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22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制冷剂分流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分流器,特别是涉及形成有多个分流路的制冷剂分流器,所述多个分流路沿圆周方向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分流器壳体内。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16785号公报)所示,有一种分配器(制冷剂分流器),其形成有多个分配通路(分流路),所述多个分配通路沿圆周方向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外管(分流器壳体)内。在该制冷剂分流器中,通过利用间隔体将配置在分流器壳体内的内管内间隔开,从而形成多个分流路。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以往的制冷剂分流器,由于采用了利用间隔体间隔而形成多个分流路的结构,因此,部件数量增多,不容易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形成有多个分流路的制冷剂分流器中,所述多个分流路沿圆周方向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分流器壳体内,形成为能够利用较少的部件数量形成多个分流路的结构,以提高生产率。

第一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是使流入的制冷剂分流而流出到下游侧的制冷剂分流器,其中,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分流器壳体内形成有:多个分流路,它们沿圆周方向配置于;分流空间,其将制冷剂引导到多个分流路中;和多个排出空间,它们通过多个分流路而与分流空间连通,并沿铅垂方向配置。并且,在分流器壳体内配置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杆状的杆部件,多个分流路由沿杆部件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一体成型于杆部件的多个孔构成。

这里,通过在分流器壳体内配置一体成型有多个分流路的杆部件,从而能够得到可利用较少的部件数量形成多个分流路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制冷剂分流器的生产率。

第二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根据第一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其中,在杆部件的侧面形成有多个杆侧面孔,多个排出空间与多个分流路通过多个杆侧面孔而连通。

第三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根据第二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其中,多个杆侧面孔沿杆部件的长边方向配置成螺旋状。

第四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其中,形成有供杆部件贯通的杆贯通孔的多个杆贯通挡板从分流器壳体的侧面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由多个杆贯通挡板形成多个排出空间。

第五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其中,多个分流路与多个排出空间彼此一对一地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示出室外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室外单元的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热交换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采用波形翅片作为传热翅片的情况下的与图5对应的图。

图7是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构成图。

图8是图4的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放大图。

图9是图7的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下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杆部件的俯视图。

图13是制冷剂分流器的分解图。

图14是示出将杆贯通挡板插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将喷嘴部件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插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将喷嘴部件插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将喷嘴部件嵌合于分流器壳体中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利用杆贯通挡板将使喷嘴部件嵌合于分流器壳体中后的间隙填充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1对应的图。

图20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1对应的图。

图21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图22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图23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图24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图25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图26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示出使传热管与排出空间直接连通的结构的图。

图27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9对应的图。

图28是示出具有变形例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的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

(1)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

图1是具有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

空调装置1是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来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和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通过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被连接起来而构成。这里,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被连接起来。即,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经由制冷剂联络管5、6被连接起来,从而构成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回路10。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4被设置在室内,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内单元4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

室内热交换器4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

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该室内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单元4内而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作为供给空气提供到室内。即,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作为向室内热交换器41提供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或冷却源的室内空气的风扇。这里,使用了通过室内风扇用马达42a驱动的离心风扇或多翼风扇等作为室内风扇42。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被设置在室外,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液体侧关闭阀25和气体侧关闭阀26。

压缩机21是将冷冻循环的低压的制冷剂压缩至成为高压的设备。压缩机21是通过压缩机用马达21a驱动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要素(未图示)旋转的密闭式结构。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有吸入管31,排出侧连接有排出管32。吸入管31是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和四路切换阀22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排出管32是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和四路切换阀22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四路切换阀22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进行向制冷循环状态的切换,在所述制冷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即,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这里是排出管3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这里是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实线)。并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这里是吸入管31)与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侧(这里是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实线)。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进行向制热循环状态的切换,在所述制热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即,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这里是排出管32)与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侧(这里是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虚线)。并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这里是吸入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这里是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虚线)。这里,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是将四路切换阀2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是将四路切换阀22与气体侧关闭阀26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制冷剂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制冷剂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35连接,气体侧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液体制冷剂管35是将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和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侧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膨胀阀24是在制冷运转时将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的阀。此外,膨胀阀24是在制热运转时将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的阀。膨胀阀24被设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5的靠近液体侧关闭阀25的部分。这里,使用电动膨胀阀作为膨胀阀24。

液体侧关闭阀25和气体侧关闭阀26是被设置在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是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的连接口的阀。液体侧关闭阀25被设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5的端部。气体侧关闭阀26被设置在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的端部。

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该室外风扇用于在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单元2内而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排出到外部。即,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作为向室外热交换器23提供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外空气的风扇。这里,使用通过室外风扇用马达36a驱动的螺旋桨式风扇等作为室外风扇36。

<制冷剂联络管>

制冷剂联络管5、6是在将空调装置1设置于建筑物等的设置场所时在现场施工的制冷剂管,根据设置场所、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的组合等设置条件而使用具有各种长度及管径的制冷剂管。

(2)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下面,使用图1对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空调装置1可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作为基本动作。

<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被切换成制冷循环状态(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在制冷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在被压缩到成为冷冻循环的高压后被排出。

从压缩机21被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而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散热器而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通过室外风扇36与被提供作为冷却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送到膨胀阀24。

被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液体侧关闭阀25和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而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

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通过室内风扇42与被提供作为加热源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室内空气被冷却,然后,被提供到室内而进行室内的制冷。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蒸发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气体侧关闭阀26和四路切换阀22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

<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被切换成制热循环状态(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在制冷剂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被压缩到冷冻循环的高压后被排出。

从压缩机21中被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气体侧关闭阀26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而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

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通过室内风扇42而与被提供作为冷却源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此,室内空气被加热,然后,被提供到室内而进行室内的制热。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液体侧关闭阀25而被送到膨胀阀24。

被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通过室外风扇36与被提供作为加热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的低压的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

(3)室外单元的基本结构

下面,使用图1至图4对室外单元2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2是示出室外单元2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室外单元2的将顶板57卸下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室外热交换器23的概略立体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铅垂”及“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底面”等词语是指以风扇吹出格栅55b侧的面作为前面的情况下的方向及面。

室外单元2具有单元外壳51的内部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58间隔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结构(所谓的箱型结构)。室外单元2构成为,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背面和侧面的一部分吸入到内部后将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前面排出。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单元外壳51;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关闭阀25、26和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31~35;和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另外,这里,对送风机室S1形成于单元外壳51的靠左侧面处、机械室S2形成于单元外壳51的靠右侧面处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左右相反。

单元外壳5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主要容纳: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关闭阀25、26和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31~35;和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单元外壳51具有:底框52,其载置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21~26、31~35及室外风扇36等;送风机室侧侧板53、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机械室侧前板56、顶板57和两个安装脚59。

底框52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底面部分的板状部件。

送风机室侧侧板53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靠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这里是左侧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框52。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形成有侧面风扇吸入口53a,该侧面风扇吸入口53a用于通过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侧面侧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

机械室侧侧板54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这里是右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51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板状部分。机械室侧侧板54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框52。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5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形成有背面风扇吸入口53b,该背面风扇吸入口53b用于通过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背面侧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

送风机室侧前板55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送风机室S1的前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框52,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左侧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前面侧的端部。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设置有风扇吹出口55a,该风扇吹出口用于将被室外风扇36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的室外空气吹出到外部。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前面侧设置有覆盖风扇吹出口55a的风扇吹出格栅55b。

机械室侧前板56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机械室S2的前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51的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机械室侧前板56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机械室S2侧的端部,机械室侧前板56的背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54的前面侧的端部。

顶板57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顶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顶板57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板53及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

隔板58是配置在底框52上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这里,通过隔板58将单元外壳51的内部左右地进行分割,从而形成靠左侧面的送风机室S1和靠右侧面的机械室S2。隔板58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框52,隔板58的前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隔板58的背面侧的端部延伸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靠机械室S2的侧端部。

安装脚59是沿单元外壳5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安装脚59是被固定于室外单元2的安装面的部件。这里,室外单元2具有两个安装脚59,一个配置在靠近送风机室S1的位置,另一个配置在靠近机械室S2的位置。

室外风扇36是具有多个翼的螺旋桨式风扇,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外壳51的前面(这里是风扇吹出口55a)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面侧的位置。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在送风机室S1内配置在室外风扇36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后方向之间。室外风扇用马达36a由被载置在底框52上的马达支承台36b支承。并且,室外风扇36被枢轴支承于室外风扇用马达36a。

室外热交换器23是俯视为大致L字状的热交换器面板,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对置的方式被载置在底框52上。

这里,压缩机21是纵型圆筒形状的密闭式压缩机,其在机械室S2内被载置在底框52上。

(4)室外热交换器的基本结构

下面,使用图1至图7对室外热交换器23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5是图4的热交换部60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采用波形翅片作为传热翅片64的情况下的与图5对应的图。图7是室外热交换器23的概略构成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

室外热交换器23主要具有:热交换部60,其进行室外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制冷剂分流器70和出入口集管80,它们被设置于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和中间集管90,其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另一端侧。室外热交换器23是制冷剂分流器70、出入口集管80、中间集管90和热交换部60均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全铝热交换器,通过炉内钎焊等钎焊进行各部的接合。

热交换器60具有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上部的多个(这里是12个)主热交换部61A~61L和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部的多个(这里是12个)副热交换部62A~62L。在主热交换部61A~61L中,在最上层配置有主热交换部61A,从其下层侧沿铅垂方向向下顺次地配置有主热交换部61B~61L。在副热交换部62A~62L中,在最下层配置有副热交换部62A,从其上层侧沿铅垂方向向上顺次地配置有副热交换部62B~62L。

热交换部60是由多个传热管63和多个传热翅片64构成的插入翅片式热交换器,所述多个传热管由扁平管构成,所述多个传热翅片由插入翅片构成。传热管63由铝或铝合金形成,其是具有成为传热面的朝向铅垂方向的平面部63a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小的内部流路63b的扁平多孔管。多个传热管63沿铅垂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多层,两端与出入口集管80和中间集管90连接。传热翅片64由铝或铝合金形成,以插入到配置在出入口集管80与中间集管90之间的多个传热管63中的方式形成有沿水平细长地延伸的多个缺口64a。传热翅片64的缺口64a的形状与传热管63的截面的外形大致一致。多个传热管63被划分成上述的主热交换部61A~61L和副热交换部62A~62L。这里,多个传热管63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最上层沿铅垂方向向下而形成按照规定数量(约3至8根)的传热管63构成主热交换部61A~61L的传热管组。此外,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最下层沿铅垂方向向上而形成按照规定数量(约1至3根)的传热管63构成副热交换部62A~62L的传热管组。

另外,室外热交换器23不限于采用插入翅片(参照图5)作为上述那样的传热翅片64的插入翅片式热交换器,也可以是采用了多个波形翅片(参照图6)作为传热翅片64的波形翅片式热交换器。

(5)中间集管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至图7对中间集管9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包括中间集管90的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

如上所述,中间集管90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另一端侧,连接有传热管63的另一端。中间集管90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其主要具有纵长中空的中间集管壳体91。

中间集管壳体91的内部空间被多个(这里是11个)主侧中间挡板92、多个(这里是11个)副侧中间挡板93和边界侧中间挡板94沿铅垂方向间隔开。主侧中间挡板92以将中间集管壳体91的上部的内部空间间隔成与主热交换部61A~61K的另一端连通的主侧中间空间95A~95K的方式沿铅垂方向顺次地设置。副侧中间挡板93以将中间集管壳体91的下部的内部空间间隔成与副热交换部62A~62K的另一端连通的副侧中间空间96A~96K的方式沿铅垂方向顺次地设置。边界侧中间挡板94被设置成,将中间集管壳体91的最下层侧的主侧中间挡板92与最上层侧的副侧中间挡板93的铅垂方向之间的内部空间间隔成与主热交换部61L的另一端连通的主侧中间空间95L和与副热交换部62L的另一端连通的副侧中间空间96L。

在中间集管壳体91连接有多个(这里是11个)中间联络管97A~97K。中间联络管97A~97K是将主侧中间空间95A~95K和副侧中间空间96A~96K连通的制冷剂管。由此,主热交换部61A~61K和副热交换部62A~62K经由中间集管90和中间联络管97A~97K而连通,形成有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路径65A~65K。此外,在边界侧中间挡板94形成有使主侧中间空间95L与副侧中间空间96L连通的中间挡板连通孔94a。由此,主热交换部61L和副热交换部62L经由中间集管90和中间挡板连通孔94a而连通,形成有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路径65L。这样,室外热交换器23具有被划分成多路径(这里是12个路径)的制冷剂路径65A~65L的结构。

另外,中间集管90不限于上述那样的中间集管壳体91的内部空间被中间挡板92、93沿铅垂方向间隔开的结构,也可以是用于将中间集管9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维持成良好的进行了研究的结构。

(6)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图18对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8是图4的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放大图。图9是图7的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图9的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下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杆部件74的立体图。图12是杆部件74的俯视图。图13是制冷剂分流器70的分解图。图14是示出将杆贯通挡板77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将喷嘴部件79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将喷嘴部件79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情况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将喷嘴部件79嵌合于分流器壳体71中的情况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将使喷嘴部件79嵌合于分流器壳体71中后的间隙利用杆贯通挡板77填充的情况的剖视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所述室外热交换器23包括制冷剂分流器70和出入口集管80。此外,关于包括制冷剂分流器70、出入口集管80和中间集管90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以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为基准的制冷剂的流动。

<出入口集管>

如上所述,出入口集管80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并且与传热管63的一端连接。出入口集管90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其主要具有纵长中空的出入口集管壳体81。出入口集管壳体81主要具有上端和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的出入口集管筒状体82,上端和下端的开口被两个上下端侧出入口挡板83封闭。出入口集管壳体81的内部空间由边界侧出入口挡板84沿铅垂方向间隔成上部的出入口空间85和下部的供给空间86A~86L。出入口空间85是与主热交换部61A~61L的一端连通的空间,其作为使通过制冷剂路径65A~65L后的制冷剂在出口汇合的空间而发挥作用。这样,具有出入口空间85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上部作为使通过制冷剂路径65A~65L后的制冷剂在出口汇合的制冷剂出口部而发挥作用。在出入口集管80连接有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并与出入口空间85连通。供给空间86A~86L是与被多个(这里是11个)供给侧出入口挡板87间隔开的副热交换部62A~62L的一端连通的多个(这里是12个)空间,并作为使制冷剂流出到制冷剂路径65A~65L的空间而发挥作用。另外,出入口集管壳体81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例如四棱筒形状等多棱筒形状。

这样,具有多个供给空间86A~86L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下部作为被划分成多个制冷剂路径65A~65L而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供给部86而发挥作用。

<制冷剂分流器>

如上所述,制冷剂分流器70是使通过液体制冷剂管35流入的制冷剂分流而流出到下游侧(这里是多个传热管63)的制冷剂通过部件,其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经出入口集管80的制冷剂供给部86而与传热管63的一端连接。制冷剂分流器70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其主要具有纵长中空的分流器壳体71。分流器壳体71主要具有上端和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的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上端和下端的开口被两个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封闭。这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是形成有半圆弧状的缘部73a的圆形的板部件,其以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形成于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的上端和下端的插入槽隙72a中的状态被钎焊接合。另外,分流器壳体71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例如四棱筒形等多棱筒形。

在分流器壳体71内形成有:多个(这里是12个)分流路74A~74L,其沿圆周方向配置;分流空间75,其将制冷剂引导到多个分流路74A~74L;和多个(这里是12个)排出空间76A~76L,其通过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分流空间75连通并沿铅垂方向配置。

多个(这里是12个)分流路74A~74L由配置在分流器壳体71内的杆部件74形成。杆部件74是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杆状部件。通过铝或铝合金的挤压成型来制造杆部件74,多个分流路74A~74L由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一体成型于杆部件74的多个(这里是12个)孔构成。杆部件74的径向的中央部分被多个分流路74A~74L围绕。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即上端与被设置于分流器壳体71的上端的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的下表面接触,多个分流路74A~74L的上端被封闭。但是,杆部件74的上端与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的下表面也可以不一定接触,若是微小的间隙程度则是允许的。相对于此,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即下端延伸到分流器壳体71的下部,但未到达设置在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的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的上表面,多个分流路74A~74L的下端未被封闭。由此,在分流器壳体71内形成有包括分流空间75的与杆部件74的下端对置的空间。

杆部件74的外径小于分流器壳体71的内径,在杆部件74的侧面与分流器壳体71的径向之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形成多个排出空间76A~76L。这里,形成有供杆部件74贯通的杆贯通孔77b的多个(这里是11个)杆贯通挡板77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由多个杆贯通挡板77形成多个排出空间76A~76L。这里,杆贯通挡板77是形成有半圆弧状的缘部77a的圆形的板部件,其在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沿铅垂方向形成于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的侧面的插入槽隙72b中的状态下被钎焊接合。由此,杆部件74以沿铅垂方向贯通多个杆贯通挡板77的杆贯通孔77b的状态被配置在分流器壳体71内。这样,分流器壳体71的杆部件74的侧面与分流器壳体71的径向之间的空间被多个杆贯通挡板77间隔成沿铅垂方向的多个排出空间76A~76L。

在杆部件74的侧面形成有多个(这里是12个)杆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杆侧面孔74a而连通。这里,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彼此一对一地对应。例如,杆侧面孔74a形成为:如与排出空间76A连通的杆侧面孔74a形成为仅与分流路74A对应、与排出空间76B连通的杆侧面孔74a形成为仅与分流路74B对应这样地,与某排出空间连通的分流路不与其它排出空间连通。此外,多个杆侧面孔74a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这里是铅垂方向)配置成螺旋状。

在分流器壳体71中,以将与杆部件74的下端对置的空间间隔成将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导入空间78和将制冷剂引导到多个分流路74A~74L的分流空间75的方式设置有喷嘴部件79,该喷嘴部件形成有喷嘴孔79b。

喷嘴部件79由铝或铝合金形成,并且是形成有半圆弧状的缘部79a的圆形的板部件。在喷嘴部件79,在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这里是下端)侧的端面即杆部件侧端面79c形成有喷嘴凹部79d,该喷嘴凹部79d是直径大于喷嘴孔79b的凹陷部分,分流空间75由通过使杆部件74的下端与杆部件侧端面79c抵接而被杆部件74的下端和喷嘴凹部79d围绕而成的空间构成。喷嘴凹部79d形成为,直径朝向杆部件74的下端而阶段性地变大。此外,在杆部件74的下端形成有被入口部74b,该被入口部被多个分流路74A~74L围绕、并且与喷嘴孔79b对置,被入口部74b的面积大于喷嘴孔79b的开口面积。另外,导入空间78是在喷嘴部件79的下侧将通过液体制冷剂管35而从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侧面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空间。

作为形成有供制冷剂通过的孔即喷嘴孔79b的板状的带孔板部件的喷嘴部件79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这里,喷嘴部件79通过在经由形成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的插入槽隙72c而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状态下向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这里是下方向)移动,从而以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不能向侧方移动的状态被嵌合于分流器壳体71中。具体而言,在喷嘴部件79的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的面(这里是下表面)形成有朝向分流器壳体71的下方向突出的台阶部79e。进而,喷嘴部件79通过在向分流器壳体71的下方向移动时台阶部79e的侧面79f与分流器壳体71的内表面接触,从而以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不能向侧方移动的状态被嵌合于分流器壳体71中。并且,在喷嘴部件79向分流器壳体71的下方向移动后(即,使喷嘴部件79与分流器壳体71嵌合后),在插入槽隙72c形成有间隙,但这里,将杆贯通挡板77插入到该间隙中。即,这里,使杆贯通挡板77作为用于将在喷嘴部件79向分流器壳体71的下方向移动后形成于插入槽隙72c的间隙填充的间隙填充部件而发挥作用。喷嘴部件79与杆贯通挡板77被钎焊。由此,被插入到该插入槽隙72c中的杆贯通挡板77以杆部件74的下端贯通杆贯通孔77b的状态与喷嘴部件79的杆部件侧端面79c重叠地配置。

这样,制冷剂分流器70作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制冷剂导入分流部而发挥作用,所述制冷剂导入分流部具有:制冷剂导入部70a,其形成有将从下端侧面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导入空间78;和制冷剂分流部70b,其形成有使制冷剂分流的分流空间75。并且,作为制冷剂导入分流部的制冷剂分流器70经由形成多个(这里是12个)联络路88A~88L的多个(这里是12个)联络管88而与作为制冷剂供给部86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下部连接。即,多个联络路88A~88L是将制冷剂从构成制冷剂分流部70b的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向制冷剂供给部86的多个供给空间86A~86L引导的部分。这样,作为制冷剂供给部86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下部、作为制冷剂导入分流部的制冷剂分流器70和形成多个联络路88A~88L的多个联络管88作为使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到下游侧的由扁平管构成的多个传热管63的制冷剂分流供给部89而发挥作用。

并且,当将多个供给空间86A~86L中位于最下侧的供给空间86A作为最下层供给空间、将多个联络路88A~88L中向最下层供给空间86A引导制冷剂的联络路88A作为最下层联络路、并将与最下层供给空间86A连通的传热管63中位于最下侧的传热管作为第一传热管63A1(该第一传热管63A1作为第一扁平管)时,第一传热管63A1被配置在导入空间78的高度范围H1中包括的高度位置H2,并且,最下层联络路88A被配置在高于导入空间78的位置H3。此外,这里,当将与最下层供给空间86A连通的规定数量(这里是2根)的传热管63中的位于最上侧的传热管作为第二传热管63A2(该第二传热管作为第二扁平管)时,最下层联络路88A配置在第二传热管63A2的高度位置H4以上的高度位置H3。

(7)制冷剂分流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的特征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和室外热交换器23具有如下特征。

<A>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分流器壳体71内配置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杆状的杆部件74,多个分流路74A~74L由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一体成型于杆部件74的多个孔构成。

通过将这样的杆部件74配置在分流器壳体71内,从而能够得到可利用较少的部件数量形成多个分流路74A~74L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制冷剂分流器70的生产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杆部件74的侧面形成有多个杆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杆侧面孔74a而连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多个杆侧面孔74a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配置成螺旋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形成有供杆部件74贯通的杆贯通孔77b的多个杆贯通挡板77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多个排出空间76A~76L由多个杆贯通挡板77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彼此一对一地对应。

<B>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分流器壳体71中,以将与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对置的分流器壳体71内的空间间隔成将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导入空间78和将制冷剂引导到多个分流路74A~74L的分流空间75的方式设置有喷嘴部件79,该喷嘴部件形成有喷嘴孔79b。进而,在喷嘴部件79,在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端面即杆部件侧端面79c形成有喷嘴凹部79d,该喷嘴凹部79d是直径大于喷嘴孔79b的凹陷部分,分流空间75由通过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与杆部件侧端面79c抵接而被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和喷嘴凹部79d围绕而成的空间构成。

这里,可将作为分配器的喷嘴部件79、导入空间78和分流空间75形成在分流器壳体71内,并且可在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与喷嘴部件79抵接的状态下形成分流空间75。由此,这里,与分流器壳体71和分配器分体设置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铅垂方向的尺寸,并能够实现紧凑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形成有被多个分流路74A~74L围绕并且与喷嘴孔79b对置的被入口部74b,被入口部74b的面积大于喷嘴孔79b的开口面积。

这里,能够容易得到使通过喷嘴孔79b而从导入空间78被引导到分流空间75的制冷剂与被入口部74b碰撞的制冷剂流而将制冷剂的气液混合状态维持得均匀。由此,这里,能够容易地将制冷剂从分流空间75向多个分流路74A~74L均等地引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喷嘴凹部79d形成为,直径朝向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而阶段性地变大。

这里,与将喷嘴凹部79d的直径从喷嘴孔79b急剧增大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得到使通过喷嘴孔79b而从导入空间78被引导到分流空间75的制冷剂与被入口部74b碰撞的制冷剂流而均匀地维持制冷剂的气液混合状态。由此,这里,能够容易将制冷剂从分流空间75均等地引导到多个分流路74A~74L。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分流器壳体71内形成有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并且,在杆部件74中,由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延伸并形成于杆部件74的多个孔形成有多个分流路74A~74L。在杆部件74的侧面形成有多个杆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杆侧面孔74a而连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喷嘴部件79的杆部件侧端面79c重叠地配置有杆贯通挡板77,该杆贯通挡板形成有供杆部件74贯通的杆贯通孔77b。

这里,能够防止杆部件74与喷嘴部件79向侧方的错位,由此,能够容易将制冷剂从分流空间75均等地引导到多个分流路74A~74L。

<C>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是通过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纵长中空的壳体)将形成有喷嘴孔79b(供制冷剂通过的孔)的喷嘴部件79(板状的带孔的板部件)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而构成的制冷剂通过部件。这里,喷嘴部件79被设置成,将分流器壳体71内的空间间隔成将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导入空间78和将制冷剂向多个分流路74A~74L引导的分流空间75。并且,喷嘴部件79以经由形成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的插入槽隙72c而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状态向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移动,从而以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而不能向侧方移动的状态被嵌合于分流器壳体71。

这里,能够防止形成于喷嘴部件79的喷嘴孔79b从适当的位置偏离,由此,在制冷剂分流器70中,能够得到符合要求的制冷剂流、即符合要求的分流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喷嘴部件79的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的面形成有朝向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突出的台阶部79e。进而,喷嘴部件79通过在向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移动时台阶部79e的侧面79f与分流器壳体71的内面接触,从而以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不能向侧方移动的状态被嵌合于分流器壳体71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在插入槽隙72c中插入有作为间隙填充部件的杆贯通挡板77,该杆贯通挡板对在喷嘴部件79向分流器壳体71的纵向移动后形成的间隙进行填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如上所述,喷嘴部件79和作为间隙填充部件的杆贯通挡板77被钎焊。

<D>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作为制冷剂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具有:多个传热管63,它们沿铅垂方向配置,由扁平管构成;和制冷剂分流供给部89,其使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到下游侧的多个传热管63。这里,制冷剂分流供给部89包括作为制冷剂供给部86的出入口集管81的下部、作为制冷剂导入分流部的制冷剂分流器70和多个联络路88A~88L。制冷剂供给部86是如下部分:沿铅垂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供给空间86A~86L,所述多个供给空间将多个传热管63沿铅垂方向划分成包括规定数量的传热管63的多个制冷剂路径65A~65L而使制冷剂流出。制冷剂导入分流部70是如下部分,沿铅垂方向延伸,具有:制冷剂导入部70a,其形成有将从下端侧面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导入空间78;和制冷剂分流部70b,其形成有使制冷剂分流的分流空间75。多个联络路88A~88L是将制冷剂从制冷剂分流部70b向制冷剂供给部86的多个供给空间86A~86L引导的部分。并且,当将多个供给空间86A~86L中位于最下侧的供给空间86A作为最下层供给空间、将多个联络路88A~88L中向最下层供给空间86A引导制冷剂的联络路88A作为最下层联络路、并将与最下层供给空间86A连通的传热管63中位于最下侧的传热管63A1作为第一传热管(该第一传热管作为第一扁平管)时,第一传热管63A1被配置在导入空间78的高度范围H1中包括的高度位置H2,并且,最下层联络路88A被配置在高于导入空间78的位置H3。

这里,在利用制冷剂导入分流部70b将从下端侧面向制冷剂导入分流部70流入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均等地分流后,能够通过最下层联络路88A引导到制冷剂供给部86的最下层供给空间86A。由此,这里,能够确保制冷剂朝向包括最下层供给空间86A的第一扁平管63A1在内的多个扁平管63的分流性能,并可适合设置于空调装置1的室外单元2等的外壳51的底板52上。

此外,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如上所述,导入空间78和分流空间75被形成有喷嘴孔79b的喷嘴部件79间隔开。

这里,能够缩小导入空间78和分流空间75的高度尺寸,此外,也能够降低最下层联络路88A的高度位置。

此外,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如上所述,在喷嘴部件79的上表面形成有喷嘴凹部79d,该喷嘴凹部79d是直径大于喷嘴孔79b的凹陷部分,分流空间75由喷嘴凹部79d所形成的空间构成。

这里,能够通过形成于喷嘴部件79的喷嘴凹部79d缩小分流空间75的高度尺寸,此外,也能够降低最下层联络路88A的高度位置。

此外,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如上所述,当将与最下层供给空间88A连通的规定数量的传热管63中的位于最上侧的传热管63A2作为第二传热管(该第二传热管作为第二扁平管)时,最下层联络路88A配置在第二扁平管63A2以上的高度位置(即,H3≥H4)。

这里,能够抑制制冷剂容易被导入到与制冷剂供给部86的最下层供给空间86A连通的扁平管中的第二扁平管63A2的情况,从而使向与最下层供给空间86A连通的扁平管63A1、63A2流动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均等。

(8)变形例

<A>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使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连通的杆贯通孔74a各1个,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9所示,使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连通的杆贯通孔74a是多个(这里是各2个)。

<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彼此一对一对应,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20所示,相对于某一个排出空间而形成与多个(这里是2个)分流路连通的杆侧面孔74a、或者相对于某一个分流路而形成与多个(这里是2个)排出空间连通的杆侧面孔74a等那样,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未彼此一对一对应。

<C>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使多个分流路74A~74L的开口尺寸均相同,此外,使多个杆侧面孔74a的直径也均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如图21所示,使分流路74A~74L的几个开口尺寸与其它分流路不同(这里,使分流路74B、74D、74F的开口尺寸小于其它分流路74A、74C、74E、74G~74L)。

此外,也可以这样:不形成杆部件74的多个分流路74A~74L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杆侧面孔74a中的任一个,从而制冷剂不被提供到对应的排出空间。此外,也可以这样:不将联络管88连接于排出空间76A~76L中的任一个,从而制冷剂不被提供到对应的供给空间。例如,在设置通过不将制冷剂提供到配置在主热交换部61A~61L与副热交换部62A~62L的边界部分的传热管63来防止主热交换部61L与副热交换部62L之间的热干涉的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形成上述的分流路及杆侧面孔的结构、不连接联络管的结构。

<D>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杆部件74是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一体成型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杆状的部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如图22及图23所示,通过将形成多个分流路74A~74L的多个(这里是12根)细管部件741A~741L沿圆周方向捆束起来而构成杆部件74。这里虽未图示,但在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的侧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杆部件74同样地形成有多个杆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杆侧面孔74a而连通。另外,如图22所示,也可以在被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围绕的部分设置中心杆742而使该中心杆742的下端作为被入口部74b。此外,也可以这样:不是中心杆体742,而是如图23所示,在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的下端设置可供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贯通的间隔体743,并将该间隔体743的中央部分作为被入口部74b。

<E>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杆部件74是一体成型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杆状的部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如图24及图25所示,利用筒状的外杆部件744和配置在外杆部件744的内周侧的内杆部件745构成杆部件74。这里,在外杆部件744的内周面或内杆部件745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沿杆部件7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多个(这里是12个)槽744a、745a,利用由多个槽744a、745a和外杆部件744的内周面或内杆部件745的外周面围绕而成的空间形成多个分流路74A~74L。这里虽未图示,但在外杆部件744的侧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杆部件74同样地形成有多个杆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杆侧面孔74a而连通。另外,这里,内杆部件745的下端的中央部分成为被入口部74b。

<F>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作为制冷剂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制冷剂供给部86形成于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出入口集管壳体81,制冷剂导入分流部(这里是制冷剂分流器70)形成于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分流器壳体71,进而,出入口集管壳体81和分流器壳体71经由形成多个联络路88A~88L的多个联络管88而被连接,但不限于此。

例如,这里虽未图示,但制冷剂供给部86、制冷剂导入分流部70和多个联络路88A~88L也可以形成于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单一的集管-分流器兼用壳体(例如,出入口集管壳体81的下部)。

此外,当在出入口集管壳体81的下部形成制冷剂导入分流部70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制冷剂供给部86和多个联络路88A~88L而使传热管63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直接连通。此时,如图26所示,也可以以避开杆部件74的方式形成传热管63的前端部。

<G>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构成为这样:在分流器壳体71内,在其上部配置杆部件74,并且在其下部配置喷嘴部件79,并且将制冷剂从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导入,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这样:在分流器壳体71内,在其下部配置杆部件74,并且,在其上部配置喷嘴部件79,并且将制冷剂从分流器壳体71的上端导入。此时,也可以这样:如图27所示,在杆部件74形成沿铅垂方向贯通其中心的中心贯通孔74m,经由中心贯通孔74m而使制冷剂从分流器壳体71的上部流到下部。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制冷剂碰撞分流器壳体71的下部来实现分流功能,因而不需要喷嘴部件79。

<H>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列举沿铅垂方向配置有多层俯视为一列的由扁平管构成的传热管63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如图28所示,沿铅垂方向配置有多层俯视为两列的传热管63。在该情况下,由于传热管63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左端)朝向长边方向的一端(右端)折返,因此,在传热管63的另一端(右端)侧不仅设置有制冷剂分流器70和出入口集管80、还设置有中间集管9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形成有多个分流路的制冷剂分流器,该多个分流路沿圆周方向配置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分流器壳体内。

标号说明

70 制冷剂分流器

71 分流器壳体

74 杆部件

74A~74L 分流路

74a 杆侧面孔

75 分流空间

76A~76L 排出空间

77 杆贯通挡板

77b 杆贯通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