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污泥干化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2236阅读:来源:国知局
0-转轴30-换热盘
[0031]40-驱动电机50-供料组件60-干污泥输出组件
[0032]70-固定挡泥器71-固定部72-延伸部
[0033]80-搅泥腔81-搅拌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6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组件构造及其具体工作流程:
[0035]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采用卧式换热盘结构,正常有8个以上的干化单元彼此配合,每个干化单元主体由中心贯穿的多个换热盘30配合一根转轴20组成。换热盘30形成换热盘组,且该换热盘组是中空的,热介质从这里流过,把热量通过换热盘30间接传输给污泥。污泥在换热盘30自身转动及固定挡泥器70的挡料面c联合作用下沿一定的路径运行,并持续接受换热盘30传递的热,从而不断的蒸发水分。污泥水分形成的水蒸气聚集在换热盘30上方的腔室空间里,通过预设的排潮设备带出,从而实现其排潮目的。同时,干化单元之间设搅泥腔80,污泥每次经由上一道干化单元处理后,必经过搅泥腔80的搅拌轮81作用来搅拌松散并排除多余气体后,方才进入下一道干化单元内再行处理,以此反复。
[003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长方形箱体状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沿其腔体长度方向并列内置多个定子腔11。每个定子腔11对应构成一个干化单元,每个干化单元均包括与定子腔11同轴布置的转轴20,转轴20上安置换热盘30并构成换热盘组。换热盘30和转轴20均为中空腔体状结构且两者腔体彼此连通设置。定子腔11的左右侧一侧设置进泥口,而另一侧设置出泥口。相邻的两个干化单元间以连通彼此进、出泥口的供泥通道来加以连通,从而形成污泥的沿外壳体10长度方向上的流动路径,具体如图1-2所示。
[0037]每个干化单元上方处均设置一组固定挡泥器70。固定挡泥器70的延伸部72沿转轴20轴向垂直并向换热盘30的盘体间隙内顺延,延伸部72的后端均固接于同一固定部71上。该固定部71与定子腔11间固接设置,如图3-5所示。固定挡泥器70的延伸部72的面朝污泥来时方向设置板体状工作段,以更为稳妥的实现对于污泥的阻挡、压迫乃至提供污泥沿其板体的上行路径。每当污泥由干化单元进泥口进入并填塞满该干化单元间隙内时,在干化单元的转轴20持续转动下,污泥被不断的带动翻转,最终沿其盘体间隙撞击在固定挡泥器70的板面上。在后续污泥的不断抵压下,污泥被逐渐压迫,并沿固定挡泥器70的工作段板面上行至换热盘组的边缘处,具体上行路径参照如图5所示。随后该污泥进入供泥通道,被搅泥腔80内的搅拌轮81打散并散去多余湿热蒸汽,随之进入下一道干化单元内,以此重复。通过上述流程,污泥得以不断的前行并持续受热干化,最终实现其污泥的高效干化处理目的。
[0038]换热盘30的实际结构,可通过将两道彼此能够呈哈夫节状扣合的碗装体对半扣合并焊接而成即可,以确保能够形成中空空腔结构,从而实现转轴对于其中空内腔的通热效果。
[003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0040]1、外壳体10形成的密封式设计,使本装置运行时氧含量、温度和粉尘量低,安全性好;
[0041]2、每个竖立状的换热盘30的左右两盘面面传热,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很小;
[0042]3、辅助设备少,系统简单;
[0043]4、内部的待处理污泥为湿污泥,为保证污泥行进路径的精确性,本装置在定子腔11腔壁上方处设置固定的固定挡泥器70,以其延伸部72固定板面状的工作段,以伸到换热盘30之间的空隙,不需人工清理,通过人为设置障碍面,确保污泥沿预定方向的自流动目的;
[0044]5、用户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调节换热盘30速度、加热介质流速来调整产量和质量;
[0045]6、可采用蒸汽,导热油等多种热介质;
[0046]7、多干化单元的并列设计结构,污泥呈现先沿换热盘30环绕,经破碎后再沿外壳体10长度方向行进的流动路径,从而使污泥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与换热盘30盘面处散发的高热量进行反应干化,并能够适时排除多余湿热的高水分气体,以完美达到预期的脱水效果;
[0047]8、多根供热管b提供的多供热区域串联解热,加热介质在换热盘30内串联流动,独立供热,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0048]9、搅拌轮81及搅泥腔80所构成的独特的污泥破碎装置,防止污泥干化过程中因压力结团而造成水分难以挥发,因此,水分挥发快,适应多种类型污泥的处理需求,污泥的可适用类型更广。
[0049]10、由于干化单元呈组数存在,从而形成独特的单元设计;不仅提高设备的机械强度,使设备运行更加可靠,便于检修。同时,本装置亦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设计受热面积,使设备利用率达到最佳。
【主权项】
1.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长方箱体状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沿其长度方向并列布置有多个定子腔(11),各定子腔(11)处内置与之构成转动配合的转子,转子包括中空管状的转轴(20)以及串设在转轴(20)轴身上的与之同轴布置的换热盘(30),换热盘(30)为呈中空盘状的多个以在转轴(20)上成组布置;转轴(20)管腔连通各换热盘(30)的中空内腔,且上述彼此连通的中空腔道构成可供热气流通的供热通道;各转子的转轴(20)轴线彼此平行且各轴线位于同平面上;以每个定子腔(11)及其内转子构成一组干化单元,每组干化单元在定子腔(11)的相邻腔壁上贯穿设置相应的进泥口和出泥口,各相邻干化单元间,上一干化单元的出泥口连通下一干化单元的进泥口 ;各干化单元内的定子腔(11)顶壁处贯穿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外部抽湿组件(a)的排潮腔;转轴(20)在其端部处布置提供其转动动力的驱动电机(40);外壳体(10)内的第一组干化单元处设置用于向内供料的供料组件(50),外壳体(10)内的最后一组干化单元处设置用于输出干污泥的干污泥输出组件(60); 本装置还包括固定挡泥器(70),所述固定挡泥器(70)包括固定于定子腔(11)上方处的固定部(71)以及由固定部(71)处一一对应向各相邻换热盘(30)间隙内径向顺延布置的延伸部(72),所述延伸部(72)具备外形呈板体状的工作段且其工作段板面平行或相交于转轴(20)轴线设置;延伸部(72)工作段的板体最大高度高于各干化单元出泥口最低高度,且其该板体的板边与换热盘(30)相应盘面间存有仅供两者活动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71)外形呈柱体状且其轴线平行转轴(20)轴线,固定部(71)位于定子腔(11)上的靠近干化单元出泥口所在侧,且所述延伸部(72)的板体状工作段的挡料面所处平面与转轴(20)轴线同平面布置;各延伸部(72)杆身垂直固定部(71)轴线且彼此平行并列的布置于固定部(71)上,延伸部(72)杆身的面朝换热盘(30)转动方向的一侧杆身固接平板体状的上述工作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在转轴(20)的轴向方向上,延伸部(72)的挡料面上沿高度高于该处的换热盘(30)的盘沿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相邻干化单元间的连通彼此出泥口和进泥口的通道为供泥通道,本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各相邻干化单元之间的供泥通道上的搅泥腔(80),搅泥腔(80)内设置用于翻动和搅拌污泥的搅拌轮(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轮(81)轴线平行转轴(20)轴线,且该搅拌轮(81)的转动方向与干化单元内的转轴(20)转向反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搅泥腔(80)上方处同样设置连通其内腔和外部抽湿组件的排潮腔(a)。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以2-5组干化单元为一组供热区域,所述各供热区域内的干化单元内的转轴(20)端部以同根供热管(b)顺次呈“S”形串接连通布置;各供热管(b)的两端分别独立连通外部供热源及出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盘式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盘(30)彼此外形尺寸一致且其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定子腔(11)外形呈中空圆筒状构造且其筒形内壁与换热盘(30)外缘间等距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干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污泥干化机。本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置有多个定子腔,各定子腔处内置转子,转子包括转轴以及串设在转轴上的多个换热盘;转轴管腔及换热盘的中空内腔构成供热通道;每个定子腔及其内转子构成一组干化单元,每组干化单元在定子腔的相邻腔壁上贯穿设置进泥口和出泥口,各相邻干化单元间,上一干化单元出泥口连通下一干化单元进泥口;本装置还包括固定挡泥器,固定挡泥器包括固定部及延伸部,延伸部具备外形呈板体状的工作段且其工作段板面平行或相交于转轴轴线设置;延伸部板体的板边与换热盘相应盘面间存有仅供两者活动的间隙。其污泥干化效率高,可实现污泥干化后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要求。
【IPC分类】C02F11-12
【公开号】CN204400796
【申请号】CN201420797325
【发明人】李登平, 韩莹
【申请人】合肥环坤污泥干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