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226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脱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脱湿装置。具体说,是鼓风机吸入式侧冷冻脱湿鼓风装置。适用于高炉的脱湿鼓风,也可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如上海宝钢所用的高炉脱湿鼓风装置,其布置方式为分体结构,即制冷机组单独安装于一厂房内。这就需要专门为制冷机组建造厂房,不仅占地多,还增加了用户的投资。另外,这种脱湿鼓风装置的配管系统为母管制,即在制冷机组与换热器间安装一母管,若干制冷机通过管道与母管相连通,若干换热器单元各通过一管道及流量调节阀与母管相连通。由于配管系统采用母管制,多个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均先进入母管内,再从母管内流入各个换热器单元内,难以使进入各个换热器单元的制冷剂均等,这就需要借助流量调节阀对制冷负荷进行调节,调节起来比较麻烦。
中国01246533.X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湿鼓风装置。这种脱湿鼓风装置的冷却方式为直接冷却,即采用使制冷剂直接进入换热器来对空气进行蒸发冷却。由于制冷剂直接进入换热器,使得换热器易冷却过头,导致结冰。如果冰层过厚,会堵塞通道,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湿装置。这种脱湿装置,占地少、投资少、制冷负荷易调节、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脱湿装置,包括制冷机组、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该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依次连接在一起。换热器的前侧和除雾器的后侧分别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排水段的底部有排水管。结构特点是所说的制冷机组外面有下壳体,下壳体的上面有上壳体,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安装于该上壳体内。所说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均伸出上壳体之外。换热器和制冷机组间接有载冷剂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上接有水泵和膨胀水箱。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制冷机组安装于下壳体内,且下壳体上面有上壳体,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安装于该上壳体内,变传统的分体结构为上、下式组合结构。这样,不需为制冷机组另建厂房,不仅占地少,还可为用户节约投资。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脱湿装置,其换热器和制冷机组分别由若干换热器单元和若干制冷机构成,每个换热器单元均通过载冷剂循环管道一一对应地与一个制冷机相连接。变传统的母管制配管系统为单元式配管系统,使得制冷负荷易调节。
另外,由于制冷机组内有制冷剂循环管道,制冷机组与换热器间接有载冷剂循环管道。工作时,由制冷剂先对水进行冷却,再由水到换热器中对空气进行冷却,变直接蒸发冷却为间接冷却,避免了换热器冷却过头、结冰而导致堵塞通道的情况发生,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湿装置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湿装置含有上、下壳体1和8,该上、下壳体间用紧固件固接在一起。上壳体1内安装有换热器3、排水段4和除雾器5,其中的换热器3是由若干换热器单元组合而成,该换热器单元为高校换热器。排水段4为一空腔,其底部加工有下凸式水槽,水槽底部开有孔,排水管7的一端固定在该孔处,另一端伸出上壳体1之外。除雾器5内设置有若干层(本实施例为四层)除雾层,该除雾层呈水平设置。相邻的两除雾层之间、最上面的除雾层与空腔上壁之间以及最下面的除雾层与空腔的下壁之间,均设置有呈45°角倾斜的斜隔板,以使得相邻的两斜隔板间形成一气道。其中的除雾层为三层结构,其两面为带孔的金属薄板,中间层为金属丝。上述换热器3、排水段4和除雾器5之间借助于法兰和紧固件相固接。换热器3的前侧和除雾器5的后侧均固接有锥形段,分别用以形成空气进口2和空气出口6。制冷机组9安装于下壳体8内,该制冷机组是由若干制冷机组成。每个制冷机借助于管道与换热器3中的一个换热器单元相联接,从而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制冷系统。这样,多个制冷系统联合工作,就可实现对大流量(例如24000~600000m3/h)空气的冷却。
另外,制冷机组内安装有制冷剂循环管道,制冷机组与换热器间安装有载冷剂循环管道,载冷剂循环管道上安装有水泵(10)和膨胀水箱(11)。其中的载冷剂为冷水。
所说的上、下壳体1和8,采用彩钢夹心板或其它材料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脱湿鼓风装置可安装于室外,而不需要厂房。
权利要求1.一种脱湿装置,包括制冷机组(9)、换热器(3)、排水段(4)和除雾器(5),该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依次连接在一起;换热器(3)的前侧和除雾器(5)的后侧分别有空气入口(2)和空气出口(6),排水段(4)的底部有排水管(7);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冷机组(9)外面有下壳体(8),下壳体(8)的上面有上壳体(1),换热器(3)、排水段(4)和除雾器(5)安装于该上壳体内;所说的空气入口(2)和空气出口(6)均伸出上壳体(1)之外;换热器(3)和制冷机组(9)间接有载冷剂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上接有水泵(10)和膨胀水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和制冷机组(9)分别由若干换热器单元和若干制冷机构成,每个换热器单元均通过冷水泵和载冷剂管道一一对应地与一个制冷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冷机组(9)中有制冷剂循环管,制冷机组(9)与换热器间有载冷剂循环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载冷剂循环管道内的载冷剂为冷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脱湿装置。它包括制冷机组、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该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依次连接在一起。换热器的前侧和除雾器的后侧分别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排水段的底部有排水管。制冷机组外面有下壳体,下壳体的上面有上壳体,换热器、排水段和除雾器安装于该上壳体内。所说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均伸出上壳体之外。换热器和制冷机组间接有载冷剂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上接有水泵和膨胀水箱。本实用新型的脱湿装置,占地少、投资少、制冷负荷易调节、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适用于高炉的脱湿鼓风,也可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中。
文档编号B01D53/26GK2686709SQ200420025578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8日
发明者张宜万, 胡志勇, 姚玉明 申请人:张宜万, 胡志勇, 姚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