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422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空调的平行流冷凝器的设计,考虑液态冷媒自重,都设计成上进下出,集流管内设置若干隔片,让高温气态冷媒,左右来回,从上到下几个流程冷却,形成的液态冷媒从冷凝器下侧流出的。带涡轮增压的汽车还有一个中冷器,中冷器一般布置在冷凝器前下方,即冷凝器最冷的区域,经过中冷器后的热空气不仅不能对冷凝器最冷区域冷却,甚至反而还会对其中流过的制冷剂加热。此时仍采用上述设计的冷凝器,最下侧的最后一个流程就起不到散热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分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侧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干燥筒;

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层多孔扁管连接,每层多孔扁管之间设置有波纹开窗翅片;所述干燥筒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冷媒进口、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冷媒出口、设于所述筒体内连通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导流管、以及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过滤器;

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和进气口。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和进气口连通的出液管和进气管。

所述干燥筒还包括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密封圈。

所述冷凝器芯体通过两组支撑架安装固定。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分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侧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干燥筒;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层多孔扁管连接,每层多孔扁管之间设置有波纹开窗翅片;所述干燥筒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冷媒进口、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冷媒出口、设于所述筒体内连通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导流管、以及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过滤器,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和进气口;通过将冷凝器的最后一个流程布置于冷凝器的上方,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冷凝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凝器中的干燥筒的结构图;

图中:冷凝器芯体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3、干燥筒4、出液管5进气管6、支撑架7、筒体41、冷媒进口42、冷媒出口43、导流管44、过滤器45、密封圈4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1、分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1的两侧的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以及与所述第一集流管2连通的干燥筒4;

所述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之间通过若干层多孔扁管连接,每层多孔扁管之间设置有波纹开窗翅片;所述干燥筒4包括:筒体41、设于所述筒体41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2连通的冷媒进口42、设于所述筒体41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2连通的冷媒出口43、设于所述筒体41内连通所述冷媒进口42和冷媒出口43的导流管44、以及设于所述筒体41顶部的过滤器45;

所述第二集流管3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31和进气口32。

具体地,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出液口31和进气口32连通的出液管5和进气管6。

具体地,所述干燥筒4还包括设于所述筒体41内的密封圈46。

具体地,所述冷凝器芯体2通过两组支撑架7安装固定。

具体地,所述冷凝器工作时气态冷媒从进气口32进入冷凝器芯体1,左右来回,从上到下几个流程冷却,冷媒到达冷凝器芯体1最下方后,沿所述导流管44逆流至冷凝器芯体1的上方进行最后一个流程,再从出液口31流出,通过将冷凝器的最后一个流程布置于冷凝器的上方,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本发明的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分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侧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干燥筒;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层多孔扁管连接,每层多孔扁管之间设置有波纹开窗翅片;所述干燥筒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冷媒进口、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的冷媒出口、设于所述筒体内连通所述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导流管、以及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过滤器,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出液口和进气口;通过将冷凝器的最后一个流程布置于冷凝器的上方,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华;刘劲松;胡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