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化除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1520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化除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化除垢装置,包括有:磁体,所述磁体为上下两组共四个,任意相邻两磁体均同极相对;中央铁件,所述中央铁件为“干”形,所述中央铁件的中间竖向轴及上下两横向轴共同形成上下两组共四个凹入空间,以供所述磁体容入,所述上横向轴长度较下横向轴短,所述上横向轴的顶面为一下凹圆弧面;侧铁件,所述侧铁件为左右两个,以供夹持所述中央铁件及容入中央铁件的磁体,所述侧铁件顶面为具侧斜向的侧弧面;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呈U型面板,内有容置空间,以供夹持有中央铁件及磁体的侧铁件容入;所述定位板的两侧面板与两侧铁件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穿于定位孔进行定位。本装置的磁化除垢能力较普通磁化装置得到很大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磁化除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的磁化除垢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各种工业和民用水路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水侧部分非常容易生成水垢,而热交 换器的热传效率随水垢厚度增加而降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提高 能源和生产效率,主要采用化学方式除垢和物理方式除垢。其中化学方式采用的化学酸洗 在去除水垢时,会腐蚀热交换器金属表面,缩短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此外化学酸洗后的废 水又将污染水体和环境;物理方式除垢主要是电子、电磁或永磁设备除垢,其中永磁设备除 垢是利用强磁体的超强磁力对各类水循环热交换系统的水进行磁化,在水磁化过程中,磁 场向水输送能量,而破坏了氢键,根据吕?查得里原理可得知,水经磁场磁化后水中结合的 氢键及水与HC03- 1之间的氢键遭到破坏,而使Ca+2与C03 j离子间接触机会增加,硬度盐类 颗粒的稳定性降低,结晶中心增加,易成无固定形态而成为泥渣,易于排污除去,不会在热 交换系统管壁内产生结垢,从而提高热交换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 寿命。由于电子、电磁技术的不完善,以及永磁设备的磁力强度不够,达不到长期稳定的防 垢除垢效果,导致物理除垢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0003] 如申请号为99201067. 5,名称为"磁性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 02146142. 2,名称为"超强磁性磁化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02229981. 5,名称为"劲磁 集中处理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82537. 9,名称为"水管路除垢器"的实用 新型专利均属于永磁除垢技术,其磁路结构设计都是以两块永磁体由三个铁件夹集并包覆 不锈钢或铜质防磁外漏保护套构成,该类技术虽然利用两块永磁体同极相斥产生强磁力的 原理,然而磁力线是向两端辐射,且经磁力专用检测仪器检测,包覆的不锈钢或铜质防磁外 漏保护套并不能阻断非工作面一端磁力线的辐射,这样工作面一端的磁力强度就不能得到 有效增强,磁化除垢防垢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强磁力的定向磁磁化除垢装 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磁化除垢装置,包括有:磁体,所述磁体为 上下两组共四个,任意相邻两磁体均同极相对;中央铁件,所述中央铁件为"干"形,所述中 央铁件的中间坚向轴及上下两横向轴共同形成上下两组共四个凹入空间,以供所述磁体容 入,所述上横向轴长度较下横向轴短,所述上横向轴的顶面为一下凹圆弧面;侧铁件,所述 侧铁件为左右两个,以供夹持所述中央铁件及容入中央铁件的磁体,所述侧铁件顶面为具 侧斜向的侧弧面;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呈U型面板,内有容置空间,以供夹持有中央铁件及 磁体的侧铁件容入;所述定位板的两侧面板与两侧铁件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穿于定 位孔进行定位。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侧铁件上端部具有一横向阻挡凸起部,所述阻挡凸起部与所述中 央铁件的上横向轴共同夹持所述磁体的上磁体组,所述阻挡凸起部顶面为具侧斜向的侧弧 面。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凸起部与所述中央铁件的上横向轴之间具有间隙。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磁体的下磁体组高度小于上磁体组高度。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为不锈钢面板。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上下两组磁体进行组合,任意相邻两磁体均同极相对的 技术方案,利用下磁体组对上磁体组的斥力,改变上磁体组下端面的磁力线方向,增强了上 磁体组上端面,即工作面的磁场强度,很好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采用两个磁体所存在的工 作面磁场强度太小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12] 图1是磁化除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磁化除垢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磁化除垢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常规磁化装置磁场模拟图;
[0016] 图5是本磁化除垢装置磁场模拟图。
[0017] 图例:1.定位孔,2.侧铁件,3.中央铁件,4.上磁体组,5.下磁体组,6.定位板, 7.定位杆,21.侧弧面,22.阻挡凸起部,31.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磁化除垢装置,包括有:磁体,所述磁体为上、下两 组4、5共四个,任意相邻两磁体均同极相对;中央铁件3,所述中央铁件3为"干"形,所述中 央铁件3的中间坚向轴及上下两横向轴共同形成上下两组共四个凹入空间,以供所述磁体 4、5容入,所述上横向轴长度较下横向轴短,所述上横向轴的顶面为一下凹圆弧面31 ;侧铁 件2,所述侧铁件2为左右两个,以供夹持所述中央铁件3及容入中央铁件3的磁体4、5,所 述侧铁件2顶面为具侧斜向的侧弧面21 ;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为U型不锈钢面板,内有 容置空间,以供夹持有中央铁件3及磁体4、5的侧铁件2容入;所述定位板6的两侧面板与 两侧铁件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定位杆7穿于定位孔1进行定位。
[0020] 使用时,先将装置各部件按照图3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即如图1、2所示,此时中 央铁件3的圆弧面31与侧铁件2的侧弧面21共同形成一弧形作业面,将弧形作业面啮合 安装于需要除垢的流体输送管道上,同极装配的上磁体组4所产生的磁力在同极装配的下 磁体组5所产生的斥力作用下随磁路通道11定向辐射作业面一侧,如图5所示。超强的磁 力线穿过能导磁的流体管道管壁,流动的水垂直切割磁力线,磁力线穿过管壁放射在水中 产生电场,根据法拉第发电机原理,水是正电,管道带负电,部分的水和水中物质将被极度 离子化,带负电的管道与水中的负离子相互排斥,阻止他们产生新的水垢或钙化物,而所有 旧的水垢或钙化物将会被极度离子化的水逐渐融解分离掉。此外,带正电的离子水阻止了 水藻苞子繁衍与新的水藻生长,在管道系统里旧水藻都将死去,可以避免水中滋生淤泥及 微生物。
[002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铁件2上端部具 有一横向阻挡凸起部22,所述阻挡凸起部22与所述中央铁件3的上横向轴共同夹持所述磁 体的上磁体组4,所述阻挡凸起部22顶面为具侧斜向的侧弧面21 ;所述阻挡凸起部与所述 中央铁件的上横向轴之间具有间隙。
[0022] 所述侧铁件2上端部的阻挡凸起部22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上磁体组4的夹持,增强 了该装置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0023]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磁体的下磁体 组5高度小于上磁体组4高度。
[0024] 该装置工作面的磁场强度主要由磁体的上磁体组4贡献,下磁体组5对上磁体组 4产生的斥力使原本向下辐射的磁力线,如图4所示,改变方向朝上辐射,从而增加了装置 作业面的磁场强度,因此,下磁体组5高度小于上磁体组4高度不仅不会降低作业面磁场强 度,还可有效减少装置体积、重量,降低装置制作成本。
[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磁体均指永磁体。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取代目前普 遍使用的软化水系统,各类工业、民用冷、热循环水系统不再需要添加各类化学除垢、防腐、 除藻、杀菌等药剂,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将产生深远的积极意义。
[0026]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 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 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 一种磁化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磁体,所述磁体为上下两组共四个,任意相邻两磁体均同极相对; 中央铁件,所述中央铁件为"干"形,所述中央铁件的中间坚向轴及上下两横向轴共同 形成上下两组共四个凹入空间,以供所述磁体容入,所述上横向轴长度较下横向轴短,所述 上横向轴的顶面为一下凹圆弧面; 侧铁件,所述侧铁件为左右两个,以供夹持所述中央铁件及容入中央铁件的磁体,所述 侧铁件顶面为具侧斜向的侧弧面;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呈U型面板,内有容置空间,以供夹持有中央铁件及磁体的侧铁件 容入; 所述定位板的两侧面板与两侧铁件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穿于定位孔进行定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铁件上端部具有一横向阻 挡凸起部,所述阻挡凸起部与所述中央铁件的上横向轴共同夹持所述磁体的上磁体组,所 述阻挡凸起部顶面为具侧斜向的侧弧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化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凸起部与所述中央铁件 的上横向轴之间具有间隙。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磁化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下磁体组高 度小于上磁体组高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不锈钢面板。
【文档编号】C02F1/48GK203845848SQ20142025241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8日
【发明者】孙大晋 申请人:孙大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