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253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水又称电解离子水或者氧化电位水,是将一定浓度的nacl或kaco3溶液在电解作用下,消耗微量能量,用隔膜分离而生成的酸性电解水或碱性电解水的总称。电解水一般分为强酸性电解水、强碱性电解水、微酸性电解水和弱碱性电解水。不同ph值的电解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强碱性电解水的主要作用为除油除脂、除菌、除臭、去农残、去甲醛,可以对鲜食蔬菜进行杀菌消毒及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进行灭菌;强酸性电解水主要作用为杀灭细菌,可以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取得理想防治效果的同时可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酸性电解水还应用于血液透析设备的消毒,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弱碱性离子水可以减少酸性物质产生,消除酸化体质,激活细胞功能,改善多种慢性病;弱碱性的电解水作为饮用水也可以得到不同于普通水的效果。

电解水生成装置包括电解槽,通过离子膜将电解槽内部进行隔离区分为阴极室和阳极室,通过对水通电进行电解从而自阴极室得到碱性电解还原水,或者自阳极室得到酸性电解氧化水。

所谓电解就是借助直流电的作用,将溶液中的电解质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在生产电解水时,是将直流电通入水中,将中性水生成碱性离子水或酸性离子水;但由于纯水的电离度很小,导电能力低,需要加入电解质,成为电解质水溶液,以增加水的导电能力,提高电解效率。

由于钾离子是在水溶液中的活泼性比较强,目前比较通行的方法是在电解水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碳酸钾溶液作为电解质水溶液。

无论添加那种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热量,使电解质溶液的温度升高。在使用碳酸钾溶液时,如不采取措施,其温度能够达到50℃左右。

而在电解水的生产中,碳酸钾溶液在25℃以内时,电解设备的稳定性及效率是最佳;当电解质溶液温度超过25℃时,电解出的产品的ph值与目标值的误差较大;超过40℃时,就得停止生产。

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加电风扇吹风降温,持续的吹风,让电解质的温度升高缓慢;当碳酸钾溶液的温度温度达到35℃时,就停止设备的运行,停止生产,进行自然降温。但是不管用那种方式,电解质溶液的温度都不能保持恒定,其结果是对设备损伤很大,对产品的质量影响也很大,停产也会减少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在现有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基础上加设电解质溶液冷却降温装置,以便电解液的温度随时符合所需要的最佳电解温度,提高电解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包括纯水进水管、电解槽、电解质溶液存储槽、输液管、输液泵、碱性离子水出水管,其中纯水进水管和碱性离子水出水管分别与电解槽相连通,电解质溶液存储槽、输液管、输液泵、电解槽依次相连通构成电解质溶液循环流动回路,其特征在于电解质溶液存储槽上还设有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

所述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包括高温溶液输出管、热液输出泵、制冷装置、制冷热交换螺旋管和低温溶液输入管,所述制冷热交换螺旋管安装在制冷装置内部,高温溶液输出管通过热液输出泵连通电解质溶液存储槽和制冷热交换螺旋管,低温溶液输入管连通制冷热交换螺旋管和电解质溶液存储槽;即电解质溶液存储槽、高温溶液输出管、热液输出泵、制冷热交换螺旋管和低温溶液输入管共同构成电解质溶液冷却循环回路,其中制冷热交换螺旋管安装在制冷装置中。

所述电解质溶液存储槽内设有高温传感控制器,高温溶液输出管的管路上设有热液输出泵,高温传感控制器与热液输出泵电连接,当电解质溶液存储槽内的液温高于设定温度时,热液输出泵自动启动,将电解质溶液输出到制冷装置中进行冷却。

所述制冷热交换螺旋管和低温溶液输入管之间还连通有低温溶液存储槽,低温溶液存储槽安装在制冷装置中;低温溶液存储槽内设有低温传感控制器,低温溶液输入管的管路上设有冷液输入泵,低温传感控制器与冷液输入泵电连接,当低温溶液存储槽内的液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冷液输入泵自动启动,将低温溶液存储槽内的电解质溶液输入到电解质溶液存储槽内。

所述制冷装置上还设有制冷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装置的工作温度和时间。

所述制冷装置为电冰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控制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的温度,保证电解水的ph值符合目标值,提高生产质量;同时减少高温电解质溶液对电解设备的损伤,增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电解膜的使用寿命;可以使电解设备连续工作,无需再停机降温,可大大增加生产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2.纯水进水管、3.电解槽、4.电解质溶液存储槽、5.输液管、6.输液泵、7.碱性离子水出水管、9.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10.高温溶液输出管、11.热液输出泵、12.制冷装置、13.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4.低温溶液输入管、15.高温传感控制器、16.低温溶液存储槽、17.低温传感控制器、18.冷液输入泵、19.制冷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制作一种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即在现有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1上增设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9。现有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1包括纯水进水管2、电解槽3、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输液管5、输液泵6、碱性离子水出水管7,其中纯水进水管2、碱性离子水出水管7分别与电解槽3相连通,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输液管5、输液泵6、电解槽7依次相连通,构成电解质溶液循环流动回路,本实施例在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上还增加设置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9。

所述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9包括高温溶液输出管10、热液输出泵11、制冷装置12、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和低温溶液输入管14;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装置12采用电冰箱,将所述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安装在制冷装置12即电冰箱内部;高温溶液输出管10通过热液输出泵11连通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和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低温溶液输入管14连通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和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即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高温溶液输出管10、热液输出泵11、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和低温溶液输入管14共同构成电解质溶液冷却循环回路,其中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安装在制冷装置12即电冰箱中。这样就做成了本发明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

使用时,通过纯水进水管2将纯净水输入到电解槽3内,输液泵6通过输液管5将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中的碳酸钾溶液输入到电解槽3中,电解槽3中的碳酸钾溶液再通过输液管5回流到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中;将直流电通入到电解槽3中后,将中性水生成强碱性电解水,强碱性电解水通过碱性离子水出水管流出。与此同时,在电解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热量,使碳酸钾溶液的温度升高,这时将碳酸钾溶液通过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9降温,即热液输出泵11通过高温溶液输出管10将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中的温度升高后的碳酸钾溶液输出到制冷装置12中的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中,使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中的碳酸钾溶液在电冰箱中进行热交换,直到冷却,然后通过低温溶液输入管14回流到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中;这样可以随时降温,使得电解水生成过程中所使用的碳酸钾溶液的温度始终处于所要求的状态,使电解水的ph值与目标值相符;可以减少设备损伤,有效提高电解设备的稳定性,这样能够使电解设备连续作业,而无需停机等待降温,大大提高了生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内设置温度传感控制器作为高温传感控制器15,在高温溶液输出管10的管路上设置热液输出泵11,将高温传感控制器15与热液输出泵11电连接,当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内的碳酸钾溶液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即25℃时,热液输出泵11自动启动,将电解质溶液输出到制冷装置12中进行冷却。

同时在所述制冷热交换螺旋管13和低温溶液输入管14之间还设置低温溶液存储槽16并依次连通,并将低温溶液存储槽16安装在制冷装置12中;在低温溶液存储槽16内设置温度传感控制器作为低温传感控制器17,在低温溶液输入管14的管路上设置冷液输入泵18,将低温传感控制器17与冷液输入泵18电连接,当低温溶液存储槽16内的液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如本实施例设定为20℃,冷液输入泵18自动启动,将低温溶液存储槽16内的电解质溶液输入到电解质溶液存储槽4内。这样就做成了自动控制电解液温度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

使用时,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可以根据电解质溶液的实时温度进行冷却。

将本发明装置与现有装置即没有安装电解质溶液冷却装置的强碱性电解水生成装置进行对比电解试验,发现本发明装置生产的电解水ph值高且稳定,均在13.0-13.5之间,而现有装置生产的电解水ph值不稳定,有些ph值达到了13,有些没有达到13。另外,本发明装置中电解膜的有效使用寿命达到了8000小时,而现有装置中电解膜的有效使用寿命只有5000小时。2017年1月22日,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测试报告(报告编号2017-18sp010222)显示,本发明装置生产的强碱性离子水的ph值为13.0。

可见,本发明装置可以有效延长电解膜的有效使用寿命,可以使生产出的强碱性电解水的ph值稳定在13以上,提高了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