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7830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尤其涉 及一种将工业废水形成水膜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装置以去除有机物含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大量工业 废水直接排入江湖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一些成分简单、易生物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 通过物化、厌氧、好氧等传统组合工艺都得以有效的处理,但对于高毒性、高浓度(如 C0D50000PPM以上)难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如医药化工、焦化、燃料等行业产生的工 业废水则因技术和经济原因未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处理方法。因此,探求有效处理高浓度、难 降解的工业废水技术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一般的工业废水处理是以氧化+厌氧+间氧+好氧等组合式净化工艺,常用 的氧化剂有双氧水、液氯、次氯酸钙等,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氧化效果不理想、运行费用高 等问题,这始终成为这类废水处理的拦路虎,为环保治理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产生的具有强 氧化性的高能粒子对高浓度工业废水治理前端处理进行强行氧化的装置,并由此具备二个 显著的优点;1)提高对废水的氧化性,2)降低运行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进行废水处理 的装置,包括一负极板,所述负极板倾斜设置;一正极板,设置在负极板上方,在朝向负极 板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发射刺;一水槽,设置在负极板较高一侧,水槽的出水口朝向负极板的 表面;一电源,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电学连接,以产生能够激发等离子体的电压。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倾斜调整装置,设置在负极板的某一端, 能够调整负极板该端的高度,从而调整负极板的倾斜程度以控制表面的水流速度,延长停 留时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一蓄水池和一水泵,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 与负极板较低一侧联通,所述水泵连接蓄水池和水槽,用于将蓄水池中已经经过净化的水 引入水槽中进行循环净化。还包括一设置在水槽和蓄水池之间的溢流管,溢流管在水槽中 开口的位置对应水槽的最大允许水位,此溢流管的作用在于防止水槽中水位溢出。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水槽出水口处的挡板,所述挡板 的下端与负极板的表面平行,且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挡板能够调整水槽的出水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中大量的· 0H,· HO2, · 0等自由基和 氧化性极强的O3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化学药剂,通过强氧化性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整 个处理过程仅消耗电能,是一种清洁廉价的废水处理装置。

附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所述装置在加装了上盖之后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进行有机废水 处理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一倾斜设置的负极板10 ;—设 置在负极板10上方的正极板20,在朝向负极板10的正极板20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发射刺 21 ;一设置在负极板10较高一侧的水槽30,水槽30的出水口 31朝向负极板10的表面;一 与正极板20和负极板10电学连接的电源(图中未示出),以产生能够激发等离子体的电 压。该装置进一步设置有以下可选部件一设置在负极板10较高一端的倾斜调整装置40 ; 一蓄水池50 ;—水泵60 ;—设置在水槽30和蓄水池50之间的溢流管70。附图2是附图1所述装置在加装了上盖90之后的示意图。装置的正极板20和负 极板10被密封在上盖90内部,这样可以防止等离子体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造成触电的危险。附图3是附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从此剖面图中可以看到多个绝缘瓷瓶80。绝 缘瓷瓶80用于将正极板20吊装固定在负极板10的上表面,且能够保证负极板10和正极 板20之间是绝缘的。附图3沿着BB方向的剖面即对应附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至附图3,该装置通过倾斜设置的负极板10提供了一倾斜的表面。在 过滤污水时,首先使污水从水槽30的出水口中流出,在倾斜的表面上形成水膜。由于在水 膜的上方设置了带有发射刺的正极,并且该倾斜表面作为负极,通过电源在正极和负极之 间施加能够激发等离子体的电压,即可以形成等离子体。污水中的水分子(H2O)在等离子 体激励条件的作用下,能够分解出大量的·0Η,-HO2, ·0等自由基和氧化性极强的O3,这些 物质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因此污水中的有机物等在杂质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能够被迅速 氧化,从而达到净化污水中的杂质的目的。这里采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具有强氧化性的高 能粒子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化学药剂,通过强氧化性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整个处理过 程仅消耗电能,因此是一种清洁廉价的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进一步设置有以下一些可选部件。一设置在负极板10较高一端的倾斜调整装置40,能够调整负极板10较高一端的 高度,从而调整负极板10的倾斜程度以控制表面的水流速度。升高倾斜调整装置40的高 度可以提高负极板10的倾斜程度。所述倾斜调整装置40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机械领域内常 见的升降装置,例如可以是一端固定在负极板10背面,而另一端可以沿着垂直负极板10的 一卡槽上下移动的连杆,也可以是具有螺纹可以沿着垂直于负极板10方向上下移动的顶 杆等。倾斜调整装置40也可以设置在负极板较低的一端,通过降低该端的高度能够提高负 极板10的倾斜程度。显然,负极板10的倾斜程度越小,水流的速度就越慢,对污水的精华 效率也就越高,因此调整负极板10厚度的目的在于调整污水的净化程度。对于比较脏的污 水可以降低负极板10的倾斜程度以提高净化程度,而对于相对不太脏的污水,可以适当增 加负极板10的倾斜程度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净水量。[0020]一蓄水池50,该蓄水池50的进水口与负极10板较低一侧联通;一水泵60,水泵的 60进水口连接至蓄水池50,出水口连接至水槽30,用于将蓄水池50中已经经过净化的水引 入水槽30中进行循环净化。显然蓄水池50的容积最好大于水槽30的容积,以能够容纳更 多的回流水。在设置了蓄水池50和水槽30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一个在水槽30和蓄 水池50之间的溢流管70,溢流管70在水槽30中开口的位置对应水槽30的最大允许水位, 此溢流管70的作用在于防止水槽30中水位溢出。一旦水槽30的水高于最大允许水位,高 出的水将通过此溢流管70回流至蓄水池50。由于水泵60向水槽30的贮水速度和水槽30 的排水速度不可能完全一致,一旦水泵60向水槽30的贮水量略大于水槽30排水量,此溢 流管70可以防止水槽溢出,避免维护人员随时对水槽30进行监控。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设置在水槽出水口处的挡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挡板的下 端与负极板的表面平行,且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挡板能够调整水槽的出水量,从而调整在负 极板10表面流过的水膜的厚度。显然,水膜厚度越薄,对污水的精华效率越高,因此调整水 膜的厚度的目的在于调整污水的净化程度。对于比较脏的污水可以降低水膜的厚度以提高 净化程度,而对于相对不太脏的污水,可以适当增加水膜的厚度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净水量。本实用新型前文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是用以举例说明并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不应当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揭露的内容之内,还有可能通过来自于上述记载内容中的启 示和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践来获得对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和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不是限制而是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 制于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确定,对本实用新型的等同替 换也应当视为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负极板,所述负极板倾斜设置;一正极板,设置在负极板上方,在朝向负极板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发射刺;一水槽,设置在负极板较高一侧,水槽的出水口朝向负极板的表面;一电源,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电学连接,以产生能够激发等离子体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倾斜调整装置,设置在负极板的 某一端,能够调整负极板该端的高度,从而调整负极板的倾斜程度以控制表面的水流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蓄水池和一水泵,所述蓄水池的 进水口与负极板较低一侧联通,所述水泵连接蓄水池和水槽,用于将蓄水池中已经经过净 化的水引入水槽中进行循环净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水槽和蓄水池之间的溢 流管,溢流管在水槽中开口的位置对应水槽的最大允许水位,此溢流管的作用在于防止水 槽中水位溢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水槽出水口处的挡板,所 述挡板的下端与负极板的表面平行,且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挡板能够调整水槽的出水量。
专利摘要一种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包括一负极板,所述负极板倾斜设置;一正极板,设置在负极板上方,在朝向负极板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发射刺;一水槽,设置在负极板较高一侧,水槽的出水口朝向负极板的表面;一电源,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电学连接,以产生能够激发等离子体的电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中大量的·OH,·HO2,·O等自由基和氧化性极强的O3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化学药剂,通过其强氧化性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整个处理过程仅消耗电能,是一种清洁廉价的污水处理装置。
文档编号C02F1/72GK201914955SQ20102051080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金俊哲 申请人:金俊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