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3065发布日期:2020-11-25 14:3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生成、运移和储集的过程中,石油主要天然伴生物是水。根据油藏分布,在合适的地点打上一定深度的专用注水井给地层注人高压水补充能量,保持地层压力,驱动原油从油井里开采出来的人工注水驱油技术是目前在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方面应用最广泛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各油田基本都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靠自然能量只能采出油藏储量的1%到10%。为了提高后续开采率,在油田处于旺盛期时就开始注水。随着油田开采年代的增长,采水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有的区块已达到90%以上,这些含油污水已成为油田的主要注水水源。当油田注水时,油田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地层,这种污水经过地层时携带了大量成分复杂的矿物质,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二价钙离子、二价镁离子、三价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少量原油、硫化氢以及为有害细菌提供了滋生环境的大量有机杂质等。这些物质的含量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特性略有不同。如果将这种污水不经处理的直接注人地层,它们经过一定的化学过程,将会引起注水管、抽油管的严重腐蚀或结垢,甚至洞蚀或破裂、并逐渐堵塞,无法注水和采油,使造价昂贵的抽油井和注水井出现严重的事故发生在地层中的结垢,会破坏地层的渗透性,堵塞地层即垢堵,使原油产生受阻,甚至使整口井报废。同时这种污水不合理的回注和排放还会使地面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对油田污水净化处理尤为重要。

现有油田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固定安装于罐体顶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经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伸入于罐体内,搅拌轴上安装有多个叶片,搅拌罐的顶部开设有进口管和药剂加入管。工作时,工人将油田污水经进口管通入到罐体内,随后工人经药剂加入管向罐体内投入一定量的药剂,同时打开电机,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叶片转动,叶片搅动油田污水和药剂,药剂与油田污水混合后,药剂除去油田污水中的油污和有害离子,经一段时间的搅拌后,即可完成油田污水的处理。

然而,这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虽然能够完成油田污水的净化,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油田污水的粘度较大、流动性差,电机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才能带动叶片转动,增加了处理污水的成本。2、由于油田污水的粘度较大、流动性差,因此叶片需要搅拌很长时间才能将药剂与油田污水混合均匀,进一步降低了油田污水的处理效率。因此亟需一种提高油田污水处理效率的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油田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操作简单的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箱体、固设于箱体顶部的盖板,所述箱体内固设有向右倾斜向下设置的斜板,斜板的斜面上位于其前后侧均焊接有护板a,所述盖板的底部固设有位于斜板正上方的光板,光板向右倾斜向下设置,光板的顶表面上位于其前后侧均焊接有护板b,光板的斜面上开设有多个漏料孔,所述盖板上焊接有进口管和药剂加入管,药剂加入管的下端口伸入于箱体内且位于光板的正上方,进口管的下端口伸入于箱体内且位于斜板的正上方,进口管位于光板的左侧,该处理装置还包括空压机和设置于箱体下方的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上经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贯穿箱体的底部且伸入于箱体内,搅拌轴位于斜板的右侧,搅拌轴上安装有多个叶片,叶片位于斜板下边缘的下方,所述空压机出口端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口贯穿盖板设置且伸入于箱体内,该端口处焊接有前后设置的管道,管道位于斜板的左侧,管道的右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出气嘴,出气嘴朝向斜板的斜面设置。

所述光板平行于斜板设置。

两个护板b的顶表面上均焊接有多个支架,支架的另一端焊接于盖板的底表面上。

所述箱体内位于其底部焊接有机架,所述斜板焊接于机架的顶部。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和减速器均支撑于地面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顶部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

所述箱体的底部焊接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

所述进口管的底部焊接有与其连通的锥形罩i,所述锥形罩i位于斜板斜面的正上方。

所述药剂加入管的底部焊接有与其连通的锥形罩ii,所述锥形罩ii位于光板斜面的正上方。

所述进口管的顶部焊接有漏斗i,所述药剂加入管的顶部焊接有漏斗ii。

该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泵,水泵的抽水口处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贯穿箱体侧壁且伸入于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提高油田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剖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盖板,3-斜板,4-护板a,5-光板,6-护板b,7-漏料孔,8-进口管,9-药剂加入管,10-空压机,11-搅拌轴,12-叶片,13-出气管,14-管道,15-出气嘴,16-支架,17-机架,18-电机,19-减速器,20-支撑腿,21-锥形罩i,22-锥形罩ii,23-漏斗i,24-漏斗ii,25-水泵,26-抽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箱体1、固设于箱体1顶部的盖板2,所述箱体1的底部焊接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20,箱体1内固设有向右倾斜向下设置的斜板3,斜板3的斜面上位于其前后侧均焊接有护板a4,所述盖板2的底部固设有位于斜板3正上方的光板5,光板5平行于斜板3设置,光板5向右倾斜向下设置,光板5的顶表面上位于其前后侧均焊接有护板b6,光板5的斜面上开设有多个漏料孔7,所述盖板2上焊接有进口管8和药剂加入管9,药剂加入管9的下端口伸入于箱体1内且位于光板5的正上方,进口管8的下端口伸入于箱体1内且位于斜板3的正上方,进口管8位于光板5的左侧,该处理装置还包括空压机10和设置于箱体1下方的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轴上经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贯穿箱体1的底部且伸入于箱体1内,搅拌轴11位于斜板3的右侧,搅拌轴11上安装有多个叶片12,叶片12位于斜板3下边缘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18和减速器19,所述电机18和减速器19均支撑于地面上,电机18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9的输入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19的顶部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11。所述空压机10出口端连接有出气管13,出气管13的另一端口贯穿盖板2设置且伸入于箱体1内,该端口处焊接有前后设置的管道14,管道14位于斜板3的左侧,管道14的右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出气嘴15,出气嘴15朝向斜板3的斜面设置。

两个护板b6的顶表面上均焊接有多个支架16,支架16的另一端焊接于盖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箱体1内位于其底部焊接有机架17,所述斜板3焊接于机架17的顶部。所述进口管8的底部焊接有与其连通的锥形罩i21,所述锥形罩i21位于斜板3斜面的正上方,所述药剂加入管9的底部焊接有与其连通的锥形罩ii22,所述锥形罩ii22位于光板5斜面的正上方。所述进口管8的顶部焊接有漏斗i23,所述药剂加入管9的顶部焊接有漏斗ii24。该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泵25,水泵25的抽水口处连接有抽液管26,所述抽液管26贯穿箱体1侧壁且伸入于箱体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工人打开电机18,电机18的转矩经减速器19减速后传递给搅拌轴11,搅拌轴11带动叶片12转动;工人打开空压机10,空压机10产生的压力气体经出气管13、管道14最后从出气嘴15喷出,喷出的压力气体作用到斜板3的斜面上;

s2、工人将油田污水经漏斗i23注入到进口管8内,油田污水在重力下顺次穿过进口管8、锥形罩i21而落到斜板3的斜面,此时从出气嘴15喷出的压力气体推动粘性油田污水向下流动,同时工人将药剂经漏斗ii24注入到药剂加入管9内,药剂在重力下顺次穿过药剂加入管9、锥形罩ii22落到光板5的斜面,药剂在向下流动过程中穿过漏料孔7而落入到在斜板3上流动的油田污水中,实现了药剂与油田污水的混合,药剂除去油田污水中的油污和有害离子;

s3、步骤s2中的混合液从斜板3的下边缘流出,流出的混合液进入到叶片12的搅拌区域内,转动的叶片12将混合液搅动混合,以增大药剂与油田污水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油田污水中有害离子和油污被彻底处理掉。

s4、打开水泵25,水泵25将净化后的水经抽液管26抽排到箱体1的外部。

由于油田污水与药剂预先在斜板3斜面上混合,随后又在叶片12的搅动下混合,实现了两次混合,且药剂是处于分散状态加入到油田污水的,因而增大了药剂与油田污水的接触面积,进而极大的缩短了药剂与油田污水混合均匀所消耗的时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油田污水的处理效率。此外,叶片12位于斜板3下边缘的下方,因此叶片12是直接搅拌在处于流动状态下的油田污水的,即油田污水是在分散状态下被叶片搅拌,因而电机无需消耗大功率进行搅拌,从而极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