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自动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8962发布日期:2018-06-12 19: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自动清洗装置,具体是一种物料自动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原料或者加工半成品以及成品,需要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可以采用水洗的方式,但是水洗的方式采用流水冲刷,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对于环境以及经济效应都有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物料自动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支撑柱、筒体、中心轴、水箱和电机组成,所述筒体呈圆柱体,桶壁上开有若干小孔,筒体一端面铰连接有活动翻盖,并且通过铰链翻转连接,活动翻盖还通过法兰接口锁定,筒体容置在水箱内侧,水箱的两平行竖直平面对角处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高于出水孔的水平位置,中心轴穿过筒体的轴线,筒体内的中心轴上连接有桨片,中心轴的端部与电机联动。物料放进筒体内后,关闭活动翻盖,出水孔密封,通过进水孔灌入清洗水,待水位与进水孔持平后可停止进水,或者持续进水并开启出水孔,开启电机带动中心轴翻动桨片。将原有的高压喷水转换成自然的流动态的水,在加工的过程中用机械部件的转动,提高物料之间的交错率,大幅减少水的用量,并且不需要人工控制,可以自动完成清洗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孔径大小相同,进水孔和出水孔连接污水回收装置。出水孔排水的污水通过污染物回收,分离出杂质,可以再次回收进入到水箱中,提高水的利用率。

所述筒体以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在水箱中,筒体下半部圆柱体部分浸没在水箱的水中,水箱中的水通过桶壁上的小孔进出筒体。可以通过筒体的转动,实现水流和物料的搅动,提高混合效率,提高冲刷效果。

所述小孔规律排列在桶壁上,呈螺旋形环绕排列在桶壁上。小孔的作用是通水,沟通内外的水流,及时补充新水以及排出污水和污物。

所述筒体桨片环绕固定在中心轴上,桨片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间距大于物料的外径。桨片能同时搅动物料和水,提高清洗效果。

所述水箱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柱,一侧的支撑柱上固定电机。筒体能方便架设在支撑柱,方便换装物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物料放进筒体内后,关闭活动翻盖,出水孔密封,通过进水孔灌入清洗水,待水位与进水孔持平后可停止进水,或者持续进水并开启出水孔,开启电机带动中心轴翻动桨片。将原有的高压喷水转换成自然的流动态的水,在加工的过程中用机械部件的转动,提高物料之间的交错率,大幅减少水的用量,并且不需要人工控制,可以自动完成清洗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筒体,3、中心轴,4、桶壁,5、法兰接口,6、活动翻盖,7、铰链,8、桨片,9、进水孔,10、出水孔,11、水箱,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由支撑柱1、筒体2、中心轴3、水箱11和电机12组成,所述筒体2呈圆柱体,桶壁4上开有若干小孔,筒体2一端面铰连接有活动翻盖6,并且通过铰链7翻转连接,活动翻盖6还通过法兰接口5锁定,筒体2容置在水箱11内侧,水箱11的两平行竖直平面对角处设有进水孔9和出水孔10,进水孔9高于出水孔10的水平位置,中心轴3穿过筒体2的轴线,筒体2内的中心轴3上连接有桨片8,中心轴3的端部与电机12联动。

所述进水孔9和出水孔10孔径大小相同,进水孔9和出水孔10连接污水回收装置。

所述筒体2以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在水箱11中,筒体2下半部圆柱体部分浸没在水箱11的水中,水箱11中的水通过桶壁4上的小孔进出筒体2。

所述小孔规律排列在桶壁4上,呈螺旋形环绕排列在桶壁4上。

所述筒体2桨片8环绕固定在中心轴3上,桨片8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间距大于物料的外径。

所述水箱11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柱1,一侧的支撑柱1上固定电机1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物料放进筒体2内后,关闭活动翻盖6,出水孔10密封,通过进水孔9灌入清洗水,待水位与进水孔9持平后可停止进水,或者持续进水并开启出水孔10,开启电机12带动中心轴翻动桨片8。将原有的高压喷水转换成自然的流动态的水,在加工的过程中用机械部件的转动,提高物料之间的交错率,大幅减少水的用量,并且不需要人工控制,可以自动完成清洗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