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476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较好,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但处理费用高,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应用较少。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由于生活污水中存在有大量的不可溶物质存在,即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必须进行液固的分离处理,目前对于液固的分离还没有一种稳定成熟的处理设备;本申请人,鉴于这一问题,经过长期的研发与试验,提供出一种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包括:罐体、进水口、第一沉淀池、第一隔板、好氧曝气填料池、第二隔板、缺氧曝气填料池、第三隔板、第二沉淀池、第四隔板、斜管填料沉淀池、第五隔板、石英砂过滤池、第六隔板、第三沉淀池、出水口、污泥回流管,以及固液分离器;所述罐体从左至右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以及第六隔板依次分隔出第一沉淀池、好氧曝气填料池、缺氧曝气填料池、第二沉淀池、斜管填料沉淀池、石英砂过滤池,以及第三沉淀池;

其中,所述固液分离器连接于所述罐体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罐体的左侧面上,其连通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其中,所述进水口的出水高度与所述罐体的轴线高度位置一致;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其轴线以上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上方一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安装孔;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以及弹性填料;所述第二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其轴线以下一定距离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其上与第一隔板上的第一污泥回流管安装孔对应高度位置处加工有第二污泥回流管安装孔;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以及弹性填料;所述第三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其结构与第一隔板完全一致,其上设置有第三出水口,以及第三污泥回流管安装孔;所述第二沉淀池为空池;所述第四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且其处于斜管填料沉淀池内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以及提供气装置;所述斜管填料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第五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其轴线以上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出水口处于石英砂过滤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石英砂过滤池内填充有石英砂;所述第六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其结构与第五隔板完全一致,其上设置有第五出水口;所述第五出水口处于第三沉淀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沉淀池为空池;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侧面,其连通于所述第三沉淀池;所述污泥回流管通过各个隔板上设置的污泥回流管安装孔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且其在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以及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内填充的弹性填料其直径范围为150mm,其密度为2.5kg/m3,其安装间距小于等于180mm,其材料选用直径为8mm的尼龙软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风机;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包括:第一曝气总管,曝气器;其中,所述曝气器等距安装在第一曝气总管上;所述第一曝气总管通过第一控制阀门连接于风机;所述第二曝气装置包括:第二曝气总管,曝气器;其中,所述曝气器等距安装在第二曝气总管上;所述第二曝气总管通过第二控制阀门连接于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四隔板处于斜管填料沉淀池内的一侧面上设置的第一出水管,其出水口位置高度低于所述斜管填料的底面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五隔板设置的所述第四出水口处于石英砂过滤池的一侧固定安装的第二出水管,其包括:第二出水管竖管,以及第二出水管横管;其中,所述第二出水管横管安装在所述石英砂过滤池的最底部,其上加工有出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沉淀池、好氧曝气填料池、缺氧曝气填料池、第二沉淀池、斜管填料沉淀池、石英砂过滤池,以及第三沉淀池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罐体人孔;所述罐体人孔直径为500mm,高度为300mm;其中每一罐体人孔配置一人孔盖;所述人孔盖与所述罐体人孔通过两个螺栓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罐体鞍式底座;所述罐体鞍式底座采用玻璃钢材质;任意两个罐体鞍式底座间的距离不大于罐体的公称直径的1.5倍;所述鞍式底座的包角不小于12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其将罐体通过若干个隔板进行分隔出多个独立腔体,且每一腔体具有独立的功能作用,且各个腔体的出水高度不同,保证了各个腔体内的液位高度,使得污水处理的可以一体化进行,减少了处理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好氧曝气填料池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各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2—进水口,3—第一沉淀池,4—第一隔板,410—第一出水口,420—第一污泥回流管安装孔,5—好氧曝气填料池,510—第一曝气装置,511—第一曝气总管,512—曝气器,513—第一控制阀门,520—弹性填料,6—第二隔板,610—第二出水口,620第二污泥回流管安装孔,7—缺氧曝气填料池,710—第二曝气装置,711—第二曝气总管,712—第二控制阀门,8—第三隔板,810—第三出水口,820—第三污泥回流管安装孔,9—第二沉淀池,10—第四隔板,10-1—第一出水管,10-2—提供气装置,11—斜管填料沉淀池,11-1—斜管填料,12—第五隔板,12-1—第四出水口,12-2—第二出水管,12-3—第二出水竖管,12-4—第二出水横管,12-5—出水孔,13—石英砂过滤池,13-1—石英砂,14—第六隔板,14-1—第五出水口,14-2—第三出水管,15—第三沉淀池,16—出水口,17—污泥回流管,17-1—开口,18—风机,19—罐体人孔,19-1—人孔盖,20—罐体鞍式底座,21—固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好氧曝气填料池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各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包括:罐体1、进水口2、第一沉淀池3、第一隔板4、好氧曝气填料池5、第二隔板6、缺氧曝气填料池7、第三隔板8、第二沉淀池9、第四隔板10、斜管填料沉淀池11、第五隔板12、石英砂过滤池13、第六隔板14、第三沉淀池15、出水口16、污泥回流管17,以及固液分离器21;所述罐体1从左至右通过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8、第四隔板10、第五隔板12,以及第六隔板14依次分隔出第一沉淀池3、好氧曝气填料池5、缺氧曝气填料池7、第二沉淀池9、斜管填料沉淀池11、石英砂过滤池13,以及第三沉淀池15;

其中,所述固液分离器21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开设在所述罐体1的左侧面上,其连通于所述第一沉淀池3,其中,所述进水口2的出水高度与所述罐体1的轴线高度位置一致;所述第一隔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其轴线以上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水口410,所述第一出水口410上方一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安装孔420;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510,以及弹性填料520;所述第二隔板6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其轴线以下一定距离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610,其上与第一隔板4上的第一污泥回流管安装孔420对应高度位置处加工有第二污泥回流管安装孔620;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7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710,以及弹性填料520;所述第三隔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其结构与第一隔板4完全一致,其上设置有第三出水口810,以及第三污泥回流管安装孔820;所述第二沉淀池9为空池;所述第四隔板10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且其处于斜管填料沉淀池11内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0-1,以及提供气装置10-2;所述斜管填料沉淀池11内设置有斜管填料11-1;所述第五隔板12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其轴线以上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第四出水口12-1,所述第四出水口12-1处于石英砂过滤池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2-2;所述石英砂过滤池13内填充有石英砂13-1;所述第六隔板14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其结构与第五隔板12完全一致,其上设置有第五出水口14-1;所述第五出水口14-1处于第三沉淀池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水管14-2;所述第三沉淀池15为空池;所述出水口16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右侧面,其连通于所述第三沉淀池15;所述污泥回流管17通过各个隔板上设置的污泥回流管安装孔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且其在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17-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以及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7内填充的弹性填料520其直径范围为150mm,其密度为2.5kg/m3,其安装间距小于等于180mm,其材料选用直径为8mm的尼龙软绳。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风机18;所述第一曝气装置510包括:第一曝气总管511,曝气器512;其中,所述曝气器512等距安装在第一曝气总管511上;所述第一曝气总管511通过第一控制阀门513连接于风机18;所述第二曝气装置710包括:第二曝气总管711,曝气器512;其中,所述曝气器512等距安装在第二曝气总管711上;所述第二曝气总管711通过第二控制阀门712连接于风机18。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四隔板10处于斜管填料沉淀池11内的一侧面上设置的第一出水管10-1,其出水口位置高度低于所述斜管填料11-1的底面高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五隔板12设置的所述第四出水口12-1处于石英砂过滤池13的一侧固定安装的第二出水管12-2,其包括:第二出水管竖管12-3,以及第二出水管横管12-4;其中,所述第二出水管横管12-4安装在所述石英砂过滤池13的最底部,其上加工有出水孔12-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沉淀池3、好氧曝气填料池5、缺氧曝气填料池7、第二沉淀池9、斜管填料沉淀池11、石英砂过滤池13,以及第三沉淀池15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罐体人孔19;所述罐体人孔19直径为500mm,高度为300mm;其中每一罐体人孔19配置一人孔盖19-1;所述人孔盖19-1与所述罐体人孔19通过两个螺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罐体鞍式底座20;所述罐体鞍式底座20采用玻璃钢材质;任意两个罐体鞍式底座20间的距离不大于罐体1的公称直径的1.5倍;所述鞍式底座20的包角不小于120°。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液固分离设备,其工作原理在于,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到所述固液分离器21中;所述固液分离器的作用在于在污水中一些颗粒较大的不溶解固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固液分离器的选取,依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对应型号的选择。

进一步的,污水由进水口2进入至第一沉淀池3;其中,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进水口2的出水高度与所述罐体1的轴线高度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沉淀池3为空池,其具有一定的沉淀污水中的不溶解物的作用。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第一隔板4上的第一出水口410,进入至好氧曝气填料池5;其中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510,以及弹性填料520;其中,所述第一曝气总管511,曝气器512;其中,所述曝气器512等距安装在第一曝气总管511上;所述第一曝气总管511通过第一控制阀门513连接于风机18;所述弹性填料520其直径范围为150mm,其密度为2.5kg/m3,其安装间距小于等于180mm,其材料选用直径为8mm的尼龙软绳。另外,所述污泥回流管17通过各个隔板上设置的污泥回流管安装孔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且其在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17-1。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的作用在于,通过第一曝气装置510,向池内曝气,另外,通过污泥回流管17进行添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进行去除污水中厌氧型杂质以及细菌。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所述第二隔板6的第二出水口610进入到缺氧曝气填料池内,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出水口610设置在轴线以下一定距离位置处,即所述好氧曝气填料池5,以及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7的液位为一致的,即相当于连通状态。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7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710,以及弹性填料520;其中,所述第二曝气装置710包括:第二曝气总管711,曝气器512;其中,所述曝气器512等距安装在第二曝气总管711上;所述第二曝气总管711通过第二控制阀门712连接于风机18。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的作用在于,通过第二曝气装置710,向池内曝气,另外,通过污泥回流管17进行添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进行去除污水中好氧型杂质以及细菌。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曝气装置510,以及第二曝气装置710通过第一曝气总管511,以及第二控制阀门513连接于风机18;以及第二曝气总管711,以及第二控制阀门712连接于同一风机18。但由于好氧曝气填料池5与所述缺氧曝气填料池7内曝气量需求不一致,因此采用控制阀门的形式,即控制阀门的开合程度进行曝气量的不同控制。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第三隔板8上的第三出水口810,进入到第二沉定池9,所述第二沉淀池9的作用在于,进行一定的沉淀作用。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第四隔板10上第一出水管10-1进入至斜管填料沉淀池11;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出水管10-1的出水口位置高度低于所述斜管填料11-1的底面高度。所述斜管填料沉淀池11内填充有斜管填料11-1,其作用在于,具有一定的沉淀作用。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第五隔板12上第四出水口12-1,进入到石英砂过滤池13;所述石英砂过滤池13内填充有石英砂13-1;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五隔板12设置的所述第四出水口12-1处于石英砂过滤池13的一侧固定安装的第二出水管12-2,其包括:第二出水管竖管12-3,以及第二出水管横管12-4;其中,所述第二出水管横管12-4安装在所述石英砂过滤池13的最底部,其上加工有出水孔12-5。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第六隔板14上的第五出水口14-1,进入到第三沉淀池15;然后通过出水口16排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