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551发布日期:2020-10-30 21:1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接制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以采用吸收式与吸附式两种形式联合供冷的间接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现氟利昂类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能产生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国际上已达成完全禁用cfc类、逐渐限制使用hcfc类制冷剂的共识。为此,全球的科研工作者也积极研究氟利昂替代技术,其中以研究人工合成类制冷工质为主,但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人工合成的物质,尽管从一开始看对人类是有益的,但随着该物质的大量和长期的使用,就逐步显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系统就有明显优势。

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以热能为驱动能源,除了利用锅炉蒸气、燃料产生的热能外,还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同时,制冷机在真空状态下运行,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但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吸收器需要冷却,否则会导致温度过高吸收能力下降。吸附式在能量回收及节能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适合当前环保要求,固体吸附式制冷还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无噪音、抗震性好及几乎不受地点限制等一系列优点,但吸附式制冷系统冷凝热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考虑到间接制冷系统具有可以将制冷剂循环回路集中在小空间内,便于远距离输送冷量等直接冷却不能取代的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可以将三者优点结合起来并克服上述问题的的新型间接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系统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系统环保节能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设计合理简单,回收利用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冷凝热,解决了吸收式制冷系统由于吸收器温度过高导致吸收能力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由吸附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和载冷剂系统组成,

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包括吸附床1、冷凝器一2、储液器3、节流阀一4和蒸发器一5;吸附床1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一2入口管路连接,冷凝器一2出口与储液器3入口管路连接,储液器3出口与节流阀一4入口管路连接,节流阀一4出口与蒸发器一5入口管路连接,蒸发器一5出口与吸附床1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

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吸收器6、溶液泵7、节流阀二8、热交换器9、发生器10、冷凝器二11、节流阀三12,蒸发器二13;蒸发器二13出口与吸收器6入口管路一连接,吸收器入口管路二与节流阀二8出口连接,节流阀二8进口经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10出口管路二连接,吸收器出口管路与溶液泵7入口管路连接,溶液泵7出口经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10进口管路连接,发生器10出口管路一与冷凝器二11进口相连,冷凝器二11出口与节流阀三12进口管路连接,节流阀三12出口与蒸发器二13进口管路连接;

载冷剂系统包括冷风机14、载冷剂泵15、电磁阀一16和电磁阀二17;冷风机14与载冷剂泵15入口管路连接,载冷剂泵15出口分两路,一路经电磁阀一16通入吸收器6,一路经电磁阀二17,两路汇合与蒸发器一5的载冷剂进口管路连接,蒸发器一5载冷剂出口管路与蒸发器二13载冷剂进口管路相连,蒸发器二13载冷剂出口管路与冷风机14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载冷剂阀门的启闭完成对吸收器的冷却,避免吸收器因温度升高导致吸收能力下降,使吸收式制冷系统稳定运行。

2、回收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冷凝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不仅节约了能源,还避免废热造成环境中的热污染。

3、整个系统不采用氟利昂做制冷剂,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由吸附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和载冷剂系统组成,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包括吸附床1、冷凝器一2、储液器3、节流阀一4和蒸发器一5;吸附床1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一2入口管路连接,冷凝器一2出口与储液器3入口管路连接,储液器3出口与节流阀一4入口管路连接,节流阀一4出口与蒸发器一5入口管路连接,蒸发器一5出口与吸附床1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

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吸收器6、溶液泵7、节流阀二8、热交换器9、发生器10、冷凝器二11、节流阀三12,蒸发器二13;蒸发器二13出口与吸收器6入口管路一连接,吸收器入口管路二与节流阀二8出口连接,节流阀二8进口经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10出口管路二连接,吸收器出口管路与溶液泵7入口管路连接,溶液泵7出口经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10进口管路连接,发生器10出口管路一与冷凝器二11进口相连,冷凝器二11出口与节流阀三12进口管路连接,节流阀三12出口与蒸发器二13进口管路连接;

载冷剂系统包括冷风机14、载冷剂泵15、电磁阀一16和电磁阀二17;冷风机14与载冷剂泵15入口管路连接,载冷剂泵15出口分两路,一路经电磁阀一16通入吸收器6,一路经电磁阀二17,两路汇合与蒸发器一5的载冷剂进口管路连接,蒸发器一5载冷剂出口管路与蒸发器二13载冷剂进口管路相连,蒸发器二13载冷剂出口管路与冷风机14入口连接。

白天,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1吸收太阳能的热量温度升高,产生解吸作用,从吸附剂中脱附出制冷剂气体,系统内制冷剂气体压力上升,达到饱和压力时,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一2中凝结,同时放出潜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储存储液器3中。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器10吸收了这部分热量以及辅助加热器的热量,制冷剂溶液被加热至沸腾,产生的制冷剂蒸气先经过精馏,得到几乎纯净的制冷剂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二11冷凝成液体制冷剂,之后流经节流阀12经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二13完成制冷过程,之后被吸收器6吸入。吸收器6中形成的制冷剂浓溶液用溶液泵7提高压力后送入发生器10,在发生器10中浓溶液被加热至沸腾。在发生器10中形成的稀溶液通过热交换器9返回吸收器6,为了保持发生器10和吸收器6之间的压力差,在两者的连接管道上安装节流阀二8。当吸收器6温度升高到到影响吸收器6的吸收能力时,经蒸发器二13冷却后的载冷剂进入冷风机14完成与用冷空间空气换热后进入载冷剂泵15加压,此时关闭截止阀二17,打开截止阀一16,加压后的载冷剂流入吸收器6对其进行冷却,之后流经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一5、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二13;吸收器不需要冷却时,关闭截止阀一16,打开截止阀二17,此时载冷剂出载冷剂泵15后直接进入蒸发器一5、蒸发器二13。夜间,吸附床1温度降低,吸附剂开始吸附系统中制冷剂,此时制冷剂依次经储液器3、节流阀4进入蒸发器5冷却载冷剂,完成制冷过程,形成的制冷剂气体被吸附床中的吸附剂吸附,至此吸附式制冷系统完成一个循环,整个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完成循环。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流程下稍作改变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