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6659发布日期:2020-03-31 11:5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处理机。



背景技术:

在城市污水的收集及处置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一方面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有农用资源化价值,还可以制砖、制生化纤维板、制陶粒,另一方面污泥中也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病原体、冰毒微生物和大量的毒性有机物,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

在现在对污泥进行处理时,对污泥进行挤压,使得污泥与污水分离,对污泥进行收集,在挤压过程中污泥中较大的固定容易使得挤压装置卡住,需要工作人员将固定拿出后,在进行运转,这样降低了污泥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处理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在对污泥进行处理时,对污泥进行挤压,使得污泥与污水分离,对污泥进行收集,在挤压过程中污泥中较大的固定容易使得挤压装置卡住,需要工作人员将固定拿出后,在进行运转,这样降低了污泥处理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处理机,包括污泥处理箱,所述污泥处理箱一侧焊接有排水箱,所述污泥处理箱内部顶面安装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旋转轴、第一压辊、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轴、第二压辊、移动孔、固定筒、第一弹簧、移动杆、挡板和保护箱;

所述污泥处理箱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压辊,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中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压辊,所述污泥处理箱内壁两侧对应转轴两端处均开设有移动孔,所述污泥处理箱内壁对应移动孔一端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一端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焊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焊接于转轴一侧,所述污泥处理箱靠近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顶端处均铰接有挡板,所述污泥处理箱一侧处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外侧焊接有保护箱,所述第一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直径与移动孔的宽度相等,所述移动杆一端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固定筒内部的长度与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挡板底端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孔、转动轴、调节圈、固定槽和卡圈;

所述污泥处理箱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中部固定套接调节圈,所述转动孔内壁均匀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安装有卡圈。

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理箱中部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安装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倾斜板一端底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端焊接于污泥处理箱内壁一侧,所述安装孔一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倾斜板一端对应限制槽处焊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一侧焊接有移动把手,所述限制槽顶面与底面均粘接有橡胶条。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限制槽的长度与宽度相等,所述移动把手外侧固定套接有防滑套筒。

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理箱底端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滑槽、滑块、流水板、弹簧槽、第二弹簧、振动电机和对应槽;

所述排水箱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流水板,所述排水箱内部底面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排水箱底端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排水箱底端对应振动电机输出轴开设有对应槽,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与滑块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型,所述滑槽的内径与滑块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流水板的宽度与排水箱内部的宽度相等,所述污泥处理箱一侧对应流水板一端开设有流水孔。

优选的,所述排水箱内部安装有除水组件,所述除水组件包括传送带、排水孔、电动推杆和压板;

所述排水箱内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顶面均匀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箱内部顶面量两侧两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端安装有压板,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长度与排水箱内部的宽度相等,所述压板的长度与传送带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挤压组件,将污泥从污泥处理箱顶端倒入,开启第一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通过旋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一压辊和主动齿轮转动,使得转轴与第二压辊转动,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转动,对进入污泥处理箱中的污泥进行挤压,当污泥中有较大的固体时,对污泥进行挤压时,固体通过挤压第二压辊带动转轴在移动孔中移动,带动移动杆在固定筒移动,防止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卡死。

2、设置有调节组件,工作人员通过移动转动轴,使得卡圈从固定槽中移出,通过旋转转动轴,带动调节圈与卡圈,使得调节圈不同长度的支撑条对准挡板底端,调节两块挡板之间的缝隙,控制不同浓度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箱时的流量不同,从而方便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对不同浓度的污泥进行挤压。

3、设置有清理组件,在污泥处理结束后,开启振动电机,带动流水板进行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中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在流水板底端移动,不需要工作人员在污泥处理结束后,手动对流水板上残留的污泥进行清理,提高清理的效率。

4、设置有除水组件,在污泥挤压后,污泥落向倾斜板上,延着倾斜板进入排水箱中,进入到传送带上,开启电动推杆,带动压板移动,使得压板与传送带上的污泥接触,对传送带上的污泥进行二次挤压,再次使污泥与污水再次分离。

5、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对污泥进行挤压后,此时污水落向倾斜板上,通过通孔落向流水板上,污泥沿着倾斜板落向传送带上,使得污泥与污水分离,在污泥处理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移动把手,将固定条从限制槽中取出,从而将倾斜板从污泥处理箱中拿出,对倾斜板进行清理,方便工作人员对倾斜板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动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压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转动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移动把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除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污泥处理箱;2、排水箱;

3、挤压组件;301、第一电机;302、旋转轴;303、第一压辊;304、主动齿轮;305、从动齿轮;306、转轴;307、第二压辊;308、移动孔;309、固定筒;310、第一弹簧;311、移动杆;312、挡板;313、保护箱;

4、调节组件;401、转动孔;402、转动轴;403、调节圈;404、固定槽;405、卡圈;

5、安装孔;6、倾斜板;7、通孔;8、固定板;9、限制槽;10、固定条;11、移动把手;12、橡胶条;

13、清理组件;1301、滑槽;1302、滑块;1303、流水板;1304、弹簧槽;1305、第二弹簧;1306、振动电机;1307、对应槽;

14、除水组件;1401、传送带;1402、排水孔;1403、电动推杆;1404、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处理机,包括污泥处理箱1,污泥处理箱1一侧焊接有排水箱2,污泥处理箱1内部顶面安装挤压组件3,挤压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1、旋转轴302、第一压辊303、主动齿轮304、从动齿轮305、转轴306、第二压辊307、移动孔308、固定筒309、第一弹簧310、移动杆311、挡板312和保护箱313;

污泥处理箱1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输出轴安装有旋转轴302,旋转轴302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压辊303,旋转轴302一端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304,主动齿轮304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305,从动齿轮305中部套接有转轴306,转轴306的直径与移动孔308的宽度相等,移动杆311一端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固定筒309内部的长度与宽度相等,方便转轴306在移动孔308中移动,转轴306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压辊307,污泥处理箱1内壁两侧对应转轴306两端处均开设有移动孔308,污泥处理箱1内壁对应移动孔308一端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筒309,固定筒309内部一端焊接有第一弹簧310,第一弹簧310一端焊接有移动杆311,移动杆311一端焊接于转轴306一侧,污泥处理箱1靠近第一压辊303与第二压辊307顶端处均铰接有挡板312,污泥处理箱1一侧处于主动齿轮304与从动齿轮305外侧焊接有保护箱313,第一电机301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挡板312底端安装有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包括转动孔401、转动轴402、调节圈403、固定槽404和卡圈405;

污泥处理箱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转动孔401,转动孔401内部安装有转动轴402,转动轴402中部固定套接调节圈403,转动孔401内壁均匀开设有固定槽404,固定槽404内部安装有卡圈405。

污泥处理箱1中部一侧开设有安装孔5,安装孔5内部安装有倾斜板6,倾斜板6顶面开设有通孔7,倾斜板6一端底端安装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一侧端焊接于污泥处理箱1内壁一侧,安装孔5一侧开设有限制槽9,倾斜板6一端对应限制槽9处焊接有固定条10,固定条10一侧焊接有移动把手11,固定条10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限制槽9的长度与宽度相等,移动把手11外侧固定套接有防滑套筒,方便工作人员移动移动把手11,从而方便将倾斜板6从污泥处理箱1内取出,限制槽9顶面与底面均粘接有橡胶条12。

污泥处理箱1底端安装有清理组件13,清理组件13包括滑槽1301、滑块1302、流水板1303、弹簧槽1304、第二弹簧1305、振动电机1306和对应槽1307;

排水箱2底端一侧开设有滑槽1301,滑槽1301内部安装有滑块1302,滑槽1301的横截面与滑块1302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型,滑槽1301的内径与滑块1302的外径相等,通过滑槽1301对滑块1302限位,防止流水板1303在污泥处理箱1底端晃动,滑块1302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流水板1303,流水板1303的宽度与排水箱2内部的宽度相等,污泥处理箱1一侧对应流水板1303一端开设有流水孔,方便污水从污泥处理箱1底端排出,排水箱2内部底面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1304,弹簧槽1304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305,排水箱2底端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1306,排水箱2底端对应振动电机1306输出轴开设有对应槽1307,振动电机130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排水箱2内部安装有除水组件14,除水组件14包括传送带1401、排水孔1402、电动推杆1403和压板1404;

排水箱2内部安装有传送带1401,传送带1401的长度与排水箱2内部的宽度相等,压板1404的长度与传送带1401的长度相等,防止污泥从传送带1401两侧落向排水箱2内,方便压板1404对传送带1401上的污泥进行挤压,传送带1401顶面均匀开设有排水孔1402,排水箱2内部顶面量两侧两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1403,电动推杆1403底端安装有压板1404,电动推杆140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污泥从污泥处理箱1顶端倒入,此时污泥掉落在挡板312上,使得污泥能够进入第一压辊303与第二压辊307中间,从而更好的对污泥进行挤压,开启第一电机301,带动旋转轴302转动,通过旋转轴302的转动,带动第一压辊303和主动齿轮304转动,通过主动齿轮304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305转动,使得转轴306与第二压辊307转动,通过第一压辊303与第二压辊307的转动,对进入污泥处理箱1中的污泥进行挤压,加快污泥与污水的分离,从而加快污泥处理的效率,当污泥中有较大的固体时,对污泥进行挤压时,固体通过挤压第二压辊307带动转轴306在移动孔308中移动,带动移动杆311在固定筒309移动,此时第一弹簧310压缩,减少移动杆311移动时产生的缓冲力,延长第二压辊307的寿命,同时防止第一压辊303与第二压辊307卡死。

工作人员通过移动转动轴402,使得卡圈405从固定槽404中移出,通过旋转转动轴402,带动调节圈403与卡圈405,使得调节圈403不同长度的支撑条对准挡板312底端,将转动轴402插入转动孔401中,使得卡圈405卡入固定槽404中,从而将转动轴402与调节圈403固定,从而调节两块挡板312之间的缝隙,控制不同浓度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箱1时的流量不同,从而方便第一压辊303与第二压辊307对不同浓度的污泥进行挤压。

在污泥处理结束后,开启振动电机1306,带动流水板1303进行移动,带动滑块1302在滑槽1301中移动,此时第二弹簧1305在流水板1303底端移动,通过弹簧,避免流水板1303底端直接与污泥处理箱1底端直接接触,减少流水板1303震动时产生的噪音,不需要工作人员在污泥处理结束后,手动对流水板1303上残留的污泥进行清理,提高清理的效率。

在污泥挤压后,污泥落向倾斜板6上,沿着倾斜板6进入排水箱2中,进入到传送带1401上,开启电动推杆1403,带动压板1404移动,使得压板1404与传送带1401上的污泥接触,对传送带1401上的污泥进行二次挤压,再次使污泥与污水再次分离,此时污水从排水孔1402进入排水箱2中,落向流水板1303上,使得污水排出。

通过第一压辊303与第二压辊307对污泥进行挤压后,此时污水落向倾斜板6上,通过通孔7落向流水板1303上,污泥沿着倾斜板6落向传送带1401上,使得污泥与污水分离,在污泥处理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移动把手11,将固定条10从限制槽9中取出,从而将倾斜板6从污泥处理箱1中拿出,对倾斜板6进行清理,方便工作人员对倾斜板6安装与拆卸,通过橡胶条12,使得固定条10在限制槽9中固定的更加的牢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