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297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使印染废水达标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中和池、电解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砂滤池、活性炭罐。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系统的处理,印染废水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08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缓解了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专利说明】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染治理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纺织印染工业作为中国具有优势的传统支柱行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猛发展,其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0-4000k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纺织印染业的单位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单位排污总量是发达国家的1.2-1.8倍。加强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但印染废水处理面临如下的问题:
[0004]1、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我国加大了对印染污水的治理。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难看出,除III类污水排放指标变化不大外,国家提高了 I类和II类印染废水B0D、C0D、色度、悬浮物、氨氮、苯胺类、二氧化氯等指标的排放限定。而印染废水水质一般平均为C0D800-2000mg/L,色度200-800倍,pH值10-13,B0D/C0D为0.25-0.4,因此印染废水的达标排放是印染行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5]2、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排放的废水混合而成的混合废水。主要包括:预处理阶段(如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排放的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废水;染色阶段排放的染色废水;印花阶段排放的印花废水和皂洗废水;整理阶段排放的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水质随原材料、生产品种、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导致各个印染工序排放后汇总的废水组分非常复杂。随着染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后整理技术的进步,新型助剂、染料、整理剂等在印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难降解有毒有机成分的含量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是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有机物,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总体而言,印染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化学需氧量(COD)高,而生化需氧量(BOD)相对较低,可生化性差,排放量大。
[0006]3、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局限性。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高,CODcr常在800mg/L以下,采用传统的生物与物化联合处理系统,湖水即可达到排放标准。近二十年来,印染废水水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如吸附、悬浮、过滤、混凝等具有设备简单,虽然后操作简便和工艺成熟的优点,但是这类处理方法通常是将有机物从液相转移到固相或气相,不仅没有完全消除有机污染物,而且造成废物堆积和二次污染;生物法只能除去印染废水中的B0D,对于COD特别是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单一的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印染废水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使印染废水达标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0008]本实用新型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中和池、电解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砂滤池、活性炭罐,废水首先进入所述的调节中和池,然后进入与调节中和池相连的电解池,所述的电解池后设置混凝沉淀池,经混凝沉淀池沉淀和澄清后的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后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填料、曝气设备,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接有砂滤池,所述的砂滤池后为活性炭te。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制作成泥饼。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系统的处理,印染废水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08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1、调节中和池,2、电解池,3、混凝沉淀池,4、水解酸化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6、砂滤池,7、活性炭罐,8、清水池,9、污泥浓缩池,10、板框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以下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4]如附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中和池、电解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砂滤池、活性炭罐。
[0015]废水首先进入所述的调节中和池,进行pH的调节,然后进入与调节中和池相连的电解池,在外加电源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物发生断链,有机官能团发生变化,极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0016]所述的电解池后设置混凝沉淀池,在此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和电解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难溶物和胶体沉淀。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制作成泥饼。
[0017]经混凝沉淀池沉淀和澄清后的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对于生活污水之外的较高浓度有机废水,若直接进行好氧处理,会增加供氧量,造成能源浪费,根据我们多年的工程经验,在进入下一步好氧处理前进行水解处理,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对废水进行生物预处理,改善其生化性,并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二是对系统的污泥进行消化处理。水解工艺利用厌氧处理的水解和酸化阶段,而放弃产甲烷(碱性发酵)阶段,水解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水解和非水解作用实现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转化,通过分子结构改变(开环、断键、裂解、基团取代、还原等),使结构复杂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子转化成可慢速或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从而明显改善污水的可生物处理性,使最终电子受体包括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分子结构中的基团或化学键)。使出水水质稳定,减少冲击负荷,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采用这一流程,较好解决SS (悬浮物)的问题。另一方面的特点是好氧段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或部分回流到厌氧段,由于厌氧段有足够长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污泥可在厌氧段进行彻底的厌氧消化,从而使剩余污泥在循环过程中全部分解为H20和C02,整个系统达到自身的污泥平衡,少排或不排污泥,有效地降低单纯好氧生化产泥量大带来的麻烦。
[0018]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后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填料、曝气设备。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属于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好氧生化法是细菌及菌类的微生物、后生动物等一类的微型动物在填料载体上生长繁殖,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养份,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不断新陈代谢,保持活性,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被微生物利用。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气无法向生物膜内部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和厌氧菌开始大量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繁殖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的逸出,使生物膜大块脱落。在脱落的生物膜表面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填料表面积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0019]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接有砂滤池,过滤作为去除生物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残留胶体和悬浮物的重要手段,放在生化处理之后,可看成深度处理技术,也可看成是活性炭或臭氧等深度处理技术的预处理。近年来,由于开发了多层滤料高速过滤和在滤池进水投加高分子混凝剂作为助滤剂,提高了过滤速度(最高可达30m/h)和去除效果。在废水物化处理流程中,将过滤作为二级处理代替浮选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其去除率可达60% — 70%。投加助滤剂后,去除率可提闻到90%以上。
[0020]所述的砂滤池后为活性炭罐。活性炭罐内具有吸附力强的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如活性炭、吸附树脂等)与染料废水接触,利用吸附剂表面活性,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吸附并浓集于其表面,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
[0021]废水经过以上装置后,印染废水变成清水进入清水池。印染废水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08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该系统将实现进出水指标如表1、表2所示:
[0022]表1进水水质指标
[0023]

【权利要求】
1.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中和池、电解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砂滤池、活性炭罐,废水首先进入所述的调节中和池,然后进入与调节中和池相连的电解池,所述的电解池后设置混凝沉淀池,经混凝沉淀池沉淀和澄清后的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后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填料、曝气设备,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接有砂滤池,所述的砂滤池后为活性炭t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制作成泥饼。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976586SQ20142036216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王艳峰, 刘强 申请人:山东国瑞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