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930发布日期:2018-07-27 18:3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清洗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



背景技术:

为保证轨道车辆在线路上安全、平稳地运行,现有的轨道车辆,即高速动车组、机车车辆等高速列车转向架上广泛采用油压减振器减振。随着列车修程的需要,有的减振器只需清理减振器表面污垢,有的则需要分解检修。针对只需清理表面的减振器,一般减振器厂家是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但是,人工清洗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现场不好管理,无法清洗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该外表清洗机包括:

传送设备,传送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传送链和设置在传送链上的多个工装,并且传送链依次穿过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喷淋清洗设备、高压清洗设备、高压空气除水设备和出料设备,其中:

上料设备设置在传送链的一端,以将待清洗的减振器放置在多个工装中的一个上;

两端清洗设备包括第一清洗槽、第一毛刷和第一喷淋清洗装置,其中第一毛刷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两端,第一喷淋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一清洗槽内;

喷淋清洗设备包括第二清洗槽、第二转动装置、第二毛刷和第二喷淋清洗装置,其中第二转动装置设置在第二清洗槽的一端以固定并旋转工件,第二毛刷设置在第二清洗槽的上方以刷洗工件,第二喷淋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二清洗槽内;

高压清洗设备包括第三清洗槽、第三转动装置、高压清洗装置、第三水循环装置,其中第三转动装置设置在第三清洗槽的一端,高压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三清洗槽的上方,第三水循环装置设置在第三清洗槽内;

高压空气除水设备包括第四工位、第四转动装置、风刀和高压气体源,其中第四转动装置设置在第四工位上以夹持并转动工件,风刀设置在第四工位的上方并且与高压气体源相连接以除去工件上的水;以及

出料设备设置在输送链的另一端,以将清洗完毕的工件转运到下一个工序;和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设备、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喷淋清洗设备、高压清洗设备、高压空气除水设备和出料设备相连接以控制外表清洗机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设备还包括扭力限制装置,扭力限制装置设置在驱动电机和传送链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工装均为V型工装,优选地,V型工装与工件接触的部分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地,多个工装中的每一个都能够被从传送链快速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料设备包括:

上料单臂吊,上料单臂吊设置在传送链的一端的上方且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将待清洗工件吊装放置到多个工装中的一个上;和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靠近一端设置且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检测多个工装的上料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和第三清洗槽中的每一个的底部均为漏斗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喷淋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一过滤装置、第一喷管、第一液位控制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

其中:

第一水箱设置在第一清洗槽内;

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水箱内,且能够通过泵将第一水箱内的清洗液泵入第一过滤装置;

第一喷管通过泵与第一过滤装置相连接,以将过滤后的清洗液从第一过滤装置泵入第一喷管以对工件进行清洗;

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一水箱相连接,以对第一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和

第一液位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一水箱内,并且当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第一液位控制装置报警,

优选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滤篮装置、第一水泵装置和第一不锈钢袋式过滤器,第一不锈钢袋式过滤器与第一喷管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端清洗设备还包括多位置压紧装置和第一减速电机,第一毛刷包括第一固定毛刷和第一移动毛刷,其中:

多位置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上方以压紧工件;

第一固定毛刷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一端且与第一减速电机相连接,以在第一减速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清洗工件的一个端面;以及

第一移动毛刷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另一端且与第一减速电机相连接,以在第一减速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清洗工件的另一个端面,并且第一移动毛刷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毛刷在水平面内移动以适应不同工件的长度,

优选地,第一毛刷为尼龙材质的U型毛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喷淋清洗设备还包括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与第二毛刷相连接以驱动第二毛刷做往复直线运动,优选地,第二毛刷为铜材质或尼龙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喷淋清洗装置包括第二水箱、第二过滤装置、第二喷管、第二液位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

其中:

第二水箱设置在第二清洗槽内;

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二水箱内,且能够通过泵将第二水箱内的清洗液泵入第二过滤装置;

第二喷管与第二过滤装置相连接,以使用将过滤后的清洗液从第二过滤装置泵入第二喷管以对工件进行清洗;

第二加热装置与第二水箱相连接,以对第二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和

第二液位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水箱内,并且当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第二液位控制装置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喷淋清洗设备还包括浮油排除装置,浮油排除装置包括:

油水储液箱,油水储液箱通过隔板与第二水槽间隔开,以使第二水槽内的油水混合物流到油水储液箱;

油水分离箱,油水分离箱与油水储液箱之间设置抽液泵,以将油水储液箱内的油水混合物抽到油水分离箱;

除油剂储液箱,除油剂储液箱与油水分离箱相连接以接收从油水分离箱中分离出的清洗液,且除油剂储液箱与第二水箱相连接;和

废油收集桶,废油收集桶与油水分离箱相连接以接收从油水分离箱中分离出的废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清洗设备还包括第三减速电机,第三减速电机与第三转动装置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水循环装置包括污水储液箱、净水储液箱、第三过滤装置、第三液位控制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

其中:

污水储液箱设置在第三清洗槽内;

第三过滤装置与污水储液箱相连接,以通过泵将污水储液箱内的污水泵入第三过滤装置并在其中进行过滤;

净水储液箱设置在第三清洗槽内并与第三过滤装置相连接,以通过泵将第三过滤装置内过滤后的清洗用水泵入净水储液箱,并且净水储液箱与高压清洗装置相连接以使用净水储液箱内的清洗用水清洗工件;

第三加热装置与净水储液箱相连接,以对净水储液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和

第三液位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污水储液箱和净水储液箱内,并且当污水储液箱和/或净水储液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第三液位控制装置报警,

优选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滤篮装置、第三水泵装置和第三不锈钢袋式过滤器,第三滤篮装置与污水储液箱相连接,第三不锈钢袋式过滤器与净水储液箱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气体源由高压涡流风机提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出料设备包括:

光电感应开关,光电感应开关设置在传送链的另一端,以感应传送链的另一端是否存在工件;和

出料单臂吊,出料单臂吊靠近传送链的另一端设置,以将传送链的另一端的工装上的工件转运到下一个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喷淋清洗设备、高压清洗设备、高压空气除水设备以及出料设备中彼此相邻的两个之间均设置有气动屏蔽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端清洗设备、喷淋清洗设备、高压清洗设备以及高压空气除水设备中均设置有吸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采用流水线式清洗作业,提高了清洗效果及清洗效率,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现场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包括传送设备1、上料设备(图中未示出)、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出料设备(图中未示出)和控制系统 (图中未示出),其中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和出料设备依次设置在传送设备1上,并且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设备1、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和出料设备相连接以控制外表清洗机的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油压减振器的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的组成设备及其工作流程做详细说明。

传送设备1包括驱动装置、传送链和设置在传送链上的多个工装,其中驱动装置与传送链连接,用于装载待清洗工件2的多个工装依次设置在传送链上。优选地,多个工装均为V型工装,该V型工装与工件2接触的部位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以减少对工件2的磨损。更有效地,多个工装中的每一个可以从传送链快速拆卸,以便于工装的更换和维修。传送链依次穿过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和出料设备。这样,通过传送链将工件2顺序地传送到各个清洗设备,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设备1还包括扭力限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扭力限制装置设置在驱动电机和传送链的连接处,用以在传送链负载过重或工件2卡住的情况下保护传送设备1的安全。该传送设备1的传送速度在0-1m/min之间,以保证清洗速度,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该传送速度可以调节。

上料设备设置在传送链的一端,用以将待清洗的减振器放置在多个工装中的一个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料设备包括上料单臂吊和光电传感器。上料单臂吊设置在传送链的一端的上方且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将待清洗工件2吊装放置到多个工装中的一个上。光电传感器靠近一端设置且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检测多个工装的上料情况。

两端清洗设备3包括第一清洗槽、第一毛刷31和第一喷淋清洗装置,其中第一毛刷31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两端,第一喷淋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一清洗槽内以对使用第一毛刷31刷洗过的工件2进行喷淋清洗。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清洗槽的底部为漏斗形状,以便于排放清洗后的污物。

第一喷淋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一过滤装置32、第一离心泵33、第一喷管、第一液位控制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水箱设置在第一清洗槽内,第一过滤装置32设置在第一水箱内,第一离心泵33分别与第一水箱和第一过滤装置32相连接以将清洗液从第一水箱泵入第一过滤装置32内进行过滤。第一喷管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一离心泵33相连接,以使用第一离心泵33 将过滤后的清洗液泵入第一喷管以对工件2进行清洗。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一水箱相连接,用于对第一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第一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能够使清洗用水在1个小时内升温45-55摄氏度。第一液位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一水箱内,并且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第一液位控制装置报警,以保护第一离心泵33 和第一加热装置不至被损坏。优选地,第一液位控制装置为浮球式液位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装置32包括三级过滤,第一级过滤采用滤篮装置、第二级过滤采用水泵吸水口过滤、第三级过滤采用不锈钢袋式过滤,过滤精度为50μm。优选地,第一过滤装置32加装压力表,当滤芯堵塞时压力明显增大,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检查或清洗。

两端清洗设备3还包括多位置压紧装置和第一减速电机,并且第一毛刷 31包括第一固定毛刷和第一移动毛刷。多位置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上方,用以压紧工件2,保证第一毛刷31的刷洗过程中工件2不发生移动。第一毛刷31包括第一固定毛刷和第一移动毛刷,其中第一固定毛刷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一端并与第一减速电机相连接,以在第一减速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清洗工件2的一个端面;第一移动毛刷设置在第一清洗槽的另一端且与第一减速电机相连接,以在第一减速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清洗工件2的另一个端面。第一移动毛刷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毛刷在水平面内移动以便于清洗不同长度的工件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毛刷31为尼龙材质的U型毛刷,可以对工件2的两端进行有效刷洗。

喷淋清洗设备4包括第二清洗槽、第二转动装置、第二毛刷和第二喷淋清洗装置,其中第二转动装置设置在第二清洗槽的一端以固定并旋转工件2,第二毛刷设置在第二清洗槽的上方以刷洗工件2,第二喷淋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二清洗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喷淋清洗装置包括第二水箱、第二过滤装置、第二离心泵、第二喷管、第二液位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二水箱设置在第二清洗槽内,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二水箱内,第二离心泵分别与第二水箱和第二过滤装置相连接以将清洗液从第二水箱泵入第二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第二喷管分别与第二过滤器和第二离心泵相连接以使用第二离心泵将过滤后的清洗液泵入第二喷管以对工件2进行清洗,第二加热装置与第二水箱相连接,用于对第二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第一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能够使清洗用水在1个小时内升温45-55摄氏度。第二液位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水箱内,当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第二液位控制装置报警,以保护第一离心泵33和第一加热装置不至被损坏。优选地,第二液位控制装置为浮球式液位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装置32包括三级过滤,第一级过滤采用滤篮装置、第二级过滤采用水泵吸水口过滤、第三级过滤采用不锈钢袋式过滤,过滤精度为50μm。优选地,第一过滤装置32加装压力表,当滤芯堵塞时压力明显增大,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检查或清洗。喷淋清洗设备4 还包括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与第二毛刷相连接以驱动第二毛刷做往复直线运动。优选地,第二毛刷为铜材质或尼龙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淋清洗设备4还包括浮油排除装置。浮油排除装置包括油水储液箱、油水分离箱、除油剂储液箱和废油收集桶。油水储液箱通过隔板与第二水槽间隔开,第二水槽内的油水混合物可以流动到油水储液箱。油水分离箱与油水储液箱之间设置抽液泵,以将油水储液箱内的油水混合物抽到油水分离箱。除油剂储液箱与油水分离箱相连接以接收从油水分离箱中分离出的清洗液。同时,除油剂储液箱与第二水箱,以使分离出的清洗液流回到第二水箱。废油收集桶与油水分离箱相连接,以接收从油水分离箱中分离出的废油。该浮油排除装置具有强出油率,分离能力大于40L/H,避免了清洗液和废油一起排出,从而延长清洗液的使用周期、节约成本。

高压清洗设备5包括第三清洗槽、第三转动装置、高压清洗装置51、第三水循环装置。第三转动装置设置在第三清洗槽的一端,用以夹持并转动工件2。高压清洗装置51设置在第三清洗槽的上方,用以对第三转动装置夹持的工件2进行高压清洗。第三水循环装置设置在第三清洗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清洗设备5还包括第三减速电机,该第三减速电机与第三转动装置相连接以驱动第三转动装置的夹持和旋转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水循环装置包括污水储液箱、净水储液箱、第三过滤装置、第三液位控制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污水储液箱设置在第三清洗槽内。第三过滤装置与污水储液箱相连接,以通过泵将污水储液箱内的污水泵入第三过滤装置并在其中进行过滤。净水储液箱设置在第三清洗槽内并与第三过滤装置相连接,以通过泵将第三过滤装置内过滤后的清洗用水泵入净水储液箱。并且,净水储液箱与高压清洗装置51相连接,以使用净水储液箱内的清洗用水清洗工件2。第三加热装置与净水储液箱相连接,用于对净水储液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第一水箱内的清洗用水进行加热,能够使清洗用水在1个小时内升温45-55摄氏度。第三液位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污水储液箱和净水储液箱内,并且当污水储液箱和/或净水储液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第三液位控制装置报警,以保护第三离心泵和第三加热装置不至被损坏。优选地,第三液位控制装置为浮球式液位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过滤装置包括三级过滤,第一级过滤采用滤篮装置、第二级过滤采用水泵吸水口过滤、第三级过滤采用不锈钢袋式过滤,过滤精度为50μm。优选地,第三过滤装置加装压力表,当滤芯堵塞时压力明显增大,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检查或清洗。

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包括第四工位、第四转动装置、风刀61和高压气体源。第四转动装置设置在第四工位上,用以夹持并转动工件2。风刀61设置在第四工位的上方并且与高压气体源相连接,用以除去工件2上的水。风刀 61生成的薄片风幕最大可达30-40倍的环境空气,形成薄薄的高强度、大气流的冲击风幕。操作过程中,风刀61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满足各种工件2的外表面除水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气体源由高压涡流风机提供。

出料设备设置在输送链的另一端,用以将清洗完毕的工件2转运到下一个工序。出料设备包括光电感应开关和出料单臂吊。光电感应开关设置在传送链的另一端,用于感应传送链的另一端是否存在工件2。出料单臂吊靠近传送链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将传送链的另一端的工装上的工件2转运到下一个工序,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料设备、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以及出料设备中彼此相邻的两个之间均设置有气动屏蔽门7,用以防止各清洗步骤的设备之间互相串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以及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中均设置有吸雾装置,以方式设备内雾气外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压减振器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上料单臂吊将待清洗工件2放置在V型工装;光电传感器检测到V 型工装内的工件2后,控制系统控制传送设备1运行;传送设备1将工件2 依次传送至两端清洗设备3、喷淋清洗设备4、高压清洗设备5、高压空气除水设备6,以在各个清洗设备处进行清洗;最后,工件2被传送至出料设备,出料单臂吊将工件2转移至周转车运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油压减振器步进通过式外表清洗机可以实现减振器流水线式作业,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现场管理;同时,提高清洗效果及效率,可实现不同长度的减振器清洗;通过油污分离装置,实现清洗液循环使用,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