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基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861发布日期:2019-06-05 23:2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冷基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基站系统。



背景技术:

食品及药品(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及疫苗等)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及到客户端的各个环节中始终需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因此,对于需要保证低温环境的食品药品,必须采用冷链运输。由于从生产到销售或客户端通常涉及长距离运输,而运输设备中的蓄冷剂蓄冷能力有限,因此,运输设备通常需要中途充冷。然而,要将运输设备中现有的蓄冷剂进行充冷,通常使得作业人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这使得运输效率大大被降低,且充冷过程中运输设备内难以保证低温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换冷提升运输效率的蓄冷基站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蓄冷基站系统,所述蓄冷基站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换冷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连接/邻接;

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若干个已充冷的蓄冷块,用于存储蓄冷块;所述换冷模块用于停放待换冷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第一运输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通过第一运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运输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的蓄冷块转移到换冷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模块包括第一运输轨道,所述第一运输轨道铺设在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换冷模块间。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充冷模块,所述充冷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相邻接/连接,所述充冷模块用于对放冷后的蓄冷块进行充冷。

进一步地,所述充冷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设有第二运输模块,所述第二运输模块用于将换冷模块中换下的放冷后的蓄冷块转移到所述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输模块包括第二运输轨道,所述第二运输轨道铺设在所述充冷模块和所述换冷模块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间设有45~135度夹角,优选为 9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能够沿第一运输轨道和/或第二运输轨道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已蓄冷的蓄冷块存储区和放冷后的蓄冷块存储区。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还设有维护模块,所述维护模块与所述充冷模块相邻接,用于检测进入充冷模块的蓄冷块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块为内部充有蓄冷工质的密封箱体。

优选地,所述密封箱体为金属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方案将蓄冷剂制成标准化、定量化的蓄冷块,使得冷链运输中的冷源能够实现模块化管理;将已充冷后的蓄冷块统一存储管理,待需要更换冷源的装置到达后传输到换冷区更换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冷源必须现场充冷,缩短了作业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换冷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作业人员的体验度;蓄冷块标准模块化制备,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取用更换,提升冷源能效的利用的合理性,避免能源浪费;将蓄冷块标准模块化处理,使得蓄冷工质的重量、比热容及装置的比表面积都固定,可准确计算出放冷时间及放冷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蓄冷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蓄冷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蓄冷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蓄冷基站系统的作业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低温机械式制冷压缩机;2、蒸发器;3、载冷介质;4、蓄冷块;5、浸液式蓄冷充冷槽;6、散热装置;7、电源;8、冷藏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一种蓄冷基站系统,所述蓄冷基站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换冷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连接/邻接;

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若干个已充冷的蓄冷块,用于存储蓄冷块;所述换冷模块用于停放待换冷装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方案将蓄冷剂制成标准化、定量化的蓄冷块,使得冷链运输中的冷源能够实现模块化管理;将已充冷后的蓄冷块统一存储管理,待需要更换冷源的装置到达后传输到换冷区更换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冷源必须现场充冷,缩短了作业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换冷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作业人员的体验度;蓄冷块标准模块化制备,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取用更换,提升冷源能效的利用的合理性,避免能源浪费;将蓄冷块标准模块化处理,使得蓄冷工质的重量、比热容及装置的比表面积都固定,可准确计算出放冷时间及放冷量。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第一运输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通过第一运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运输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的蓄冷块转移到换冷模块。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一运输模块,规范化设计蓄冷基站,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模块包括第一运输轨道,所述第一运输轨道铺设在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换冷模块间。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铺设第一运输轨道,使得运输轨迹固定,提升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充冷模块,所述充冷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相邻接/连接,所述充冷模块用于对放冷后的蓄冷块进行充冷。

进一步地,所述充冷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设有第二运输模块,所述第二运输模块用于将换冷模块中换下的放冷后的蓄冷块转移到所述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输模块包括第二运输轨道,所述第二运输轨道铺设在所述充冷模块和所述换冷模块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间设有45~135度夹角,优选为 90度夹角。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间的夹角范围为45~135度夹角,可根据具体场地合理调节,当夹角为45 度时,可将存储模块和充冷模块设置为长度方向空间较大的结构;当夹角为135 度时,可将存储模块和充冷模块设置为狭长形,换冷模块占用的宽度方向占用较大的空间结构;当夹角为90度时,可将存储模块和充冷模块设置为对称的方形结构,占用的空间更为合理。将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的夹角设置在 45~135度间,既保证了运输的便利性,又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能够沿第一运输轨道和/或第二运输轨道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已蓄冷的蓄冷块存储区和放冷后的蓄冷块存储区。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基站还设有维护模块,所述维护模块与所述充冷模块相邻接,用于检测进入充冷模块的蓄冷块的温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维护模块,对回收进入充冷模块的蓄冷块温度进行检测,将蓄冷块根据放冷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批量充冷,提升充冷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块为内部充有蓄冷工质的密封箱体。

优选地,所述密封箱体为金属箱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蓄冷块制成规则形状的箱体,便于转移或存储排放,将箱体密封,避免冷源扩散太快,造成能源浪费;采用金属箱体,使得传热更快。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蓄冷基站系统,所述蓄冷基站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换冷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邻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若干个已充冷的蓄冷块,所述换冷模块用于停放待换冷装置。

当蓄冷基站的空间较小的时,直接将存储模块的冷源转移到制换冷装置中即可。

蓄冷基站系统作业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为:将存储模块中填充有蓄冷剂、外壳为密封金属箱体的蓄冷块4,当蓄冷块4在浸液式速冻充冷槽5中达到-5~-35℃(根据需要任意调节)时,待蓄冷剂相变为固体后,再整体搬运至冷藏车厢8中,所述冷藏车厢8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蓄冷块4的支架;当蓄冷块4在冷藏车厢8中持续一段时间后,放冷结束检测到温度回升到不能继续给冷藏车厢8提供冷源时,再在换冷模块卸下,更换浸液式蓄冷充冷槽5 中备用的已蓄冷的蓄冷块4,如此反复交替。其中,所述浸液式速冻充冷装置包括低温机械式制冷压缩机1、蒸发器2、载冷介质3、浸液式蓄冷充冷槽5、散热装置6和电源7,所述低温机械式制冷压缩机1与蒸发器2相连,所述载冷介质3位于所述浸液式蓄冷充冷槽5中,所述散热装置6位于所述浸液式速冻充冷装置的顶部,所述低温机械式制冷压缩机1、蒸发器2、散热装置6均与所述电源7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蓄冷基站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蓄冷基站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第一运输模块和换冷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通过第一运输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若干个已充冷的蓄冷块,所述换冷模块用于停放待换冷装置,所述第一运输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的蓄冷块转移到换冷模块。

作业人员直接将存储模块中的蓄冷块通过人工搬运或运输设备转移到换冷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一种蓄冷基站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蓄冷基站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第一运输模块、换冷模块和充冷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通过第一运输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若干个已充冷的蓄冷块,所述换冷模块用于停放待换冷装置,所述第一运输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的蓄冷块转移到换冷模块。所述充冷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充冷模块用于对放冷后的蓄冷块进行充冷。所述充冷模块与所述换冷模块间设有第二运输模块,所述第二运输模块用于将换冷模块中换下的放冷后的蓄冷块转移到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第一运输模块包括第一运输轨道,所述第一运输轨道铺设在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换冷模块间。所述第二运输模块包括第二运输轨道,所述第二运输轨道铺设在所述充冷模块和所述换冷模块间。所述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间设有45度夹角。

所述蓄冷基站系统还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能够沿第一运输轨道和/或第二运输轨道运动。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已蓄冷的蓄冷块存储区和放冷后的蓄冷块存储区。所述蓄冷基站还设有维护模块,所述维护模块与所述充冷模块相邻接,用于检测进入充冷模块的蓄冷块的温度。所述蓄冷块为内部充有蓄冷工质的密封箱体,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箱体为金属箱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已充冷”与“已蓄冷”含义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冷基站系统,该系统将冷源标准模块化存储,提升换冷效率,增强冷源能效的利用的合理性,避免能源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