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废旧标贴脱除作业用脱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828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废旧标贴脱除作业用脱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瓶再利用技术,具体是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中的废旧标贴脱除设备,更为具体的说,是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中的废旧标贴脱除作业用的脱标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产品通常是以瓶子为载体盛装投放市场的,盛装液体的瓶子的造型各式各样,但根据其成型材质可以将其分为塑料瓶、陶瓷瓶和玻璃瓶三大类,其中,玻璃瓶具有形状特定、不易损坏、耐刮擦、可重复使用等特点。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推广及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玻璃瓶为载体的液体产品投放市场后,待液体产品在消费、使用后,作为盛装载体的玻璃瓶通常会被回收、再利用,例如啤酒玻璃瓶、饮料玻璃瓶、调味品玻璃瓶等。

装好液体产品的玻璃瓶在投放市场前,需要在玻璃瓶的瓶身上设置识别产品来源和信息的标识-即标贴(或瓶贴),为了能够使标贴方便、高效、经济的裹覆成型于玻璃瓶的瓶身上,标贴通常是以环形的、非粘接方式固定于瓶身表面的,例如最为常见的以热收缩方式固定于瓶身表面的环形聚氯乙烯薄膜标贴。

如此,回收、再利用的玻璃瓶通常带有对应批次信息的旧标贴,这些旧标贴肯定是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再利用后的产品信息的,其信息已作废。也就是说,回收玻璃瓶在再利用的市场投放之前,必须要完成废旧标贴的脱除、瓶子清洗及消毒等工艺处理。可见,回收玻璃瓶在再利用过程中,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脱除是再利用的关键一环。

目前,行业内对回收玻璃瓶上的以环形、非粘接方式固定的废旧标贴脱除,主要是以传统的单人作业方式实现的,即工人拿到回收玻璃瓶后,先用刀片在回收玻璃瓶的废旧标贴上划出撕口,再放下刀片而手撕废旧标贴,使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在撕口处被撕开、剥离、脱除。手工脱标处理虽然能够有效的脱除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但其存在作业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不利于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亦不利于企业生产环境的整洁、有序管理。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饮料瓶瓶标自动剥离机”(公开号为CN 203600467,公开日为2014年5月21日),该技术是将回收瓶横卧放置在具有一定斜度的分离腔内,在分离腔内顺序传动的多组滚刀和刷辊的拨动下使回收瓶由上而下有序跌落,如此使有序跌落的回收瓶上的废标贴被脱除。该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回收瓶上的以环形、非粘接方式固定的废旧标贴进行脱除处理,但其存在作业效率低及有效性、可靠性和通用性差等技术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 需要人工逐个在进料口横向放置回收瓶;连续进料的回收瓶容易在分离腔的阻拦部位(即波浪状的圆弧面)产生堆积、卡阻,影响后续进料和设备运行,若单个的进行进料,则势必影响作业效率;

2. 刷辊在进行刷标的同时需要拨动回收瓶进行翻滚下移动作,如此,为了保障回收瓶能够顺利翻滚下移,刷辊能够作用在回收瓶废旧标贴上的作用力有限,很难在每一回收瓶上有效地实现脱标处理,否则设备就会造成卡阻等故障;

3. 它为了使分离腔内的回收瓶有序翻滚跌落,必须要使回收瓶具有相应的圆度,也就是说,它的作业方式限定了只能应用于圆形回收瓶,而非包括方形在内的多边形回收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回收玻璃瓶再利用的特殊性和现有废旧标贴脱除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高效性、有效性、可靠性和通用性的回收玻璃瓶再利用废旧标贴脱除作业用脱标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废旧标贴脱除作业用脱标装置,所述回收玻璃瓶的表面以环形的、非粘接方式固定有废旧标贴;所述脱标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脱标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链式输送机构、具有输送链板,所述输送链板上具有多个凸起的推瓶板,相邻推瓶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回收玻璃瓶的高度,所述输送机构将回收玻璃瓶沿输送方向纵向布置输送;所述脱标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所述脱标机构主要由处在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组成,每侧的脱标组件通过转轴装配在基座上、能够进行摆动旋转,每侧脱标组件上连接有处在输送链板上方的、在电机驱动下能够旋转的摩擦体,且所述摩擦体的高度处在输送链板所输送的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范围内,两侧脱标组件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一起、它们的摩擦体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脱标机构的摩擦体水平中心高度与输送链板上所输送的回收玻璃瓶的半径相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脱标机构的两侧脱标组件的摩擦体沿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板的纵向中线对称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脱标机构为上、下游顺序布置的两套,上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一致,下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构成15~75°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脱标机构的脱标组件主要由基座、转轴、摆动架、摩擦轴、摩擦体和电机组成,所述基座固定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基座上、上端延伸至输送链板的斜上方,所述摆动架为三角状,所述摆动架的后部与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前部向前延伸,所述摆动架与转轴之间呈倒L型状,所述摩擦轴通过轴承竖向装配在摆动架的前部,所述摩擦轴的上端延伸出摆动架的顶面、底端延伸出摆动架的底面,所述摩擦轴的下端与摩擦体连接、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倒立安装在摆动架的后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摩擦轴带动摩擦体产生周向旋转运动。再进一步的,所述摩擦体为圆团状的钢丝,所述摩擦体的外周壁为摩擦的切入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板的宽度匹配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沿输送方向设有向上延伸的护栏,所述护栏将输送链板输送回收玻璃瓶的通道围罩,所述护栏上具有脱标机构的作业窗口。所述输送机构的下部具有处在输送链板下方的水槽,所述水槽内具有输送带、且布置有向输送带上喷水的喷淋系统;所述水槽的尾端连接有废旧标贴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口部撑张在水槽的输送带尾部处、用于收集水流携带而来的废旧标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收玻璃瓶为颈细肚大结构,所述回收玻璃瓶在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板上的布置方向为口部向前、底子朝后的纵向布置;所述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为热收缩方式固定成型的环形聚氯乙烯薄膜标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环形、非粘接方式固定于回收玻璃瓶表面的废旧标贴(尤其是热收缩的聚氯乙烯薄膜标贴)脱除作业的脱标处理而设计,其基于回收玻璃瓶在链式输送机构上的纵向输送,而使输送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被两侧夹击的实现由前而后的摩擦脱标处理,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能够有利于可靠、有效地实现有序、连续、且顺畅的给料,作业方便、高效;二方面,在流水线输送过程中,对每一回收玻璃瓶能够有利于实现精准、无遗漏的脱标作业,有效性好,误差率低;三方面,有利于对作用在回收玻璃瓶表面的脱标力实现合理、精准、有效地控制,有效地避免对回收玻璃瓶表面造成损伤、甚至杜绝破碎等爆瓶问题,可靠性好;四方面,它既能够对圆形的回收玻璃瓶有效、可靠地实现脱标处理,亦能对其它非圆形的回收玻璃瓶有效、可靠地实现脱标处理,通用性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高效性、有效性、可靠性和通用性等特点,经济、实用,应用前景好;

2. 本实用新型的两套脱标机构的布置结构,能够使链式输送机构上输送的回收玻璃瓶形成两次不同角度的“剥脱”-摩擦脱标处理,从而能够使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在瓶身表面实现全面、彻底、准确、有效、可靠地摩擦脱除;

3. 本实用新型的链式输送机构能够有效地避免、甚至杜绝输送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在输送链板上发生窜位现象,从而确保回收玻璃瓶在输送运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障脱标机构对输送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上的废旧标贴脱除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 本实用新型的链式输送机构能够有效、可靠地使剥离、散落的废旧标贴在流水的携带下实现有序的汇集,确保作业环境的整洁性,减少废旧标贴对作业环境的污染;

5.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玻璃瓶在链式输送机构上的布置方式及回收玻璃瓶结构,有利于使脱标力实现有效、稳定、合理的导向,作用在回收玻璃瓶表面上的脱标力合理、精准、稳定、有效且可靠,既能有效、可靠地使回收玻璃瓶实现脱标处理,又能确保回收玻璃瓶表面受力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平衡性,有效、可靠地避免对回收玻璃瓶表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输送机构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标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输送机构;11—机架;12—输送链板;13—推瓶板;14—护栏;15—水槽;2—脱标机构;21—基座;22—转轴;23—摆动架;24—摩擦轴;25—摩擦体;26—电机;27—弹性件;3—回收玻璃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回收玻璃瓶再利用过程中的废旧标贴脱除技术,具体是一种回收玻璃瓶再利用过程中的废旧标贴脱除作业用的脱标装置,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附图1和附图4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其它实施例未单独绘图,但主体结构可以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回收玻璃瓶3为圆形的、颈细肚大结构,瓶身表面具有环形的、以热收缩方式固定成型的聚氯乙烯薄膜标贴-即废旧标贴;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构1和脱标机构2。

其中,输送机构1为链式输送机构,该链式输送机构主要由机架11以及布置在机架11上的输送链板12、传动齿轮(托辊)、多台电机、水槽15和护栏14组成。

输送机构1的机架11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在机架11的上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齿轮,这些传动齿轮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而分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11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齿轮驱动了从动齿轮的动作。输送链板12为周向封闭、可循环的铰接链板结构,输送链板12的宽度匹配于回收玻璃瓶3的直径,通常略大于回收玻璃瓶3的直径;输送链板12套装在机架11的传动齿轮上,在传动齿轮的动作下跟随进行周向的循环动作,将机架11上游端的回收玻璃瓶3输送至下游端;在输送链板12上连接有多个且从输送表面凸起的推瓶板13,输送链板12上的相邻推瓶板13之间的间距大于回收玻璃瓶3的高度。

输送机构1的机架11下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托辊,这些传动托辊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同样分为主动托辊和从动托辊,主动托辊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11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托辊驱动了从动托辊的动作。在这些传动托辊上套装有周向封闭、可循环的带状结构的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略凸起、中部略沉,输送带的宽度大于输送链板12且处在输送链板12的正下方,在输送带两侧的机架11上布置有能够向输送带内喷水的喷淋系统,从而使输送机构1的下部形成处在输送链板12下方的水槽15。水槽15尾端连接有废旧标贴收集袋,该收集袋的口部撑张在水槽15的输送带尾部处,收集袋用于收集水槽15内的水流所携带而来的废旧标贴。

输送机构1的护栏14在机架11的顶部沿输送方向、且向上延伸的方式布置,护栏14将输送链板12输送回收玻璃瓶3的通道围罩,在护栏14的两侧具有脱标机构2的脱标作业窗口。具体的,输送机构1的护栏14为多根纵向钢筋(通常为四根)和竖向及横向钢筋焊接组合而成的栅栏状结构,纵向钢筋沿机架11的输送方向布置,相邻纵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3的直径,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用于连接、固定多根相邻的纵向钢筋,它们所成型的护栏14的端面呈倒U型状;栅栏状护栏14的两个纵向侧边固定在输送链板12两侧的机架11顶面,即护栏14从机架11的顶面向上延伸,将输送链板12输送回收玻璃瓶3的通道围罩,使输送链板12上的输送通道呈隧道状,毫无疑问,隧道状的输送通道应当略大于回收玻璃瓶3的最大外径,通常为最大外径加输送运动余量,必须确保回收玻璃瓶3的正常输送;栅栏状护栏14的两侧栅孔作为脱标机构2的作业窗口,作业窗口的存在必须确保脱标机构2的作业部件能够直接接触到输送链板12所输送运动的回收玻璃瓶3。

上述链式输送机构1在输送回收玻璃瓶3时,回收玻璃瓶3沿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在输送链板12上纵向布置。具体是,回收玻璃瓶3的口部向前(朝向下游)、底子朝后(朝向上游)的纵向布置。在输送过程中,回收玻璃瓶3的底子抵接在输送链板12上的推瓶板13上,如此输送链板12才能对回收玻璃瓶3形成向前的推力以克服作业阻力,这也就要求推瓶板13接触回收玻璃瓶3的表面为平面结构。

脱标机构2为上、下游顺序布置的两套,每套脱标机构2布置在输送机构1的机架11上,每套脱标机构2对应输送机构1上的输送通道。每套脱标机构2以两侧夹击的方式对输送机构1上所输送的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3进行摩擦脱标处理。

脱标机构2主要由布置在输送机构1两侧的脱标组件组成。具体的,每侧的脱标组件主要由基座21、转轴22、摆动架23、摩擦轴24、摩擦体25和电机26组成。基座21固定在输送机构1的机架11上。转轴22的下端固定在基座21上,转轴22的上端延伸至输送机构1的输送链板12的斜上方。摆动架23为三角状,摆动架23的后部与转轴22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摆动架23的前部向前延伸,摆动架23与转轴22之间呈倒L型状。摩擦轴24通过轴承竖向装配在摆动架23的前部,摩擦轴24的上端延伸出摆动架23的顶面、下端延伸出摆动架23的底面,摩擦轴24的上端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摩擦轴24的下端与摩擦体25连接。电机26通过支架倒立安装在摆动架23的后部,电机2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摩擦轴24上端的从动皮带轮连接,在电机26的驱动下摩擦轴24带动摩擦体25产生周向旋转运动。摩擦体25为圆团状的钢丝-或采用钢丝球代替,摩擦体25的外周壁为摩擦的切入面;摩擦体25的边缘延伸至输送链板12的上方,摩擦体25的水平中心高度与输送机构1上运动的回收玻璃瓶3的半径相对应,该半径即为输送链板12上的回收玻璃瓶3的竖向高度的一半。

输送机构1两侧的脱标组件的摩擦体基本上沿输送链板12的纵向中线对称布置,两侧脱标组件通过相对的摆动架上的弹性件27-例如螺旋弹簧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套脱标机构2。每套脱标机构2的两侧脱标组件在输送链板12上方形成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3的直径的穿行通道,也就是说,两侧脱标组件的摩擦体25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3的直径;输送链板12输送的回收玻璃瓶3经穿行通道而过时,回收玻璃瓶3的颈细肚大结构引导瓶身与两侧摩擦体25形成良好的接触,从而使两侧的摩擦体25在回收玻璃瓶3的瓶身表面将废旧标贴进行撕开、剥离、脱除的摩擦脱标处理,摩擦脱标处理的顺序为由前而后。由此可见,上述颈细肚大的回收玻璃瓶3作为“凸轮”,在经穿行通道而过时,使每套的两侧的脱标组件对应的产生向外摆动旋转,回收玻璃瓶3在穿出穿行通道时,两侧的脱标组件在弹性件27的作用下复位。

两套脱标机构2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布置角度的不同。其中,上游脱标机构2的摩擦体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3的输送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上游脱标机构2的摩擦切入方向为水平方向,即摩擦脱标时对回收玻璃瓶3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的撕扯。下游脱标机构2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3的输送方向构成15~75°夹角,例如15°、30°、45°、60°或75°等,也就是说,下游脱标机构2的摩擦切入方向为倾斜的,即摩擦脱标时对回收玻璃瓶3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且带有一定周向角度的剥脱、撕扯。

上述回收玻璃瓶3在进入脱标机构2之前,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被划出有撕口,该撕口的划出可以是人工作业方式实现或机械作业方式实现。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回收玻璃瓶为圆形的、颈细肚大结构,瓶身表面具有环形的、以热收缩方式固定成型的聚氯乙烯薄膜标贴-即废旧标贴;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构和脱标机构。

其中,输送机构为链式输送机构,该链式输送机构主要由机架以及布置在机架上的输送链板、传动齿轮(托辊)、多台电机、水槽和护栏组成。

输送机构的机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在机架的上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齿轮,这些传动齿轮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而分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齿轮驱动了从动齿轮的动作。输送链板为周向封闭、可循环的铰接链板结构,输送链板的宽度匹配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通常略大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输送链板套装在机架的传动齿轮上,在传动齿轮的动作下跟随进行周向的循环动作,将机架上游端的回收玻璃瓶输送至下游端;在输送链板上连接有多个且从输送表面凸起的推瓶板,输送链板上的相邻推瓶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回收玻璃瓶的高度。

输送机构的机架下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托辊,这些传动托辊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同样分为主动托辊和从动托辊,主动托辊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托辊驱动了从动托辊的动作。在这些传动托辊上套装有周向封闭、可循环的带状结构的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略凸起、中部略沉,输送带的宽度大于输送链板且处在输送链板的正下方,在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布置有能够向输送带内喷水的喷淋系统,从而使输送机构的下部形成处在输送链板下方的水槽。水槽尾端连接有废旧标贴收集袋,该收集袋的口部撑张在水槽的输送带尾部处,收集袋用于收集水槽内的水流所携带而来的废旧标贴。

输送机构的护栏在机架的顶部沿输送方向、且向上延伸的方式布置,护栏将输送链板输送回收玻璃瓶的通道围罩,在护栏的两侧具有脱标机构的脱标作业窗口。具体的,输送机构的护栏为多根纵向钢筋(通常为四根)和竖向及横向钢筋焊接组合而成的栅栏状结构,纵向钢筋沿机架的输送方向布置,相邻纵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用于连接、固定多根相邻的纵向钢筋,它们所成型的护栏的端面呈倒U型状;栅栏状护栏的两个纵向侧边固定在输送链板两侧的机架顶面,即护栏从机架的顶面向上延伸,将输送链板输送回收玻璃瓶的通道围罩,使输送链板上的输送通道呈隧道状,毫无疑问,隧道状的输送通道应当略大于回收玻璃瓶的最大外径,通常为最大外径加输送运动余量,必须确保回收玻璃瓶的正常输送;栅栏状护栏的两侧栅孔作为脱标机构的作业窗口,作业窗口的存在必须确保脱标机构的作业部件能够直接接触到输送链板所输送运动的回收玻璃瓶。

上述链式输送机构在输送回收玻璃瓶时,回收玻璃瓶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在输送链板上纵向布置。具体是,回收玻璃瓶的口部向前(朝向下游)、底子朝后(朝向上游)的纵向布置。在输送过程中,回收玻璃瓶的底子抵接在输送链板上的推瓶板上,如此输送链板才能对回收玻璃瓶形成向前的推力以克服作业阻力,这也就要求推瓶板接触回收玻璃瓶的表面为平面结构。

脱标机构为上、下游顺序布置的三套,每套脱标机构布置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每套脱标机构对应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通道。每套脱标机构以两侧夹击的方式对输送机构上所输送的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进行摩擦脱标处理。

脱标机构主要由布置在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组成。具体的,每侧的脱标组件主要由基座、转轴、摆动架、摩擦轴、摩擦体和电机组成。基座固定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基座上,转轴的上端延伸至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板的斜上方。摆动架为三角状,摆动架的后部与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摆动架的前部向前延伸,摆动架与转轴之间呈倒L型状。摩擦轴通过轴承竖向装配在摆动架的前部,摩擦轴的上端延伸出摆动架的顶面、下端延伸出摆动架的底面,摩擦轴的上端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摩擦轴的下端与摩擦体连接。电机通过支架倒立安装在摆动架的后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摩擦轴上端的从动皮带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摩擦轴带动摩擦体产生周向旋转运动。摩擦体为圆团状的钢丝-或采用钢丝球代替,摩擦体的外周壁为摩擦的切入面;摩擦体的边缘延伸至输送链板的上方,摩擦体的水平中心高度与输送机构上运动的回收玻璃瓶的半径相对应,该半径即为输送链板上的回收玻璃瓶的竖向高度的一半。

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的摩擦体基本上沿输送链板的纵向中线对称布置,两侧脱标组件通过相对的摆动架上的弹性件-例如螺旋弹簧或橡筋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套脱标机构。每套脱标机构的两侧脱标组件在输送链板上方形成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的穿行通道,也就是说,两侧脱标组件的摩擦体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输送链板输送的回收玻璃瓶经穿行通道而过时,回收玻璃瓶的颈细肚大结构引导瓶身与两侧摩擦体形成良好的接触,从而使两侧的摩擦体在回收玻璃瓶的瓶身表面将废旧标贴进行撕开、剥离、脱除的摩擦脱标处理,摩擦脱标处理的顺序为由前而后。由此可见,上述颈细肚大的回收玻璃瓶作为“凸轮”,在经穿行通道而过时,使每套的两侧的脱标组件对应的产生向外摆动旋转,回收玻璃瓶在穿出穿行通道时,两侧的脱标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三套脱标机构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且它们的布置角度亦基本是一致的,即各脱标机构的摩擦体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一致,也就是说,各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为水平方向,在摩擦脱标时,它们分别对回收玻璃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的撕扯。

上述回收玻璃瓶在进入脱标机构之前,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被划出有撕口,该撕口的划出可以是人工作业方式实现或机械作业方式实现。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回收玻璃瓶为方向的、颈细肚大结构,瓶身表面具有环形的、以热收缩方式固定成型的聚氯乙烯薄膜标贴-即废旧标贴;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构和脱标机构。

其中,输送机构为链式输送机构,该链式输送机构主要由机架以及布置在机架上的输送链板、传动齿轮(托辊)、多台电机和水槽组成。

输送机构的机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在机架的上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齿轮,这些传动齿轮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而分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齿轮驱动了从动齿轮的动作。输送链板为周向封闭、可循环的铰接链板结构,输送链板的宽度匹配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通常略大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输送链板套装在机架的传动齿轮上,在传动齿轮的动作下跟随进行周向的循环动作,将机架上游端的回收玻璃瓶输送至下游端;在输送链板上连接有多个且从输送表面凸起的推瓶板,输送链板上的相邻推瓶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回收玻璃瓶的高度。

输送机构的机架下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托辊,这些传动托辊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同样分为主动托辊和从动托辊,主动托辊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托辊驱动了从动托辊的动作。在这些传动托辊上套装有周向封闭、可循环的带状结构的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略凸起、中部略沉,输送带的宽度大于输送链板且处在输送链板的正下方,在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布置有能够向输送带内喷水的喷淋系统,从而使输送机构的下部形成处在输送链板下方的水槽。水槽尾端连接有废旧标贴收集袋,该收集袋的口部撑张在水槽的输送带尾部处,收集袋用于收集水槽内的水流所携带而来的废旧标贴。

上述链式输送机构在输送回收玻璃瓶时,回收玻璃瓶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在输送链板上纵向布置。具体是,回收玻璃瓶的口部向前(朝向下游)、底子朝后(朝向上游)的纵向布置。在输送过程中,回收玻璃瓶的底子抵接在输送链板上的推瓶板上,如此输送链板才能对回收玻璃瓶形成向前的推力以克服作业阻力,这也就要求推瓶板接触回收玻璃瓶的表面为平面结构。

脱标机构为上、下游顺序布置的两套,每套脱标机构布置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每套脱标机构对应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通道。每套脱标机构以两侧夹击的方式对输送机构上所输送的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进行摩擦脱标处理。

脱标机构主要由布置在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组成。具体的,每侧的脱标组件主要由基座、转轴、摆动架、摩擦轴、摩擦体和电机组成。基座固定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基座上,转轴的上端延伸至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板的斜上方。摆动架为三角状,摆动架的后部与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摆动架的前部向前延伸,摆动架与转轴之间呈倒L型状。摩擦轴通过轴承竖向装配在摆动架的前部,摩擦轴的上端延伸出摆动架的顶面、下端延伸出摆动架的底面,摩擦轴的上端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摩擦轴的下端与摩擦体连接。电机通过支架倒立安装在摆动架的后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摩擦轴上端的从动皮带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摩擦轴带动摩擦体产生周向旋转运动。摩擦体为圆团状的钢丝-或采用钢丝球代替,摩擦体的外周壁为摩擦的切入面;摩擦体的边缘延伸至输送链板的上方,摩擦体的水平中心高度与输送机构上运动的回收玻璃瓶的半径相对应,该半径即为输送链板上的回收玻璃瓶的竖向高度的一半。

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的摩擦体基本上沿输送链板的纵向中线对称布置,两侧脱标组件通过相对的摆动架上的弹性件-例如螺旋弹簧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套脱标机构。每套脱标机构的两侧脱标组件在输送链板上方形成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的穿行通道,也就是说,两侧脱标组件的摩擦体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输送链板输送的回收玻璃瓶经穿行通道而过时,回收玻璃瓶的颈细肚大结构引导瓶身与两侧摩擦体形成良好的接触,从而使两侧的摩擦体在回收玻璃瓶的瓶身表面将废旧标贴进行撕开、剥离、脱除的摩擦脱标处理,摩擦脱标处理的顺序为由前而后。由此可见,上述颈细肚大的回收玻璃瓶作为“凸轮”,在经穿行通道而过时,使每套的两侧的脱标组件对应的产生向外摆动旋转,回收玻璃瓶在穿出穿行通道时,两侧的脱标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两套脱标机构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布置角度的不同。其中,上游脱标机构的摩擦体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上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为水平方向,即摩擦脱标时对回收玻璃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的撕扯。下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构成15~75°夹角,例如15°、30°、45°、60°或75°等,也就是说,下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为倾斜的,即摩擦脱标时对回收玻璃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且带有一定周向角度的剥脱、撕扯。

上述回收玻璃瓶在进入脱标机构之前,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被划出有撕口,该撕口的划出可以是人工作业方式实现或机械作业方式实现。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回收玻璃瓶为圆形的、颈细肚大结构,瓶身表面具有环形的、以热收缩方式固定成型的聚氯乙烯薄膜标贴-即废旧标贴;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构和脱标机构。

其中,输送机构为链式输送机构,该链式输送机构主要由机架以及布置在机架上的输送链板、传动齿轮、电机、水槽和护栏组成。

输送机构的机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在机架的上部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组传动齿轮,这些传动齿轮按做功时的传动顺序而分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与机架上的对应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主动齿轮驱动了从动齿轮的动作。输送链板为周向封闭、可循环的铰接链板结构,输送链板的宽度匹配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通常略大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输送链板套装在机架的传动齿轮上,在传动齿轮的动作下跟随进行周向的循环动作,将机架上游端的回收玻璃瓶输送至下游端;在输送链板上连接有多个且从输送表面凸起的推瓶板,输送链板上的相邻推瓶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回收玻璃瓶的高度。

输送机构的护栏在机架的顶部沿输送方向、且向上延伸的方式布置,护栏将输送链板输送回收玻璃瓶的通道围罩,在护栏的两侧具有脱标机构的脱标作业窗口。具体的,输送机构的护栏为多根纵向钢筋(通常为四根)和竖向及横向钢筋焊接组合而成的栅栏状结构,纵向钢筋沿机架的输送方向布置,相邻纵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用于连接、固定多根相邻的纵向钢筋,它们所成型的护栏的端面呈倒U型状;栅栏状护栏的两个纵向侧边固定在输送链板两侧的机架顶面,即护栏从机架的顶面向上延伸,将输送链板输送回收玻璃瓶的通道围罩,使输送链板上的输送通道呈隧道状,毫无疑问,隧道状的输送通道应当略大于回收玻璃瓶的最大外径,通常为最大外径加输送运动余量,必须确保回收玻璃瓶的正常输送;栅栏状护栏的两侧栅孔作为脱标机构的作业窗口,作业窗口的存在必须确保脱标机构的作业部件能够直接接触到输送链板所输送运动的回收玻璃瓶。

上述链式输送机构在输送回收玻璃瓶时,回收玻璃瓶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在输送链板上纵向布置。具体是,回收玻璃瓶的口部向前(朝向下游)、底子朝后(朝向上游)的纵向布置。在输送过程中,回收玻璃瓶的底子抵接在输送链板上的推瓶板上,如此输送链板才能对回收玻璃瓶形成向前的推力以克服作业阻力,这也就要求推瓶板接触回收玻璃瓶的表面为平面结构。

脱标机构为上、下游顺序布置的两套,每套脱标机构布置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每套脱标机构对应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通道。每套脱标机构以两侧夹击的方式对输送机构上所输送的运动中的回收玻璃瓶进行摩擦脱标处理。

脱标机构主要由布置在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组成。具体的,每侧的脱标组件主要由基座、转轴、摆动架、摩擦轴、摩擦体和电机组成。基座固定在输送机构的机架上。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基座上,转轴的上端延伸至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板的斜上方。摆动架为三角状,摆动架的后部与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摆动架的前部向前延伸,摆动架与转轴之间呈倒L型状。摩擦轴通过轴承竖向装配在摆动架的前部,摩擦轴的上端延伸出摆动架的顶面、下端延伸出摆动架的底面,摩擦轴的上端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摩擦轴的下端与摩擦体连接。电机通过支架倒立安装在摆动架的后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摩擦轴上端的从动皮带轮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摩擦轴带动摩擦体产生周向旋转运动。摩擦体为圆团状的钢丝-或采用钢丝球代替,摩擦体的外周壁为摩擦的切入面;摩擦体的边缘延伸至输送链板的上方,摩擦体的水平中心高度与输送机构上运动的回收玻璃瓶的半径相对应,该半径即为输送链板上的回收玻璃瓶的竖向高度的一半。

输送机构两侧的脱标组件的摩擦体基本上沿输送链板的纵向中线对称布置,两侧脱标组件通过相对的摆动架上的弹性件-例如螺旋弹簧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套脱标机构。每套脱标机构的两侧脱标组件在输送链板上方形成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的穿行通道,也就是说,两侧脱标组件的摩擦体之间的间距小于回收玻璃瓶的直径;输送链板输送的回收玻璃瓶经穿行通道而过时,回收玻璃瓶的颈细肚大结构引导瓶身与两侧摩擦体形成良好的接触,从而使两侧的摩擦体在回收玻璃瓶的瓶身表面将废旧标贴进行撕开、剥离、脱除的摩擦脱标处理,摩擦脱标处理的顺序为由前而后。由此可见,上述颈细肚大的回收玻璃瓶作为“凸轮”,在经穿行通道而过时,使每套的两侧的脱标组件对应的产生向外摆动旋转,回收玻璃瓶在穿出穿行通道时,两侧的脱标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两套脱标机构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布置角度的不同。其中,上游脱标机构的摩擦体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上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为水平方向,即摩擦脱标时对回收玻璃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的撕扯。下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与回收玻璃瓶的输送方向构成15~75°夹角,例如15°、30°、45°、60°或75°等,也就是说,下游脱标机构的摩擦切入方向为倾斜的,即摩擦脱标时对回收玻璃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进行由前而后且带有一定周向角度的剥脱、撕扯。

上述回收玻璃瓶在进入脱标机构之前,其瓶身上的废旧标贴被划出有撕口,该撕口的划出可以是人工作业方式实现或机械作业方式实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2、3或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待脱标的回收玻璃瓶瓶身上套装有环形的纸质废旧标贴,即纸质废旧标贴以环形的、非粘接方式固定于回收玻璃瓶的瓶身表面。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