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8439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作为主体处理手段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除了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外,在生物脱氮、除磷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世界污水处理领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以因处理目标的不同分为多种工艺,以脱氮除磷为主的aa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以脱氮为主的ao(缺氧-好氧),以去除有机物为主的曝气池o工艺,以及基于以上工艺的变种工艺,如多点进水aao工艺等。

现有技术中,为每种工艺都配备一套实验装置必然需要大量的空间和成本,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装置,以集多种工艺为一体,降低装置成本和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集脱氮除磷为主的aao工艺、脱氮为主的ao工艺、去除有机物为主的曝气池o工艺为一体,降低装置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依次通过连通管连通,且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的上液面依次降低;所述废水调节池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废水调节池内注入废水,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分别与缺氧池、好氧池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有第二水泵、阀门b及阀门c,所述阀门b用于控制第二管路与缺氧池的通闭,所述阀门c用于控制第二管路与好氧池的通闭;所述好氧池还通过具有第三水泵的内回流管与缺氧池连通;所述沉淀池还通过具有第四水泵的外回流管与厌氧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当需要进行脱氮除磷为主的aao工艺实验时,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水泵和第四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内的废水依次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净化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第四水泵进行循环;当需要进行脱氮为主的ao工艺实验时,第一水泵、第四水泵、阀门c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及阀门b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内的废水依次经过缺氧-好氧净化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同时第三水泵进行循环;当需要进行去除有机物为主的曝气池o工艺实验时,第一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水泵和阀门c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内的废水经过好氧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可试验活性污泥法对原水的有机物(cod)降解、脱氮和除磷方面的效果,其集aao工艺实验装置、ao工艺实验装置、o工艺实验装置为一体,有效的降低了整套实验装置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设于第二管路上且位于第二水泵与阀门b之间的阀门a,所述阀门a用于控制第二管路与厌氧池的通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厌氧池内设有挡流板,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端和阀门a的出水端均朝向挡流板与厌氧池内壁围成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好氧池内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废水调节池内的搅拌桨叶和位于废水调节池上方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桨叶的搅拌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连接好氧池与沉淀池的连通管插入沉淀池中,该连通管出水端的下方设置有伞型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一端伸入沉淀池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a、阀门b及阀门c均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及第四水泵均为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

1、废水调节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第一管路;7、第一水泵;8、第二管路;9、第二水泵;10、阀门a;11、阀门b;12、阀门c;13、内回流管;14、第三水泵;15、外回流管;16、第四水泵;17、挡流板;18、曝气盘;19、搅拌机构;20、伞型挡板;21、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及沉淀池5。

其中,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及沉淀池5依次通过连通管连通,且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及沉淀池5的上液面依次降低,以实现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及沉淀池5内的水利用重力即可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废水调节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及沉淀池5的容积按照8:1:2:4:2制作,各池体均为圆柱体,池体材料为有机玻璃。

如图1所示,废水调节池1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废水调节池1内注入废水,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6与厌氧池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6上设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8分别与缺氧池3、好氧池4连通,所述第二管路8的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有第二水泵9、阀门b11及阀门c12,所述阀门b11用于控制第二管路8与缺氧池3的通闭,所述阀门c12用于控制第二管路8与好氧池4的通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可通过管路与废水源连通,以实现废水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废水调节池1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机构19,所述搅拌机构19包括伸入废水调节池1内的搅拌桨叶和位于废水调节池1上方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桨叶的搅拌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搅拌机构19,可使废水调节池1内的废水水质均衡。

如图1所示,所述好氧池4还通过具有第三水泵14的内回流管13与缺氧池3连通;沉淀池5还通过具有第四水泵16的外回流管15与厌氧池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第二管路8上且位于第二水泵9与阀门b11之间的阀门a10,所述阀门a10用于控制第二管路8与厌氧池2的通闭,通过设置阀门a10,可实现第二管路8向厌氧池2内供水,进而实现利用第二管路8进行aao工艺实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厌氧池2内设有挡流板17,所述第一管路6的出水端和阀门a10的出水端均朝向挡流板17与厌氧池2内壁围成的区域,通过设置挡流板17可减缓新进的废水对厌氧池2中的废水造成的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4内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18,通过设置曝气盘18可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适度的氧源。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好氧池4与沉淀池5的连通管插入沉淀池5中,该连通管出水端的下方设置有伞型挡板20,进入沉淀池5的污水被伞型挡板20阻挡后向四周均匀弹开,废物污泥颗粒通过重力作用沉降至沉淀池5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5内设有排污管21,所述排污管21一端伸入沉淀池5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沉淀池5,通过设置排污管21有助于定期清理沉淀池5内的废物污泥颗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5的底部呈锥形,这样有助于废物污泥颗粒集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a10、阀门b11及阀门c12均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当需要进行脱氮除磷为主的aao工艺实验时,第二水泵9和第三水泵14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水泵7和第四水泵16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1内的废水通过第一管路6依次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净化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第四水泵16进行循环;或第一水泵7、第三水泵14、阀门b11及阀门c12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水泵9、阀门a10及第四水泵16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1内的废水通过第二管路8依次经过厌氧-缺氧-好氧净化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第四水泵16进行循环;

当需要进行脱氮为主的ao工艺实验时,第一水泵7、第四水泵16、阀门a10、阀门c12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水泵9、第三水泵14及阀门b11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1内的废水依次经过缺氧-好氧净化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同时第三水泵14进行循环;

当需要进行去除有机物为主的曝气池o工艺实验时,第一水泵7、第三水泵14、第四水泵16、阀门a10、阀门b1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水泵9和阀门c12处于开启状态,废水调节池1内的废水经过好氧后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净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装置,可试验活性污泥法对原水的有机物(cod)降解、脱氮和除磷方面的效果,其集aao工艺实验装置、ao工艺实验装置、o工艺实验装置为一体,有效的降低了整套实验装置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