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44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行业是我国排放工业废水较大的部门,其废水排放量占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的80%。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有生物降解法、化学氧化法、絮凝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碳脱色法、吸附法、臭氧脱色法等。印染废水的水质随加工的纤维种类和采用工艺以及使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处理困难。

在印染行业中所采用的原辅料。化学试剂及技术都有颇大的差别,但基本工序是十分相似的。印染废水的两大污染源是退浆及染色(印花)工序,它们在整个印染工艺流程所产生的废水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染色废水呈现高色度、高浓度难降解的特性。

目前传统方法如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活性粘土、离子交换纤维、膨润土、硅藻土、煤渣、粉煤灰等具有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对废水中的色素、染料及其他有害成分进行吸附去除。传统的吸附剂能有效去除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但不能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及疏水性染料。活性炭对分子量小的染料分子脱色效果较好,对大分子量或疏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差,同时活性炭吸附处理存在价格高、再生较困难、综合处理费用偏大等缺点,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很少采用。

絮凝法是废水处理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絮凝剂,然后采用混合、反应、沉淀工艺,使废水得到净化。

电化学净化处理印染废水是通过电极反应进行,一般先将含有大量染料分子的印染废水调节pH至7~9范围内,通过一个电解槽,用铁、氧化铁或含铁金属做成阴极进行电解反应。电解过程中,阴极电解成二价铁离子,它们遇到阳极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即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随后染料分子和其它有机物粘结在这些氢氧化铁沉淀物上而下沉。电化学法对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脱色率可达50%~70%,但对颜色深、CODCr高的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较差。

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废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是处理有机废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微生物呼吸过程的需氧要求不同,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具体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废水厌氧及兼氧生物处理法等。

总之,印染废水是一种水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水质变动范围大的难处理工业废水。从我国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来看,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批实用技术,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加重了印染废水的治理难度。上述的各种生化处理后的废水如果直接回用于生产,会因盐份过高而对印染的关键指标如色牢度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水资源日益紧缺,公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国家对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而印染行业废水体量巨大,因此急需一种能将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并有效回收使用的装置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现有的传统降COD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电渗析进行脱盐处理,将废水中的盐分与水分离。脱盐后的水回用到生产中,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包括储水池、用于过滤大分子基团的预处理系统以及电渗析系统,所述储水池与所述预处理系统以及所述电渗析系统连通,所述电渗析系统包括淡水储水槽、浓水储水槽、极液槽和电渗析装置,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错流过滤器,所述储水池与所述错流过滤器连通,所述错流过滤器分别与所述淡水储水槽、所述浓水储水槽连通,所述淡水储水槽、所述浓水储水槽、所述极液槽分别与所述电渗析装置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与所述电渗析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池与所述错流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用于将所述储水池内的印染废水泵入所述错流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淡水储水槽与所述电渗析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泵,所述浓水储水槽与所述电渗析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三泵,所述极液槽与所述电渗析装置之间设置有极液泵。

优选的,所述电渗析装置的出口连接有用于将处理后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针对经传统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再经过错流过滤器,去除生产过程以及生化过程中加入的大分子基团(如PAM等),其次经过淡化电渗析除盐处理,淡水回用至生产,浓水可达标排放。

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能耗低,整个装置只需使用电能;

2、印染行业的废水体量大,而本装置可以回用80%-90%的印染废水,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不使用药物,避免化学药剂形成“二次污染”。

4、根据需要,废水中的盐份去除率可以控制在50-90%。

5、占地小,安装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储水池1;错流过滤器2;电渗析系统3;第一泵4;淡水储水槽5;第二泵6;浓水储水槽7;第三泵8;极液槽9;极液泵10;电渗析装置11;第一回流管12;第二回流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电渗析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回收使用的装置,包括储水池1、预处理系统以及电渗析系统3,其中,储水池1中为经传统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至于传统生化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和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预处理系统用于过滤经传统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的大分子基团(如PAM等)。预处理系统包括错流过滤器2,储水池1与错流过滤器2连通,储水池1与错流过滤器2之间设置有第一泵4,第一泵4用于将储水池内的印染废水泵入错流过滤器2中,印染废水进入错流过滤器2后经过滤分成淡水和浓水,此处的淡水和浓水是指水中的溶质浓度的大小。

电渗析系统包括淡水储水槽5、浓水储水槽7、极液槽9和电渗析装置11,错流过滤器2分别与淡水储水槽5、浓水储水槽7连通,淡水储水槽5、浓水储水槽7、极液槽9均分别与电渗析装置11连通。其中,经错流过滤器2过滤后的淡水进入淡水储水槽5,浓水进入浓水储水槽7。

淡水储水槽5、浓水储水槽7、极液槽9分别与电渗析系统3连通。其中,淡水储水槽5与电渗析装置11之间设置有第二泵6,浓水储水槽7与电渗析装置11之间设置有第三泵8,极液槽9与电渗析装置11之间设置有极液泵10。

电渗析装置11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管12和第二回流管13,其中,第一回流管12连通电渗析装置11和淡水储水槽5,第二回流管13连通浓水储水槽7,第一回流管12和第二回流管13的作用是将废水溢流回淡水储水槽5和浓水储水槽7。

如图2所示,各个设备相互连通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开闭和流量。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配电柜,配电柜与电渗析装置11电连接,为电渗析装置11提供电能。

电渗析装置11的出口连接有用于将处理后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的管道。该管道将处理后的淡水返回印染工序循环使用,浓水在达标后排放。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是这样工作的:经传统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先进入储水池1中,然后使储水池1中的水通过第一泵4进入错流过滤器2过滤,以达到电渗析装置11的进水要求。过滤后的废水入淡水储水槽5和浓水储水槽7中。将过滤后的淡水储水槽5中的水用第二泵6输送到电渗析装置11中进行脱盐,脱盐后的淡水排回用于生产。同时浓水储水槽7中的水用第三泵8输送到电渗析装置11中,提取从淡液中脱出来的盐,浓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此过程中,需要启动极液槽9的极液通过极液泵10送往电渗析装置11的阴阳两极室循环,以使电渗析正常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