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697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及生活废(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对钢铁、机械、餐饮等企业 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油/乳化废水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气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革、纺织、印染、钢铁、橡胶、食品、轻工 等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及给水处理。气浮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可分为以下 几类(1)作为单项主体处理技术用于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中含油、含脂废水处理;
(2)作为预处理技术,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3)作为深度处理技 术用于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回用处理工艺;(4)作为浓縮技术代替污泥浓縮池。
根据微细气泡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布气气浮、溶气气浮及电解(絮凝)气浮,其中 部分回流式压力溶气气浮是水处理最常用的工艺,但由于其设备多、维修费用高、能耗 高、空压机的噪音大等缺点,正逐渐被其他的气浮形式所取代。电解法优于其他气泡产 生方法,其气泡细小,对废水的处理效率高、气浮时间和其他操作条件都可迅速检测且 易于控制,在操作上可靠而且安全,占地面积小而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国内外研究 中,利用电浮技术处理含油废水、印染废水、重金属废水、皮革废水等均获得较满意的 效果,在加入适当絮凝剂的情况下,对油类、化学需氧量、浊度甚至磷的去除率都达到 90%以上。
制约电浮法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耗电量较高,电极材料亦腐蚀、寿命短需经常更 换,从而增加了运行费用,另外阳极易钝化也是其缺陷之一。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
不足(1)在处理含油泥或矿化度高的废水时电极块表面容易沉积结垢;(2)电极块接 线柱与池体是固定在一起的,由于电极块容易损耗,每隔一段时间更换电极块时拆卸程 序复杂,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才能完成;(3)脉冲电流通过传统触发式继电器产生,触 点容易磨损,电源系统工作寿命不长,且由于启闭频繁,存在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块更换方便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
气浮室;与所述电解气浮室隔离的浮渣废油收集室;与所述电解气浮室相连通的出水槽;
排泥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底部并与其连通的进水管;与所述出水槽连通的出水管;
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内并与脉冲电源相连的电极块,所述电极块上具有接线柱,所述
4电极块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柱通过与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中的 发卡式接线柱咬合而使所述电极块与所述脉冲电源电连接。
为进一步便于电极块的更换,以及便于电极块的安装,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还包 括呈半"工"字形的槽式导轨;所述电解气浮室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槽式导轨 的下端通过下端固件与所述电解气浮室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槽式导轨的上端设置有在 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的上端固件;所述槽式导轨的下部还设置有支承所述电极块的支承 部,所述发卡式接线柱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
为进一步便于电极块的安装拆换,所述电解气浮室为矩形;所述电极块由分别设置 在所述电解气浮室的两对应侧壁上的槽式导轨支承;所述电解气浮室的两对应侧壁上均 设置有容纳所述上端固件滑动的弧形滑槽。
为使电极块处的沉渣自动滑落到排泥室而避免电极块结垢,所述上端固件处于所述 弧形滑槽内的极限行程时所述电极块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45° 。
所述下端固件可以为活动关节。
为延长电极块的使用寿命,所述阳极板为不溶性极板;所述阴极板为耐腐蚀材料; 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的距离为15mm 25mm;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还设 置有绝缘的隔板;所述阳极板、阴极板和隔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柱和所 述发卡式接线柱为铜质材料。
为保证脉冲电源长时间稳定工作,所述脉冲电源包括无触点的可控硅继发脉冲电路。
为提高对废水处理的效率,所述浮渣废油收集室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靠近所述进 水管的立面上;所述出水槽设置在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立面上;所述排泥管设置在所述 电解气浮室的底部中央。
所述电解气浮室与所述出水槽可以通过二者之间隔板上的一排圆形小孔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由于所述接线柱通过与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中的发卡式接线柱咬合而使所
述电极块与所述脉冲电源电连接,因此电解气浮室内的每一个电极块都可以独立拆卸装
配,更换方便;
(2)由于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呈半"工"字形的槽式导轨,所述电解气 浮室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槽式导轨的下端通过下端固件与所述电解气浮室的侧 壁活动连接,所述槽式导轨的上端设置有在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的上端固件,所述槽式 导轨的下部还设置有支承所述电极块的支承部,所述发卡式接线柱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因此电极块可以很可靠的设置在电解气浮室内,并且对其更换更方便;
(3) 由于所述电解气浮室为矩形,所述电极块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的两 对应侧壁上的槽式导轨支承,所述电解气浮室的两对应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纳所述上端固 件滑动的弧形滑槽,因此便于电极块的安装拆换,并且电极块的受力更平衡,提高了电 极块工作的可靠性;
(4) 由于所述上端固件处于所述弧形滑槽内的极限行程时所述电极块与水平面的 夹角为30° 45° ,因此电极块处的沉渣自动滑落到排泥室从而避免了电极块结始,并
且也有利于电极块处产生的气泡被水流冲刷直接分散在水中,提高了对废水处理的效
率;
(5) 由于所述下端固件为活动关节,因此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6) 由于所述阳极板为不溶性极板,所述阴极板为耐腐蚀材料,所述阳极板和所 述阴极板之间的距离为15mra 25mm,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还设置有绝缘的隔 板,所述接线柱和所述发卡式接线柱为铜质材料,因此电极块的使用寿命长,电解气浮 室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高;
(7) 由于所述脉冲电源包括无触点的可控硅继发脉冲电路,因此保证了脉冲电源 长时间稳定工作,并且减少了电解气浮室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噪音;
(8) 由于所述浮渣废油收集室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靠近所述进水管的立面上,
所述出水槽设置在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立面上,所述排泥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的底 部中央,因此延长了废水在气浮室内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了对废水处理的效率,并便 于沉渣的排除。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结构详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结构详图5是图1中的C向视图。
图中,1、电解气浮室;2、浮渣/废油收集室;3、出水槽4、出水管;5、出水孔; 6、排泥管;7、进水管8、脉冲电源;9、至电极块接线管10、弧形滑槽;11、接线柱; 12、上端固件;13、电极块;14、下端固件;15、排渣/油管16、槽式导轨;17、发卡 式电源接线柱;18、隔板;19、立面;20、立面;21、螺栓组件;22、电源接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矩形的电解气浮室1;与所述电解气浮室1隔离的浮渣废油收集室2;与所述电解气浮室1相连通的出
水槽3;排泥管6;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底部并与其连通的进水管7;与所述出水槽
3连通的出水管4;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内并与脉冲电源8相连的四个电极块13, 所述电极块13上具有接线柱13-1,所述电极块13包括阴极板13-2和阳极板13-3,所 述电极块13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的两对应侧壁上的槽式导轨16支承,该槽 式导轨呈半"工"字形;所述槽式导轨16的下端通过下端固件14与所述电解气浮室1 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槽式导轨16的上端设置有上端固件12;所述弧形滑槽10设置在 所述电解气浮室1的两对应侧壁上;所述槽式导轨16的下部还设置有支承所述电极块 13的支承部16-1,所述支承部16-1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13-1咬合的发卡式接线柱 17在;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中的发卡式接线柱17;所述上端固件12处于所述弧形 滑槽10内的极限行程时所述电极块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下端固件14为活 动关节;所述阳极板13-3为不溶性极板;所述阴极板13-2为耐腐蚀材料;所述阳极板 13-3和所述阴极板13-2之间的距离为15mm 25mm;所述阳极板13-3和所述阴极板13-2 之间还设置有绝缘的隔板18;所述阳极板13-3、阴极板13-2和隔板18通过螺栓组件 21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柱13-1和所述发卡式接线柱17为铜质材料;所述脉冲电源包括 无触点的可控硅继发脉冲电路;所述浮渣废油收集室2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靠近所 述进水管7的立面19上;所述出水槽3设置在与所述进水管7相对的立面20上;所述 排泥管6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6的底部中央;所述电解气浮室1与所述出水槽3通过 二者之间隔板21上的一排圆形小孔5连通。
工作时,钢铁、机械、餐饮等废水原水或经过如格栅过滤、混凝等预处理后废水由 进水管7进入电浮室1底部。当电源系统8按一定频率依次为每个电极块13输入直流 稳压电流后,每个电极块13的阴极板13-2、阳极板13-3上产生小的氢和氧气泡。进入 电浮室1底部废水在经过各电极块13向上流动过程中,与这些气泡充分混合反应,其 中与水密度接近的固体颗粒或油滴吸附在气泡上被带至水面上,形成固液两相分离。浮 渣/油自动或通过刮渣装置流入浮渣废油收集室2,最后通过排渣管15排出。分离后的 废水通过低于电浮室1液面下池壁小孔5进入出水槽3,最后通过排水管4排出。
更换电极块13时,滑动槽式导轨16的上端固件12至弧形滑槽10顶端,此时电极 块13与水平面垂直,直接向上抽出即可;装入新的电极块13时,确保电极块13上的 接线柱13-1与固定在槽式导轨16底部发卡式电源接线柱17充分咬合,然后滑动槽式 导轨16的上端固件12从弧形滑槽10顶端至低端,使电极块13与水平面呈30°角度放 置。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l所不同的是上端固件12移动至弧形滑槽低端时, 电极块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
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l所不同的是上端固件12移动至弧形滑槽低端时, 电极块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l所不同的是上端固件12移动至弧形滑槽低端时, 电极块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只要电极块上的接线柱与设置在所述电解 气浮室中的发卡式接线柱咬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气浮室(1);与所述电解气浮室(1)隔离的浮渣废油收集室(2);与所述电解气浮室(1)相连通的出水槽(3);排泥管(6);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底部并与其连通的进水管(7);与所述出水槽(3)连通的出水管(4);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内并与脉冲电源(8)相连的电极块(13),所述电极块(13)上具有接线柱(13-1),所述电极块(13)包括阴极板(13-2)和阳极板(13-3),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柱(13-1)与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中的发卡式接线柱(17)咬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包括 呈半"工"字形的槽式导轨(16);所述电解气浮室(1)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滑槽(10);所述槽式导轨(16)的下端通过下端固件(14)与所述电解气浮室(1) 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槽式导轨(16)的上端设置有在所述弧形滑槽(10)内滑 动的上端固件(12);所述槽式导轨(16)的下部还设置有支承所述电极块(13) 的支承部(16-1),所述发卡式接线柱(17)设置在所述支承部(16-1)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解气浮 室(1)为矩形;所述电极块(13)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的两对应 侧壁上的槽式导轨(16)支承;所述电解气浮室(1)的两对应侧壁上均设置有 容纳所述上端固件(12)滑动的弧形滑槽(10)。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端固件 (12)处于所述弧形滑槽(10)内的极限行程时所述电极块(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45° 。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端固件 (14)为活动关节。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阳极板(13-3)为不溶性极板;所述阴极板(13-2)为耐腐蚀材料;所述阳极板(13-3)和所述阴极板(13-2)之间的距离为15mm 25mm;所述阳 极板(13-3)和所述阴极板(13-2)之间还设置有绝缘的隔板(18);所述阳极 板(13-3)、阴极板(13-2)和隔板(18)通过螺栓组件(21)固定连接;所述 接线柱(13-1)和所述发卡式接线柱(17)为铜质材料。
7、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是所述脉冲电源包括无触点的可控硅继发脉冲电路。
8、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是所述浮渣废油收集室(2)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1)靠近所述进水管(7)的立面(19)上;所述出水槽(3)设置在与所述进水管(7)相对的立面 (20)上;所述排泥管(6)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6)的底部中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气浮室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解气浮室(1)与所述出水槽(3)通过二者之间隔板(21)上的一排圆形小孔(5)连 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气浮室;与所述电解气浮室隔离的浮渣废油收集室;与所述电解气浮室相连通的出水槽;排泥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底部并与其连通的进水管;与所述出水槽连通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内并与脉冲电源相连的电极块,所述电极块上具有接线柱,所述电极块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其关键在于所述接线柱与设置在所述电解气浮室中的发卡式接线柱咬合。这种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对电极板的更换方便,不需要借助工具,电极块的使用寿命长,对废水的处理效率高;同时,电极块上不容易结构,排渣也方便。
文档编号C02F1/465GK101549897SQ200810237289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红川, 革 徐, 霏 杨, 石小波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