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脱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755发布日期:2019-03-15 20:2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脱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环保疏浚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脱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水下疏浚技术大多采用抓斗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吸泥式挖泥船等,以上挖泥船挖出的淤泥等废弃物直接堆放陆上的堆场上或定点的水域,具堆放场地大,环境污染大,目前淤泥脱水方法是先用以上方法将淤泥在堆放场沉积池沉积后,用螺旋机械方式进行脱水,脱水效率低,耗能高,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出一种淤泥脱水输送装置和脱水方法,以解决传统技术中,脱水效率低、能耗和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淤泥脱水输送装置,包括淤泥脱水罐、水汽分离罐、真空泵和淤泥脱水放气机构;所述淤泥脱水罐通过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将淤泥吸附到淤泥脱水罐中,所述淤泥脱水放气机构对淤泥脱水罐内的淤泥喷射气压使淤泥层向上挤出水分子,淤泥顶部的水层以及水分子通过淤泥脱水放气机构收集到水汽分离罐内。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吸泥管、吸泥泵和泥水输送管;所述括吸泥管、吸泥泵和泥水输送管依次连通,所述泥水输送管的一端与淤泥脱水罐的顶部连通,所述泥水输送管设置有泥水阀。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回气管输送管和傍通回水气输送管;所述回气管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淤泥脱水罐与水汽分离罐,所述傍通回水气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回气管输送管连通,所述回气管输送管上安装有回水气阀,所述傍通回水气输送管上安装有单向阀和真空泵。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伸缩式排水气机构;所述伸缩式排水气机构安装在淤泥脱水罐内的顶部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回气管输送管的一端与伸缩式排水气机构连通。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淤泥脱水放气阀,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到淤泥脱水罐底部的气体喷嘴,另一端连通气体补充泵。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气体增压泵进气管,所述气体增压泵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汽分离罐和排气管连通,所述气体增压泵进气管上安装有气体增压泵。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所述放气机构的结构为气体增压泵或者气体补充泵。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淤泥脱水罐内的浮体,所述伸缩式排水气机构设置有横向的折弯端,所述浮体设置在折弯端的下方。

上述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中,还包括排泥压气阀和排泥压气阀输送管;所述排泥压气阀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淤泥脱水罐和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泥压气阀安装在排泥压气阀输送管上。

一种淤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真空泵和吸泥泵将泥水吸附到淤泥脱水罐内,淤泥吸附到一定的量后;b、打开气泵,将气压从淤泥脱水罐送到水汽分离罐内,气压从淤泥脱水罐的底部向上喷射,向上喷射淤泥脱水罐内的淤泥使淤泥层挤出水分子,挤出的水分子与淤泥层顶部的水层融合;c、当淤泥层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将水吸出并送到水汽分离罐内;d、关闭气泵,淤泥脱水罐进行排泥,水汽分离罐进行排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通过气压原理进行脱水,脱水效率高,降低了能耗,从而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淤泥脱水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吸泥管、2为吸泥泵、3为泥水输送管、4为泥水阀、5为气体喷嘴、6为淤泥层、7为水层、8为西口、9为气体腔、10为伸缩式排水气装置、11为淤泥脱水罐、12为浮体、13为回水气输送管、14为傍通回水气输送管、15为真空泵、16为单向阀、17为回水气阀、18为气体增压泵进气管、19为气体增压泵、20为水气分离罐、21为排水阀、22为排水管、23为气体补充泵、24为排泥压气阀、25为淤泥脱水放气阀、26为排泥谁送管、27为排泥阀、28为装置平台、29为吸泥平台、30为排气管、31为排泥压气阀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淤泥脱水输送装置,包括淤泥脱水罐11、水汽分离罐20、真空泵15、气体增压泵进气管18、排气管30、淤泥脱水放气机构、吸泥管1、排泥压气阀24、排泥压气阀输送管31、回气管输送管13、傍通回水气输送管14、吸泥泵2和泥水输送管3;所述括吸泥管1、吸泥泵2和泥水输送管3依次连通,所述泥水输送管3一端与淤泥脱水罐11的顶部连通,所述泥水输送管3设置有泥水阀4,所述泥水阀4用于控制泥水输送管3流通。所述回气管输送管13的两端分别连通淤泥脱水罐11与水汽分离罐20,所述傍通回水气输送管14的两端分别与回气管输送管13连通,所述回气管输送管13上安装有回水气阀17,所述傍通回水气输送管14上安装有单向阀16和真空泵15。所述排气管30上设置有淤泥脱水放气阀,所述排气管3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到淤泥脱水罐11底部的气体喷嘴5,另一端连通气体补充泵23。所述放气机构的结构为气体增压泵或19者气体补充泵23。所述气体增压泵进气管18的两端分别与水汽分离罐20和排气管30连通,所述气体增压泵进气管18上安装有气体增压泵19。所述排泥压气阀输送管31的两端分别与淤泥脱水罐11和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泥压气阀24安装在排泥压气阀输送管31上。

具体的说,还包括伸缩式排水气机构10;所述伸缩式排水气机构10安装在淤泥脱水罐11内的顶部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回气管输送管13的一端与伸缩式排水气机构10连通。

上述的放气机构的结构为气体增压泵或19者气体补充泵23。

为了实现还包括设置在淤泥脱水罐11内的浮体12,所述伸缩式排水气机构设置有横向的折弯端,所述浮体12设置在折弯端的下方。通过浮体来感应水层7的高度。

一种环保疏浚淤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真空泵和吸泥泵将泥水吸附到淤泥脱水罐内,淤泥吸附到一定的量后;

b、打开气泵,将气压从淤泥脱水罐送到水汽分离罐内,气压从淤泥脱水罐的底部向上喷射,向上喷射淤泥脱水罐内的淤泥使淤泥层挤出水分子,挤出的水分子与淤泥层顶部的水层融合;

c、当淤泥层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将水吸出并送到水汽分离罐内;

d、关闭气泵,淤泥脱水罐进行排泥,水汽分离罐进行排水。

工作时,吸泥泵2,气体增压泵19,气体补充气泵23将视为连续运转状态;

1,将伸缩式排水气装置10升至最顶端位置,启动真空泵15,淤泥脱水罐的气体腔9中的气体形成真负压气体,打开泥水阀4,利用淤泥脱水灌11内的真空吸力和吸泥泵2的吸力及吹力将水下泥水混合物通过泥水吸管1,吸泥泵2,泥水输送管3,泥水阀4,进入淤泥脱水灌11内,当进入到淤泥脱水灌11的水层7到达设定位置后关闭真空泵15和泥水阀4(淤泥沉淀后,由于淤泥和水的重力不同,一部分水会在淤泥层的顶部形成水层);

2,打开淤泥脱水放气阀25,回水气阀17,气体增压泵19或气体补充气泵23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管30,淤泥脱水放气阀25,气体喷嘴5进入淤泥脱水灌11下方的淤泥层6,高压气体进入淤泥层6形成气泡向上运动,将气体腔9内形成压力气体,压力气体达到设定压力后,压力气体就经吸口8,伸缩式排水气装置10,回水气输送管,回水气阀17回入水气分离灌20,使气体腔9内保持设定的压力,同时淤泥层6在气体腔9内压力气体压榨下,淤泥层6内的水分子随着淤泥层6内的气泡向上运动时一起向上挤出,达到淤泥脱水的效果,当淤泥层6的含水量达到要求后,将伸缩式排水气装置10放入水层7,把浮体12浮在水层7中间,伸缩式排水气装置10的吸口8浸入水层7中间,将水层7的水通过吸口8,伸缩式排水气装置10,回水气管13,回水气阀17进入水气分离灌20,当水层7的水位排到设定位置时,关闭淤泥脱水放气阀25和回水气阀17;

3,打开排泥阀27和排泥压气阀24,淤泥层6脱水后的泥经排泥阀27排泥管26排出,当淤泥层6脱水后的泥位排到设定位置时关闭排泥压气阀24和排泥阀27;

4,重复以上1-3的动作,达到连续淤泥脱水的目的。

5,在以上连续淤泥脱水过程中,水气分离灌20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设定范围之内,当水位超过设定高底时,排水阀21打开,水气分离灌20内的水通过排水阀21和排水管26排出,当水气分离灌20的水位低于设定低位时,排水阀21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