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分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63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污水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其中脱硫废水含有的大量悬浮物,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沉淀后容易板结,搅拌会变得浑浊,要得到脱硫废水清液一般有两种方法:

1、静止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将废水进行静止,使得废水中悬浮物和上层清液在自重的情况下两极进行分离,液体上层能够得到清液,但是其下层的悬浮物就会沉淀淤积,形成板结,后续清理不方便;

2、旋流法:该法有扰动,无法得到很清澈的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脱硫废水进行分离时要么会造成沉淀板结,要么得到的液体不清澈导致分离效率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分离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分离,提高了分离的效率和质量,得到的清液清澈并且浓浆不会沉淀板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分离的装置,包括沉降箱,所述沉降箱上方设置有清液斗,且清液斗和沉降箱之间设置有防扰管,防扰管同时与清液斗和沉降箱连通,沉降箱中安装有搅拌装置,沉降箱外部设置有引流管,且引流管同时与沉降箱和清液斗连通。脱硫废水含有的大量悬浮物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硫酸钙是微溶的,在水中沉淀后容易板结,进行搅拌就会变得浑浊,目前得到脱硫废水清液的方法,其会造成沉淀板结,板结使得后续清理麻烦,甚至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或者液体会产生扰动,造成得到的液体不清澈,质量达不到要求,而且分离效率也低。本方案设计的装置,其将搅拌和防扰动分开处理,搅拌是对通入的废水进行搅拌,防止浓浆板结,而防扰动是利用细长的防扰管实现,使得清液和悬浮物快速分离开,得到的清液清澈而满足要求,实现了分离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还在引流管中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设置在清液斗的内腔高度范围之间,采用液位计来对引流管和清液斗中的液位进行显示,从而便于对清液斗中液体体积进行控制,便于提示人们是否该放液。同时也是作为最大工作量的限定,来便于人员根据液位判断工作状况,从而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意外发生。

进一步地,引流管上设置有引流泵,引流泵设置在沉降箱和液位计之间,引流管优选为L型,在折角处设置有排水阀,排水阀设置在引流泵和液位计之间。引流泵是用于将沉降箱中待分离的废水抽入到清液斗中进行分离,而排水阀是用于在检修时或者暂时不分离时将引流管中废水排出,防止其在引流管中形成沉淀板结。

进一步地,防扰管上设置有阀门,且阀门能够完全切断防扰管内部的液体流通,防扰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清液出口,清液出口设置在沉降箱上方。采用这种结构,在需要进行分离时,阀门关闭来封闭防扰管的管道,待分离废水被引入到清液斗中,利用清液斗和防扰管将清液和浓浆进行分离,通过清液出口排出,待清液排完或者达到设定的时间,开启阀门,将清液斗和防扰管中所有液体重新放入到沉降箱中搅拌,避免造成沉淀板结,用于放入过程是利用自重实现,所有引流管与沉降箱的连通处位于防扰管与沉降箱的连通处下方,使得引流时能够将混合后的待分离废水放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的分离,同时分离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使得得到的清液清澈满足要求,并且浓浆不会沉淀板结,减少了后续清理的困难。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清液斗,2-搅拌装置,3-沉降箱,4-引流泵,5-排水阀,7-清液出口,8-防扰管,9-引流管,10-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实现脱硫废水中清液和浓浆分离的装置,包括沉降箱3,用于存储下沉固体悬浮物和将待分离的废水,沉降箱3顶部设废水进口,同时沉降箱3顶部设其它补充水进口,用于配置任意浓度的清液,在沉降箱3中安装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一般是电机带动搅拌叶来进行搅拌,电机安装在沉降箱3顶部,其输出轴插入沉降箱3中与设置在沉降箱3中的搅拌叶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不停的搅拌,使得沉降箱3中物质不板结。清液斗1设置在沉降箱3上方,清液斗1外形呈锥形的斗状结构,用于储存清液,使得悬浮物自然沉降。在清液斗1和沉降箱3之间设置有防扰管8,防扰管8同时与清液斗1和沉降箱3连通,还可以在防扰管8上设置阀门,阀门能够完全切断防扰管8内部的液体流通,引流管9与沉降箱3的连通处位于防扰管8与沉降箱3的连通处下方。防扰管8为细颈的长管道,防止清液斗1中的液体产生扰动。还在沉降箱3外部设置有引流管9,且引流管9同时与沉降箱3和清液斗1连通,引流管9中设置有液位计10,液位计10设置在清液斗1的内腔高度范围之间,引流管9上设置有引流泵4,引流泵4设置在沉降箱3和液位计10之间,引流管9呈L型,在折角处设置有排水阀5,排水阀5设置在引流泵4和液位计10之间。防扰管8的侧壁上开设有清液出口7,清液出口7设置在阀门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得沉淀不板结,能够得到含悬浮物较低的清液。在实际工作时,先向沉降箱3中通入待分离的废水,搅拌装置2始终在搅拌防止板结,待废水达到可以进行分离的体积后,开启引流泵4,关闭阀门和排水阀5,将废水源源不断地抽入到清液斗1和防扰管8,利用清液斗1和防扰管8的这种独特结构,使得悬浮物沉降在清液斗1的斜面上,而清液储存于中部,细颈的防扰管8,在放出清液时防止清液斗扰动,提高分离的质量,当清液放完或者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开启阀门,将清液斗1和防扰管8中的液体和固体被重新通入沉降箱3中进行搅拌,待沉降箱3中液体达到设定体积时重新进行下一次分离,形成循环,从而提高分离的效率,中途等待的时候,由于引流管9中含有少量的待分离废水,如果任其留在引流管9中,将会在引流管9中沉淀和板结,本方案在引流管9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水阀5,打开排水阀5将其排放,保护引流管9使用寿命,防止堵塞。放出的这部分废水,又可以重新通入到沉降箱3中,防止造成污染。当通入沉降箱3中的废水持续且量大时,引流泵4和阀门就需要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通过清液斗1和防扰管8实现液体分离而通过清液出口7排出清液,细长的防扰管8通过量有限,当液位计10监测到液位在引流管9中超过设定值时,此时说明超过了处理能力,工人就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废水通入量,否则会造成部件损坏。当阀门一直开启时,沉降箱3就通过防扰管8和清液斗1形成了连通,沉降箱3中搅拌装置2进行搅拌时,常规的管道就会产生扰动,无法得到很清澈的液体,而本方案设计的防扰管8能够避免其上部清液受到下部搅拌扰动,从而提高分离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