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449发布日期:2019-03-27 09:3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指的是用向水中充气或机械搅动等方法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是废水需氧生物处理的中间工艺。传统的曝气方式,是将曝气管放置于废水池的池底,通过气泵向曝气管通气。

目前,公开号为CN10810131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砂池、格栅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氧化沟、第二好氧池、沉淀池、风机、消毒池、污泥池和压滤机,氧化沟和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内部均设有通入池底的曝气管,曝气管通过通风管与风机相连,曝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孔。

上述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风机抽风通过通风管进入曝气管中对好氧池内输送空气,空气通过曝气管上的出气孔向池体内通气,出气孔的位置固定,排出的空气按照固定的路径进入池体中,空气与好氧池内的水的接触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具有曝气管排出的空气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和气泵,调节池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池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通过通风管与气泵相连,所述曝气管和通风管相连,所述曝气管沿轴向设有若干出气环,所述出气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曝气管上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槽,所述出气环转动连接于出气槽外壁上,所述出气孔呈倾斜设置,所述出气环的中心与出气孔轴线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通过通风管向曝气管内通气,气流通过出气槽流向出气环,并通过出气孔排出至调节池内。气流通过出气孔时,由于出气孔倾斜设置,出气环的中心不在出气孔的轴线上,气流通过出气孔时,气流撞击到倾斜设置的出气孔的内壁上,对倾斜出气孔施加推力,出气环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出气孔跟着转动。排出的气流跟随转动的出气孔,气流以一定的转速排入调节池中,出气孔旋转,排出的气流进入调节池中的角度较多,气流的运动路径较多,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调节池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管上成对设置有若干限位片,所述出气环位于成对设置的两限位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环在两片限位片之间转动,两片限位片对出气环进行限位和遮挡,防止出气环沿曝气管发生轴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环与曝气管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环转动,连接滚珠跟着转动,出气环通过连接滚珠和曝气管相连,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出气环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滚珠设有两排位于出气环内圈的两侧,所述曝气管上成对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连接滚珠转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滚珠在限位槽内滚动带动出气管转动,限位槽对连接滚珠进行限位和导向,防止卡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包括主管和分管,所述分管包括支撑管和连接管,支撑管设有多个,呈“口”字形水平设置于调节池底部,支撑管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管与主管相连,曝气管均匀设置于支撑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池的池底一般为方形,支撑管设为多个方形与调节池的池底相贴合,多个分管和多个曝气管铺设于调节池的底部,多个支撑管和曝气管与调节池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进一步增大曝气管排出的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池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调节池分为若干调节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水孔连通相邻两调节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池通过隔板分为多个调节腔,多个调节腔依次连通,调节腔依次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通过过水孔向下一个调节腔流动,过水孔限制污水的流动量,增长污水在调节腔内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分为奇板和偶板,所述奇板和偶板交错设置,所述过水孔分为设于奇板上的奇孔和设于偶板上的偶孔,所述奇孔靠近调节腔的一端,偶孔靠近调节腔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奇孔进入调节腔内,污水向偶孔流动,并从偶孔流出向下一个调节腔流动。奇孔和偶孔分别设于调节腔的两端,污水的流动路径较长,从而增长污水在调节腔内的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口处设有附壁式铸铁镶铜闸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壁式铸铁镶铜闸门的结构强度较高,所能承受的水压较大,不易变形,使用寿命较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出气环的设置,出气环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出气孔跟着转动。排出的气流跟随转动的出气孔,气流以一定的转速排入调节池中,出气孔旋转,排出的气流进入调节池中的角度较多,气流的运动路径较多,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调节池的污水处理效果;

2、通过隔板的设置,调节池被分为多个调节腔,污水在调节腔内的处理时间较长,调节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曝气管和通风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出气环与曝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11、隔板;111、奇板;112、偶板;12、调节腔;13、过水孔;131、奇孔;132、偶孔;2、进水管;3、出水管;4、曝气管;41、出气槽;42、限位片;43、限位槽;5、通风管;51、主管;511、总管;512、支管;52、分管;521、支撑管;522、连接管;6、出气环;61、出气孔;7、连接滚珠;8、附壁式铸铁镶铜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的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端部设有附壁式铸铁镶铜闸门8。附壁式铸铁镶铜闸门8对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启闭进行控制,附壁式铸铁镶铜闸门8的结构强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调节池1连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对调节池1进行供养,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交换气态物质和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气体从水中逸出,去除水的臭味或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氧气溶入水中,以提高溶解氧浓度,达到除铁、除锰或促进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如图1,调节池1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将调节池1分为若干调节腔12,隔板11上开设有过水孔13,污水通过过水孔13从一个调节腔12流向另一个调节腔12。隔板11将调节池1分为若干调节腔12,多个调节腔12依次对污水进行分级处理,便于操作人员的控制。污水通过过水孔13在调节腔12之间流动,污水的流速和流量得到控制和减缓,污水在调节腔12内的残留的时间较长,提高调节腔12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如图1,隔板11分为奇板111和偶板112,奇板111和偶板112依次交错设置,开设于奇板111上的过水孔13为奇孔131,开设于偶板112上的过水孔13为偶孔132。位于奇板111和偶板112之间的调节腔12包括头部和尾部,奇孔131位于头部,偶孔132位于尾部。奇孔131和偶孔132之间的距离较远。污水从奇孔131进入该调节腔12内,向偶孔132流动。由于奇孔131和偶孔132之间的距离较长,基本与调节腔12的长度相等,因此污水的流动路径较长,污水在调节腔12的流动时间较久,调节腔12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

如图1和图2,曝气装置包括气泵(图中为画出)、通风管5和曝气管4。气泵(图中为画出)、通风管5和曝气管4依次相连。曝气管4设于调节腔12的底部,气泵打开通过通风管5向曝气管4供气,气流通过曝气管4进入调节腔12内。

如图2,通风管5包括主管51和分管52,主管51包括一根总管511和若干支管512。总管511与气泵相连,支管512位于各个调节腔12的上方,并同时与总管511相连。分管52包括支撑管521和连接管522,连接管522设有三根,支撑管521对应设有三组。三组支撑管521都组成“口”字形,依次水平铺设于调节腔12的底部,曝气管4与支撑管521相连通。三根连接管522的下端分别与三组支撑管521相连,三根支撑管521的上端同时与分管52相连。气泵打开,气流依次经过、主管51、支管512、连接管522、支撑管521和曝气管4,最终排出。

如图2,三组支撑管521所占的面积较大,与调节腔12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大曝气管4排出的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处理效果。连接管522、分管52和总管511将若干支撑管521与气泵相连通,便于气泵供气。

如图3,曝气管4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出气槽41。出气槽41呈扇形设置三个一组周向分布在曝气管4上,曝气管4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组出气槽41。曝气管4在每组出气槽41的外壁处转动连接有出气环6,出气环6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出气槽41的出气孔61。出气孔61呈倾斜设置,出气环6的中心不在出气孔61的轴线上。气流通过出气孔61时,气流撞击到倾斜设置的出气孔61的内壁上,对倾斜出气孔61施加推力,出气环6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出气孔61跟着转动。排出的气流进入调节池1(见图1)中的角度较多,气流的运动路径较多,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调节池1(见图1)的污水处理效果。

如图3,出气环6通过若干连接滚珠7与曝气管4相连。出气环6转动,带动连接滚珠7滚动,连接滚珠7沿曝气管4的外壁滚动。出气环6与曝气管4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出气环6的转动。

如图3,连接滚珠7设有两排位于出气环6内圈的两侧。曝气管4上成对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43。限位槽43与连接滚珠7相互配合,两排连接滚珠7分别滚动连接于相应的限位槽43内。限位槽43对连接滚珠7进行导向和限位,防止连接滚珠7重叠抵压卡死。

如图3,曝气管4上在所有出气环6的两侧成对设有限位片42。限位片42对出气环6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出气环6沿曝气管4轴向滑动,影响排气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污水从进水管2进入调节池1中,污水依次经过所有调节腔12。气泵开启,气流通过通风管进入曝气管4中,气流从出气孔61排出时,气流带动出气环6转动,气流的流向发生改变,气流的路径较多与水流的接触面积较大,调节腔12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污水最终从排水管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