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010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固定支架(1)和集水管(2),所述的固定支架(1)上设有膜组件管(3),膜组件管(3)竖直放置在固定支架(1)上,膜组件管(3)的上端通过软管(4)与集水管(2)的下侧相连;所述膜组件管(3)的表面设有高分子微孔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并具有透水量大、生物稳定性好、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并能实现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食品工业废水、化工制药废水等多种废水的处理,并且由于其出水水质好,因此可作为中水回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功能高分子膜技术的迅速发展,膜生物反应器开始走向实际应用。近年来,世界各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进行开发、研究透水量大、生物稳定性好、强度高的功能高分子膜以及板式膜结构设计与加工。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已经成为我国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与传统的生化处理相比,它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透水量大、生物稳定性好、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5]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固定支架和集水管,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设有膜组件管,膜组件管竖直放置在固定支架上,膜组件管的上端通过软管与集水管的下侧相连;所述膜组件管的表面设有高分子微孔膜。
[0006]所述膜组件管的下端插入固定支架下部设置的横梁内。
[0007]所述的横梁内设有均匀分布涂有防腐层的凹槽。
[0008]所述膜组件管表面的高分子微孔膜的孔径为0.2-0.4微米。
[000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并具有透水量大、生物稳定性好、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并能实现自动控制。
[001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食品工业废水、化工制药废水等多种废水的处理,并且由于其出水水质好,因此可作为中水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I一固定支架;2—集水管;3—膜组件管;4一软管;5—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固定支架I和集水管2,在固定支架I上设有膜组件管3,膜组件管3穿过固定支架I上端面设置的竖直圆孔插入固定支架I下部设置的横梁5内,横梁5内设有均匀分布涂有防腐层的凹槽;膜组件管3的上端通过软管4与集水管2的下侧相连,膜组件管3的表面设有高分子微孔膜,膜组件管3表面的高分子微孔膜的孔径为0.2-0.4微米,另外膜组件管3表面的高分子微孔膜为聚烯烃类或者聚丙烯腈类。
[00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废水通过集水管2进入膜组件管3内,然后通过膜组件管3表面的高分子微孔膜,在高分子微孔膜的作用下,处理后的废水从膜组件管3的表层溢出,经收集后可作为中水回收使用。
[0017]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固定支架(I)和集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I)上设有膜组件管(3),膜组件管(3)竖直放置在固定支架(I)上,膜组件管(3)的上端通过软管(4)与集水管(2)的下侧相连;所述膜组件管(3)的表面设有高分子微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管(3 )的下端插入固定支架(I)下部设置的横梁(5 )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5)内设有均匀分布涂有防腐层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板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管(3)表面的高分子微孔膜的孔径为0.2-0.4微米。
【文档编号】C02F3/00GK203728633SQ20142009919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发明者】吴荻, 吴国君, 洪建中 申请人:江苏汇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