述制冷剂管路包括多段倾斜管段,每个所述倾斜管段的所述倾角被配置成5°至90°。
[0011]可选地,所述倾角被配置成10°、30°、60°或70°。
[0012]可选地,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4_-12_。
[0013]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冷端箱体和热端箱体,所述制冷剂管路包括冷端制冷剂管路和热端制冷剂管路;其中,所述冷端箱体配置成与冷源换热,所述冷端制冷剂管路配置成连接冷端箱体且位于所述冷端箱体下方;所述热端箱体配置成与热源换热,所述热端制冷剂管路配置成连接热端箱体且位于所述热端箱体上方。
[0014]可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三通装置,其第一端、其第二端与制冷剂管路连接,其第三端为配置成可操作地打开以接收从外部注入的制冷剂的常闭端。
[0015]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冰箱,包括:内胆,其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外壳,包括有U壳和后背,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后背与所述内胆的后壁限定有安装空间;半导体制冷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热交换装置。
[0016]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热交换装置布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当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冷端箱体和冷端制冷剂管路时,所述冷端箱体的后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接触贴靠,而且每根所述冷端制冷剂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胆的外表面接触贴靠,以将来自所述冷端的冷量传至所述储物间室。
[0017]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热交换装置布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当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热端箱体和热端制冷剂管路时,所述热端箱体的后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接触贴靠,而且每根所述热端制冷剂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接触贴靠,以将来自所述热端散发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
[0018]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因为制冷剂管路的直径和水平倾角成优化配比,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热交换装置的传热效率。
[0019]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以制冷剂的重力为动力源,依靠受热端和冷凝端的压力差进行循环流动,因此省略了机械发声及振动部件,低噪低振动,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0020]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3]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4]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制冷剂管路的管径与最小倾角的对应关系图;
[0025]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制冷剂管路的倾角和传热量的对应关系图;
[0026]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端箱体和冷端制冷剂管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7]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端箱体和热端制冷剂管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8]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端箱体和热端制冷剂管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9]图8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热端箱体和热端制冷剂管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0]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热端箱体和冷热端制冷剂管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1]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热端箱体和冷热端制冷剂管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2]附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3]Θ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
[0034]11热端箱体,
[0035]12 热端制冷剂管路,
[0036]21冷端箱体,
[0037]22冷端制冷剂管路,
[0038]23倾斜管段,
[0039]24弯折管段,
[0040]30半导体制冷片,
[0041]40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热交换装置可包括热端箱体11和一根热端制冷剂管路12。热端箱体11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且配置成与热源换热,以使其内的制冷剂发生气液相变。热端制冷剂管路12接收热端箱体11内发生相变后的制冷剂,使得相变后的制冷剂在热端制冷剂管路12中与周围环境换热,发生与相变相逆的逆向相变,并将逆向相变后的制冷剂返回热端箱体11。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以下简称管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以度为单位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的1.2-1.3倍。如图1所示,该倾角可以为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直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热端制冷剂管路12可以为多根,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0043]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热交换装置可包括冷端箱体21和一根冷端制冷剂管路22。冷端箱体21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且配置成与冷源换热,以使其内的制冷剂发生气液相变。冷端制冷剂管路22接收冷端箱体21内发生相变后的制冷剂,使得相变后的制冷剂在冷端制冷剂管路22中与周围环境换热,发生与相变相逆的逆向相变,并将逆向相变后的制冷剂返回冷端箱体21。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以度为单位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的1.2-1.3倍。该倾角可以为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直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冷端制冷剂管路22可以为多根,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0044]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制冷剂管路的管径与最小倾角的对应关系图。此处的最小倾角的限定是考虑管路弯折的工艺实现性,制冷剂管路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需大于或等于该最小倾角。该对应关系图为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3所示,当管径为Φ4_,管路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应不小于5°,当管径为Φ12πιπι,管路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应不小于15°。可以看出,制冷剂管路的管路直径被配置与制冷剂管路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最小倾角成线性关系,即:制冷剂管路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制冷剂管路的以度为单位的倾角的1.25倍。
[0045]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制冷剂管路的倾角和传热量的对应关系图。该对应关系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可以看出,每个倾斜管段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的角度至少大于0,且当该倾角在5°至90°间取值时,其传热量较高,此为最佳倾角取值范围。可以看出,当倾斜管段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的角度为30°时传热量尤其高,特别是其为60°时,传热量达到最大。另外,通过实验,当该角度为10°或70°时传热效果也较好。在同样水平斜角的情况下,管径(一般被配置成4mm-12mm)越大,传递的热量越多,但是递增的幅度不大(即管径为Φ4πιπι与Φ 12mm的倾斜管段在同样倾角时传递的热量相比,管径为Φ 12mm的倾斜管段略大于管径为Φ4πιπι的倾斜管段,其量相差不大)。由图4可以看出,传递热量的多少主要与管路的水平倾角有关,因此管路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Θ应尽可能的使其保持在最佳倾角取值范围内。
[0046]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对包括冷端箱体21和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热交换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0047]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端箱体21和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箱体为与冷源换热的冷端箱体21,制冷剂管路为连接冷端箱体21且位于冷端箱体21下方的冷端制冷剂管路22,冷端热交换器与冷端制冷剂管路22连接后成为冷端制冷系统。
[004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冷源可以为半导体制冷片30的冷端面,冷端制冷剂管路22贴附到冰箱内胆的外表面为其制冷。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具体倾斜角度以及管径需要根据冰箱内胆上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布置空间和散冷面积以及箱内负荷等因素综合得出。该倾角应至少大于5°,由图4可以看出,最佳水平倾角范围为50°至70°,在此倾角范围内,冷端制冷系统的冷量传递效率较高。若倾角低于50°或者高于70°,冷端制冷系统仍可运行,但传递冷量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只要满足冰箱冷量的传递要求,就可以选取。冷%5制冷系统内部需要灌注制冷剂工质,该工质为冰箱制冷系统常用制冷剂,如R134a、R600a、CO2等均可,由于H2O在低温下性能不稳定且易结冰,因此H2O —般不用于冷端系统。具体制冷剂工质的选取可根据通用性要求、系统压力要求、冷量传递要求、工质物性、环保等因素综合确定。该灌注工质的灌注量多少需要通过试验测试得出最佳值。通常在确定最佳灌注量的试验中,应尽可能多的在冷端制冷系统上布置测温传感器,然后启动该冷端制冷系统,试验过程中要从系统中不断的排出或者添加制冷剂工质,并记录每次排出或者添加的量,然后监测测温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直到系统中所有测温传感器(除最高点外)的温差达到0-3°C之内,此时系统内部的制冷剂工质量为最佳灌注量。事实上,该温差可以做到1°C左右。试验中灌注量的确定应首先保证冷端制冷系统为工作温度范围的最低值,在该温度下确定完灌注量后再依次调节工作温度直至最高值,也就是说,在整个冷端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该灌注量均为最佳值。冷端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处为三通装置(例如三通阀组件),其第一端、其第二端与冷端制冷剂管路22连接,其第三端为配置成可操作地打开以接收从外部注入的制冷剂的常闭端,第三端与旁通管连接。确定完最佳灌注量后,通过该三通阀上的旁通管进行制冷剂的灌注,灌注完成后进行封口。灌注之前需要对冷端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状态越低越好。灌注完成后内部制冷剂的状态为气液两相共存状态,气态的制冷剂蒸汽位于系统的上部分,液态的制冷剂位于系统的下部分。
[0049]其工作原理如下。半导体制冷片30通电工作时,其冷端面变冷。冷端面与冷端箱体21接触,由于冷端箱体21位于冷端制冷系统的上部(或者说位于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上方),因此冷端箱体21内部充满气态的制冷剂,当气态的制冷剂遇冷时发生相变冷凝,变化成为低温的液态制冷剂,因此液态的制冷剂会靠重力沿着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内壁下流,冷端制冷剂管路22下部的液态制冷剂连同冷凝下流的制冷剂由于吸收冰箱内部的热量相变蒸发,成为气态,气态蒸汽在热源压力的推动下会沿着冷端制冷剂管路22上升到冷端箱体21继续冷凝,由此循环制冷。根据冰箱内(例如冰箱的冷藏箱)需要达到的温度不同,冷端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约为_20-5°C。对于冷藏箱,若箱内温度维持在5°C,半导体制冷片30的冷端的温度约为0°C,此时,冷端制冷系统工作温度约为0°C。半导体制冷片30的冷端与箱内温差保持在0-5°C左右较好。
[0050]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每根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第一端与内腔连通,每根冷端制冷剂管路22由其第一端弯折延伸,终结于其形成为开口端且与内腔连通的第二端;每根冷端制冷剂管路22有与水平面呈上述倾角的倾斜管段23,每两个相邻的倾斜管段23由弯折管段24连接。其并不对本发明的热交换器构成限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冷端制冷剂管路22可以有其他形状。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每根制冷剂管路的第一端与内腔连通,每根制冷剂管路由其第一端弯折延伸,终结于其形成为封闭端的第二端;每根冷端制冷剂管路22有与水平面呈上述倾角的倾斜管段23,每两个相邻的倾斜管段23由弯折管段24连接。
[0051]类似地,以下对包括热端箱体11和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热交换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
[0052]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端箱体11和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箱体为与热源换热的热端箱体11,制冷剂管路为连接热端箱体11且位于热端箱体11上方的热端制冷剂管路12,热端热交换器与热端制冷剂管路12连接后成为热端散热系统。
[005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源可以为半导体制冷片30的热端面,热端制冷剂管路12贴附到冰箱外壳的内表面向其散热。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具体倾斜角度以及管径需要根据冰箱U壳上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布置空间和散热面积以及箱内负荷等因素综合得出。该倾角应至少大于5°,由图4可以看出,最佳水平倾角范围为50°至70°,在此倾角范围内,热端散热系统的热量传递效率较高。若倾角低于50°或者高于70°,热端散热系统仍可运行,但传递热量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只要满足冰箱热量的传递要求,就可以选取。热端散热系统内部需要灌注制冷剂工质,该工质为冰箱制冷系统常用制冷剂,如R134a、R600a、H2O等均可,具体工质的选取可根据通用性要求、系统压力要求、热量传递要求、工质物性、环保等因素综合确定。该灌注工质的灌注量多少需要通过试验测试得出最佳值。通常在确定最佳灌注量的试验中,需要尽可能多的在热端散热系统上布置测温传感器,然后启动该热端散热系统,试验过程中要从系统中不断的排出或者添加制冷剂工质,并记录每次排出或者添加的量,然后监测测温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直到系统中所有测温传感器(除最高点外)的温差达到0-3°C之内,此时系统内部的制冷剂工质量为最佳灌注量。事实上,该温差可以做到1°C左右。试验中灌注量的确定应首先保证热端散热系统为工作温度范围的最高值,在该温度下确定完灌注量后再依次调节工作温度直至最低值,也就是说,在整个热端散热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该灌注量均为最佳值。热端热交换器一侧的连接管处为三通装置(例如三通阀组件),其第一端、其第二端与热端制冷剂管路12连接,其第三端为配置成可操作地打开以接收从外部注入的制冷剂的常闭端,第三端与旁通管连接。确定完最佳灌注量后,通过该三通阀上的旁通管进行制冷剂的灌注,灌注完成后进行封口。灌注之前需要对热端散热系统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状态越低越好。灌注完成后内部制冷剂的状态为气液两相共存状态,气态的制冷剂蒸汽位于系统的上部分,液态的制冷剂位于系统的下部分。
[0054]其工作原理如下。半导体制冷片30通电工作时,其热端面变热。热端面与热端箱体11连接,由于热端箱体11位于热端散热系统的下部(或者说位于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下方),因此,热端箱体11内部充满液态的制冷剂,当液态的制冷剂遇热时发生相变蒸发,变化成为气态,因此气态的制冷剂会在热源压力下沿着热端制冷剂管路12上升,将热量传递给冰箱外壳后,热量通过自然对流将热量传递给外部空间,制冷剂冷凝放热后成为液态,依靠重力沿热端制冷剂管路12内壁回流至热端热交换器处,再重新吸收热端热交换器的热量,依此循环散热。热端散热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约为25-60°C,对于半导体制冷片30来说,如果热端温度超过60°C,则其工作效率非常低,一般不会用到。通常半导体制冷片30热端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保持在0-10°C之间。其温差越低,系统效率越高。
[0055]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每根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第一端与内腔连通,每根热端制冷剂管路12由其第一端弯折延伸,终结于其形成为开口端且与内腔连通的第二端;每根热端制冷剂管路12有与水平面呈上述倾角的倾斜管段,每两个相邻的倾斜管段由弯折管段连接。其并不对本发明的热交换器构成限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热端制冷剂管路12可以有其他形状。例如,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热交换器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类似,区别在于箱体位于制冷剂管路的下方。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制冷剂管路呈环形,每根制冷剂管路的第一端与内腔连通,每根制冷剂管路由其第一端弯折延伸,终结于其形成为开口端且与内腔连通的第二端。每根制冷剂管路包括两根倾斜管段,每根倾斜管段的第一端与内腔连通,每根倾斜管段的第二端与一两端开口的连接管段连接。
[0056]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可以应用在半导体冰箱中,其与半导体制冷片30的连接关系如图9、图10所示。可以看出,半导体制冷片30、冷端箱体21、热端箱体11三部分通过固定件40固定在一起,该固定件40可以为螺栓。其中半导体制冷片30与冷端箱体21、半导体制冷片30与热端箱体11的接触面上涂抹导热硅脂等来填充接触面上的空隙用于强化传热。
[0057]本方案完全制冷剂的重力作为动力源,依靠受热端和冷凝端的压力差进行循环流动,无机械发声及振动部件,低噪无振动,安全可靠,静音舒适。
[005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冰箱,包括:其内限定有储物间室的内胆;外壳,半导体制冷片30,上述技术方案所描述的热交换装置。外壳包括有U壳和后背,设置于内胆的外侦牝外壳的后背与内胆的后壁限定有安装空间。半导体制冷片30与热交换装置可以布置于安装空间内。该热交换装置所有部件均可以埋藏在冰箱内部发泡层中,不额外占用冰箱空间,因此,冰箱使用空间大,外形美观。且该系统冷热端的热量传递方式为制冷剂的相变传热,传热效率比传统的接触式热传导大大加强。冷热端散热通过冰箱内胆及外壳散热,无须额外的风机强制对流,静音,无振动,安全可靠。
[005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热交换装置包括冷端箱体21和冷端制冷剂管路22时,冷端箱体21的后壁的外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30的冷端接触贴靠,而且每根冷端制冷剂管路22的至少一部分与内胆的外表面接触贴靠,以将来自冷端的冷量传至储物间室。
[006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热交换装置包括热端箱体11和热端制冷剂管路12时,热端箱体11的后壁的外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30的热端接触贴靠,而且每根热端制冷剂管路12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的内表面接触贴靠,以将来自热端散发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
[0061]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 箱体,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且配置成与热源或冷源换热,以使其内的制冷剂发生气液相变;以及 至少一根制冷剂管路,配置成接收所述箱体内发生相变后的制冷剂,使得相变后的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管路中与周围环境换热,发生与所述相变相逆的逆向相变,并将逆向相变后的制冷剂返回所述箱体;其中 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度为单位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的1.2-1.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毫米为单位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以度为单位的所述倾角的1.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制冷剂管路包括多段倾斜管段,每个所述倾斜管段的所述倾角被配置成5°至 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角被配置成10°、30°、60°或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路直径被配置成4_-12_。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冷端箱体和热端箱体,所述制冷剂管路包括冷端制冷剂管路和热端制冷剂管路;其中, 所述冷端箱体配置成与冷源换热,所述冷端制冷剂管路配置成连接冷端箱体且位于所述冷端箱体下方; 所述热端箱体配置成与热源换热,所述热端制冷剂管路配置成连接热端箱体且位于所述热端箱体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通装置,其第一端、其第二端与制冷剂管路连接,其第三端为配置成可操作地打开以接收从外部注入的制冷剂的常闭端。
8.—种半导体冰箱,包括: 内胆,其内限定有储物间室; 外壳,包括有U壳和后背,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后背与所述内胆的后壁限定有安装空间; 半导体制冷片;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热交换装置布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当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冷端箱体和冷端制冷剂管路时,所述冷端箱体的后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接触贴靠,而且每根所述冷端制冷剂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胆的外表面接触贴靠,以将来自所述冷端的冷量传至所述储物间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热交换装置布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当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热端箱体和热端制冷剂管路时,所述热端箱体的后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接触贴靠,而且每根所述热端制冷剂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接触贴靠,以将来自所述热端散发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
【文档编号】F25B21/02GK104329827SQ20141012355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陶海波, 张奎, 李鹏, 王晶, 刘建如, 李春阳, 戚斐斐, 刘昀曦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