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869发布日期:2020-05-26 18:1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储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具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两个储物间室的储物装置的两个门体的最大开门角度是相同的,然而,仅当用户需要存放较大物品时才需要较大的最大开门角度,以便于物品的拿取,而当用户需要存放较小的物品时,若储物间室的门体的最大开门角度较大,用户容易在开门过程中使门体碰撞到周围物品,从而造成门体或周围物品的损坏。因此,目前的这种储物装置的门体的最大开门角度无法满足用户多样的储物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储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满足用户储物需求多样性的储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储物装置的门体维修以及更换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储物间室以及第二储物间室;铰链,固定于箱体上,且位于第一储物间室与第二储物间室之间,其具有第一铰链孔以及第二铰链孔,第一铰链孔的中心线与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间隔设置,且第一铰链孔的中心线到箱体的侧面的距离与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到箱体的侧面的距离不同;第一门体,用于开闭第一储物间室,包括与第一铰链孔连接的第一门轴;第二门体,用于开闭第二储物间室,包括与第二铰链孔连接的第二门轴。

可选地,第一储物间室设置于第二储物间室的下方,且第一门轴被构造为具有伸入第一铰链孔的第一状态,以及至少部分缩回第一门体并与第一铰链孔分离的第二状态。

可选地,第一门体还包括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设置于第一门体内,并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移动,按钮上方设置有凸缘;连接件,连接按钮与第一门轴,被构造为将按钮的运动传递至第一门轴,以使第一门轴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按钮压簧,设置于按钮的下方,且按钮压簧被构造为在第一门轴处于第二状态时,按钮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连接件还包括:按钮套,套设于按钮位于凸缘下方的区域,以使按钮套与凸缘抵触时,按钮套被凸缘带动移动;第一门轴套,套设于第一门轴,并固定于第一门轴表面;连接杆,连接按钮套以及第一门轴套。

可选地,第一门体还包括旋钮组件,旋钮组件包括:旋钮轴,沿第一门体的前后方向延伸;旋钮,其被构造为以旋钮轴为中心旋转,并与第一门轴固定连接,以将旋钮的旋转运动传递至第一门轴,从而使第一门轴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门轴压簧,设置于第一门轴下方,且门轴压簧被构造为在第一门轴处于第二状态时,门轴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第一门体还包括:预埋支座,其内限定有具有朝向第一门轴方向的开口的支座腔,按钮组件或旋钮组件设置于支座腔内。

可选地,第二门体还包括:固定轴套,固定于第二门体内与第二铰链孔相对的位置处;且第二门轴表面具有螺纹,其一端抵触固定轴套,以支撑第二门体,另一端设置于第二铰链孔内,且第二铰链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以使第二门轴通过螺纹沿第二铰链孔上下移动。

可选地,储物装置还包括:制冷系统,设置于箱体内,并配置为向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且第一储物间室为冷冻室,第二储物间室为冷藏室。

可选地,第二门轴为中空结构,且第二门轴的外径大于第一门轴的外径。

可选地,第二铰链孔相比于第一铰链孔更靠近箱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包括:其内限定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储物间室以及第二储物间室的箱体;固定于箱体上,且位于第一储物间室与第二储物间室之间的铰链,其具有第一铰链孔以及第二铰链孔,第一铰链孔的中心线与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间隔设置,且第一铰链孔的中心线到箱体的侧面的距离与第二铰链孔的中心线到箱体的侧面的距离不同;用于开闭第一储物间室的第一门体,包括与第一铰链孔连接的第一门轴;用于开闭第二储物间室的第二门体,包括与第二铰链孔连接的第二门轴。这种储物装置的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的最大开门角度不同,用户可以根据储物需求选择不同的储物间室,将较大的物品存放于最大开门角度大的门体对应的储物间室,以便于物品的拿取,将较小的物品存放于最大开门角度小的门体对应的储物间室,以防止门体与周围物品碰撞,从而满足用户储物需求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储物间室设置于第二储物间室的下方,且第一门轴被构造为具有伸入第一铰链孔的第一状态,以及至少部分缩回第一门体并与第一铰链孔分离的第二状态。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门轴处于第二状态时,便于拆下第一门体,从而方便对第一门体维修以及更换。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箱体与铰链的装配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箱体与铰链的装配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固定轴套以及预埋支座与铰链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10的示意性结构图,储物装置10包括箱体100,箱体100内限定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储物间室110以及第二储物间室120,储物装置10的铰链200固定于箱体100上,且位于第一储物间室110与第二储物间室120之间,铰链200具有第一铰链孔210以及第二铰链孔220,储物装置10还包括第一门体300和第二门体400,其中,第一门体300用于开闭第一储物间室110,第一门体300包括与第一铰链孔210连接的第一门轴310,第二门体400用于开闭第二储物间室120,第二门体400包括与第二铰链孔220连接的第二门轴41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10的箱体100与铰链200的装配图,其中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只示意了储物装置10的箱体100与铰链200配合部位的部分,且省去了第一门体300以及第二门体400的主体部分。

铰链200的第一铰链孔210的中心线与第二铰链孔220的中心线间隔设置,且第一铰链孔210的中心线到箱体100的侧面的距离h与第二铰链孔220的中心线到箱体100的侧面的距离l不同,这种储物装置10的第一门体300以及第二门体400的最大开门角度不同,用户可以根据储物需求选择不同的储物间室,将较大的物品存放于最大开门角度大的门体对应的储物间室,以便于物品的拿取,将较小的物品存放于最大开门角度小的门体对应的储物间室,以防止门体与周围物品碰撞,从而满足用户储物需求的多样性。

第一储物间室110可以设置于第二储物间室120的下方,且储物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上铰链以及下铰链,其中上铰链设置于箱体100上方,上铰链具有与第二铰链孔220相对的上铰链孔,第二门体400还具有与上铰链孔相对的上门轴,第二门体400通过上门轴以及第二门轴410的共同的枢转作用以开闭第二储物间室120。

下铰链设置于箱体100下方,下铰链具有与第一铰链孔210相对的下铰链孔,第一门体300还具有与下铰链孔相对的下门轴,第一门体300通过下门轴以及第一门轴310的共同的枢转作用以开闭第一储物间室110。

第一门轴310可以被构造为具有伸入第一铰链孔210的第一状态,以及至少部分缩回第一门体300并与第一铰链孔210分离的第二状态。当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加强第一门体300与箱体100连接的稳定性,当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二状态时,便于第一门体300与箱体100分离,从而便于第一门体300的维修以及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门体300还包括按钮组件320,按钮组件320包括按钮330、连接件340以及按钮压簧350,按钮330设置于第一门体300内,并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移动,按钮330上方设置有凸缘331,凸缘331为按钮330上方沿按钮330周向向外凸出的结构。

连接件340连接按钮330与第一门轴310,被构造为将按钮330的运动传递至第一门轴310,以使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其中连接件340可以包括按钮套341、第一门轴套342以及连接杆343,按钮套341套设于按钮330位于凸缘331下方的区域,以使按钮套341与凸缘331抵触时,按钮套341被凸缘331带动移动;第一门轴套342套设于第一门轴310,并固定于第一门轴310表面;连接杆343连接按钮套341以及第一门轴套342。

按钮压簧350设置于按钮330的下方,且按钮压簧350被构造为在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二状态时,按钮压簧350处于压缩状态。

当按钮330被按压时,凸缘331与按钮套341抵触,按钮套341随着凸缘331一起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杆343以及第一门轴套342的传递,第一门轴310也会向下移动,以使第一门轴310至少部分缩回第一门体300并与第一铰链孔210分离,从而处于第二状态,当取消对按钮330的按压时,按钮330在按钮压簧35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伸入第一铰链孔210,从而处于第一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10的箱体100与铰链200的装配图,其中在图3所示的视图中只示意了储物装置10的箱体100与铰链200配合部位的部分,且省去了第一门体300以及第二门体400的主体部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门体300还包括旋钮组件360,旋钮组件360包括旋钮361、旋钮轴362以及门轴压簧363,旋钮轴362沿第一门体300的前后方向延伸。旋钮361被构造为以旋钮轴362为中心旋转,并与第一门轴310固定连接,以将旋钮36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第一门轴310,从而使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门轴压簧363设置于第一门轴310下方,且门轴压簧363被构造为在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二状态时,门轴压簧363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旋钮361的第一端与第一门轴310固定,旋钮361的中部与旋钮轴362连接,旋钮361的第二端周围可以预留部分空间,以便于用户扣动旋钮361,当旋钮361被扣动时,旋钮361的第二端向上移动,则第一端向下移动,以使第一门轴310至少部分缩回第一门体300并与第一铰链孔210分离,从而处于第二状态,当取消对旋钮361的扣动时,第一门轴310在门轴压簧36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伸入第一铰链孔210,从而处于第一状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10的固定轴套420以及预埋支座370与铰链200的装配图,其中在图4所示的视图中只示意了储物装置10的箱体100与铰链200配合部位的部分,且省去了第一门体300以及第二门体400的主体部分。

第一门体300还可以包括预埋支座370,预埋支座370内限定有具有朝向第一门轴310方向的开口的支座腔,按钮组件320或旋钮组件360设置于支座腔内。预埋支座370可以容纳按钮组件320或旋钮组件360,从而便于安装,并保证支座腔内各部件配合的稳定性。

第二门体400还可以包括固定轴套420,固定轴套420固定于第二门体400内与第二铰链孔220相对的位置处,且第二门轴410表面具有螺纹,第二门轴410一端抵触固定轴套420,以支撑第二门体400,另一端设置于第二铰链孔220内,且第二铰链孔220内设置有内螺纹,以使第二门轴410通过螺纹沿第二铰链孔220上下移动。

其中,第二门轴410的底部可以设置有供外部调节工具施力的配合结构,例如十字螺丝刀纹等,以便在第一门体300被拆下后,第二门轴410与外部调节工具配合,可直接通过外部调节工具的施力来使第二门轴41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门体400上下移动,以达到调整第二门体400高度的目的,从而保证第二门体400能更好封闭第二储物间室120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还可包括制冷系统(图中未示出)。制冷系统可设置于箱体100内,并配置成向第一储物间室110以及第二储物间室120提供冷量。这种具有制冷系统的储物装置10通常也可称为冰箱。制冷系统可为常见的压缩制冷系统或半导体制冷系统等,其通过例如直冷和/或风冷形式向第一储物间室110以及第二储物间室120提供冷量,以使第一储物间室110以及第二储物间室120具有期望的保藏温度。由于此类制冷系统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本申请对制冷系统本身不作更多赘述。

其中,第一储物间室110可以为冷冻室,第二储物间室120可以为冷藏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冷藏室内的温度一般处于2℃至10℃之间,优先为4℃至7℃。冷冻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不同种类的物品的最佳存储温度并不相同,适宜存放的位置也并不相同,例如果蔬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藏室,而肉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冻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可以为对开门冰箱,也就是说储物装置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门体400,两个第二门体400分别设置在箱体100的两边,且朝不同的方向开闭第二储物间室120,两个第二门体400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门体300。通过将两个第一门体300拆下,可以分别调整两个第二门体400的高度,以使两个第二门体400的高度一致,提高美观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冰箱的第二门轴410可以为中空结构,且第二门轴410的外径大于第一门轴310的外径。这种设置方式便于在第二门轴410上走线,例如冰箱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门体400上的制冰机或显示屏等部件,这些部件走线时需要经过第二门轴410,这种第二门轴410的设置方式可以便于这些部件的走线。

将冰箱的第二铰链孔220相比于第一铰链孔210更靠近箱体100的中部,以预留更多空间给第二门轴410,以使得第二门轴410的外径可以设置为更大,且冷冻室一般设置有抽屉,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冷冻室的开门角度更大,更便于抽屉的拉出。

储物装置10包括:其内限定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储物间室110以及第二储物间室120的箱体100;固定于箱体100上,且位于第一储物间室110与第二储物间室120之间的铰链200,其具有第一铰链孔210以及第二铰链孔220,第一铰链孔210的中心线与第二铰链孔220的中心线间隔设置,且第一铰链孔210的中心线到箱体100的侧面的距离与第二铰链孔220的中心线到箱体100的侧面的距离不同;用于开闭第一储物间室110的第一门体300,包括与第一铰链孔210连接的第一门轴310;用于开闭第二储物间室120的第二门体400,包括与第二铰链孔220连接的第二门轴410。这种储物装置10的第一门体300以及第二门体400的最大开门角度不同,用户可以根据储物需求选择不同的储物间室,将较大的物品存放于最大开门角度大的门体对应的储物间室,以便于物品的拿取,将较小的物品存放于最大开门角度小的门体对应的储物间室,以防止门体与周围物品碰撞,从而满足用户储物需求的多样性。

第一储物间室110可以设置于第二储物间室120的下方,且第一门轴310被构造为具有伸入第一铰链孔210的第一状态,以及至少部分缩回第一门体300并与第一铰链孔210分离的第二状态。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门轴310处于第二状态时,便于拆下第一门体300,从而方便对第一门体300维修以及更换。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