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污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549发布日期:2019-01-15 23:2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污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行业,因为整个印刷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污水处理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现状就是既浪费水源、浪费显影液、润版液等材料,同时又有大量的污水排放污染环境。

如公开(公告)号为CN205287755U的一种卧式印刷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以及安装于过滤箱内部的隔板,隔板以上填充有石英砂,石英砂用于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粒子等杂物,进入过滤箱内的污水经由石英砂的过滤之后通过隔板,并进行排放。

上述这类方案中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石英砂类似于竹炭等净化物质,即属于一次性产品,则要实现上述装置高效净水,就需要频繁更换石英砂。但是上述装置中的石英砂是填充在过滤箱内的,要实现石英砂的更换需翻转整个过滤箱,以使石英砂从石英加料口倒出,所以石英砂的更换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污水净化装置,通过净化组件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而且通过将石英砂收纳于净化组件内,以方便石英砂的更换,从而降低操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污水净化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一端的外周壁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进水管的一端端口处封盖有净化组件且净化组件螺栓连接于固定环;净化组件包括净化盘、封板,净化盘一侧壁上凹陷有填料槽且填料槽的槽底开有过滤孔,填料槽内填充有石英砂,封板可拆卸封盖于填料槽的槽口处,封板上开有滤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内的污水依次穿过滤水孔、石英砂、过滤孔,此过程中,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粒子等杂物将被石英砂吸附。被净化过的水将汇聚至收集箱内,并通过出料管排走。当填料槽内的石英砂失效之后,可拆卸净化组件,并更换填料槽内的石英砂,更换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板较净化盘更靠近进水管,封板远离净化盘的一侧壁上安装有集料管,集料管嵌于进水管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净化组件的过程中,某些固体杂质以及部分浮沫将留在封板上侧,即集料管内,而集料管能限制这部分固体杂质以及浮沫的流动,方便集中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周壁上连通有分水管,分水管上安装有分水阀,分水管的周壁上固定套有定位环,分水管远离进水管一端端口处也封盖有一组净化组件,净化组件与定位环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进水管上的净化组件进行拆卸换料时,可先关闭进水阀,再对进水管上的净化组件进行拆卸换料,此时污水将通过分水管进至分水管上的净化组件内;同理,当分水管上的净化组件需要更换石英砂时,只需关闭分水阀,使进水管上的净化组件持续工作。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整个装置能持续不断的处于工作状态,而在更换某个净化组件时,不需要停止污水的净化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槽内设有若干块分隔板,且分隔板垂直于填料槽的槽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可用于限制石英砂的频繁流动,从而提高石英砂在填料槽内的平整度,最终使得石英砂能更为充分的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粒子等杂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板转动连接在净化盘上且净化盘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净化盘和封板的净化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转动连接在净化盘上的目的是,方便封板的启闭,同时也可降低封板被拆下而遗失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盘远离封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防溅管,防溅管与集料管同轴线设置,且所有过滤孔均被包围在防溅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溅管用于降低水溅至螺栓上的量,从而降低螺栓生锈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板靠近净化盘一侧的侧壁上开有下环槽,净化盘与封板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环且第一密封环嵌于下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净化盘与封板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未经净化的污水流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板与固定环抵接设置且封板上开有上环槽,上环槽内嵌有第二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进水管与封板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未经净化的污水流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净化组件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而且通过将石英砂收纳于净化组件内,以方便石英砂的更换,从而降低操作难度;

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集料管,可使某些固体杂质以及部分浮沫集中在集料管内,以便集中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净化组件的结构;

图4为图1中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水管;11、进水阀;12、收集箱;13、出料管;14、固定环;2、分水管;21、分水阀;22、定位环;3、净化组件;31、净化盘;311、防溅管;312、过滤孔;32、封板;321、集料管;322、滤水孔;4、上环槽;41、第二密封环;5、下环槽;51、第一密封环;6、填料槽;61、分隔板;7、净化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印刷污水净化装置,参考图1和图2,包括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1,进水管1上安装有进水阀11,进水管1的周壁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14,进水管1下端端口处封盖有净化组件3,且净化组件3螺栓连接于固定环14,净化组件3用于净化进水管1中流出的污水。进水管1的周壁上连出有分水管2,分水管2上安装有分水阀21,分水管2的周壁上固定套设有定位环22,分水管2下端端口处也封盖有净化组件3。进水管1和分水管2的下方接有收集箱12,收集箱12下侧连出有出料管13,收集箱12用于收集净化之后的水,并由出料管13排走。

参考图3和图4,净化组件3包括净化盘31、封板32,净化盘31的上侧壁凹陷有圆柱形的填料槽6,且填料槽6的槽底开有过滤孔312。填料槽6内固定有若干块分隔板61,且分隔板61垂直于填料槽6的槽底设置,分隔板61用于将填料槽6分隔成多个腔体,腔体内可填充石英砂(图中未示出)。封板32铰接封盖于填料槽6的槽口处,封板32上开有滤水孔322。净化盘31上螺纹连接有净化螺栓7,净化螺栓7用于固定净化盘31和封板32,同时净化螺栓7可将净化组件3固定到固定环14或定位环22上。则当净化组件3安装在进水管1和分水管2上时,进水管1和分水管2内的污水依次穿过滤水孔322、石英砂、过滤孔312,此过程中,完成污水过滤。

参考图3和图4,封板32上侧侧壁上垂直固定有集料管321,集料管321嵌于进水管1或分水管2的内壁上,当拆下净化组件3时,污水中被过滤出来的某些固体杂质以及部分浮沫留在了封板32上侧,而集料管321能限制这部分固体杂质以及浮沫的流动,方便集中清理。净化盘31下侧的侧壁上垂直固定有防溅管311,防溅管311与集料管321同轴线设置,且所有过滤孔312均被包围在防溅管311内。防溅管311用于降低水溅至净化螺栓7上的量,从而降低净化螺栓7生锈的概率。

参考图3和图4,封板32下侧的侧壁上开有下环槽5,净化盘31与封板32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环51,且第一密封环51嵌于下环槽5内。封板32上侧开有上环槽4,上环槽4内嵌有第二密封环41。

具体实施原理:当净化组件3安装在进水管1和分水管2上时,进水管1和分水管2内的污水依次穿过滤水孔322、石英砂、过滤孔312,此过程中,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粒子等杂物将被石英砂吸附。而某些固体杂质以及部分浮沫将留在封板32上侧,即集料管321内。被净化过的水将汇聚至收集箱12内,并通过出料管13排走。

当填料槽6内的石英砂失效之后,可拆卸净化组件3,并更换填料槽6内的石英砂,更换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