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器用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765发布日期:2018-09-07 23:1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器用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却器其主进水管用于向水箱本体内输送干净的水、从进水管主要与冷凝管的出水口相连、主出水管用于排水、从出水管用于给需要降热的发动机降热设备进水口相连,在从进水管通过水管与冷凝管的出水口相连或从出水管通过水管与需要降热的发动机降热设备进水口相连时由于连接处有缝隙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都会导致水发生泄露,致使水箱本体相邻设备因水箱中泄露的水造成烧坏,而且水箱本体整体的固定不稳定也会造成连接处的松动,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器用水箱,它具有不仅提高主进水管、从进水管、主出水管和从出水管与其相连的水管之间的密封性,而且能减缓连接处的松动避免水泄露,保护相邻设备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器用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设有主进水管、从进水管、主出水管和从出水管所述水箱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从进水管位于第一凹槽上,所述从出水管位于水箱本体的另一侧,所述主进水管位于水箱本体的顶部,所述主出水管位于水箱本体的底部,所述从进水管的侧端设有第一环形凹槽,述第一环形凹槽外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从出水管的侧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外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水管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嵌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主出水管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主出水管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嵌设有第四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设有配合第一外螺纹使用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上设有配合第二外螺纹使用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三密封垫片,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第四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的底板呈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所述主出水管位于水箱本体底部的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设有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本体上还设有条形凸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在从进水管的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这样能在用固定环将水管固定在从进水管上时避免固定环移位,在第一环形凹槽外套设有第一密封圈能减少从进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密封效果。在从出水管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这样能在用固定环将水管固定在从出水管上时避免固定环移位,在第二环形凹槽外套设有第二密封圈能减少从出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密封效果。其中主进水管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用于和第一盖体相连且主进水管上设有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内嵌设有第三密封圈,在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三密封垫片这样能进一步提高主进水管的密封性避免水箱本体内的水发生泄露,在主出水管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用于和第二盖体相连且在主出水管上设有第四凹槽,在第四凹槽内嵌设有第四密封圈,在第二盖体内设有第四密封垫片这样能进一步提高主出水管的密封性避免水箱本体内的水发生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进水管的俯视图。

图4是主出水管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冷却器用水箱,包括水箱本体10,其中水箱本体10上设有主进水管40、从进水管20、主出水管50和从出水管30 其特征在于:在水箱本体10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00这样能更好的适应箱体,为箱体上放置其它设备预留空间,其中从进水管20位于第一凹槽100上,这样能更加的美观同时更好的使冷却后的水重新进入水箱本体10内,其中从出水管30位于水箱本体10的另一侧,这样能避免都位于同一侧导致外接水管之间发生交错,其中主进水管40位于水箱本体10的顶部,这样能很好的进水,提高向水箱本体10内加水的速率,其中主出水管50位于水箱本体10的底部,能更好的将水箱本体10内的水排出。在从进水管20的侧端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这样不仅对用于将水管固定在从进水管20上的固定环进行限位同时能避免该固定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在第一环形凹槽21外套设有第一密封圈能减少从进水管20与水管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密封效果。在从出水管30的侧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1这样不仅对用于将水管固定在从出水管30 上的固定环进行限位同时能避免该固定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在第二环形凹槽31外套设有第二密封圈能减少从出水管30与水管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盖体80和第二盖体90,主进水管40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41,在第一盖体80的内壁设有配合第一外螺纹41使用的第一内螺纹这样能将第一盖体80通过螺纹连接与主进水管40相连。其中主出水管50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51,在第二盖体90的内壁上设有配合第二外螺纹51使用的第二内螺纹,这样能将第二盖体90通过螺纹连接与主出水管相连。

如图3所示:在主进水管40上设有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内嵌设有第三密封圈42能减小主进水管与第一盖体80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其密封性。其中第一盖体80内设有第三密封垫片,能进一步减小主进水管40与第一盖体 80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其密封性。

如图4所示:在主出水管50上设有第四凹槽,其中第四凹槽内嵌设有第四密封圈52,能减小主出水管50与第二盖体90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其密封性。在第二盖体90内设有第四密封垫片能进一步减小主出水管50与第二盖体90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其密封性。

如图1所示:其中水箱本体10的底板呈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且主出水管50位于水箱本体10底部的中央,这样能更好的将水箱本体10内的水排出水箱本体10避免水箱本体10内的水滞留导致微生物滋生,从而导致由改水箱本体10供水的设备的损坏。

如图5所示:在水箱本体10设有第二凹槽70,便于通过紧固装置71将水箱本体10固定在壳体110上,同时紧固装置71能与第二凹槽70卡接更好的起到固定作用。在水箱本体10上还设有条形凸起60,用于嵌于壳体110上开设的条形通孔111内起到限位作用,同时进一步增加水箱本体10的稳定型避免箱体晃动。

冷却器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