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7060发布日期:2018-09-18 19:3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煤制乙二醇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以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主要有三种工艺路线。一是直接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此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工业化。二是煤基甲醇制烯烃(同时生产乙烯和丙烯),由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最后环氧乙烷水合法制乙二醇。三是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H2),由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再加氢生成乙二醇,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是目前国内受到关注最高的煤制乙二醇技术,通常所说的“煤制乙二醇”就是特指该工艺。

草酸酯再加氢生成乙二醇技术产生的污水处理没有特殊的技术,因其水质有高TDS、高NO3-、高COD、低PH值、来水水质波动等多个特点,是一般生化法所无法实现的。目前,国内煤乙二醇废水处理仍是常规的预处理、SBR、A/O等好氧法,UASB等厌氧法,BAF(生物滤池)等生物法处理以及后续膜处理技术如DTRO、STRO、MVR、蒸发塘、结晶器(120)等处理技术。

尤其是煤制乙二醇废水中NO3-浓度高达1.3%,TDS高达30000~40000mg/l,COD高达30000~40000mg/L,pH值低至1~3之间;因煤质、气化方式的不同气化废水还存在高酚、高硫成分,使得废水的进水条件无法满足反硝化、厌氧、好氧的反应要素,所以对于高NO3-、高TDS没有可靠技术完全能处理回用,都是勾兑稀释后慢慢处理;其次是煤制乙二醇技术尚未成熟,废水仍存在波动大,水质严重超标的问题,致使出水达不到生化法可接受的设计指标;三是,在设计、生产不仅要考虑到废水处理的有机负荷,还需要考虑废水处理的硝酸根负荷,这些因素是限制乙二醇产能的瓶颈。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煤制乙二醇企业能实现中水回用甚至零排放的目标,这是目前制约煤制乙二醇技术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煤制乙二醇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蒸氨单元,用于对煤制乙二醇废水进行蒸氨处理得到蒸氨后废水;调质单元,用于调整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pH值和磷含量得到调质废水,调质单元与蒸氨单元相连;生化处理单元,用于对调质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废水,生化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反硝化装置、厌氧处理装置和好氧处理装置,反硝化装置与调质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调质单元包括:配水池,配水池与蒸氨单元相连;酸碱调节剂供应设备,酸碱调节剂供应设备与配水池相连用于向配水池提供酸碱调节剂;甲醇废水储罐,与配水池相连用于向配水池提供甲醇废水。

进一步地,上述厌氧处理装置为厌氧消化池、厌氧接触法处理装置、厌氧滤池、UASB反应器、EGSB反应器或IC反应器;优选好氧处理装置为接触氧化装置、生物流化床装置、生物转盘装置、SBR处理装置、CASS处理装置、生物滤池或氧化沟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具有污泥出口和澄清液出口,污泥出口与生化处理单元相连用于将沉淀池的污泥返回至反硝化装置、厌氧处理装置和好氧处理装置;优选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单元,澄清液出口与过滤单元相连;进一步优选过滤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砂滤装置和第一超滤装置,澄清液出口与砂滤装置相连,第一超滤装置具有超滤水出口。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反渗透装置,超滤水出口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相连,具有第一浓水出口和第一反渗透水出口;浓盐水储罐,与第一浓水出口相连;外来调节水供应装置,外来调节水供应装置包括微滤设备和反渗透设备,微滤设备用于对煤制乙二醇废水的煤制乙二醇生产中所消耗的循环水排污水、化学再生水和锅炉排污水进行微滤,反渗透设备与微滤设备相连用于对微滤设备得到的微滤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设备具有第二浓水出口,第二浓水出口与浓盐水储罐相连,第一反渗透装置和反渗透设备的反渗透水用于作为煤制乙二醇生产中所消耗的循环水。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水软化单元,与浓盐水储罐相连对浓盐水储罐中的水进行软化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水软化单元包括:高密度沉淀池,与浓盐水储罐相连;多介质过滤装置,与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第二超滤装置,与多介质过滤装置相连的出水口相连;弱酸阳床装置,与第二超滤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除碳装置,与弱酸阳床装置的出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装置,与除碳装置的出水口相连,第二反渗透装置为高压反渗透装置和超高压反渗透装置的组合装置,且高压反渗透装置在超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上游,高压反渗透装置具有第三浓水出口,超高压反渗透装置具有第四反渗透水出口;浓缩装置,与第三浓水出口相连,具有分离水出口和第四浓水出口;结晶器,与第四浓水出口相连用于对第四浓水进行结晶,结晶器具有析出水出口。

进一步地,上述蒸氨单元还包括氨气吸收器用于对蒸出的氨气进行吸收,第四反渗透水出口和析出水出口与氨气吸收器相连用于向氨气吸收器补充氨气吸收用水。

进一步地,上述浓缩装置为正渗透装置或MVR蒸发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对煤制乙二醇废水进行蒸氨处理,得到氨氮含量为50~100mg/L的蒸氨后废水;对蒸氨后废水进行调质,以得到硝酸根负荷为2000~6000mg/L、pH值为2~6、COD:磷盐重量为180:1~220:1的调质水;对调质水进行反硝化处理,得到反硝化处理水;对反硝化处理水进行厌氧生化处理,得到厌氧处理废水;对厌氧处理废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水。

进一步地,上述蒸氨处理的过程中烧碱的投加量与进水固定氨的摩尔比为1:1,优选煤制乙二醇废水的pH值为11~12,优选蒸氨处理蒸出的氨气采用吸收法以氨水的形式进行回收,进一步优选氨水中氨的质量含量为10~20%。

进一步地,对上述蒸氨后废水进行调质的过程包括:将蒸氨后废水与甲醇废水进行混合并添加酸性物质,得到调质水,优选调质水的TDS为3000~9000mg/L、有机负荷为3000~5000mg/L。

进一步地,上述反硝化处理在微氧的环境中进行,且反硝化处理的温度为30~33℃、碳氮比为2:1~3:1,反硝化处理水的pH值为6.5~7.5;优选控制厌氧生化处理的进水氨氮负荷小于100~300mg/L,厌氧生化处理的温度为33~36℃、碳氮比为5:1~8:1、水力停留时间为72~120h,进一步优选厌氧处理废水的pH值为6.8~7.2;更为优选好氧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实施。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对生化处理水进行沉淀分离得到污泥和澄清液的过程,优选将分离得到的污泥返回生化处理步骤作为补充污泥使用;优选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澄清液依次进行砂滤和第一超滤,得到第一超滤水,第一超滤水的SDI小于5,pH值为6.8~7.2。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超滤水中添加阻垢剂、还原剂,形成预处理水;对预处理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第一反渗透浓水和第一反渗透出水;将第一反渗透出水用作煤制乙二醇生产中的部分循环水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对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沉淀,得到初软化水;采用多介质过滤装置对初软化水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水;对过滤水进行第二超滤,得到第二超滤水;采用弱酸阳床装置对第二超滤水进行软化,得到酸性水;以及采用除碳装置对酸性水进行除碳处理,得到软化水。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采用高压反渗透装置和超高压反渗透装置依次对软化水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反渗透浓水和第二反渗透出水,第二反渗透浓水的TDS为30000~40000mg/L、TOC小于100mg/L;对第二反渗透浓水进行浓缩处理,得到TDS为200000~220000mg/L浓盐浆;对浓盐浆进行结晶处理,得到晶盐和析出水。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对蒸氨处理得到的氨气进行吸收的过程,优选将析出水和第二反渗透出水用作吸收氨气的用水。

进一步地,采用正渗透技术或者MVR蒸发技术对上述浓盐浆进行浓缩处理,优选正渗透技术所采用的汲取液为NH3/CO2汲取液、MgCl2溶液或2-甲基咪唑类化合物。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生化处理单元之前设置了蒸氨单元和调质单元,因此可以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固定铵转化为游离氨后被蒸出,进而降低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同时,通过调质单元对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和pH值进行调节,使调质废水满足生化处理单元的反硝化装置的进水要求,利用上述反硝化装置去除废水中的NO3-、NO2-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利用上述厌氧处理装置对未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利用上述好氧处理装置主要对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进行处理,进而利用生化处理单元能够实现对调质废水的高效处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蒸氨单元;20、调质单元;30、生化处理单元;31、反硝化装置;32、厌氧处理装置;33、好氧处理装置;40、沉淀池;50、过滤单元;60、第一反渗透装置;70、浓盐水储罐;80、外来调节水供应装置;90、水软化单元;91、高密度沉淀池;92、多介质过滤装置;93、第二超滤装置;94、弱酸阳床装置;95、除碳装置;100、第二反渗透装置;110、浓缩装置;120、结晶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所分析的,现有技术中的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因为该废水的特点难以实现高效处理的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处理系统包括蒸氨单元10、调质单元20和生化处理单元30,蒸氨单元10用于对煤制乙二醇废水进行蒸氨处理得到蒸氨后废水;调质单元20用于调整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pH值和磷含量得到调质废水,调质单元20与蒸氨单元10相连;生化处理单元30用于对调质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废水,生化处理单元30包括依次相连的反硝化装置31、厌氧处理装置32和好氧处理装置33,反硝化装置31与调质单元20相连。

其中,蒸氨单元10具有蒸氨后废水出口;调质单元20具有蒸氨后废水进口和调质水出口,蒸氨后废水进口与蒸氨后废水出口相连;反硝化装置31设置有调质水进口,好氧处理装置33上设置生化处理水出口,调质水进口和调质水出口相连。

本申请在生化处理单元30之前设置了蒸氨单元10和调质单元20,因此可以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固定铵转化为游离氨后被蒸出,进而降低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同时,通过调质单元20对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pH值和磷含量进行调节,使调质废水满足生化处理单元30的反硝化装置31的进水要求,利用上述反硝化装置31去除废水中的NO3-、NO2-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利用上述厌氧处理装置32对未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利用上述好氧处理装置33主要对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进行处理,进而利用生化处理单元30能够实现对调质废水的高效处理。

本申请的蒸氨单元1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蒸氨装置,比如采用蒸氨汽提塔作为蒸氨单元10的主要构件,其中蒸氨汽提塔底部设有再沸器,用蒸汽将釜底加热到120℃,减小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蒸汽凝液可以进行回收,蒸氨汽提塔中是由筛板塔组成,顶部出口温度控制在98℃,保证氨以气态脱出;在实施时,向蒸氨汽提塔根据进水固定铵的含量按照1:1比例投加烧碱,控制塔釜内体系pH值在11~12范围内,使得固态铵全部转变为游离氨,全部以游离氨的形式从蒸氨塔顶部挥发出去,蒸氨塔出口外侧设置空冷器和水冷器,目的是将气相氨变为液相氨,同时将气相中的水蒸气凝结下来;回流罐是为了提高氨气纯度,为上升氨气起到降温、洗涤、换热的作用,回流罐底部设置回流泵以将回流的液体输送至蒸氨塔实现冷却以及对氨气的吸收;蒸氨单元10还可以设置有氨吸收塔,用除盐水吸收氨气制成10~20%的氨水,便于储存及外运。

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调质单元20包括配水池、酸碱调节剂供应设备和甲醇废水储罐,配水池与蒸氨单元10相连,蒸氨后废水进口和调质水出口设置在配水池上;酸碱调节剂供应设备与配水池相连用于向配水池提供酸碱调节剂;甲醇废水储罐与配水池相连用于向配水池提供甲醇废水。蒸氨后废水和甲醇废水进行混合且调节pH值后形成调质水,满足后续生化处理所要求的碳源、C/N比、有机负荷、NO3-负荷、水力负荷。此外,上述调质单元20还可以设置磷源供应装置,以进行磷源调配。

进一步,优选如图1所示,厌氧处理装置32为厌氧消化池、厌氧接触法处理装置、厌氧滤池、UASB反应器、EGSB反应器或IC反应器;好氧处理装置33为接触氧化装置、生物流化床装置、生物转盘装置、SBR处理装置、CASS处理装置、生物滤池或氧化沟装置。上述厌氧接触法处理装置即现有技术中厌氧接触法实施的装置,包括厌氧反应装置、沉淀池40等,在此不再赘述。利用上述反硝化装置31去除废水中的NO3-、NO2-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利用上述厌氧处理装置32对未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利用上述好氧处理装置33主要是处理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

为了提高生化处理效率、节约成本,优选如图1所示,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沉淀池40,沉淀池40具有污泥出口和澄清液出口,污泥出口与生化处理单元30相连用于将沉淀池40的污泥返回至反硝化装置31、厌氧处理装置32和好氧处理装置33。通过设置沉淀池40将生化处理单元30得到的生化处理水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其中的污泥中含有许多优势菌种,因此将其返回至生化处理单元30可以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并节约成本,具体地可以分别返回反硝化装置31、厌氧处理装置32和好氧处理装置33,具体的返回量可以根据实施的废水处理效果进行调节。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沉淀池40所得到的澄清液的利用效率,如图1所示,优选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单元50,上述澄清液出口与过滤单元50相连。利用过滤单元50去除澄清液中的悬浮物等物质,提高其应用价值。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过滤单元50包括依次相连的砂滤装置和第一超滤装置,上述澄清液出口与砂滤装置相连,第一超滤装置具有超滤水出口。上述砂滤装置和第一超滤装置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设备,其中砂滤装置可以包括砂滤、砂滤产水箱及反洗设备,利用其过滤掉污水中的悬浮物;第一超滤装置包括超滤、超滤产水箱及反洗设备,利用其进一步去除胶体类悬浮物、有机物、活性污泥等,使得第一超滤装置得到超滤水的SDI小于5。

在本申请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优选如图1所示,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反渗透装置60、浓盐水储罐70和外来调节水供应装置80,超滤水出口与第一反渗透装置60相连,第一反渗透装置60具有第一浓水出口和第一反渗透水出口;浓盐水储罐70与第一浓水出口相连;外来调节水供应装置80外来调节水供应装置80包括微滤设备和反渗透设备,微滤设备用于对煤制乙二醇废水的煤制乙二醇生产中所消耗的循环水排污水、化学再生水和锅炉排污水进行微滤,反渗透设备与微滤设备相连用于对微滤设备得到的微滤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设备具有第二浓水出口,第二浓水出口与浓盐水储罐70相连,第一反渗透装置60和反渗透设备的反渗透水用于作为煤制乙二醇生产中所消耗的循环水。对第一超滤装置得到的超滤水进行进一步的反渗透处理,其中得到的反渗透出水杂质含量很少,可以作为煤制乙二醇生产中所消耗的循环水使用,得到的反渗透浓水由于杂质离子含量较多,因此,可以考虑对其收集来作为盐的来源,此处的盐为主要指一价金属盐。

利用上述浓盐水储罐70中的反渗透浓水作为盐的制作原料进行进一步处理时,其中的水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回收,如图1所示,优选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水软化单元90,与浓盐水储罐70相连对浓盐水储罐70中的水进行软化处理。对浓盐水进行软化处理,提高盐的纯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水软化单元90包括高密度沉淀池91、多介质过滤装置92、第二超滤装置93、弱酸阳床装置94和除碳装置95,高密度沉淀池91与浓盐水储罐70相连;多介质过滤装置92与高密度沉淀池91的出水口相连;第二超滤装置93与多介质过滤装置92相连的出水口相连;弱酸阳床装置94与第二超滤装置93的出水口相连;除碳装置95与弱酸阳床装置94的出水口相连。上述高密度沉淀池91、多介质过滤装置92、第二超滤装置93、弱酸阳床装置94和除碳装置95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对应装置来实现,其中,利用高密度沉淀池91在处理时,和现有技术相似需要添加石灰、PAM、助凝剂(比如聚铁、聚铝等)等,多介质过滤装置92包括多介质过滤罐和多介质产水箱及反洗设备,利用多介质过滤装置92滤出胶体、药剂,使悬浮物浊度降低至<3NTU,然后经过第二超滤装置93使悬浮物浊度由<3NTU降低至<1NTU;弱酸阳床装置94包括弱酸阳床及和弱酸阳床产水箱及反洗、再生设备,利用其去除钙、镁等成垢离子,因二价、三价阳离子被软化后,生成的大量H+离子使水呈酸性,碳酸根浓度会增加;将弱酸阳床装置94得到的水送入除碳装置95,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碳酸根离子,达到降低碱度的目的,为高压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防止膜系统结垢创造条件,该除碳装置95可以包括除碳器、风机、产水池等设备。

进一步地,优选如图1所示,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装置100、浓缩装置110和结晶器120,第二反渗透装置100与除碳装置95的出水口相连,第二反渗透装置100为高压反渗透装置和超高压反渗透装置的组合装置,且高压反渗透装置在超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上游,高压反渗透装置具有第三浓水出口,超高压反渗透装置具有第四反渗透水出口;浓缩装置110与第三浓水出口相连,浓缩装置110具有分离水出口和第四浓水出口;结晶器120与第四浓水出口相连用于对第四浓水进行结晶,结晶器120具有析出水出口。上述除碳装置95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碳装置,包括除碳器、风机等构件。对除碳装置95处理后的水进一步进行反渗透处理对软化后的水进行浓缩;然后再采用浓缩装置110进行进一步浓缩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结晶。上述高压反渗透装置的实施压力为20~30bar。

在本申请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蒸氨单元10该包括氨气吸收器用于对蒸出的氨气进行吸收,第四反渗透水出口和析出水出口与氨气吸收器相连用于向氨气吸收器补充氨气吸收用水。通过将第四反渗透水出口和析出水出口与氨气吸收器相连,使得第四反渗透出水和析出水可以作为氨气吸收用水,进而使得本申请的处理系统无污水外排。

优选地,上述浓缩装置110为正渗透装置或MVR蒸发器。

在本申请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煤制乙二醇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对煤制乙二醇废水进行蒸氨处理,得到氨氮含量为50~100mg/L的蒸氨后废水;对蒸氨后废水进行调质,以得到硝酸根负荷为2000~6000mg/L、pH值为2~6、COD:磷盐重量为180:1~220:1的调质水;对调质水进行反硝化处理,得到反硝化处理水;对反硝化处理水进行厌氧生化处理,得到厌氧处理废水;对厌氧处理废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水。

本申请在生化处理之前设置了蒸氨处理和调质处理,因此可以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固定氨转化为游离氨后被蒸出,进而降低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同时,通过对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pH值和磷含量进行调节,使调质废水满足反硝化处理的进水要求,利用上述反硝化处理去除废水中的NO3-、NO2-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利用上述厌氧生化处理对未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利用上述好氧生化处理主要对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对调质废水的高效处理。优选地,上述调质过程添加磷源来调整COD:磷盐重量为180:1~220:1。

为了提高蒸氨处理效率,优选上述蒸氨处理的过程中烧碱的投加量与进水固定氨的摩尔比为1:1,优选煤制乙二醇废水的pH值为11~12。另外,为了提高本申请的处理方法的经济效益,优选蒸氨处理蒸出的氨气采用吸收法以氨水的形式进行回收,进一步优选氨水中氨的质量含量为10~20%。

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对蒸氨后废水进行调质的过程包括:将蒸氨后废水与甲醇废水进行混合并添加酸性物质,得到调质水,优选调质水的TDS为3000~9000mg/L、有机负荷为3000~5000mg/L。然后蒸氨后废水和甲醇废水进行混合,以对蒸氨后废水进行初步的调质和稀释,然后添加酸性物质使调质废水的pH值下降,进而提供满足后续反硝化处理所要求的碳源、C/N比、有机负荷、NO3-负荷、水力负荷。为了优化反硝化处理效率,优选上述反硝化处理在微氧的环境中进行,且反硝化处理的温度为30~33℃、碳氮比为2:1~3:1,反硝化处理水的pH值为6.5~7.5。为了优化厌氧生化处理效果,优选控制厌氧生化处理的进水氨氮负荷小于100~300mg/L,以保证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上述的微氧环境为现有技术中通常所定义的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的环境。更优选厌氧生化处理的温度为33~36℃、碳氮比为5:1~8:1、水力停留时间为72~120h,进一步优选厌氧处理废水的pH值为6.8~7.2。更为优选好氧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实施。

为了提高生化处理效率、节约成本,优选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对生化处理水进行沉淀分离得到污泥和澄清液的过程,优选将分离得到的污泥返回生化处理步骤作为补充污泥使用。通过沉淀处理对生化处理水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其中的污泥中含有许多优势菌种,因此将其返回至生化处理步骤可以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并节约成本,具体地可以分别返回反硝化处理步骤、厌氧生化处理步骤和好氧生化处理步骤,具体的返回量可以根据实施的废水处理效果进行调节。优选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澄清液依次进行砂滤和第一超滤,得到第一超滤水,第一超滤水的SDI为小于5,pH值为6.8~7.2。上述砂滤和第一超滤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设备来实施,其中实施砂滤的砂滤装置可以包括砂滤、砂滤产水箱及反洗设备,利用其过滤掉污水中的悬浮物;实施第一超滤的第一超滤装置包括超滤、超滤产水箱及反洗设备,利用其进一步去除胶体类悬浮物、有机物、活性污泥等,使得第一超滤装置得到超滤水的SDI小于5。

在本申请又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超滤水中添加阻垢剂、还原剂(比如亚硫酸钠),形成预处理水;对预处理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第一反渗透浓水和第一反渗透出水;将第一反渗透出水用作煤制乙二醇生产中的部分循环水使用。对第一超滤装置得到的超滤水进行进一步的反渗透处理,其中得到的反渗透出水杂质含量很少,可以作为煤制乙二醇生产中所消耗的循环水使用,减少了水的外排,节约了水资源。

利用上述反渗透浓水作为盐的制作原料进行进一步处理时,其中的水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回收,优选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对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沉淀,得到初软化水;采用多介质过滤装置对初软化水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水;对过滤水进行第二超滤,得到第二超滤水;采用弱酸阳床装置对第二超滤水进行软化,得到酸性水;以及采用除碳装置对酸性水进行除碳处理,得到软化水。上述高密度沉淀、多介质过滤装置、第二超滤所采用的第二超滤装置、弱酸阳床装置和除碳装置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对应装置来实现,其中,多介质过滤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罐和多介质产水箱及反洗设备,利用多介质过滤装置滤出胶体、药剂,使悬浮物浊度由<3NTU降低至<1NTU;弱酸阳床装置包括弱酸阳床及和弱酸阳床产水箱及反洗、再生设备,利用其去除钙、镁等成垢离子,因二价、三价阳离子被软化后,生成的大量H+离子使水呈酸性,碳酸根浓度会增加;将弱酸阳床装置得到的水送入除碳装置,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碳酸根离子,达到降低碱度的目的,为高压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防止膜系统结垢创造条件,该除碳装置可以包括除碳器、风机、产水池等设备。

优选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采用高压反渗透装置和超高压反渗透装置依次对软化水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反渗透浓水和第二反渗透出水,第二反渗透浓水的TDS为30000~40000mg/L、TOC小于100mg/L;对第二反渗透浓水进行浓缩处理,得到TDS为200000~220000mg/L浓盐浆;对浓盐浆进行结晶处理,得到晶盐和析出水。对除碳装置处理后的水进一步进行反渗透处理对软化后的水进行浓缩;然后再采用浓缩装置进行进一步浓缩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结晶。

在本申请再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对蒸氨处理得到的氨气进行吸收的过程,优选将析出水和第二反渗透出水用作吸收氨气的用水。第三反渗透出水和析出水可以作为氨气吸收用水,进而使得本申请的处理系统无污水外排。

优选地,采用正渗透技术或者MVR蒸发技术对浓盐浆进行浓缩处理,进一步优选正渗透技术所采用的汲取液为NH3/CO2汲取液、MgCl2溶液或2-甲基咪唑类化合物。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以内蒙古某30万吨乙二醇项目改造后为例:

内蒙古某30万吨乙二醇是以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即以CO、H2和O2为主要原料,经中间产品草酸二甲酯,间接合成乙二醇的新技术。首先,乙二醇废水以14m3/h的流速进入到蒸氨池中,在98~120℃的顶部出口温度下进行蒸氨,得到蒸氨后废水,蒸氨后废水与甲醇废水8m3/h一起进入调节池混合,使得调质水的TDS为3000~9000mg/L、有机负荷为3000~5000mg/L,并向调节池中添加硫酸以调节所得到的调质废水的pH值在2~6之间,然后使调质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其中的溶解氧为0.3~0.5mg/L,此过程主要是去除乙二醇废水中的硝酸根,反应温度控制在30~33℃,C/N比在(2~3):1;根据硝酸负荷调节加烧碱,烧碱与氨氮的摩尔比为1:1,保证反硝化出水的pH值在6.8~7.2,在除去硝酸根的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反硝化出水进入到厌氧滤池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6℃,溶解氧为零,C/N比在(5~8):1;厌氧出水满足pH值在7~7.5,有机物去除率在70%,厌氧处理出水进入到SBR处理装置中,继续处理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好氧处理出水进入到砂滤器中进行砂滤,砂滤所用砂粒粒径为0.5~1.2mm,不均匀系数为2;砂滤器出水进入第一超滤器中进行超滤,得到超滤水,第一超滤器的膜孔径范围为0.001~0.02μm。超滤水进入第一反渗透装置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第一反渗透水和第一浓水,第一反渗透水进入循环水补水系统,同时全厂来的循环水排污、气化灰渣水、锅炉排污水经过微滤设备、反渗透设备处理的产水进入循环水补水系统中,反渗透设备的第二浓水和前述的第一浓水收集在浓盐水储罐中。

使浓盐水储罐中的浓盐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并向高密度沉淀池中添加石灰、PAM和聚铁对浓盐水进行沉淀处理;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进入多介质过滤装置,利用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出水中的胶体药剂,并使悬浮物浊度<3NTU后提升到浓水超滤装置,利用浓水超滤装置去除浊度以达到<1NTU,进一步去除胶体类悬浮物、有机物、污泥等,出水SDI小于5,且将pH值调到7~7.2,添加阻垢剂、亚硫酸钠药剂时进入到高压反渗透装置(DTRO)中,在<60bar压力下进行,收水率在98%以上,TDS由8000mg/l浓缩为10倍到80000mg/l左右,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产水进入循环水补水系统,浓水进入到超高压反渗透装置(STRO),收水率在50%以上,产水进入到循环水补水系统中,STRO在<120bar压力下TDS由80000mg/l浓缩为2倍达到160000mg/l后进入到蒸发器中,在蒸发器中浓盐液再继续浓缩1~2倍后,TDS达到220000~240000mg/l,蒸发出的水到循环水补水系统中回用,7m3/h的浓盐浆排到蒸发塘蒸发,得到盐结晶以及析出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在生化处理单元之前设置了蒸氨单元和调质单元,因此可以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固定铵转化为游离氨后被蒸出,进而降低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同时,通过调质单元对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和pH值进行调节,使调质废水满足生化处理单元的反硝化装置的进水要求,利用上述反硝化装置去除废水中的NO3-、NO2-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利用上述厌氧处理装置对未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利用上述好氧处理装置主要对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进行处理,进而利用生化处理单元能够实现对调质废水的高效处理。

本申请在生化处理之前设置了蒸氨处理和调质处理,因此可以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固定铵转化为游离氨后被蒸出,进而降低了煤制乙二醇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同时,通过对蒸氨后废水的硝酸根负荷和pH值进行调节,使调质废水满足反硝化处理的进水要求,利用上述反硝化处理去除废水中的NO3-、NO2-同时也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利用上述厌氧生化处理对未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利用上述好氧生化处理主要对剩余的有机物及部分氨氮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对调质废水的高效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