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921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餐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的餐饮业发展势头迅猛,但这些餐饮业每天排放的含油污水及餐馆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强烈感染性的致病菌,这些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弃置在自然环境中,易使含有的致病菌在自然环境中扩散与传播,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而使用餐饮垃圾喂养出的“泔水猪”,对人体的健康也存在着极大的危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商贩将这些地沟油收集后,简单的处理,经过非法渠道又流进食品加工及餐饮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这些餐饮垃圾还会造成城市下水管道网系统堵塞,也成为江河湖泊水质日益恶化的原因之一。因而,餐饮含油污水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已出现有国产和进口的同类餐饮含油污水处理器,它们主要功能是针对含油污水里的油脂除率,由于中国南北地区口味不一,以及西方的饮食习惯与中国饮食习惯的极大差别,导致了这些产品的适应性不强、功能单一、除油效果差、结构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适应性不强、功能单一、除油效果差、结构复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除油区和第二除油区,所述第一除油区左侧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除油区右壁上方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除油区和所述第二除油区之间设有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下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纤维板过滤材料。

通过在第一除油区和第二除油区之间连通处设置纤维板过滤材料,利用纤维板过滤材料良好的吸油和除油效果,将油脂吸收或阻挡在所述第一除油区内,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纤维板过滤材料为聚丙烯纤维板。

进一步,所述纤维板过滤材料为两块以上的聚丙烯纤维板叠加而成。当然,可以可采用经聚丙烯接枝改性处理的聚酯纤维板,将接枝改性的一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除油区一侧,这样吸油基团在吸油后,可以在纤维板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挡油脂的通过。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纤维板为针刺非织造纤维板,其厚度为1-3cm,密度为0.7~0.85g/cm3

进一步,所述第一除油区内部设有粒状珍珠棉,所述粒状珍珠棉的密度为0.85~0.95g/cm3,粒径为2~5mm。

进一步,所述粒状珍珠棉中粒径为2~3mm的珍珠棉占比小于50%。

进一步,所述第二除油区从左至右包括第一除油分区、第二除油分区和第三除油分区,所述第一除油分区与所述第二除油分区之间设有第二挡壁,所述第二除油分区与所述第三除油分区之间设有第三挡壁,所述第二挡壁上方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除油分区和所述第二除油分区的第一分区出口,所述第三挡壁下方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除油分区和所述第三除油分区的第二分区出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除油分区右壁上方位置。第二除油区设置三个分区,通过第一分区出口和第二分区出口两次过滤,实现对油脂的精细过滤,提高处理装置的除油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区出口与靠近所述第一除油分区一端连接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中间与所述第一分区出口一端连通,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除油分区液面上方和下方。设置第一连通口,第一除油分区的污水从第一连通口下方进入,油水分离,油脂上浮到第一连通口上方,降低了油脂从第一分区出口进入到第二除油分区的概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通口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分区出口长度方向的夹角为60~90°。

进一步,所述第三挡壁下方设置有斜面挡板,所述斜面挡板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除油分区底部,另一端为自由端处于所述第三除油分区内部。设置斜面挡板,斜面挡板上铺设吸油材料,将从第二分区出口流入到第三除油分区中微量的油脂吸附到吸油材料中,进一步提高了除油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第一除油区和第二除油区之间连通处设置纤维板过滤材料,利用纤维板过滤材料良好的吸油和除油效果,将油脂吸收或阻挡在所述第一除油区内,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2)第二除油区设置三个分区,通过第一分区出口和第二分区出口两次过滤,实现对油脂的精细过滤,提高处理装置的除油率;

(3)设置斜面挡板,斜面挡板上铺设吸油材料,将从第二分区出口流入到第三除油分区中微量的油脂吸附到吸油材料中,进一步提高了除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除油区1和第二除油区2,所述第一除油区1左侧上方设有进水口11,所述第二除油区2右壁上方设有出水口3,所述第一除油区1和所述第二除油区2之间设有第一挡壁12,所述第一挡壁12下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纤维板过滤材料13。

通过在第一除油区和第二除油区之间连通处设置纤维板过滤材料,利用纤维板过滤材料良好的吸油和除油效果,将油脂吸收或阻挡在所述第一除油区内,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板过滤材料13为聚丙烯纤维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纤维板过滤材料13为两块以上的聚丙烯纤维板叠加而成。当然,可以可采用经聚丙烯接枝改性处理的聚酯纤维板,将接枝改性的一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除油区一侧,这样吸油基团在吸油后,可以在纤维板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挡油脂的通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纤维板为针刺非织造纤维板,其厚度为1-3cm,密度为0.7~0.85g/cm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除油区1内部设有粒状珍珠棉14,所述粒状珍珠棉的密度为0.85~0.95g/cm3,粒径为2~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粒状珍珠棉中粒径为2~3mm的珍珠棉占比小于5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除油区2从左至右包括第一除油分区21、第二除油分区22和第三除油分区23,所述第一除油分区21与所述第二除油分区22之间设有第二挡壁24,所述第二除油分区22与所述第三除油分区23之间设有第三挡壁25,所述第二挡壁24上方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除油分区21和所述第二除油分区22的第一分区出口26,所述第三挡壁25下方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除油分区22和所述第三除油分区23的第二分区出口27,所述出水口3设置在所述第三除油分区23右壁上方位置。第二除油区设置三个分区,通过第一分区出口和第二分区出口两次过滤,实现对油脂的精细过滤,提高处理装置的除油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分区出口26与靠近所述第一除油分区21一端连接有第一连通口28,所述第一连通口28中间与所述第一分区出口26一端连通,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除油分区21液面上方和下方。设置第一连通口,第一除油分区的污水从第一连通口下方进入,油水分离,油脂上浮到第一连通口上方,降低了油脂从第一分区出口进入到第二除油分区的概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通口28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分区出26口长度方向的夹角为60~9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挡壁25下方设置有斜面挡板29,所述斜面挡板29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除油分区22底部,另一端为自由端处于所述第三除油分区23内部。设置斜面挡板,斜面挡板上铺设吸油材料,将从第二分区出口流入到第三除油分区中微量的油脂吸附到吸油材料中,进一步提高了除油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口3与靠近所述第三除油分区23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口31,所述第二连通口31中间与所述第出水口3一端连通,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除油分区23液面上方和下方。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