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厌氧新型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6511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厌氧新型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中的污水处理厌氧反应器。
利用厌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得到分解,然后再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同时可节省能耗。现有的污水处理厌氧反应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应气体的排出干扰了污泥的沉淀,使泥水分离效果不佳。目前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三相分离器,把污泥和污水的反应与反应后的泥、水、气三相分离综合在一个池体结构中进行,或在池外设专门沉淀池沉淀污泥,再用泵将沉淀污泥打回流。现有的三相分离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反应后出水中含有超量的污泥,将会造成污泥有效成份流失,不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在池外设置沉淀池的装置,必须建造二个沉淀池,并需设回流泵。不仅占地面积大,增加基建费用和运行费,还给工艺过程带来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将污泥沉淀装置与反应器安装在同一结构中(见附图
一),不但具有有效地降低高浓度有机污水的COD、BOD值的功能,提高出水水质,而且占地面积小,节约投资,工艺过程简单和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的池体可以为钢筋砼结构、玻璃钢结构或钢结构等。内部(见附图一)由沉淀沉淀器将池体分为反应区Ⅰ和分离区Ⅱ两大部分,沉淀器2支撑在标高为±3.5米的钢筋砼横梁(或钢梁)上,横梁又由钢筋砼(或钢制)柱支撑在池底,沉淀器的漏斗为不锈钢或玻璃钢材质的四棱锥形。漏斗相对的两侧壁上(见附图二)各有四根进水管2-1(共八根),相邻两管间距为500~700毫米,管口为喇叭形,每根管自喇叭口起向下经角度为90~160度的两个弯头,向上折起进入中心槽4,管上固定有角度为80~150度的斜板2-5,漏斗2-2下端通过连通管2-3与排泥管2-4相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包括池体1,沉淀器2,进水管3,中心槽4,反射板5,集水槽6,排气管7和喷咀8。
附图二是沉淀器2单体的部件图,其中包括进水支管2-1,漏斗2-2,连通管2-3,排泥管2-4和斜板2-5。
污水经进水管3由喷咀8,在距排泥管2-4的出泥口10~20毫米处喷射,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并同时进入反应区Ⅰ进行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经导气管7排放或加以利用;泥水混合液经过进水支管2-1进入到中心槽4,然后进入分离区Ⅱ,在该区中污泥由于斜板2-5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泥水的分离效果,分离后的泥沿漏斗2-2壁滑下,通过连通管2-3进入排泥管2-4回到反应区Ⅰ,水则通过集水槽6上的孔汇入集水槽6中,由外接管道或渠道排放。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由于进水管3与排泥管2-4相连,进水与出泥共同进行,从而使污泥与污水达到了较好地混合,且进水管3位于池底,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利用率,为污水厌氧处理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2.进水支管2-1上斜板2-5的运用,使泥水混合液中的污泥能被有效地去除,并沿漏斗2-2的侧壁滑入排泥管2-4,使出水达到较好的水质,并使污泥流失减少到最低。
3.池底污水及污泥反应区与空气完全隔绝,使污泥中厌氧细菌严格处于缺氧状态下进行,有效地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4.气固、气液、固液三相分离在一种结构中进行,不仅减少了基建投资,而且能有效地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
权利要求1.污水厌氧反应器是用厌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新型反应器,它由池体1,沉淀器2,进水管3,中心槽4,反射板5,集水槽6,排气管7,喷咀8组成,其特征在于沉淀器2的进水支管2-1的形式以及支管上附带的斜板2-5,进水结构由进水管3经喷咀8与沉淀器的排泥管2-4的出口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器2的进水支管2-1,其特征在于每个支管自喇叭口向下经角度为90~160度的两个弯头,向上折起进入中心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器2上的进水支管2-1,其特征在于沉淀器的两边分别排列4根进水管,相邻两管距离为500~7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2-5,其特征在于折角为80~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喷咀8接入出泥管2-4的出泥口,喷咀顶距出泥口为10~2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浓度有机污水厌氧反应器,它是采用新型沉淀器,使水处理、污泥沉淀及回流在同一结构内进行,不仅有效地降低高浓度有机污水出水的COD、BOD值,而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节约能耗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是适用于环境保护中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有效处理设备。
文档编号C02F3/28GK2122862SQ92202898
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13日
发明者王泾, 王黎刚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兰州石油化工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