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7652发布日期:2018-07-10 22:3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柱,从而促使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在模具领域中,由于模具所成型出来的工件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故加速了市场对塑胶成型出来的工件的需求量,从而为模具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但是模具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清理才能保证此后的运用,现有的清洗装置一般是将其全部浸没在税种进行清洗,导致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清洗完成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晾干,且清洗的清洁度和清洗效率不够高,往往会因为有粘黏物而影响到后续的制作,所以需要对清洗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效率高、操作灵活模具清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清洗筒以及上料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导轨和上料组件,所述清洗筒和上料组件均通过滑块滑设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清洗筒内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清洗筒分割成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所述第一容室内设有固定盘,所述第一容室顶部设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固定盘上设有卡爪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第二容室内的减速电机连接,所述清洗筒顶部设有排气口;

所述上料组件上设有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内设有用于固定待清洗模具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转轴下端穿过模具架底部设有卡接部,所述模具架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爪配合使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升降器、拖杆以及托盘、所述拖杆的一端与托盘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升降器的活塞杆端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抽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模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模具的压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为多孔结构,其上设有多个便于清洗液流入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容室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便于排水管连接的卡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筒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头通过管路与清洗液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蠕动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筒的下部为圆柱体结构,上部为圆顶结构,内中空,且其侧面开设有方便上料组件进出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头采用间歇性出水方式。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洗效率高、操作灵活,通过在上料组件上设置可放置模具的模具架,将待清洗的模具直接装在支撑架上,固定盘的卡爪与模具架底部的卡块配合使用,喷淋头喷出清洗液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在模具清洗时,减速电机带动固定盘转动以此带动模具转动,同时减速电机还带动模具架上的支撑架转动,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通过机械直接搬入或取出模具架,再放入下一个模具架,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洗效率,清洗完成后通过减速电机对模具进行甩去水分,甩干完成拿出即可,因此具有清洗程度高和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升降器、3-托盘、4-模具架、41-支撑架、42-凹槽、43-固定架、5-排气口、6-喷淋头、7-卡块、8-导轨、9-卡爪、10-固定盘、11-第一容室、111-第二容室、12-排水口、13-控制箱、14-输出轴、141-连接部、15-减速电机、1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一种模具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台1、清洗筒以及上料组件,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导轨8和上料组件,所述清洗筒和上料组件均通过滑块滑设在所述导轨8上;

所述清洗筒内部设有一隔板16,所述隔板16将清洗筒分割成第一容室11和第二容室111,所述第一容室11内设有固定盘10,所述第一容室11顶部设有多个喷淋头6,所述固定盘10上设有卡爪9和连接部141,所述连接部141与输出轴14连接,所述输出轴14与第二容室111内的减速电机15连接,所述清洗筒顶部设有排气口5;

所述上料组件上设有模具架4,所述模具架4内设有用于固定待清洗模具的支撑架41,所述支撑架41的转轴下端穿过模具架4底部设有卡接部,所述模具架4底部设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与所述卡爪9配合使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141配合使用。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升降器2、拖杆以及托盘3、所述拖杆的一端与托盘3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升降器2的活塞杆端部相连接,所述升降器2为气缸、油缸以及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较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升降器2为气缸,所述托盘3为U型结构,便于卡接部与连接部141的连接。

所述排气口5上设有抽风机,通过排气口5上设有抽风机能够快速抽干箱体内的水分,并且能对模具进行快速风干,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支撑架41包括多个固定架43,所述固定架43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模具的凹槽42,所述凹槽42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模具的压片。

所述固定架43为多孔结构,其上设有多个便于清洗液流入的通孔。

第二容室11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2,所述排水口12上设有便于排水管连接的卡箍。

所述清洗筒的一侧设有控制箱13,所述控制箱13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减速电机15、升降器2均与控制箱13电性连接。

所述喷淋头6通过管路与清洗液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蠕动泵。

所述清洗筒的下部为圆柱体结构,上部为圆顶结构,内中空,且其侧面开设有方便上料组件进出的开口。

所述喷淋头6采用间歇性出水方式,采用间歇性喷水可以有效防止喷出清洗液堵塞喷淋头6,导致清洗不彻底,影响模具的清洁度。

当清洗装置进行清洗作业时,将待清洗的模具放在上料组件上,工作人员启动控制箱13,控制箱13控制清洗筒沿导轨8向上料组件方向滑动,把上料组件罩在在清洗筒的腔体内,上料组件底部的卡块7与卡爪9、卡接部与连接部141配合固定,清洗筒向反向滑动,上料组件退出清洗筒的腔体,减速电机15带动与连接部141相连的卡接部转动;待清洗结束后,清洗筒沿导轨8向上料组件方向滑动,上料组件深入清洗筒的腔体内,托起模具架4罩,清洗筒向反向滑动,完成清洗干净的模具的下料过程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洗效率高、操作灵活,通过在上料组件上设置可放置模具的模具架4,将待清洗的模具直接装在支撑架41上,固定盘10的卡爪9与模具架4底部的卡块7配合使用,喷淋头6喷出清洗液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在模具清洗时,减速电机15带动固定盘10转动以此带动模具转动,同时减速电机15还带动模具架4上的支撑架41转动,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通过机械直接搬入或取出模具架4,再放入下一个模具架4,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洗效率,清洗完成后通过减速电机15对模具进行甩去水分,甩干完成拿出即可,因此具有清洗程度高和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