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65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连续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工业废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但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现有工业废水处理方式不够理想,要不是设备复杂,造价昂贵,难以普及;要不设备简单,但处理效果不理想,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工业废水处理方式不够理想,难以普及,而且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业废水依次通过的活性炭过滤池、紫外线杀菌器、絮凝池、第一澄清池、第二澄清池以及磁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池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紫外线杀菌器连通,该紫外线杀菌器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絮凝池连通,该絮凝池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第一澄清池相连通,该第一澄清池通过第四输送管道与第二澄清池相连通,该第二澄清池通过第五输送管道与磁过滤器相连通,该磁过滤器连接有输出管道;所述第一澄清池通过第一回流输送管与紫外线杀菌器连通,并且该第一回流输送管上装设有第一单向阀门,所述第二澄清池通过第二回流输送管与絮凝池连通,并且该第二回流输送管上装设有第二单向阀门;还包括与絮凝池相连通的沉积物收集池。

所述絮凝池包括呈长方形的池体以及沿池体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布置在池体内的若干个隔挡板,每个隔挡板一端与池体一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一液体导向条之间形成液体流向通道,每个液体导向条的背面与池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液体导向条的正面的断面呈半圆形,相邻地两个隔挡板分别与池体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为相互错开式固定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结构设计理想,采用多道工序连续式分类处理,处理效果好,不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高效地去除了工业废水中的各类重金属有毒物质和杂质以及有害细菌,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净化效率,从而使净化后的水能够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絮凝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连续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业废水依次通过的活性炭过滤池1、紫外线杀菌器2、絮凝池3、第一澄清池4、第二澄清池5以及磁过滤器6,还包括与絮凝池3相连通的沉积物收集池7。所述活性炭过滤池1通过第一输送管道80与紫外线杀菌器2连通,该紫外线杀菌器2通过第二输送管道81与絮凝池3连通,该絮凝池3通过第三输送管道82与第一澄清池4相连通,该第一澄清池4通过第四输送管道83与第二澄清池5相连通,该第二澄清池5通过第五输送管道84与磁过滤器6相连通,该磁过滤器6连接有输出管道85;所述第一澄清池4通过第一回流输送管86与紫外线杀菌器2连通,并且该第一回流输送管86上装设有第一单向阀门87,所述第二澄清池5通过第二回流输送管88与絮凝池3连通,并且该第二回流输送管88上装设有第二单向阀门89。

参照图1和图2。所述絮凝池3包括呈长方形的池体30以及沿池体30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布置在池体30内的若干个隔挡板31,每个隔挡板31一端与池体30一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一液体导向条32之间形成液体流向通道,每个液体导向条32的背面与池体30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液体导向条32的正面的断面呈半圆形,相邻地两个隔挡板31分别与池体30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为相互错开式固定连接。本絮凝池3的结构设计,特别是若干个隔挡板31相互错开式固定连接以及每个隔挡板31和一液体导向条32相对配合,增加了待处理的液体在池体30内的流动时间的同时,还确保待处理的液体流动更加的顺畅,不容易产生静态死角,使得池体30内整体的絮凝效果更加的理想。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