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5523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包括釜体和搅拌系统,其中,所述釜体的釜体壁由钢板制成的釜体外层和钛制成的釜体内衬层复合而成;所述的釜体内衬层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盘管,所述的盘管设置为竖直层叠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后,增加了设备的传热面积,提高了设备的传热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
目.0

【背景技术】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随之反应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不尽相同,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及参数不同,即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属于非标的容器设备。不锈钢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宄,用来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氢化、烃化、聚合、缩合、加热混配、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的容器。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0003]为满足耐酸、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等不同工作环境的工艺需要,反应釜要根据不同的工艺需要,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
[0004]目前,氨化产品重氮化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反应釜为搪瓷反应釜,即在碳钢釜壁内衬搪瓷敷层,但是搪瓷反应釜存在体积小,传质传热效果差等不利因素,另外,其内部介质腐蚀性较强,对不锈钢等材质腐蚀较严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0005]鉴于钛复合板优良的抗腐蚀性,良好的热传导性,较高的强度等级及大幅下降的制造成本等特性,钛复合板反应釜被应用于各种高温高热及高压的化工场所。
[0006]申请号为CN201220158368.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钛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支架,反应釜支架上端固定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端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下端固定有搅拌桨,搅拌桨插入反应釜内,其中: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内层和反应釜外层,所述反应釜内层下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反应釜外层内部,所述反应釜内层与反应釜外层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反应釜内层为钛材料制成。
[0007]然而,上述钛反应釜的传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
[0008]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的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
[0010]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包括釜体和搅拌系统,其中,所述釜体的釜体壁由钢板制成的釜体外层和钛制成的釜体内衬层复合而成;所述的釜体内衬层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盘管。
[00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釜体的釜体壁由钢板制成的釜体外层和钛制成的釜体内衬层复合而成,可以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减少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过程中反应介质对设备的腐蚀;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体内衬层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盘管,可以加大传热面积,从而提交传热效率。
[0013]所述的盘管设置为竖直层叠方式,所述的盘管包括竖直部、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竖直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弯折部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盘管以竖直层叠的方式对称设置在釜体内衬层的内壁上,以加大传热面积、提交传热效率。
[0015]所述釜体外层的外壁上开有与盘管相配合的盘管进口和盘管出口,所述盘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盘管进口和盘管出口相连接。
[0016]为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所述的盘管为钛材料制成。
[0017]为进一步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盘管至少为2路,优选为4路,分别对称设置在釜体内衬层的内壁的前后、左右壁上。
[0018]所述釜体外层的圆周壁上设有外半管。
[0019]所述的釜体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
[0020]所述的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孔。
[0021]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于釜体顶部;所述的搅拌轴连接于所述的搅拌电机下端;所述的搅拌桨固定于搅拌轴的下端,并插入釜体内。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23]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后,增加了设备的传热面积,提高了设备的传热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釜体壁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0028]I——釜体,11——釜体外层,111——盘管进口,112——盘管出口,12——釜体内衬层,2--盘管,21--竖直部,22--连接部,23--弯折部,31--揽拌电机、32--揽拌轴,33—一搅拌桨,4一一外半管,5一一喷淋管,51一一喷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包括釜体I和搅拌系统,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和搅拌桨33 ;所述的搅拌电机31设置于釜体I顶部;所述的搅拌轴32连接于所述的搅拌电机31下端;所述的搅拌桨33固定于搅拌轴32的下端,并插入釜体I内。其中,所述釜体I的釜体壁由钢板制成的釜体外层11和钛制成的釜体内衬层12复合而成(如图2)所示;所述的釜体内衬层1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盘管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釜体I的釜体壁由钢板制成的釜体外层11和钛制成的釜体内衬层12复合而成,可以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减少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过程中反应介质对设备的腐蚀;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体内衬层1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盘管2,可以加大传热面积,从而提交传热效率。
[0032]如图3所示,所述的盘管2设置为竖直层叠方式,所述的盘管2包括竖直部21、连接部22和弯折部23,所述竖直部21通过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弯折部23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盘管2以竖直层叠的方式对称设置在釜体内衬层12的内壁上,以加大传热面积、提尚传热效率。
[0033]所述釜体外层11的外壁上开有与盘管2相配合的盘管进口 111和盘管出口 112,所述盘管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盘管进口 111和盘管出口 112相连接。
[0034]为加大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所述的盘管2为钛材料制成。
[0035]为进一步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盘管2至少设置为2路,优选为4路,分别对称设置在釜体内衬层12的内壁的前后、左右壁上。
[0036]作为优选,可进一步在所述釜体外层11的圆周壁上设置外半管4。
[0037]实施例二
[003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需要在所述的釜体I顶端的内部设置喷淋管5,所述的喷淋管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孔51。
[0039]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氨化产品重氮化反应装置,包括釜体(I)和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I)的釜体壁由钢板制成的釜体外层(11)和钛制成的釜体内衬层(12)复合而成;所述的釜体内衬层(1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盘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2)设置为竖直层叠方式,包括竖直部(21)、连接部(22)和弯折部(23),所述竖直部(21)通过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弯折部(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层(11)的外壁上开有与盘管⑵相配合的盘管进口(111)和盘管出口(112),所述盘管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盘管进口(111)和盘管出口(11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2)为钛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2)至少为2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2)为4路。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层(11)的圆周壁上设有外半管(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I)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管(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孔(51)。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重氮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和搅拌桨(33);所述的搅拌电机(31)设置于釜体(I)顶部;所述的搅拌轴(32)连接于所述的搅拌电机(31)下端;所述的搅拌桨(33)固定于搅拌轴(32)的下端,并插入釜体(I)内。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4275972SQ201420749081
【发明者】孙善起, 林凤章, 王炳强 [申请人]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