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地上污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8479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地上污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地上污水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不仅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城市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大多数城市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已经完善,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水量少,不好收集,因此随意排放已成为偏远地区的现状。一些小水量的废水不进行收集,或者收集之后不能用常规的工艺去除污染物,为解决该小水量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一些地区对小水量的废水进行收集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絮凝斜板沉淀加消毒的方法,处理后水质仍然达不到排放水质的相关要求,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地上污水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收集不到或处理水质不能满足回排放要求及水质不达标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地上污水设备,包括调节池和一体化设备,所述调节池一端连接原水进水管,调节池内设置提升泵,调节池另一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与一体化设备连接,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沉淀池和消毒池;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排泥泵;所述消毒池连接超滤膜增压泵,超滤膜增压泵通过连接管连接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连接产水管;所述超滤膜组件连接反洗系统,反洗系统包括反洗泵和与反洗泵连接的浓水管,反洗泵同时外接清洗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沉淀池、消毒池、超滤膜组件、反洗系统和各管道高度集成在一体化设备的外壳内。

进一步的,在一体化设备内设置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沉淀池和消毒池、超滤膜组件和反洗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智能控制窗口,智能控制窗口设置在一体化设备的外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工艺先进,处理效率高

本设备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絮凝沉淀+光催化氧化+过滤四个阶段,其中消毒池采用光催化氧化系统通过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对水质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产水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

2、高度集成,安全性强

本设备各个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设计,设备内部管网高度集成置于一体化设备当中,有效地解决了运行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内各个系统置于一体,杜绝露天工艺造成的安全隐患。

3、自动化程度高,可智能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小型地上污水设备利用plc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集成化中央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数字化液晶显示及远程控制,运行期间无需专人看管,实行远程操控。

4、成本低,占地小

本实用新型小型地上污水设备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启闭、冲洗、运行等工艺过程,及时调整并优化设备运行状况,保证各个工艺良好运行,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从而节省电能,延长设备寿命。设备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可灵活移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小型地上污水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原水进水管,2—调节池,3—提升泵,4—进水管,5—浓水及清洗出水管,6—排泥管,7—一体化设备,8—智能控制窗口,9—产水管,10—厌氧池,11—缺氧池,12—好氧池,13—絮凝沉淀池,14—消毒池,15—设备自带设备间,16—超滤增压泵,17—超滤膜组件,18—排泥泵,19—反洗泵,20—清洗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现有小型水处理技术处理后水质仍不满足排放要求,常规法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消毒”,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后消毒,对于大水量的工艺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小水量的水质,无法满足脱氮除磷的要求。

本设备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絮凝沉淀+消毒+超滤”,对污水采用絮凝沉淀进行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对水体中污染物光催化氧化,进行超滤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质除总氮外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类水质,可以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道路洒扫及景观水体补给等方面。本设备一体化程度高,具有先进的远程操控系统,可实现自动启闭、冲洗、运行等工艺过程,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效率高,解决了城市污水收集不到或处理水质不能满足回排放要求及水质不达标等的问题。

参见图1-图2所示的一种小型地上污水设备,原水经过原水进水管1进入调节池2,后经提升泵3进入一体化设备7;一体化设备7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0、缺氧池11、好氧池12、絮凝沉淀池13和消毒池14;提升后的原水由进水管4进入厌氧池10、缺氧池11、好氧池12、絮凝沉淀池13和消毒池14,消毒之后经超滤膜增压泵16后通过连接管进入超滤膜组件17,最后经产水管9达标排放;絮凝沉淀池13产生的污泥经排泥泵18由排泥管6外排,由清洗进水管20经反洗泵19的清水对超滤膜组件进行清洗后由浓水及清洗出水管5外排。

上述一体化设备7内部的厌氧池10、缺氧池11、好氧池12、絮凝沉淀池13和消毒池14和超滤膜组件17各种管道等高度集成,优化组合,节省占地面积,均放置在一体化设备外壳内。其一体化程度高,具有先进的远程操控系统,可实现自动启闭、冲洗、运行等工艺过程,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效率高。

在一体化设备7内设置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厌氧池10、缺氧池11、好氧池12、絮凝沉淀池13和消毒池14、超滤膜组件17和反洗系统。plc控制系统连接智能控制窗口8,智能控制窗口8设置在一体化设备7的外壳上;用户通过智能控制窗口8操作;可实现自动启闭、冲洗、运行等工艺过程,方便快捷。

上述超滤膜组件17对絮凝沉淀后的进水进行深度消毒及催化氧化,使水中杂质进一步去除。

上述一体化设备7内部的各个部分通过管道串联或并联组成,运行均通过流量、压力等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智能控制窗口8,操作人员通过智能控制窗口8或远程控制终端可以查看设备内部各个环节运行情况、运行参数,实现零时间响应机制,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