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137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属于生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水质生态净化技术又称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类以湿生植物或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为核心,利用植物自身及其共生生物体系清除水体中污染物的系列技术。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生物浮床、人工沉床、水下森林、滨岸缓冲带等。通过水质生态净化技术,能够截留陆域面源污染、吸附吸收水体营养物质,从而达到保障、改善水质的目的。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104598.9的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地下水多级净化装置、地下水蓄水池及地下水液位监测装置,所述地下水多级净化装置包括多级滤清池,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石英砂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阳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所述地下水蓄水池设置在地下室底下,该地下水蓄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多个液位传感器连接一控制器,抽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地下水蓄水池及楼顶蓄水池。本发明通过地下水液位监测装置检测地下水多级净化装置与地下水蓄水池的液位高度,开启或关闭电磁阀,使地下室外的地下水流入到地下水多级净化装置中净化后流入到地下水蓄水池,作为建筑的生活用水。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水中含有过多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若未过滤就进行使用,将会导致循环利用装置内部快速被腐化而间接损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水中含有过多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若未过滤就进行使用,将会导致循环利用装置内部快速被腐化而间接损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多路阀、上布水器、不锈钢筒体、离子网、中心管、滤清器、不锈钢支座、下布水器、活性炭室、净水出口、手柄,所述不锈钢筒体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纵截面为两边长度相等的长方形,底部中央焊接在不锈钢支座顶部中央,内部固定设有活性炭室,所述多路阀底部嵌入中心管顶部中央,所述上布水器与中心管上下底部圆形直径相等,并相互垂直固定设在中心管顶部,顶部贯穿嵌入净水出口内部中央,通过中心管与多路阀相连接,所述不锈钢筒体内部中央设有同等直径的离子网,所述中心管为外壁硬实的空心圆柱体,呈垂直状设在不锈钢筒体内部中央,与离子网及活性炭室相连接,所述滤清器嵌入设在中心管表面下方,与中心管、上布水器、多路阀为相同垂直轴心,所述不锈钢支座为上窄下宽的圆柱体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底部圆形直径与不锈钢筒体相等,所述下布水器紧固嵌合在中心管底部,与滤清器相互平行,所述活性炭室与不锈钢筒体为一体化圆柱体结构,所述净水出口焊接在不锈钢筒体顶部中央,且净水出口顶部设有手柄,并通过折杆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滤清器由放水阀、铝合金框架、浮球组件、滤芯、挡水板、排水阀、筒体法兰组成,所述放水阀与排水阀侧方圆形直径相等周长相同,分别固定设在铝合金框架左右两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浮球组件设在铝合金框架内部下方,与滤芯相互平行,所述挡水板固定设在铝合金框架内部,与浮球组件、滤芯相互连接,所述筒体法兰焊接在铝合金框架顶部下方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多路阀嵌入设在中心管顶部截面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上布水器设在中心管上端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筒体与活性炭室为一体化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离子网。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框架嵌合紧固连接在中心管表面下方,与下布水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支座焊接在不锈钢筒体底部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净水出口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将滤清器嵌合在中心管下方通过筒体法兰贯穿固定,然后通过放水阀件将污水导入铝合金框架内部中的浮球组件,再配合滤芯分离液体中的固定颗粒,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水从排水阀进行排放,促进水的循环回收使用,防止生态环境受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滤清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滤清器外部示意图;

图中:多路阀-1、上布水器-2、不锈钢筒体-3、离子网-4、中心管-5、滤清器-6、放水阀-601、铝合金框架-602、浮球组件-603、滤芯-604、挡水板-605、排水阀-606、筒体法兰-607、不锈钢支座-7、下布水器-8、活性炭室-9、净水出口-10、手柄-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水资源绿色生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多路阀1、上布水器2、不锈钢筒体3、离子网4、中心管5、滤清器6、不锈钢支座7、下布水器8、活性炭室9、净水出口10、手柄11,所述不锈钢筒体3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纵截面为两边长度相等的长方形,底部中央焊接在不锈钢支座7顶部中央,内部固定设有活性炭室9,所述多路阀1底部嵌入中心管5顶部中央,所述上布水器2与中心管5上下底部圆形直径相等,并相互垂直固定设在中心管5顶部,顶部贯穿嵌入净水出口10内部中央,通过中心管5与多路阀1相连接,所述不锈钢筒体3内部中央设有同等直径的离子网4,所述中心管5为外壁硬实的空心圆柱体,呈垂直状设在不锈钢筒体3内部中央,与离子网4及活性炭室9相连接,所述滤清器6嵌入设在中心管5表面下方,与中心管5、上布水器2、多路阀1为相同垂直轴心,所述不锈钢支座7为上窄下宽的圆柱体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底部圆形直径与不锈钢筒体3相等,所述下布水器8紧固嵌合在中心管5底部,与滤清器6相互平行,所述活性炭室9与不锈钢筒体3为一体化圆柱体结构,所述净水出口10焊接在不锈钢筒体3顶部中央,且净水出口10顶部设有手柄11,并通过折杆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滤清器6由放水阀601、铝合金框架602、浮球组件603、滤芯604、挡水板605、排水阀606、筒体法兰607组成,所述放水阀601与排水阀606侧方圆形直径相等周长相同,分别固定设在铝合金框架602左右两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浮球组件603设在铝合金框架602内部下方,与滤芯604相互平行,所述挡水板605固定设在铝合金框架602内部,与浮球组件603、滤芯604相互连接,所述筒体法兰607焊接在铝合金框架602顶部下方内侧。

本专利所说的浮球组件603是由曲臂和浮球等部件组成的阀门球,可用来自动控制水塔或水池的液面。具有保养简单,灵活耐用,液位控制准确度高,水位不受水压干扰且开闭紧密不漏水等特点,所述滤芯604是过滤净化功能的专业名词,为了净化原流体的资源和资源的分离简便装置。

在进行使用时,将水源从多路阀1灌入中心管5再流入至不锈钢筒体3内部中活性炭室9,经过离子网4再流到滤清器6中,然后通过放水阀601件将污水导入铝合金框架602内部中的浮球组件603,再配合滤芯604分离液体中的固定颗粒,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水从排水阀606进行排放,经过中心管5与上布水器2循环转向,再由多路阀1进行排出,以此来促进水的循环回收使用,防止生态环境受污。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水中含有过多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若未过滤就进行使用,将会导致循环利用装置内部快速被腐化而间接损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滤清器嵌合在中心管下方通过筒体法兰贯穿固定,然后通过放水阀件将污水导入铝合金框架内部中的浮球组件,再配合滤芯分离液体中的固定颗粒,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水从排水阀进行排放,促进水的循环回收使用,防止生态环境受污,具体如下所述:

放水阀601与排水阀606侧方圆形直径相等周长相同,分别固定设在铝合金框架602左右两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浮球组件603设在铝合金框架602内部下方,与滤芯604相互平行,所述挡水板605固定设在铝合金框架602内部,与浮球组件603、滤芯604相互连接,所述筒体法兰607焊接在铝合金框架602顶部下方内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