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362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磨辊的磨齿斜度是两磨辊相向转动对物料产生交叉点,并起剥刮碾磨的关键。若磨齿没有斜度,快、慢辊的磨齿将相互平行,在研磨时两辊之间将发生不稳定、错啮合现象,这样不仅容易将麸片切成丝状,同时磨辊还会产生振动而影响研磨效果。磨齿不仅必须有斜度,还必须正确安装。两辊磨齿在研磨区的两侧相对物料形成许多交叉点,当一对磨辊相向转动时,快辊磨齿与慢辊磨齿便形成许多交叉点,在磨辊间的轧距小于被研磨物料的情况下,物料就在交叉点上受到相对较强的剪切作用。当研磨区内的交叉点数目较多时,区内物料受到剪切的平均机会将增多,设备的破碎能力增强。现有的磨辊的两端不方便进行牢固套装,且对磨辊的轴颈进行冲洗操作效率低,对磨辊的轴颈进行冲洗除污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冲洗壳进行移动微调,使冲洗管的下端对准磨辊的轴颈;大大提高了对磨辊的轴颈进行冲洗除污的效率的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移动车座,第一移动车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移动轮;第一移动车座上设有第一定位管,第一定位管的背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管的背部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底架的一侧位置;底架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移动车座,第二移动车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移动轮,第二移动车座上设有第二定位管,第二定位管的背部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定位管的背部连接,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底架的另一侧位置;底架的内顶部位置设有导向轴,导向轴呈水平布置,导向轴的一端下方设有第一冲洗壳,第一冲洗壳的下部设有第一冲洗管,第一冲洗管设置在第一定位管的下方;第一冲洗壳的上部设有第一滑管,第一滑管套装在导向轴的外周面上;导向轴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二冲洗壳,第二冲洗壳的下部设有第二冲洗管,第二冲洗管设置在第二定位管的下方;第二冲洗壳的上部设有第二滑管,第二滑管套装在导向轴的外周面上;底架的顶部设有电热池,电热池的内部设有储水腔,电热池的端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电热池的端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一冲洗壳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电热池的底部连接,第一冲洗壳与电热池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冲洗泵,第二冲洗壳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电热池的底部连接,第二冲洗壳与电热池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冲洗泵。

进一步地,所述电热池的顶部设有温控器,电热池的内底部设有电热丝,电热丝呈螺旋状,电热丝呈水平布置在电热池的内底部,电热丝的一端通过第一防水电缆与温控器为电连接,电热丝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防水电缆与温控器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热池的端部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设置在第一进水口的下方,电热池的端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液位计,第二液位计设置在第二进水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导流槽,第二进水口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布置在温控器的一侧,第二导流槽布置在温控器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底架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座,导向轴的另一端与底架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洗壳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一推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洗壳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二推拉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待处理的磨辊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定位管位置,将磨辊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定位管位置,第一移动车座通过第一移动轮可以在底架的内底部位置实现移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给第一定位管提供缓冲力,从而可以使第一定位管牢固地套装住磨辊的一端,第二移动车座通过第二移动轮可以在底架的内底部位置实现移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给第二定位管提供缓冲力,从而可以使第二定位管牢固地套装住磨辊的另一端;第一冲洗壳通过第一滑管沿着导向轴实现滑动调节,从而可以对第一冲洗管进行移动微调,可以使第一冲洗管的下端对准磨辊的一端轴颈;第二冲洗壳通过第二滑管沿着导向轴实现滑动调节,从而可以对第二冲洗壳进行移动微调,可以使第二冲洗管的下端对准磨辊的另一端轴颈;电热池通过储水腔储存清洗液,电热池通过第一连接管给第一冲洗壳以及第一冲洗管输送清洗液,第一冲洗泵提供动力,通过第一冲洗管可以对辊轴的一端轴颈进行快速冲洗;电热池通过第二连接管给第二冲洗壳以及第二冲洗管输送清洗液,第二冲洗泵提供动力,通过第二冲洗管可以对辊轴的另一端轴颈进行快速冲洗;大大提高了对磨辊的轴颈进行冲洗除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包括底架11,底架1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移动车座12,第一移动车座12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轴13,第一安装轴13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移动轮14;第一移动车座12上设有第一定位管15,第一定位管15的背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6,第一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管15的背部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安装在底架11的一侧位置;底架11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移动车座17,第二移动车座17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轴18,第二安装轴18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移动轮19,第二移动车座17上设有第二定位管20,第二定位管20的背部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第二复位弹簧21的一端与第二定位管20的背部连接,第二复位弹簧21的另一端安装在底架11的另一侧位置;底架11的内顶部位置设有导向轴22,导向轴22呈水平布置,导向轴22的一端下方设有第一冲洗壳23,第一冲洗壳23的下部设有第一冲洗管24,第一冲洗管24设置在第一定位管15的下方;第一冲洗壳23的上部设有第一滑管25,第一滑管25套装在导向轴22的外周面上;导向轴22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二冲洗壳26,第二冲洗壳26的下部设有第二冲洗管27,第二冲洗管27设置在第二定位管20的下方;第二冲洗壳26的上部设有第二滑管28,第二滑管28套装在导向轴22的外周面上;底架11的顶部设有电热池33,电热池33的内部设有储水腔34,电热池33的端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35,电热池33的端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36,第一冲洗壳23通过第一连接管45与电热池33的底部连接,第一冲洗壳23与电热池33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冲洗泵46,第二冲洗壳26通过第二连接管47与电热池33的底部连接,第二冲洗壳26与电热池33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冲洗泵48;电热池33的顶部设有温控器41,电热池33的内底部设有电热丝42,电热丝42呈螺旋状,电热丝42呈水平布置在电热池33的内底部,电热丝42的一端通过第一防水电缆43与温控器41为电连接,电热丝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防水电缆44与温控器41为电连接;电热池33的端部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37,第一液位计37设置在第一进水口35的下方,电热池33的端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液位计38,第二液位计38设置在第二进水口36的下方;第一进水口35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导流槽39,第二进水口36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二导流槽40,第一导流槽39布置在温控器41的一侧,第二导流槽40布置在温控器41的另一侧;导向轴22的一端与底架11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座29,导向轴22的另一端与底架11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座30;第一冲洗壳23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一推拉环31;第二冲洗壳26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二推拉环32。

本发明磨辊轴颈冲洗加热除污装置,使用者可以将待处理的磨辊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定位管15位置,将磨辊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定位管20位置,第一移动车座12通过第一移动轮14可以在底架11的内底部位置实现移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6给第一定位管15提供缓冲力,从而可以使第一定位管15牢固地套装住磨辊的一端,第二移动车座17通过第二移动轮19可以在底架11的内底部位置实现移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21给第二定位管20提供缓冲力,从而可以使第二定位管20牢固地套装住磨辊的另一端;第一冲洗壳23通过第一滑管25沿着导向轴22实现滑动调节,从而可以对第一冲洗管24进行移动微调,可以使第一冲洗管24的下端对准磨辊的一端轴颈;第二冲洗壳26通过第二滑管28沿着导向轴22实现滑动调节,从而可以对第二冲洗壳26进行移动微调,可以使第二冲洗管27的下端对准磨辊的另一端轴颈;电热池33通过储水腔34储存清洗液,电热池33通过第一连接管45给第一冲洗壳23以及第一冲洗管24输送清洗液,第一冲洗泵46提供动力,通过第一冲洗管24可以对辊轴的一端轴颈进行快速冲洗;电热池33通过第二连接管47给第二冲洗壳26以及第二冲洗管27输送清洗液,第二冲洗泵48提供动力,通过第二冲洗管27可以对辊轴的另一端轴颈进行快速冲洗;大大提高了对磨辊的轴颈进行冲洗除污的效率。

其中,电热池33的顶部设有温控器41,电热池33的内底部设有电热丝42,电热丝42呈螺旋状,电热丝42呈水平布置在电热池33的内底部,电热丝42的一端通过第一防水电缆43与温控器41为电连接,电热丝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防水电缆44与温控器41为电连接;所以可以对电热池33内的清洗液进行电加热,可以提高清洗液的温度,对磨辊的轴颈进行冲洗除污的效率。

其中,电热池33的端部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37,第一液位计37设置在第一进水口35的下方,电热池33的端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液位计38,第二液位计38设置在第二进水口36的下方;所以方便对电热池33内的液位进行预警,安全性高。

其中,第一进水口35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导流槽39,第二进水口36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二导流槽40,第一导流槽39布置在温控器41的一侧,第二导流槽40布置在温控器41的另一侧;所以通过第一导流槽39与第二导流槽40可以对溅出的清洗液进行引流;使溅出的清洗液再次引流入电热池33内。

其中,导向轴22的一端与底架11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座29,导向轴22的另一端与底架11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座30;所以对导向轴22的两端进行安装更加牢固。

其中,第一冲洗壳23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一推拉环31;第二冲洗壳26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二推拉环32;所以可以对第一冲洗壳23与第二冲洗壳26进行推拉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