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1072发布日期:2019-04-09 23:0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膜能有效除去悬浮物和细菌降低污水的有机负荷,是出水水质得到改善,超滤膜可以去除水中包括水蚤、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甚至病毒在内的微生物,可以完全脱除中水的细菌和大肠杆菌,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BOD、COD、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浓度,获得稳定优异的中水水质;通过反渗透膜让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隔绝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还有重金属和病菌等等,从而达到纯净水和有害水分开。反渗透膜能够除去水中各种有害杂质,可以有效降低水的硬度,产出口感较好的直接饮用水。由于使用者使用处理后的水,能够用于日常使用或者饮用,对水的纯净程度需求不相同,用反渗透膜需要打开水泵,且反渗透膜的成本较高,对水净化需求不高的场合使用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能够调节使用超滤处理还是进一步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后直接饮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水体过滤没有选择性的缺点,提供一种膜过滤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膜过滤设备,包括进水组件、膜设备组件、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口、粗滤单元和第一进水阀;第一进水口、粗滤单元和第一进水阀通过进水管路连接;膜设备组件包括第一膜设备单元、第二膜设备单元和第三膜设备单元,第一膜设备单元通过进水管路与粗滤单元连接,第一膜设备单元中安装有生物膜,第一膜设备单元的出口与第二膜设备单元的进口连通,第二膜设备单元内设有蓄水部,蓄水部的外侧为环形管道,环形管道和蓄水部之间安装有超滤膜;蓄水部与第三膜设备单元通过第二进水阀连通,第三膜设备单元中间设有一个形状为圆柱形的空槽,第三膜设备单元中安装有反渗透膜;出水组件包括第二进水口、出水口、控制阀和出水阀,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控制阀与第三膜设备单元连通,蓄水部通过出水阀与出水口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超滤膜的进水面积,从而避免了进水面积过小导致的膜性能降低,提高了净水性能。

作为优选,粗滤单元中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包括石英砂、活性炭。石英砂和活性炭能够初步过滤水体,并吸附部分有机、有色物质,并能有效除味。

作为优选,第二进水口为圆柱形,出水口为环形,第二进水口设于出水口的中央。第二进水口设于出水口的中间,出水口的截面为圆形,能有效节省设置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空间。

作为优选,第二进水口内安装有第二水泵。需要冲洗时,打开第二水泵,能够进行反向冲洗,使过滤膜尤其是反渗透膜和超滤膜回复状态。

作为优选,出水口的管壁上还设有制冷器和加热器。出水口装有制冷器和加热器,打开制冷器或者加热器能够加热或者制冷处理完的水,在使用或者使用水的时候能够直接得到热水或者冷水。

作为优选,环形管道的外环壁上安装有用于除垢的离子交换设备。离子交换设备能够释放阴离子或阳离子,在水流的作用下,能够冲洗超滤膜、反渗透膜、生物膜,并且与其表面的离子进行反应,去除水垢,能有效解决膜失效的问题。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控制阀、第一水泵、出水阀、制冷器、加热器、离子交换设备连接并控制其开关。控制模块能够显示阀门压力数据,并且通过控制第一水泵、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控制阀、出水阀、制冷器、加热器、离子交换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膜过滤设备的运行。待处理的水经过第一进水阀进入粗滤单元后经如第一膜设备单元过滤,再进入第二膜设备单元过滤完后,通过控制出水阀和控制阀可以选择直接出水还是再经过第三膜设备单元过滤出水,如果要经过第三膜设备单元过滤,控制模块打开第一水泵加压,出水时能够控制打开制冷器或者加热器给水制冷或者加热提高实用性。控制阀可以控制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闭,设备使用完毕后可以打开第二进水泵,控制阀控制第二进水口打开,水反向冲洗过滤膜,并控制打开离子交换设备,膜表面的离子进入水中并与离子交换设备反应,使过滤膜回归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处理后的水能够用于日常使用或者饮用,通过粗滤单元减轻生物膜的过滤压力,生物膜的预过滤除有机杂质能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反渗透膜在经过前三种膜过滤后的选择性使用也能极大的延长其使用寿命,能够根据使用者对水的纯净程度需求不相同,能够调节使用超滤处理还是进一步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后直接饮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进水组件、2—膜设备组件、3—出水组件、11—第一进水口、12—粗滤单元、13—第一进水阀、21—第一膜设备单元、22—第二膜设备单元、23—第三膜设备单元、24—第二进水阀、25—第一水泵、31—第二进水口、32—出水口、33—控制阀、34—出水阀、211—生物膜、221—蓄水部、222—超滤膜、223—离子交换设备、231—空槽、232—反渗透膜、311—第二水泵、321—制冷器、322—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膜过滤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组件1、膜设备组件2、出水组件3,进水组件1包括第一进水口11、粗滤单元12和第一进水阀13;第一进水口11、粗滤单元12和第一进水阀13通过进水管路连接;膜设备组件2包括第一膜设备单元21、第二膜设备单元22和第三膜设备单元23,第一膜设备单元21通过进水管路与粗滤单元12连接,第一膜设备单元21中安装有生物膜211,第一膜设备单元21的出口与第二膜设备单元22的进口连通,第二膜设备单元22内设有蓄水部221,蓄水部221的外侧为环形管道,环形管道和蓄水部之间安装有超滤膜222;蓄水部221与第三膜设备单元23通过第二进水阀24连通,第三膜设备单元23中间设有一个形状为圆柱形的空槽231,第三膜设备单元23中安装有反渗透膜232;出水组件3包括第二进水口31、出水口32、控制阀33和出水阀34,第二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通过控制阀33与第三膜设备单元23连通,蓄水部221通过出水阀34与出水口32连通。本实施中,反渗透膜232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粗滤单元12中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包括石英砂、活性炭。

第二进水口31为圆柱形,出水口32为环形,第二进水口31设于出水口32的中央。

第二进水口31内安装有第二水泵311。

出水口32的管壁上还设有制冷器321和加热器322。

环形管道的外环壁上安装有用于除垢的离子交换设备223。

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水泵13、第一进水阀13、第二进水阀24、控制阀33、出水阀34、制冷器321、加热器322、离子交换设备223连接并控制其开关。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