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166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回收装置,尤其涉及ー种对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主要为是萃取废水和草酸沉淀废水萃取废水是在萃取分离过程中产生的,通常夹带有大量的有机相,主要为煤油、P507、P204等。大量有机相的生成会造成废水中油和COD的超标,大大污染了环境,即使萃取エ序后立即通过气浮、石灰中和沉淀等方式进行废水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相也会附着在浮渣或沉淀中和渣中一井被去除,难以最大限度的回收。同吋,由于萃取エ艺的不稳定,萃取废水中也会夹带少量以离子态存在的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若无法回收,容易造成浪费。草酸沉淀废水是稀土元素与草酸形成草酸稀土沉淀,采用热水清洗草酸稀土沉淀形成的清洗水,由于清洗水沉淀的不够彻底,高温时溶解度又较大,出水中容易夹带部分稀土盐类进入废水处理装置,这样就流失了大量的稀土元素。同时,在草酸沉淀的エ艺流程中,沉淀废水中夹带的大量草酸,也会加大废水处理的难度。上述两种废水中有机相和稀土的常年流失,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为稀土工业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何能够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有机相和稀土元素,使之进ー步合理利用并资源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増加经济效益,同时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甚至整个稀土工业企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ー种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包括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管道静态混合器和稀土渣过滤器,草酸沉淀废水和萃取废水根据水流流动方向,在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内部由左至右依次经过进水区、多相分离区、油水分离`器和出水区的处理,能够有效的分离废水中的有机相,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废水中有机相的去除效率,节约处理成本,同时,通过锥形泥斗对有机相及稀土进行了回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应,为后续处理工艺减轻了负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管道静态混合器和稀土渣过滤器,根据废水流动方向,所述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内部依次分为进水区、多相分离区和出水区三个部分,其中,进水区下端与管道静态混合器的末端通过进水管相连接,出水区设有出水管,多相分离区还包括油水分离器和锥形泥斗,所述油水分离器位于多相分离区的后半部,所述锥形泥斗位于多相分离区底部,通过稀土渣回收管与稀土渣过滤器上部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萃取废水进水管和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所述管道静态混合器的前端与萃取废水进水管相连接,中间设管道ロ与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相连,所述稀土渣过滤器底部通过管道与萃取废水进水管相连接。[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水区上端设有出水ロ,连通至多相分离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多相分离区内设有复合斜管填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油水分离器的集油ロ设有集油管,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端设有排油管,下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管道与多相分离区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油水分离器下方还设有连通腔,多相分离区通过连通腔与出水区相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ー步改进,所述锥形泥斗至少有ー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器内部区域的特殊构造,提供了一种稳定稀土废水除油及有机相和稀土回收的装置。该回收器简化了エ艺流程,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废水的除油效率,且对稀土进行了回收,节约处理成本。(2)多相分离区加设的复合斜管填料,采用斜管沉淀的原理,促进废水中少量稀土快速沉淀,提高了沉淀效率,通过锥型泥斗回收稀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3)油水分离器集油ロ设置的集油管,更好的将浮油与水分离,減少分离后废油的含水率,降低废油的回收利用的处理成本,提高回收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更加便于废水的后续处理。(4)复合斜管填料、锥形泥斗和油水分离器的配合使用,使得本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兼具隔油池与沉淀池的作用,处理效率比普通沉淀池与隔油池高,并且设备结构简単,操作便捷,适合一般技术人员使用,同时占地面积小,工作独立性強,适合绝大部分的稀土工业企业使用 。(5)废水在经过油水分离器的处理后,大大降低了稀土废水中的有机相,为后续处理工艺减轻了负荷。(6)锥形泥斗设置不止ー个,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稀土废水中残留的稀土,提高了稀土企业的稀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回收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回收装置的结构俯视图1-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2-管道静态混合器3-稀土渣过滤器,4-进水区,5_多相分离区,6-出水区,7-进水管,8-出水管,9-油水分离器,10-锥型泥斗,11-稀土渣回收管,12-萃取废水进水管,13-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14-出水ロ,15-复合斜管填料,16-油水分离器集油ロ,17-集油管,18-排油管,19-排水管,20-连通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ー种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包括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1、管道静态混合器2和稀土渣过滤器3,根据废水流动相仿,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I内部依次分为进水区4、多相分离区5和出水区6三个部分,其中,进水区4下端与管道静态混合器2的末端通过进水管7相连接,还包括萃取废水进水管12和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13,管道静态混合器2的前端与萃取废水进水管12相连接,中间设管道ロ与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13相连。当稀土萃取废水由萃取废水进水管12进入后,草酸沉淀废水由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13进入,两者经管道静态混合器2充分混合,通过进水管7进入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I的进水区4下端。进水区4上端设有出水ロ 14,连通至多相分离区5,废水从进水区4上端的出水ロ14溢流至多相分离区5。多相分离区5内设有复合斜管填料15,采用斜管沉淀的原理,促进废水中少量稀土的快速沉淀,提高了沉淀效率,稀土废水中的少量稀土在多相分离区5内,经复合斜管填料15沉淀后,沉至多相分离区5底端设有的锥形泥斗10内,所述锥形泥斗10通过稀土渣回收管11与稀土渣过滤器3上部相连接,操作者可定期开启锥型泥斗10,将稀土收集至稀土渣过滤器3中,统ー收集回用,提高物资使用率,減少经济成本,増加经济收益。多相分离区5内还设有油水分离器9,所述油水分离器9位于多相分离区5的后半部,废水经过多相分离区5内复合斜管填料15的沉淀后,悬浮态有机相可以由油水分离器集油ロ 16处的集油管17收集,从而通过油水分离器9上端设有的排油管18排出,可排出至连接的有机相回收槽中,进ー步的处理利用,充分资源优化,提高经济效应。油水分离器9的下端还设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通过管道与多相分离区5相连接,从而使得油水分离器9中收集的有机相含少量的废水,通过排水管19排入多相分离区5内,再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油水分离器收集的有机相含水率大大減少,降低了有机相回收利用的处理成本,提高了回收的工作效率,废水经过油水分离器9处理后,大大降低了稀土废水中的有机相,为后续处理工艺减轻了负荷。多相分离区5通 过位于油水分离器下方的连通腔20与出水区6相连通,经过多相分离区5处理后的稀土废水进入出水区6内,由出水区6设置的出水管8自由排出。锥形泥斗10设置不止ー个,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稀土废水中残留的稀土,提高了稀土企业的稀土产率。须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举例的说明并非限制本创作之应用,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述。
权利要求1.一种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管道静态混合器和稀土渣过滤器,根据废水流动方向,所述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内部依次分为进水区、多相分离区和出水区三个部分,其中,进水区下端与管道静态混合器的末端通过进水管相连接,出水区设有出水管,多相分离区还包括油水分离器和锥形泥斗, 所述油水分离器位于多相分离区的后半部,所述锥形泥斗位于多相分离区底部,通过稀土渣回收管与稀土渣过滤器上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萃取废水进水管和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所述管道静态混合器的前端与萃取废水进水管相连接,中间设管道口与草酸沉淀废水进水管相连,所述稀土渣过滤器底部通过管道与萃取废水进水管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上端设有出水口,连通至多相分离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分离区内设有复合斜管填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的集油口设有集油管,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端设有排油管,下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管道与多相分离区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下方还设有连通腔,多相分离区通过连通腔与出水区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泥斗至少有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土废水中有机相及稀土的回收装置,包括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管道静态混合器和稀土渣过滤器,根据废水流动方向,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内部依次分为进水区、多相分离区和出水区三个部分,混合后的草酸沉淀废水和萃取废水经过有机相及稀土回收反应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分离废水中的有机相,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废水中有机相的去除效率,节约处理成本,为后续处理工艺减轻了负担,同时,通过锥形泥斗对稀土进行了回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应。
文档编号C02F9/04GK202881026SQ2012206260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韩正昌, 王志磊, 朱家明, 季军, 韩峰, 柴慧丽 申请人:南京格洛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