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44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具有电导率要求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中,内冷水在完成与发热元件的热量交换后,会通过副循环回路进行水质净化。传统的副循环回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利用树脂对离子的吸附功能实现水质的净化,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对树脂的消耗量较大,需定期更换;2、树脂的使用寿命难以评估,往往树脂失效后仍在使用;3、树脂异物析出较多,且介质流速过大时,树脂容易破碎,破碎的树脂在管道内沉积,容易造成管道堵塞;4、换流站的树脂一般采用非再生核级树脂,失效后无法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5、若树脂的填充不到位,易出现电导率突然增大的异常情况。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取代现有的离子交换树脂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取代原有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副循环水处理装置,克服原有装置易出现树脂破碎颗粒、树脂有异物析出及产水电导率不稳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及并联的副循环回路,其中主循环回路包括主循环泵、被冷却器件及外冷系统,副循环回路包括EDI水处理模块、调节阀及浓水泵,所述浓水泵与EDI水处理模块形成循环回路,内冷水进入EDI水处理模块淡水侧做净化处理,外部使用反渗透产水通过浓水泵进入浓水侧吸收淡水侧中的离子,吸收了离子的浓水在电导率达到一定值时排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EDI水处理模块淡水侧还包括散热装置,可以将淡水侧水温降低,延长EDI水处理模块中填充树脂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稳压系统,所述稳压系统包括淡水侧缓冲罐、浓水侧缓冲罐及氮气瓶,所述淡水侧缓冲罐及浓水侧缓冲罐分别与同一氮气瓶连接,淡水侧缓冲罐与EDI水处理模块淡水侧通过管道连接,浓水侧缓冲罐与EDI水处理模块浓水侧通过管道连接,通过氮气瓶实现EDI水处理模块内部淡水与浓水回路的压力平衡。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及补水泵,补水泵分别与淡水侧缓冲罐及浓水侧缓冲罐连接,补水泵分别与通过液位控制淡水侧与浓水侧水回路的补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副循环回路采用EDI水处理工艺,维护周期长,设备更稳定,耗材少,对水质的可控性增强,且不会出现树脂破裂泄露的风险,产水电阻率可达到18MΩ·cm(25℃),可完全取代现有的离子交换树脂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工艺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及并联的副循环回路,其中主循环回路包括主循环泵1、被冷却器件2及外冷系统3,副循环回路包括EDI水处理模块4、调节阀5及浓水泵12,所述浓水泵12与EDI水处理模块4形成循环回路,内冷水进入EDI水处理模块4淡水侧做净化处理,外部使用反渗透产水进入浓水侧吸收淡水侧中的离子,吸收了离子的浓水在电导率达到一定值时排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EDI水处理模块4淡水侧还包括散热装置6,可以将淡水侧水温降低,延长EDI水处理模块4中填充树脂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稳压系统,所述稳压系统包括淡水侧缓冲罐7、浓水侧缓冲罐8及氮气瓶9,所述淡水侧缓冲罐7及浓水侧缓冲罐8分别与同一氮气瓶9连接,淡水侧缓冲罐7与EDI水处理模块4淡水侧通过管道连接,浓水侧缓冲罐8与EDI水处理模块4浓水侧通过管道连接,通过氮气瓶9实现EDI水处理模块4内部淡水与浓水回路的压力平衡。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包含EDI水处理模块的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10及补水泵11,补水泵11分别与淡水侧缓冲罐7及浓水侧缓冲罐8连接,补水泵11分别与通过液位控制淡水侧与浓水侧水回路的补液。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