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式污泥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222发布日期:2019-08-16 22:4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导流式污泥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剩余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导流式污泥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化剩余污泥是污水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后,从二次沉淀池、沉淀区或生物反应池中排出的生化处理系统污泥,是由液固两相组成的非均质体。生化剩余污泥是由有机残片、微生物、无机颗粒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对环境污染性很强,且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浓缩处理后的生化剩余污泥依然含有大量水分,含水率在97%以上,进一步的脱水十分困难。

生化剩余污泥所含水分包括四种形态:自由水、毛细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自由水约占污泥水分的70%,围绕在污泥四周,可以自由流动,不以任何形态与污泥结合,一般借助外力可与污泥分离;毛细水约占污泥水分的20%,存在于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中,可用离心、真空等机械力分离;表面吸附水约占污泥水分的6%,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并形成一层薄的水膜,需要通过加热或化学调理脱除;内部结合水约占污泥水分的4%,是通过化学键与污泥紧密结合,存在于颗粒内部或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很难去除。

现有技术的生化污泥固液化处理工艺可实现对污泥的有效固化,去除大量水分,其中,污泥在固化处理之前采用软化设备对其进行软化,防止污泥在后续换热器及系统管道中结垢堵塞,现有技术的软化设备多数未设置布料、均料设备,容易造成逆流进入容器的冷、热物料,发生液流紊乱、分布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流式污泥软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流式污泥软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一侧的上端设有冷介质进口,壳体一侧的下端设有热介质进口,壳体底部设有介质出口。

壳体内部分别设有整流板及分配板,整流板设置在分配板的上部,整流板与分配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整流板及分配板设置在冷介质进口及热介质进口之间。整流板上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向筒,导向筒为中空的圆筒,分配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分配孔。上述结构中,分配板用来供热介质均匀分配,整流板用来供冷介质按一定方向流动,热介质经过分配板开孔进行均匀分配,冷介质在通过整流板的导流筒时,因地心引力会产生逆时针旋转的液流,经过分配板分配后的热介质和经过导流筒导流的冷介质按照预定的流向进行逆流接触,达到分布均匀、充分接触的目的。其中,冷介质是加入软化剂的污泥进料,热介质是软化后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返回该设备的污泥,通过冷热物料的均匀分配,充分传热,提高了软化速度。

所述导向筒与分配孔一一对应设置,导向筒与对应的分配孔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上述结构便于冷介质与热介质的接触,进一步提高均匀分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配板与整流板组合应用,可使进入设备的冷、热物料分布均匀,流向明确,达到分布均匀、充分接触,进行传质传热的目的,从而提高软化速度及软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介质进口;2、热介质进口;3、壳体;4、整流板;5、导向筒;6、分配板;7、分配孔;8、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导流式污泥软化装置,包括壳体3,壳体3一侧的上端设有冷介质进口1,壳体3一侧的下端设有热介质进口2,壳体3底部设有介质出口8。

壳体3内部分别设有整流板4及分配板6,整流板4设置在分配板6的上部,整流板4与分配板6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整流板4及分配板6设置在冷介质进口1及热介质进口2之间。整流板4上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向筒5,导向筒5为中空的圆筒,分配板6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分配孔7。

上述结构中,分配板6用来供热介质均匀分配,整流板4用来供冷介质按一定方向流动,热介质经过分配孔7进行均匀分配,冷介质在通过整流板的导流筒5时,因地心引力会产生逆时针旋转的液流,经过分配板6分配后的热介质和经过导流筒5导流的冷介质按照预定的流向进行逆流接触,达到分布均匀、充分接触的目的。其中,冷介质是加入软化剂的污泥进料,热介质是软化后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返回该设备的污泥,通过冷热物料的均匀分配,充分传热,提高了软化速度。

所述导向筒5与分配孔7一一对应设置,导向筒5与对应的分配孔7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上述结构便于冷介质与热介质的接触,进一步提高均匀分布的效果。

导向筒5的上端与整流板4齐平,导向筒5的下端伸出整流板下部一定距离,从而提高对冷介质物料的导向效果,进一步提高均匀分布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