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213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中,第二膨胀阀52的开度设置在O至100的范围内,其用于防止室内第二换热器12内积液。
[0035]第二实施例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部40采用四通阀44,通过四通阀44控制第二换热器12与高压气管33、连接管60的通断。
[0037]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操作时,四通阀44不通电,四通阀44保持其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且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连通。从液管31出来的冷媒经过第一膨胀阀51和第二膨胀阀52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进行换热,从第一换热器11出来的冷媒可直接通入至气管32中,从第二换热器12出来的冷媒通入四通阀的第二阀口进入后从第三阀口中输出,并与从第一换热器11出来的冷媒汇合流入气管32中。其中,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膨胀阀51和第二膨胀阀52的开度的取值范围在O至480之间。
[0038]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除湿操作时,将四通阀44通电,使四通阀44上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相连,并将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相连。从而使得冷媒在压缩部分为两路,一路通过高压气管33进入四通阀44,并从第二阀口进入第二换热器12中,冷媒在第二换热器12中进行冷凝后,经过第二膨胀阀52返回液管31中;另一路经过液管31进入第一换热器11,在进入第一换热器11前与从第二换热器12中输出的冷媒汇合,一并进入第一换热器11中,通过第一换热器11蒸发换热后,从第一换热器11的另一端返回气管32。其中,第一膨胀阀51和第二膨胀阀52的开度的取值范围在O至480之间。
[0039]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制热操作时,将四通阀44通电,使四通阀44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相连,并将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相连。从而使得冷媒在压缩部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从高压气管33进入第二换热器12进行冷凝,之后进入第二膨胀阀52内,再返回液管31中;另一路冷媒由气管32通入至第一膨胀阀51内,再通入至第一换热器11中进行冷凝,由第一换热器11输出的冷媒与第二换热器12输出的冷媒汇合后返回液管31。其中,第一膨胀阀51和第二膨胀阀52的开度的取值范围在O至480之间。
[0040]在本实施例中,该机组上也可并联设置多个换热部,当其它换热部进行制冷操作时,本换热部处于除湿状态时,将四通阀44通电,使四通阀44上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相连,并将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相连。从而使得冷媒在压缩部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从高压气管33通过四通阀44进入第二换热器12内进行冷凝,冷凝后经过第二膨胀阀52返回液管31中;另一路冷媒经过液管进入换热部10,在与从第二换热器12输出的冷媒汇合后,经过第一膨胀阀51进入第一换热器11内进行蒸发换热,并从第一换热器11的另一端返回气管32中。其中,第一膨胀阀51和第二膨胀阀52的开度的取值范围在O至480之间。
[0041]第三实施例
[00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控制部40仅为第三电磁阀43,且第三膨胀阀43位于室外并设置在高压气管33与压缩部连通的管线上,仅通过第三电磁阀43控制高压气管33与第二换热器12之间的通断,能够方便操控、节省成本;另外,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还在于第二换热器12的一端只与高压气管33连接,第二换热器12的另一端只与液管31连接,不设置连接管60,如此简化了装置结构。
[0043]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操作时,第三电磁阀43和第二膨胀阀52关闭,从液管31输出的冷媒经过管线进入第一膨胀阀51中,再通过第一膨胀阀51进入第一换热器11进行蒸发换热,最后从第一换热器11的另一端返回气管32中。其中,第一膨胀阀51开度的取值范围在O至480之间。
[0044]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除湿操作时,第三电磁阀43通电。从压缩部20输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从高压气管33进入第二换热器12中进行冷凝,再经过第二膨胀阀52返回液管31中;另一路从液管31中宇第二换热器12输出的冷媒进行汇合后,再经过第一膨胀阀51进入第一换热器11内进行蒸发换热,最后从第一换热器11的另一端返回气管32中。其中,第一膨胀阀51和第二膨胀阀52的开度的取值范围在O至480之间。
[0045]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制热操作时,第三电磁阀43通电。从压缩部20输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从高压气管33进入第二换热器12进行冷凝,之后再通过第二膨胀阀52返回液管31中;另一路冷媒从气管32经第一膨胀阀51进入第一换热器11内进行冷凝,从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两路输出的冷媒进行汇总之后,进入液管31并返回到压缩部20。
[0046]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当空调器在进行除湿操作时,将高压气管33与第二换热器12连通,通过第一换热器11可以进行除湿操作,并可以通过第二换热器12进行制热操作,中和由除湿带来的冷气,进而可以保持环境温度恒定,提高空调器在除湿过程中的舒适性。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压缩部(20); 换热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 液管(31),所述液管(31)的一端与所述压缩部(20)连通,所述液管(3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12)连通; 气管(32),所述气管(32)的一端与所述压缩部(20)连通,所述气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连通; 高压气管(33),所述高压气管(33)的一端与所述压缩部(20)连通,所述高压气管(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连通,所述高压气管(3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可选择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连接管(6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管(32)连通,所述连接管(6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上的用于与所述高压气管(33)连接的端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控制部(40),所述控制部(40)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管(33)与第二换热器(12)连通的管线上以及所述连接管(6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40)包括: 第一电磁阀(41),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管(3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连通的管线上; 第二电磁阀(42),设置在所述连接管¢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40)包括: 四通阀(44),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管(3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连通的管线上,所述四通阀(44)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高压气管(33)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2)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连接管(60)的第二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第三电磁阀(43),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管(33)与所述压缩部(20)连通的管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部(20)包括: 油分离器,所述高压气管(33)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第一膨胀阀(51),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1)和所述液管(31)的管线上; 第二膨胀阀(52),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12)和所述液管(31)的管线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压缩部;换热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液管,液管的一端与压缩部连通,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通;气管,气管的一端与压缩部连通,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一端与压缩部连通,高压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通,高压气管与第二换热器可选择地连通。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运行除湿模式时,舒适性差的问题。
【IPC分类】F25B41-06, F25B13-00, F25B41-04
【公开号】CN104534725
【申请号】CN201510036936
【发明人】黄春, 宋培刚, 刘群波, 倪毅, 陈小婵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