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生物协同处理污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42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生物协同处理污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与节能领域,更具体地说,是针对有机废水,尤其含有高浓度有机污废水和难降解的污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基础处理污水一般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主要有氧化沟、生物滤池、 SBR反应器等。活性污泥法具有工艺成熟、工艺参数调整方便、出水水质好的优点,但是反应构筑物体积比较大,剩余污泥多,易发生污泥膨胀。生物膜法具有抗负荷能力强,反应器体积小,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生物污泥少的优点,但是出水水质略差,尤其在水量和水质变化较大时,生物膜大量脱膜,水质波动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生物协同处理污水的装置。本发明双层生物协同处理污水的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由内层生物区和环形外生物区组成,所述内层生物区由隔墙围成,内层生物区内填活性污泥,污水进水管从内层生物区顶部穿进内层生物区内;环形外生物区由外墙和内墙围成,环形外生物区由生物处理区和澄清区组成,生物处理区底部设置曝气管道,生物处理区内设置泳动生物膜填料和活性污泥,所述隔墙和内墙之间设置间板,输水管道从内层生物区依次穿过隔墙和内墙进入生物处理区,澄清区外墙上设置出水口,澄清区设置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穿过澄清区内墙和隔墙进入内层生物区,排泥管从澄清区外墙穿出。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解决了以往自身无固液分离和内部污泥回流的问题,增加了单个装置的独立应用的可能性,减少了占地和投资,降低了运行成本。由于在一个装置内就可以解决污泥回流的问题,同时也能得到较为准确和更加容易的控制,使处理效果更加稳定。本发明采用了泳动生物膜填料,较大的增加了生物量,并且使生物更具活性,生物相也更加丰富多样。本发明对不同水质的污废水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适合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一般可提高处理效率18% 30%,比不带固液分离和内部回流的装置,可降低运行费用5% 13%,降低投资8% 12%;并且处理效果更加稳定和可靠,操作方便,维护简单。本发明预期在对含油废水、药物废水、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和表面活性剂废水等的处理都将起到良好处理效果。


图1是本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内层生物区3由隔墙围成,内层生物区内填活性污泥,污水进水管1 从生物区顶部穿进内层生物区内;环形外生物区4由外墙和内墙围成,环形外生物区由生物处理区和澄清区10组成(一般生物处理区占环形外生物区的70-80%,澄清区占环形外生物区的20-30% ),生物处理区底部设置曝气管道7,生物处理区内设置泳动生物膜填料 9和活性污泥,所述隔墙和内墙之间设置闸板8,经内层生物区处理后的污水经闸板或输水管道5流入生物处理区(输水管道从内层生物区依次穿过隔墙和内墙进入生物处理区); 澄清区外墙上设置出水口 6,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口 6流出;澄清区设置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穿过澄清区内墙和隔墙进入内层生物区,排泥管从澄清区外墙穿出,污水进入澄清区进行固液分离后,其中污泥的一部分通过排泥管12排出本装置,另一个部分根据需要通过回流污泥管11进行回流。污水处理分别经生物区和生物处理区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协同处理,再进入澄清区进行固液分离,其中污泥的一部分排出本装置,另一个部分根据需要进行回流,回流口设置在澄清区的底部,活性污泥直接回流至生物区内。利用本装置处理印染废水废水经过格栅、调节池、初沉池预处理后污水进入该设备内层生物区,设备内层生物区密封,形成水处理过程中的厌氧区设备外层环形外生物区开放式设置,且大量曝气,废水由内自外流出时,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增加,经历缺氧到达好氧状态。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层生物协同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是,由内层生物区和环形外生物区组成, 所述内层生物区由隔墙围成,内层生物区内填活性污泥,污水进水管从内层生物区顶部穿进内层生物区内;环形外生物区由外墙和内墙围成,环形外生物区由生物处理区和澄清区组成,生物处理区底部设置曝气管道,生物处理区内设置泳动生物膜填料和活性污泥,所述隔墙和内墙之间设置间板,输水管道从内层生物区依次穿过隔墙和内墙进入生物处理区, 澄清区外墙上设置出水口,澄清区设置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穿过澄清区内墙和隔墙进入内层生物区,排泥管从澄清区外墙穿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生物协同处理污水的装置。本发明由内层生物区和环形外生物区组成,所述内层生物区由隔墙围成,内层生物区内填活性污泥,污水进水管从内层生物区顶部穿进内层生物区内;环形外生物区由外墙和内墙围成,环形外生物区由生物处理区和澄清区组成,生物处理区底部设置曝气管道,生物处理区内设置泳动生物膜填料和活性污泥,澄清区外墙上设置出水口,澄清区设置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穿过澄清区内墙和隔墙进入内层生物区,排泥管从澄清区外墙穿出。本发明采用了泳动生物膜填料,较大的增加了生物量,并且使生物更具活性,生物相也更加丰富多样。
文档编号C02F3/30GK102295381SQ20101020542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伊学农, 张艳森, 毕桂军, 洪德松 申请人:天津滨海鼎昇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