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5104发布日期:2018-10-12 22:2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节流装置是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能对冷媒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制冷过程中,冷媒通过小管进入室内换热器完成吸热过程,再经过大管进入外机换热器散热;制热过程,冷媒通过大管进入内机换热器散热,再经过小管进入外机换热器吸热。

现有的节流装置焊接在外机中,而分流器焊接在内机当中,两者分别为独立元器件连接在系统中,焊点多,工序较多,制造成本高。且在制冷过程中,经节流后的冷媒需要通过较长的连接管到达蒸发器,这期间会吸收无效热量而影响空调效率。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制冷过程中,经节流后的冷媒需要通过较长的连接管到达蒸发器,这期间存在会吸收无效热量而影响空调效率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制冷过程中,经节流后的冷媒需要通过较长的连接管到达蒸发器,期间存在会吸收无效热量而影响空调效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流分流器,其包括:

节流部,用于冷媒进行节流作用;

分流部,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流或汇流作用;

所述节流部和分流部为一体结构,且被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中。

优选地,

所述节流部包括节流内芯和滑腔体,所述节流内芯设置于所述滑腔体内部、且能在所述滑腔体内部滑动,所述节流内芯内部沿其轴向贯通地开设有节流微孔。

优选地,

所述节流内芯的一端面为第一平面,所述滑腔体的一内端面为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匹配的第二平面;所述节流内芯的另一端面为第一弧面,所述滑腔体的另一内端面为与所述第一弧面相匹配的第二弧面。

优选地,

所述节流内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轨、与之相对应地在所述滑腔体的内周壁上沿轴向还设置有导槽,所述导轨能够嵌入所述导槽中并沿所述导槽进行滑动。

优选地,

所述导槽在所述滑腔体的内周壁上沿所述滑腔体的轴向全部开设或部分开设。

优选地,

所述滑腔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允许冷媒除了从所述节流微孔中以外的部位流过所述节流部的导流孔。

优选地,

所述分流部包括主流管和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包括两个以上的分流孔,且所述主流管与所述分流管相连通。

优选地,

所述节流部设置于所述主流管的内部:

所述滑腔体为圆筒状结构、与所述主流管内壁贴合相接;或者所述滑腔体为阶梯段圆柱结构、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且所述大径段与所述主流管内壁之间贴合相接。

优选地,

当包括导流孔时:

且当所述滑腔体为圆筒状结构时,所述导流孔设置于所述滑腔体的一端且沿轴向贯穿开设;或当所述滑腔体为阶梯段圆柱结构时,所述导流孔设置于所述滑腔体的小径段且沿径向方向开设、贯穿所述小径段的内外壁。

优选地,

所述节流分流器还包括前过滤网和/或后过滤网,所述前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主流管内部、且位于所述节流部的一端、远离所述分流管的一侧;所述后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主流管内部、且位于所述主流管和所述分流管相接的位置。

优选地,

所述主流管内壁还具有第一阶梯轴,能够用于固定所述后过滤网,所述主流管内壁还具有第二阶梯轴,能够用于固定所述节流部;所述节流分流器还包括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与所述主流管远离所述分流管的一端相接并连通。

优选地,

所述节流分流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流管和/或所述分流管外周的消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节流分流器,且所述节流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通过将所述节流部和分流部设置为一体结构、且被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中,能够使得具有该节流分流器的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实现滞后节流,避免节流后的冷媒在管路中吸入过多无效热量,减小管路能量损耗,提供空调器制冷效率,在制热过程中,提前节流,节流后由于管路的吸热过程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吸热量。此改进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空调性能、节约成本还可以节省外机内部空间;

2.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和空调器,将节流装置与分流器结合使用,安装在内机换热器上达到节流和分流的双重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结构工序多成本高的缺陷,而且防止在制冷过程在室外节流后在管路上会有过多的管路能量损耗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的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节流内芯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节流部沿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节流部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实施例2沿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实施例2沿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节流部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实施例3沿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实施例3沿B-B剖面的节流部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分流器的分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节流部;200、分流部;1、分流管;2、滑腔体;3、节流内芯;4、外接管;5、后过滤网;6、前过滤网;7、节流微孔;8、腔室;9、导流孔;10、分流孔;11、主流管;12、导槽;13、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流分流器,其包括:

节流部100,用于冷媒进行节流作用;

分流部200,用于对冷媒进行分流或汇流作用;

所述节流部100和分流部200为一体结构,且被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中。

通过将所述节流部和分流部设置为一体结构、且被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中,能够使得具有该节流分流器的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实现滞后节流,避免节流后的冷媒在管路中吸入过多无效热量,减小管路能量损耗,提供空调器制冷效率,在制热过程中,提前节流,节流后由于管路的吸热过程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吸热量。此改进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空调性能、节约成本还可以节省外机内部空间;将节流装置与分流器结合使用,安装在内机换热器上达到节流和分流的双重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结构工序多成本高的缺陷,而且防止在制冷过程在室外节流后在管路上会有过多的管路能量损耗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

所述节流部100包括节流内芯3和滑腔体2,所述节流内芯3设置于所述滑腔体2内部、且能在所述滑腔体2内部滑动,所述节流内芯3内部沿其轴向贯通地开设有节流微孔7。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部的优选具体结构形式,通过设置于滑腔体内部的节流内芯的左右滑动,能够使得流经该节流部的冷媒进入节流微孔中、进而被节流降压作用,其中冷媒的流向决定节流内芯3的滑动方向,从而满足制冷和制热对节流的要求。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所示、其为制热模式下的节流状态,此时节流作用为最大(由于冷媒只能从节流内芯的节流微孔7中流过),由于制热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若要保证足够的室内温度,则需将节流作用调节至最大;如图6所示,其为制冷模式下的节流状态,此时节流作用为最小(由于冷媒除了能从节流内芯的节流微孔7中流过、还能从左端的导流孔9中流过),由于制热时室内外温差较小,要保证足够的室内温度,只需将节流作用调节至最小便可满足需求;因此便可实现通过节流内芯的滑动而实现节流膨胀开度大小的调节作用。

优选地,

所述节流内芯3的一端面为第一平面,所述滑腔体2的一内端面为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匹配的第二平面;所述节流内芯3的另一端面为第一弧面,所述滑腔体2的另一内端面为与所述第一弧面相匹配的第二弧面。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内芯和滑腔体的具体结构形状,能够形成节流内芯与滑腔体之间的缝隙,从而使得冷媒能够从该缝隙中流过、进而通过导流孔流出。节流内芯3的两个端面分别为平面和弧面,滑腔体2内部的腔室8的端面分别是平面和弧面,和节流内芯3的端面相对应。

优选地,

所述节流内芯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轨13、与之相对应地在所述滑腔体2的内周壁上沿轴向还设置有导槽12,所述导轨13能够嵌入所述导槽12中并沿所述导槽12进行滑动。通过导轨和导槽的相互匹配的设置,能够使得节流内芯在滑腔体内部腔体中进行滑动作用,从而产生对节流开度大小的变化调节。

节流内芯3通过其表面的导轨13与滑腔体2的导槽12配合安装,在冷媒压力的推动下节流内芯3在滑腔体2内滑动,其中冷媒的流向决定节流内芯3的滑动方向,从而满足制冷和制热对节流的要求。

节流内芯3的导轨13与滑腔体2的导槽12配合安装起到对节流内芯13的导向和定位的作用。节流内芯3与滑腔体2内壁之间留有空隙,起到对冷媒节流的控制。导轨13与导槽12都不限定为一对,也可以是多对。

优选地,

所述导槽12在所述滑腔体2的内周壁上沿所述滑腔体2的轴向全部开设。这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槽的优选开设方式,如图6所示,其在滑腔体的左右方向全部开设,这样能够使得节流内芯能够沿左右方向从滑腔体的左端滑动到右端,即在第一平面端面位置、第二平面能够与第一平面相贴合。

优选地,

所述滑腔体2上还设置有能够允许冷媒不经过所述节流微孔7、而流过所述节流部100的导流孔9。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滑腔体上的优选结构,通过设置上述导流孔,能够对冷媒起到导流流向的作用、主要是使冷媒不流经节流微孔,从而使得冷媒从导流孔流过时不被节流,从而控制节流部节流程度的大小,若需要节流程度大、即节流开度大,则使得冷媒最大流量地流经节流微孔而不流经导流孔,若需节流程度小、即节流开度小,则使得冷媒最小流量地流经导流孔而小流量地流经导流孔。

优选地,

所述分流部200包括主流管11和分流管1,所述分流管1包括两个以上的分流孔10,且所述主流管11与所述分流管1相连通。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部的优选具体结构形式,能够对冷媒起到分流和汇流的作用。

优选地,

所述节流部100设置于所述主流管11的内部:

所述滑腔体2为圆筒状结构、与所述主流管11内壁贴合相接;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节流部与分流部之间的接合方式,以及滑腔体的具体结构,能够使得冷媒在流经设置有节流部的主流管时从滑腔体内部流过、而产生节流作用。

优选地,

当包括导流孔9时:

且当所述滑腔体2为圆筒状结构时,所述导流孔9设置于所述滑腔体(2)的一端且沿轴向贯穿开设。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导流孔的优选开设位置和开设方式,如图5和6所示,能够产生对冷媒的导流作用、使得冷媒不流经节流微孔而直接流进导流孔中,进而对冷媒的节流作用产生控制作用。导流孔9的个数不限定为一对,也可以是多对,为保证分流的均匀性,成对的导流孔处于相对称的位置。

优选地,

所述节流分流器还包括前过滤网6和/或后过滤网5,所述前过滤网6设置于所述主流管11内部、且位于所述节流部的一端、远离所述分流管1的一侧;所述后过滤网5设置于所述主流管11内部、且位于所述主流管11和所述分流管1相接的位置。通过设置的前后过滤网能够对冷媒进行过滤净化的作用。

优选地,

所述主流管11内壁还具有第一阶梯轴,能够用于固定所述后过滤网5,所述主流管11内壁还具有第二阶梯轴,能够用于固定所述节流部100;所述节流分流器还包括外接管4,所述外接管4与所述主流管11远离所述分流管1的一端相接并连通。分流器的主流孔11内壁具有阶梯轴,后过滤网5和滑腔体2通过阶梯轴限位。外接管4与分流器1焊接,起到压紧前过滤网6和滑腔体的作用。

优选地,

所述节流分流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流管11和/或所述分流管1外周的消音装置。通过设置消音装置能够对节流分流器进行消音降噪作用。

如图3-6实施例1所示:

制冷过程,冷媒从主流孔11方向进入,经过前过滤网6的过滤进入滑腔体2的腔室8,其中节流内芯3在冷媒压力的推动下往后过滤网5方向移动,直至节流内芯端3的平端面紧贴腔室8的平端面(如图2所示)。腔室8中的冷媒一部份通过节流微孔7节流降压,一部分经过节流内芯3与滑腔体2之间的空隙与导流孔9流出。

制热过程,冷媒从分流孔10方向进入,经过后过滤网5的过滤进入滑腔体的腔室8中,其中节流内芯3在冷媒压力的推动下往前过滤网6的方向移动,直至节流内芯端3的弧端面紧贴腔室8的弧端面(如图4所示)。腔室8中的冷媒只能通过节流微孔7流出。

采用该新型节流分流器的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滞后节流,避免节流后的冷媒在管路中吸入无效热量;在制热过程中,提前节流,节流后由于管路的吸热过程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吸热量。

实施例2

如图7-9实施例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导轨的开设方式进行了改变和替换,所述导槽12在所述滑腔体2的内周壁上沿所述滑腔体2的轴向部分开设,经导轨导槽定位之后,节流内芯3的平端面与腔室8的平端面保持一定距离,且不设置导流孔9。如图9所示。

实施例3

如图10-11实施例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滑腔体的结构方式进行了改变和替换,所述滑腔体2为阶梯段圆柱结构、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且所述大径段与所述主流管11内壁之间贴合相接。或当所述滑腔体2为阶梯段圆柱结构时,所述导流孔9设置于所述滑腔体2的小径段且沿径向方向开设、贯穿所述小径段的内外壁。

导流孔9的位置与实施例1的位置不同,在腔室8的壁面上。导流孔的个数不限定位一对,也可以是多对。

节流内芯3与滑腔体2的腔室8内壁贴合,没有间隙。

滑腔体2外壁与分流器1之间有间隙,制冷过程中流经导流孔9冷媒通过该间隙流出节流装置,制热过程导流孔9被节流内芯3堵住,冷媒只能通过节流微孔7流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节流分流器,且所述节流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内部。该新型节流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与内机换热器的冷媒进口处的管路连接,起到节流分流的作用。通过包括前述的节流分流器、且设置于室内机内部,能够使得具有该节流分流器的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实现滞后节流,避免节流后的冷媒在管路中吸入过多无效热量,在制热过程中,提前节流,节流后由于管路的吸热过程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吸热量。此改进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空调性能、节约成本还可以节省外机内部空间;将节流装置与分流器结合使用,安装在内机换热器上达到节流和分流的双重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结构工序多成本高的缺陷,而且防止在制冷过程在室外节流后在管路上会有过多的管路能量损耗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