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915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平整机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在其内部辊轮之上留有一定的油性物质或杂质,以上物质在平整机的后续加工过程中易于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针对以上状况,现有的处理工艺往往会采用喷淋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但其清洁效率较低,且清洁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其可显著改善平整机的清洁效率与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其设置于平整机内的传输辊上侧;所述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包括有清洁支架,其平行于传输辊进行延伸,清洁支架之上设置有清洁喷口,其朝向传输辊进行延伸,所述清洁喷口与清洁支架之间通过传输平台进行连接,清洁喷口连接有清洁水槽;所述传输平台之中设置有支撑辊轮,其贴合于清洁支架的上端面,清洁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平行于其进行延伸的传输链条,所述传输平台连接至传输链条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洁水槽与清洁喷口之间通过导流管道进行连接,所述导流管道与清洁喷口的连接端部经由其连接位置倾斜向上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倾斜延伸的导流管道以使得清洁用水在注入清洁喷口时呈自然下流状态,以确保其喷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输平台之上设置有第一清洁喷口以及第二清洁喷口,第一清洁喷口与第二清洁喷口在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传输平台之中设置有朝向传输辊进行延伸的第一支撑端体以及第二支撑端体,所述第一清洁喷口与第二清洁喷口分布设置于第一支撑端体与第二支撑端体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一清洁喷口以及第二清洁喷口的设置以从多个角度对于平整机进行高效清洁处理;传输平台之中第一支撑端体与第二支撑端体的设置则可使得第一清洁喷口与第二清洁喷口在输出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输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支撑辊轮,其垂直于清洁支架进行延伸;所述辅助支撑辊轮包括有位于清洁支架上端且连接至传输平台之上的第一辅助支撑辊轮,以及设置在清洁支架下端且连接至第一辅助支撑辊轮之上的第二辅助支撑辊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辅助支撑辊轮的设置以使得传输平台在相对于清洁支架进行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其可通过清洁喷口朝向平整机的传输辊进行高压水流的输出,以对于平整机实现高效的清洗处理;本申请中的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传输平台可在传输链条的驱动下,通过支撑辊轮在清洁支架之上进行轴向移动,进而使得清洁喷口相对于传输辊的清洁位置得以实时变化,致使其对于平整机的清洁均度得以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清洁支架、2—清洁喷口、201—第一清洁喷口、202—第一清洁喷口、3—传输平台、4—清洁水槽、5—支撑辊轮、6—传输链条、7—第一支撑端体、8—第二支撑端体、9—辅助支撑辊轮、901—第一辅助支撑辊轮、902—第二辅助支撑辊轮、10—导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与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其设置于平整机内的传输辊上侧;所述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包括有清洁支架1,其平行于传输辊进行延伸,清洁支架1之上设置有清洁喷口2,其朝向传输辊进行延伸,所述清洁喷口2与清洁支架1之间通过传输平台3进行连接,清洁喷口2连接有清洁水槽4;所述传输平台3之中设置有支撑辊轮5,其贴合于清洁支架1的上端面,清洁支架1的上端面设置有平行于其进行延伸的传输链条6,所述传输平台3连接至传输链条6之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其可通过清洁喷口朝向平整机的传输辊进行高压水流的输出,以对于平整机实现高效的清洗处理;本申请中的平整机用高压清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传输平台可在传输链条的驱动下,通过支撑辊轮在清洁支架之上进行轴向移动,进而使得清洁喷口相对于传输辊的清洁位置得以实时变化,致使其对于平整机的清洁均度得以显著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洁水槽4与清洁喷口2之间通过导流管道10进行连接,所述导流管道10与清洁喷口2的连接端部经由其连接位置倾斜向上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倾斜延伸的导流管道以使得清洁用水在注入清洁喷口时呈自然下流状态,以确保其喷射效率。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输平台3之上设置有第一清洁喷口201以及第二清洁喷口202,第一清洁喷口201与第二清洁喷口202在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传输平台3之中设置有朝向传输辊进行延伸的第一支撑端体7以及第二支撑端体8,所述第一清洁喷口201与第二清洁喷口202分布设置于第一支撑端体7与第二支撑端体8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一清洁喷口以及第二清洁喷口的设置以从多个角度对于平整机进行高效清洁处理;传输平台之中第一支撑端体与第二支撑端体的设置则可使得第一清洁喷口与第二清洁喷口在输出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传输平台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支撑辊轮9,其垂直于清洁支架1进行延伸;所述辅助支撑辊轮9包括有位于清洁支架1上端且连接至传输平台1之上的第一辅助支撑辊轮901,以及设置在清洁支架1下端且连接至第一辅助支撑辊轮901之上的第二辅助支撑辊轮90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辅助支撑辊轮的设置以使得传输平台在相对于清洁支架进行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3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