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1370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合成化工、造纸、农药、医药等行业,生产过程产生的超高浓度、有毒有害、高粘度、易聚合的有机废水,此类废水特点污染物浓度极高(例如COD 50000 300000mg/ L)、质量浓度5 30%,流动性差)、成份复杂,且各污染物物理化性状差异很大,有毒有害、 难降解、易聚合,导致现有常用多级厌氧好氧生化法、萃取法、湿式氧化法、吸附一蒸发处理法、膜处理法、焚烧法等都很难处理,更谈不上资源化回收利用。目前常用处理方法有
萃取回收法,萃取法有两种。一种是多段逆流间歇萃取法;另一种是连续萃取法,所用设备有填料塔、筛板塔和离心萃取机等。萃取法的主要缺点是1. COD浓度高于5000 mg/L 就不适合;2.各种萃取剂的萃取对象专一,价格较贵,污染物不同,萃取剂也不同,萃取剂投加约为0.5 : 1 1 : 1,投加量大、分离不能彻底、残留萃取剂,对液相造成外加的污染物;3.萃取剂的再生困难。湿式氧化法,湿式氧化反应需要较高反应温度和较大氧分压的条件下进行,运行成本高,属破坏性处理,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其次,此法一般适用于浓度4-6%左右污水, 浓度过高会影响氧化进行;其三,反应后固液分离,分离液仍需生物降解处理,国内已有因难以正常运行而被迫停产的生产性装置。多级厌氧一好氧生化法,需要大量生活污水稀释及预处理(如水解等),厌氧、好氧菌难以驯化与培养,泥龄极长,处理效果极差,占地面积大,难以达标排放。吸附一蒸发处理法,例如中国专利CN1014^926吸附-蒸发集成间苯三酚废水无废排放处理方法。吸附法所用树脂不通用,不同废水选择树脂难度大,树脂再生成本高,特别是特高浓度、高粘度废水污染物分子量大、粘度大、容易堵塞树脂,基本无处理能力。膜处理法,例如中国专利CNlOl 139151聚氯乙烯工艺废水脱盐及浓缩方法,采用多级反渗透脱盐,浓缩水三效真空蒸发。中国专利CN1850635、CN101117258高碱性、高盐、 高有机物含量环氧树脂废水处理方法,采用中和、膜滤一40 70°C膜蒸馏脱水浓缩一多效蒸发浓缩至饱和或过饱和一膜过滤、结晶。同样由于此类废水所含污染物分子量大,粘度大,质量浓度高,膜根本无法处理。焚烧处理法,例如中国专利CNlO 1825^5A含盐有机废水焚烧处理、中国专利 CN1300719高浓度有机废水焚烧裂解治理方法。焚烧处理通常只适用于高热值及质量浓度极高废水,但大部分高浓度、高粘度废水,其热值并不一定都很高,而且含水量较高,焚烧处理消耗燃料多,运行成本高,经济性极差;焚烧处理使得有机物碳化,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 再则燃烧有机废水还会产生二恶英二次污染。综上各种处理方法,均属于破坏性处理的范畴,处理效果差,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流程短,可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有机废水治理方法。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防止形成难处理离子积累的酸碱调节剂;
2)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以便确保在反应、 裂解回收的过程中、保持流态与化工原料的化学成分不变,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
3)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 210°C,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
4)残液槽中通入C02,(X)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 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其中,步骤1所述的有机废水COD为50000 300000mg/L,pH值为3 12,废
水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NaOH、Na2CO3、老化树脂及其他微量污染物。其中,步骤1所述的调节剂,当原水PH值低于6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碱;当原水 PH值高于8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酸。其中,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控粘剂的质量比是40000:1。其中,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阻聚剂的质量比是40000:1。其中,废水过滤时流速为6m3/h。其中,步骤2和步骤3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和梯级裂解舱的温度梯级变化为100 120°C, 120 140°C,140 160°C,160 210°C ;压强梯级变化为0. 5MPa,0. 8MPa, IMPa, 1. 2MPa。其中,阻聚剂一般使用对苯二酚、对苯醌、甲基氢醌和对羟基苯甲醚;控粘剂一般使用聚氯乙烯。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流程短,可资源化回收利用。


附图1为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实施例1
某合成光固化树脂废水,COD 50000mg/L, pH 3,粘度类似食用油,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还含有少量对苯二酚钠和老化树脂。将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工业废碱,将PH值调制6-8,通过梯级反应舱,回收废水中的大量水蒸气,然后排入梯级裂解舱,通过递增的温度和压强,回收丙烯酸钠和甲基磺酸钠,对苯二酚钠(质量浓度为8. 3%)及清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滤渣排入残液槽,残液槽中通入C02,CO2 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 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实施例2
某合成光固化树脂废水,COD为210000mg/L,pH 5,粘度类似食用油,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还含有少量对苯二酚、对苯二酚钠、苯醌、老化树脂。将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工业废碱,将PH值调制6-8,通过梯级反应舱,回收废水中的大量水蒸气,然后排入梯级裂解舱,通过递增的温度和压强,回收丙烯酸钠和甲基磺酸钠,对苯二酚(质量浓度为8. 8%)及清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滤渣排入残液槽,残液槽中通入C02,CO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 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实施例3
某合成光固化树脂废水,COD 300000mg/L, pH 10,粘度类似食用油,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还含有少量苯醌和老化树脂。将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工业废酸,将PH值调制6-8,通过梯级反应舱,回收废水中的大量水蒸气,然后排入梯级裂解舱,通过递增的温度和压强,回收丙烯酸钠和甲基磺酸钠,苯醌(质量浓度为 11.4%)及清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滤渣排入残液槽,残液槽中通入C02,CO2和残渣中的 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 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2)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3)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 210°C,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4)残液槽中通入C02,(X)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 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有机废水COD为50000 300000mg/L,pH值为3 12,废水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 NaOH, Na2CO3和老化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调节剂, 当原水PH值低于6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碱;当原水PH值高于8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控粘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阻聚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废水过滤时流速为 6m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步骤3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和梯级裂解舱的温度梯级变化为100 120°C,120 140°C,140 160°C, 160 210°C ;压强梯级变化为0. 5MPa,0. 8MPa, IMPa, 1. 2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然后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再次,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210℃,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最后在残液槽中通入CO2,CO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本发明公开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流程短,可资源化回收利用。
文档编号C02F9/04GK102515387SQ20111039482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蒋阳亮, 金儒霖 申请人:宜兴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