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501746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加热和分解抗冲聚苯乙烯来获得苯乙烯单体,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高收率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在工业上为有用材料的高纯度苯乙烯单体的方法。按照惯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回收这些废弃物的有效方法。
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一种由苯乙烯与丁二烯橡胶接枝共聚得到的乳白色树脂,其具有比聚苯乙烯高5至10倍的高抗冲强度。
具有如此优异抗冲强度的该类抗冲聚苯乙烯已被广泛用作不同的产品,如电视机、空调机和食品包装容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抗冲聚苯乙烯产品,例如用于饮料如Yakult(商品名)的包装容器。
按照惯例,对在来自这类抗冲聚苯乙烯产品的废弃物之中,是将其一部分回收用于制作办公用品等,然而,由家用品而产生的大多数这些废弃物是作为非燃烧的废弃物而被掩埋。
在这种情况下,于1997年7月1日有关容器和包装物的回收法(用于促进与容器和包装物有关的产品分类收集和回收的法律)开始实施,已经责成特定的团体机构进行PET瓶的回收工作。此外,从2000年起,一个同样的关于除PET瓶外的塑料容器和包装物的法律已经开始实施,因此,必须回收来自抗冲聚苯乙烯产品(如用于包装乳酸饮料的容器)的废弃物。
然而,目前大多数来自抗冲聚苯乙烯产品的废弃物如上所述是作为非燃烧废弃物而被掩埋,且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回收抗冲聚苯乙烯产品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中的苯乙烯单体是在工业上实用的材料,其可以高收率从抗冲聚苯乙烯废弃物中回收出来。
本发明已经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是通过加热和分解抗冲聚苯乙烯来获得的苯乙烯单体,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硫酸盐和/或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本发明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盐为金属硫酸盐。
本发明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盐是至少不少于一种选自以下的物质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钙、硫酸锑、硫酸钠、硫酸铁(Ⅱ)、硫酸锌、硫酸铝和硫酸钾。
本发明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树脂的加热温度定于不大于350℃。
本发明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分解抗冲聚苯乙烯时,所用的催化剂为一种硫酸盐和/或二氧化锰。
这些催化剂的应用使得聚苯乙烯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行热分解成为可能,且还降低了包含在热分解蒸气中的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此外,可容易地以相当低的花费来获得这些催化剂,从而由此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
以下将根据本发明对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进行讨论。
根据本发明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是将一种硫酸盐和/或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
特别地,所述的硫酸盐的例子包括硫酸酐,如硫酸锌、硫酸铝、硫酸氧锑、硫酸锑(Ⅲ)、硫酸铵、硫酸铝铵、硫酸铬(Ⅲ)铵、硫酸钴(Ⅱ)铵、硫酸铁(Ⅱ)铵、硫酸铁(Ⅲ)铵、硫酸锰(Ⅱ)铵、硫酸铱(Ⅲ)、硫酸铅、硫酸铅矿、硫酸镉、硫酸钾、硫酸镓(Ⅲ)、硫酸铝钾、硫酸铬(Ⅲ)钾、硫酸钙、标准硫酸银、硫酸铝胍、硫酸铬(Ⅱ)、硫酸铬(Ⅲ)、硫酸钴(Ⅱ)、硫酸钴(Ⅲ)、硫酸锆(Ⅳ)、硫酸汞(Ⅰ)、hydrogen3indryl sulfate、硫酸氢钾、硫酸锡(Ⅱ)、硫酸锶、硫酸铈(Ⅲ)、硫酸铈(Ⅳ)、硫酸钛(Ⅲ)、硫酸钛(Ⅳ)、硫酸铁(Ⅱ)、硫酸铁(Ⅲ)、硫酸铜(Ⅱ)、硫酸十二烷基钠、硫酸钍(Ⅳ)、硫酸钠、硫酸铝钠、硫酸铅(Ⅱ)、硫酸铅(Ⅳ)、硫酸镍(Ⅱ)、硫酸铝镍(Ⅱ)、硫酸亚硝酰酯、硫酸镁二钠、硫酸钕(Ⅲ)、硫酸矾(Ⅲ)、硫酸钡、硫酸羟铵、硫酸镨(Ⅲ)、硫酸镁、硫酸二钾镁、硫酸锰(Ⅱ)、硫酸锰(Ⅲ)、硫酸镧(Ⅲ)、木素硫酸盐、硫酸锂、硫酸铷、硫酸铝铷和硫酸铯锰(Ⅲ),以及硫酸盐的水合物,如一水合硫酸锌、六水合硫酸锌、七水合硫酸锌、六水合硫酸铝、十水合硫酸铝、十六水合硫酸铝、十八水合硫酸铝、二十七水合硫酸铝、十二水合硫酸铬(Ⅲ)铵、六水合硫酸钴(Ⅱ)铵、六水合硫酸铁(Ⅱ)铵、十二水合硫酸铁(Ⅲ)铵、六水合硫酸锰(Ⅱ)铵、一水合硫酸镉、8/3水合硫酸镉、七水合硫酸镉、二十四水合硫酸铝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十六水合硫酸铝钾、十二水合硫酸铬(Ⅲ)钾、六水合硫酸铬(Ⅲ)钾、三水合硫酸铬(Ⅲ)钾、一水合硫酸铬(Ⅲ)钾、二水合硫酸钙、七水合硫酸铬(Ⅱ)、十八水合硫酸铬(Ⅲ)、三水合硫酸铬(Ⅲ)、六水合硫酸钴(Ⅱ)、一水合硫酸钴(Ⅱ)、十八水合硫酸钴(Ⅲ)、一水合硫酸锆(Ⅳ)、四水合硫酸锆(Ⅳ)、八水合硫酸铈(Ⅲ)、四水合硫酸铈(Ⅳ)、四水合硫酸钛(Ⅳ)、一水合硫酸铁(Ⅲ)、四水合硫酸铁(Ⅱ)、五水合硫酸铁(Ⅱ)、七水合硫酸铁(Ⅱ)、三水合硫酸铁(Ⅲ)、六水合硫酸铁(Ⅲ)、七水合硫酸铁(Ⅲ)、7.5水合硫酸铁(Ⅲ)、九水合硫酸铁(Ⅲ)、十水合硫酸铁(Ⅲ)、十二水合硫酸铁(Ⅲ)、五水合硫酸铜(Ⅱ)、二水合硫酸钍(Ⅳ)、四水合硫酸钍(Ⅳ)、六水合硫酸钍(Ⅳ)、八水合硫酸钍(Ⅳ)、九水合硫酸钍(Ⅳ)、七水合硫酸钠、十水合硫酸钠、二十四水合硫酸铝钠、一水合硫酸镍(Ⅱ)、二水合硫酸镍(Ⅱ)、四水合硫酸镍(Ⅱ)、七水合硫酸镍(Ⅱ)、2.5水合硫酸镁二钠、四水合硫酸镁二钠、七水合硫酸钒(Ⅱ)、三水合硫酸钒(Ⅲ)、九水合硫酸钒(Ⅲ)、一水合硫酸镁、1.5水合硫酸镁、二水合硫酸镁、三水合硫酸镁、六水合硫酸镁、七水合硫酸镁、四水合硫酸二钾镁、六水合硫酸二钾镁、一水合硫酸锰(Ⅱ)、二水合硫酸锰(Ⅱ)、四水合硫酸锰(Ⅱ)、五水合硫酸锰(Ⅱ)、七水合硫酸锰(Ⅱ)和十二水合硫酸铈锰(Ⅲ)。
在上述的硫酸盐中,优选使用硫酸金属盐,且在硫酸金属盐中,更优选使用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锑、硫酸锰、硫酸钠、硫酸铁(Ⅱ)、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钾和这些硫酸盐的水合物。
此外,可使用上述的催化剂或载于载体上的上述催化剂。关于所述的载体,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载体优选使用如硅藻土、铝、硅胶、活性炭和沸石。
对于将催化剂载于载体上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浸渍和共沉淀的方法。
当通过使用上述的催化剂对抗冲聚苯乙烯(以下称为HI-PS)进行分解时,在所述催化剂的存在下于耐热反应设备如热分解设备中对HI-PS进行简单的加热即可。
所述的聚苯乙烯的加热温度优选不大于350℃,该温度是由所使用的催化剂的类型来决定的。
更特别的,例如,对各种催化剂优选的加热温度范围如下如果是二氧化锰,温度范围为240-330℃;如果是硫酸镁,温度范围为230-330℃;如果是硫酸锰,温度范围为220-320℃;如果是硫酸钙温度范围为220-300℃;如果是硫酸锑,温度范围为210-340℃;如果硫酸钠,温度范围为230-320℃;如果是硫酸铁(Ⅱ),温度范围为250-320℃;如果是硫酸锌,温度范围为215-340℃;如果是硫酸铝,温度范围为235-320℃;如果是硫酸钾,温度范围为260-340℃。
在此,对每种催化剂的加入量没有特别地限制,然而,其优选的范围是HI-PS的10-20wt%。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HI-PS加热到上述预定的温度,从而使得HI-PS被转化成聚苯乙烯的热分解蒸气。该热分解蒸气包含有杂质,例如低沸点的组分如苯、甲苯和高沸点的组分如二聚物和三聚物,因此,要经过最后的精制工艺以回收高纯度的苯乙烯单体。
所述的精制工艺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的,例如可使用真空蒸馏工艺等。
在此,接枝在HI-PS上的丁二烯橡胶保留在反应装置中而不会被分解。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热分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由实施例1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3是由实施例1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4是表示由实施例2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5表示由实施例2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6是表示由实施例3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7表示由实施例3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8是表示由实施例4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9表示由实施例4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10是表示由实施例5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1表示由实施例5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12是表示由实施例6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3表示由实施例6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14是表示由实施例7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5表示由实施例7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16是表示由实施例8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7表示由实施例8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18是表示由实施例9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9表示由实施例9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图20是表示由实施例10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21表示由实施例10获得的蒸馏产品(粗苯乙烯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实施例以下描述将通过实施例对使用本发明的催化剂来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进行讨论,从而证实本发明的效果。然而,本发明并非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6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0g经过500℃煅烧的二氧化锰,并且在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
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38.5-333.2℃,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46.5-174.3℃。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0.7981%,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5.855%和3.7825%。图2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3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2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4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6g经过800℃煅烧的硫酸镁,并且在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出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74-335.5℃,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49.8-171.4℃。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7.5956%,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5.1522%和1.6041%。图4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5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3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0g硫酸锰,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28.8-297.3℃,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46.2-168.1℃。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7.8054%,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4.8626%和1.9443%。图6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7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4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0g硫酸钙,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00-302.7℃,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53-211℃。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6.7463%,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6.109%和2.9067%。图8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9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5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0g硫酸锑,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02-302.3℃,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63-189.6℃。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内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2.9151%,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6.1744%和4.2618%。图10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1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6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0g硫酸钠,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45-294.6℃,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53.5-161.9℃。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1.5469%,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6.338%和3.2322%。图12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3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7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6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5g硫酸铁,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26.3-307.7℃,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58.5-185.1℃。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3.8343%,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5.4205%和3.4163%。图14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5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8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3.5g硫酸锌,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17-345.8℃,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51.3-156.8℃。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7.7999%,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5.0973%和2.1685%。图16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7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9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2.5g硫酸铝,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06.3-317.8℃,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52.1-176.7℃。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4.7884%,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5.0945%和3.3919%。图18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19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实施例10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对抗冲聚苯乙烯进行热分解。
在烧瓶1中加入50g通过粉碎容器Yakult(商品名)得到的抗冲聚苯乙烯和12.5g硫酸钾,并且在该烧瓶1内的上部放置网板2,在该网板2上放置由陶瓷制成的Ф5mm的填充圈以形成填充物质层3。
进行加热工艺过程,即通过用罩式加热器5在搅拌浆4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对烧瓶1内部的物质进行加热。在此使用螺条加热器(未示出)来加热烧瓶1的出口,这样就改善了被蒸馏液体在开始部分的回收情况。
将接收器7通过冷却管6与烧瓶1的出口相连从而使得已经被冷却水冷凝和液化的组分被回收到接收器7中。用温度计8来测定烧瓶1内的液体温度,且用温度计9来测定冷却管6的入口温度。
在此,液体被蒸馏时的液体温度为288.6-329.5℃,且冷却管的入口温度为155.5-191.3℃。
通过气相色谱对回收在接收器7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高达86.0946%,且甲苯和乙苯(其是低分子量的组分)的含量分别低至5.5804%和2.1234%。图20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图,图21表示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数据。
如上所述是本发明的通过加热和分解抗冲聚苯乙烯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是一种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硫酸盐和/或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因此,该方法使得从抗冲聚苯乙烯废弃物中以高收率回收具有高纯度的在工业上实用的材料苯乙烯单体成为可能。由于按照惯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回收这些废弃物的有效方法,所以本方法是有效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是通过加热和分解抗冲聚苯乙烯来获得苯乙烯单体的,其中使用的催化剂为硫酸盐和/或二氧化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硫酸盐为硫酸金属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硫酸盐是至少不少于一种选自以下的物质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钙、硫酸锑、硫酸钠、硫酸铁(Ⅱ)、硫酸锌、硫酸铝和硫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从抗冲聚苯乙烯中回收苯乙烯单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聚苯乙烯树脂的加热温度不大于3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收率从抗冲聚苯乙烯废弃物中回收具有高纯度的工业上实用的苯乙烯单体的方法,按照惯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和分解抗冲聚苯乙烯来实现的,其中,所使用的催化剂是硫酸盐和/或二氧化锰。
文档编号B01J27/055GK1316408SQ00108078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6日
发明者佐藤卓巳, 增成光夫 申请人:太阳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