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417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利用中空丝膜组件来除去在原子能发电站中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废弃物(以下称为废气)等所含有的水分。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从湿润空气中将水分选择性地分离除去而得到干燥空气的装置,已知内置除湿中空丝膜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一般,除湿中空丝膜被加工为,外径为大约0.3mm左右、水蒸气透过性能高的中空丝膜;将该中空丝膜在捆束多根的状态下通过树脂、粘接剂等来固定端部,而形成中空丝膜组件。
该中空丝膜组件在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内填装多个,通过中空丝膜的膜内与膜外的压力差、以及在膜外流动净化用干燥气体而引起的膜内外的摩尔分数的差,在被处理气体通过中空丝膜的内面时,水蒸气成分依次经过溶解、扩散、分散的过程而从中空丝膜的内壁透过到膜外,而被除去、被除湿处理。
利用图10、图11说明以往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
图10是表示以往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图11是表示图IO所示的中空丝膜组件的安装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0所示,通过上部管板3、下部管板4、隔板5,主体壳体6在轴向被区分为废气入口室7、废气处理室8、净化气体室9、废气出口室IO。在该废气处理室8中设置有多个中空丝膜组件1。
如图11所示,在中空丝膜组件1的上部头11上,安装有由O形环等构成的第一密封件12、第二密封件13。以上部头11的净化气体入口 14与帽15的孔一致的方式覆盖有帽15。通过用螺栓17压紧环16,由此固定第一密封件12、第二密封件13。并且,在帽15上安装第三密封件18、第四密封件19,并一边注意不使它们脱落一边将中空丝膜组件1插入上部管板
43、隔板5的贯通孔中。
此时,为了在下部管板4的贯通孔中也插入中空丝膜组件1,需要从下 方确认在下部管板4中插入中空丝膜组件1的下部头20的情况。在插入了 该中空丝膜组件1之后,通过螺栓21临时固定帽15。从下部管板4的下方 插入由O形环等构成的第五密封件22并进行调整,以使下部管板4的贯通 孔、中空丝膜组件l以及第五密封件22位于同一圆状。接着,通过螺栓21 固定帽15,并且通过螺栓24将环23固定在下部管板4上,由此中空丝膜 组件1被相对于上部管板3、隔板5、下部管板4固定。
以往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2中的废气如箭头70那样流动。即,从废气 入口部25进入的废气(湿润气体)进入废气入口室7,并通过中空丝膜组件1 内的中空丝26中,达到废气出口室10。通过中空丝膜组件1内的中空丝 26的内侧而被除湿的废气,从废气出口部27排出。
净化气体如箭头71那样,从净化气体入口部28经由净化气体室9而 被导入净化气体入口 14。该被导入的净化气体一边通过构成中空丝膜组件 1的中空丝26的外侧, 一边对透过了中空丝26膜厚的废气的水分进行搬运, 并经由净化气体出口 29排出到废气处理室8,并从净化气体流出部30排出 到中空丝膜除湿装置2的外部。
该含有水分的废气与干燥了的净化气体,为了避免相互混入并提高除 湿性能而必须分离。为了将该含有水分的废气与千燥了的净化气体分离, 而将由O形环等构成的第五密封件22设在废气入口室7与废气处理室8之 间。并且,第二密封件13和第四密封件19设在废气处理室8与净化气体 室9之间。并且,第一密封件12和第三密封件18设在净化气体室9与废 气出口室10之间。通过配置该第五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13、第四密封 件19、第一密封件12以及第三密封件18,废气(湿润空气)与净化气体(干 燥空气)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59509号公报
以往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2,对于l个中空丝膜组件l,如第五密封件 22、第二密封件13、第四密封件19、第一密封件12以及第三密封件18所 示那样,存在5处由0形环等构成的密封件的密封部分。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向主体壳体6内插入中空丝膜组件1时,难以使相对于中空丝膜组件1未固定的第三密封件18和第四密封件19不脱落 地进行插入,而在拔出或交换中空丝膜组件1时可能脱落到主体壳体6内。
并且,为了防止废气从存在5处的由0形环等构成的密封件泄漏,必 须进行精密的中空丝膜组件1的位置调整以及对密封件的安装方法进行调 整,在组装性、密封性上有较多不良情况。并且,为了将中空丝膜组件'l 固定在上部管板3、隔板5上,而安装有帽15。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该帽 15的外径,而1个中空丝膜组件1占有的面积增大,主体壳体6变大。
并且,中空丝膜组件1为纵向较长的构造,所以在以往的保持方法中 存在如下问题将安装在上部头11、下部头20上的第三密封件18、第四 密封件19、第五密封件22配置在同心圆上是非常困难的。
并且,在主体壳体6内配置有多个中空丝膜组件l。如此,由于废气入 口室7、废气处理室8、净化气体室9、废气出口室10由一个室构成,因此 存在如下问题根据废气流量,在中空丝膜组件1中流动的废气或净化气 体产生不均匀的流动,除湿性能下降。
并且,在以往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2中存在如下问题中空丝膜组件l 的净化气体入口 14和净化气体出口 29的方向,相对于净化气体入口部28 和净化气体流出部30的方向任意地决定,在中空丝膜组件1内流动的废气、 净化气体产生不均匀,除湿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丝膜 除湿装置,实现主体壳体的小型化,实现中空丝膜组件的组装性、操作性、 密封性以及除湿性能的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有除湿容器,包括设有废气入口部的下部壳体、设有废气出口部的上 部壳体以及主体壳体;下部管板,设在上述主体壳体的下部,在上述下部 壳体侧构筑废气入口室;上部管板,设在上述主体壳体的上部,在上述上 部壳体侧构筑废气出口室;隔板,设在上述主体壳体内,将该主体壳体内 分隔为包括净化气体流出部的废气处理室以及包括净化气体入口部的净化 气体室;中空丝膜组件,经由上述上部管板、上述隔板以及上述下部管板各自的贯通孔而插入有多个;密封件,保持于设在上述中空丝膜组件的上 部头以及下部头上的密封槽中,对该上部头以及下部头与上述上部管板、 上述隔板以及上述下部管板之间分别进行密封;以及压板,从上方将上述 中空丝膜组件压紧在上述上部管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经由保持于形成在中空丝膜组件的 上部头以及下部头上的密封槽中、对该上部头以及下部头与上部管板、隔 板以及下部管板之间分别进行密封的密封件,能够提高中空丝膜组件的组 装性和操作性,并大幅度缩短组装时间和分解时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的概略纵截 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中空丝膜组件的安装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说明图,(a)是其立体图,(b)是 在该(a)的B-B向视方向上进行切断而表示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除湿性能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中空丝膜组件的下部头的密封部的说明图,(a)是其第一例 的截面图,(b)是其第二例的截面图,(c)是其第三例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横向设置状 态的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分隔构造 的说明图,(a)是其立体图,(b)是其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将中空丝 膜组件2段重叠的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的概 略纵截面图。
图IO是表示以往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图IO所示的中空丝膜组件的安装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中空丝膜组件;2中空丝膜除湿装置;3上部管板;4下部管板;5
7隔板;6主体壳体;7废气入口室;8废气处理室;9净化气体室;10废 气出口室;11上部头;12 第一密封件;13第二密封件;14净化气体 入口; 15帽;16环;17螺栓;18第三密封件;19第四密封件;20下
部头;21螺栓;22第五密封件;23环;24螺栓;25废气入口部;26中
空丝;27废气出口部;28净化气体入口部;29净化气体出口; 30净化
气体流出部;31中空丝膜除湿装置;32脚;33主体壳体;34上部管板 (第一管板);34a贯通孔;35下部管板(第二管板);35a贯通孔;36隔板; 36a贯通孔;37上部壳体(第一壳体);38下部壳体(第二壳体);39废气
入口室;40废气处理室;41净化气体室;42废气出口室;43分割板;
44中空丝膜组件;45第一O形环;46分割板;47中空丝;48净化气
体出口; 49净化气体流出部;50下部头(第二头);51第二O形环;52分 割板;53净化气体入口部;54上部头(第一头);55净化气体入口; 56第 三O形环;57分割板;58废气出口部;59压板;59a贯通孔;60螺栓; 61座;62引导部;63废气入口部;64 O形环槽;65 O形环槽;66、 66a O形环槽;66b倒角部;67除湿容器;68圆筒形分割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实施方式。在此, 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的概略纵
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中空丝膜组件的安装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说明图、(a)是其立体图、(b)是在该 (a)的B-B向视方向上进行切断而表示的截面图。
首先,作为一个例子,利用图1说明适用于原子能发电站的废气的除
湿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31的基本构成。
如图1所示,作为中空丝膜除湿装置31的主要部分的除湿容器67通 过脚32支持。该除湿容器67具备筒状的主体壳体33、以及设在该主体壳 体33的下部并附属有废气入口部63的下部壳体(第二壳体)38。在主体壳体 33的上部设有附属有废气出口部58的上部壳体(第一壳体)37。在主体壳体 33的下部设有下部管板(第二管板)35,在该下部管板35与下部壳体38之间形成有废气入口室39。并且,在主体壳体33的上部设有上部管板(第一 管板)34,在该上部管板34与上部壳体37之间形成有废气出口室42。
在主体壳体33内的上部设有隔板36。通过设置该隔板36,该主体壳 体33内被分隔为包括净化气体流出部49的废气处理室40和包括净化气体 入口部53的净化气体室41。
另外,如图3所示,废气入口室39,通过设置呈十字形的分割板43, 而作为一个例子被分隔为4个室。在该所分隔的废气入口室39的各个室中, 设有如图1所示的废气入口部63。并且,废气出口室42,通过设置呈十字 形的分割板57,而作为一个例子被分隔为4个室。在该所分隔的废气出口 室42的各个室中,设有废气出口部58。
如图2所示,在该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50的外侧面上,形成有 作为密封槽的0形环槽66。通过在该0形环槽66中作为密封件安装第一 0形环45,由此分隔为废气入口室39和废气处理室40,废气(湿润气体) 与净化气体(干燥气体)被分离。
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的下部外侧面上,形成有作为密封槽 的0形环槽65。在该O形环槽65中作为密封件安装有第二 0形环51 ,而 对该上部头54的外侧面与隔板36的贯通孔36a的内侧面进行密封。
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的上部外侧面上,形成有作为密封槽 的0形环槽64。在该O形环槽64中作为密封件安装有第三0形环56,而 对该上部头54的外侧面与上部管板34的贯通孔34a的内侧面进行密封。
中空丝膜组件44插入到在同心状地配置的上部管板34、下部管板35 以及隔板36上形成的各个贯通孔34a、 35a、 36a中,所以能够铅直地保持 中空丝膜组件44。
另外,在从上方插入了中空丝膜组件44之后,该中空丝膜组件44通 过压板59压紧到上部管板34上。在该压板59上也开口有用于流出来自中 空丝膜组件44的废气的贯通孔59a。
并且,如图3所示,废气处理室40,作为一个例子通过呈十字形的分 割板46而被分隔为4个室,在各个室中配置有多个中空丝膜组件44。
从废气入口室39向中空丝膜组件44内的中空丝47的内侧流动的废气 的一部分成为净化气体。该净化气体从净化气体室41经由净化气体入口 55而在中空丝47的外侧流动。通过水蒸气分压差吸引并吸收了废气的水分的 净化气体,经由净化气体出口 48从净化气体流出部49排出。如上所述, 在废气处理室40中配置有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50,在该下部头50上 开口的净化气体出口 48与净化气体流出部49配置为相同方向。
并且,在分隔废气处理室40和净化气体室41的隔板36上设有第二 O 形环51,该第二 O形环51用于对净化气体(干燥气体)与从废气吸收了水分 的净化气体进行分离并对中空丝膜组件44进行保持。
并且,如图3所示,净化气体室41通过呈十字形的分割板52分隔为4 个室,在各个室中设有净化气体入口部53,该净化气体入口部53用于使从 废气出口室42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作为净化气体而返回中空丝膜组件44。 在该净化气体室41中配置有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在上部头54上 开口的净化气体入口 55与净化气体入口部53配置为相同方向。
并且,在分隔净化气体室41和废气出口室42的上部管板34上,设有 用于对废气和净化气体进行分离并对中空丝膜组件44进行保持的第三O形 环56。并且,如图3所示,该废气出口室42通过呈十字形的分割板57分 隔为4个室,在各个室中设有废气出口部58。
配置在上述主体壳体33内的中空丝膜组件44,通过从上方按压全部的 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的压板59以及将该压板59相对于上部管板 34进行固定的螺栓60,而被固定。
如上所述,通过3处的第一0形环45、第二0形环51、第三O形环 56,多个中空丝膜组件44被插入到下部管板35、隔板36、上部管板34的 各个贯通孔35a、 36a、 34a中并被固定。
在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OG系统(Off Gas System:放射性气体废 弃处理系统)的废气,具有最大为80Nm3/h、最小为12Nm3/h的流量,在各 个条件下都需要以除湿效率不变动的方式地进行对应。为此,通过在最大 流量时(80NmVh)使用存在于全部室中的中空丝膜组件44,在最小流量时 (12NmVh)使用存在于被分割为4个的废气入口室39内的1个室中的中空丝 膜组件44,由此构成对策。
在此,说明流过最大流量(80NmVh)的废气时的例子。
经由废气入口部63导入的废气(湿润气体),向分隔为4个的废气入口室39的各个中各分流20Nm3/h,各废气的流动均等地导入中空丝膜组件44 内。含有水蒸气的废气在中空丝膜组件44内的中空丝47内侧流动的期间, 通过中空丝47来吸收该废气含有的水蒸气。该被吸收的水蒸气扩散中空丝 47膜厚并到达外表面。通过了中空丝膜组件44的废气的一部分,经由废气 出口室42、废气出口部58以及净化气体入口部53而到达净化气体室41。
该净化气体室41通过分割板52部分隔为4个,并且由于在各中空丝 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上开口的净化气体入口 55分别朝向净化气体入口部 53的方向,因此净化气体被均等地导入各中空丝膜组件44内。
通过该导入的处于干燥状态的净化气体来进行干燥,由此废气中的水 蒸气转移到净化气体中。此时,通过在下部管板35、隔板36、上部管板34 上设置的第一0形环45、第二0形环51、第三0形环56,能够抑制废气 (湿润气体)与净化气体(干燥气体)的混入,确保除湿性能。
艮P,经由在上部管板34、隔板36以及下部管板35的各自上同心状地 开口的贯通孔34a、 36a、 35a,而插入中空丝膜组件44。通过在该中空丝膜 组件44的上部头54以及下部头50上安装的第一 O形环45、第二 O形环 51、第三O形环56,将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以及下部头50的外 侧面、与在上部管板34、隔板36以及下部管板35各自上同心状地开口的 贯通孔34a、 36a、 35a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维持为一定,确保密封性能。
并且,在下部管板35上开口的贯通孔35a中,为了对中空丝膜组件44 的下部头50进行导向而形成有进行了倒角的引导部62,并形成有用于保持 下部头50的座61。 g卩,在下部管板35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中空丝膜组件44 的下部头50的座61、和倒角为能够顺畅地插入的大约45度的引导部62, 因此能够实现插入多个中空丝膜组件44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并且,通过形成该引导部62,由此中空丝膜组件44相对于在上部管板 34、隔板36、下部管板35上开口的贯通孔34a、 36a、 35a同心状地插入, 因此在中空丝膜组件44上设置的第一 O形环45、第二 O形环51以及第三 0形环56,与上部管板34、隔板36以及下部管板35的贯通孔34a、 36a、 35a的内壁之间能够维持为一定,确保密封性能。
并且,在中空丝膜组件44上加工有用于保持第一0形环45、第二O 形环51及第三O形环56的槽66、 65、 64,在该槽66、 65、 64中保持第
ii一O环45、第二0形环51、第三0形环56。因此,能够不使第一O形环 45、第二 O形环51以及第三O形环56从中空丝膜组件44脱落地、将中 空丝膜组件44插入或拔出,能够提高中空丝膜组件44的组装性和操作性。 并且,通过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及下部头50的外侧面上形 成用于第一 O环45、第二 O形环51、第三O形环56的O形环槽66、 65、 64,能够抑制中空丝膜组件44的外径的大小,并随之能够减小主体壳体33 的大小。并且,通过使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的间隔为中空丝膜组件44的 直径的1.2倍以上,由此能够得到最佳的除湿性能。该除湿性能将后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空丝膜除湿装置通过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 54以及下部头50的外侧面上进行0形环槽66、 65、 64的加工,并在该O 形环槽66、 65、 64中安装第一0环45、第二0形环51、第三O形环56, 由此能够提高中空丝膜组件的组装性和操作性,与以往的系统相比较能够 将组装或分解所需的时间縮短至1/2左右。
并且,通过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以及下部头50的外侧面上 加工0形环槽66、 65、 64,能够将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大小在直径上减少 至1/2左右,能够将成本降低至3/5左右,能够将设置空间削减1/4左右。 在此,利用图4说明中空丝膜组件44的除湿性能。 图4是表示图1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除湿性能的特性图。 如上所述,所插入的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中空丝 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的直径的1.2倍以上。该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之间 的距离,由该中空丝膜组件44所插入的上部管板34的贯通孔34a以及隔 板36的贯通孔36a决定,超过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上部头54的直径即可。 因此,中空丝膜组件44之间的距离在实用上优选为上部头的直径的1.2倍 以上的范围。
另一方面,邻接的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的间隔为,当该间隔变大时, 除湿容器67变大,并且每单位面积的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个数减少,所以 除湿性能下降。如图4所示,在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之间的间距为p二1.2 时,到要求性能(露点-3(TC)为止的到达时间为t=25分钟,在间距为p二1.25 时到达时间为t=20分钟,在间距为p=1.3时到达时间为t=28分钟,在间 距为p=1.35时到达时间为t=38分钟,在间距为p = 1.4时到达时间为t=44分钟。由此可知,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之间的间距为p-1.25时,到要 求性能(露点-30。C)为止的到达时间为最少的t二20分钟。艮卩,可以说更优选 使该中空丝膜组件44彼此的间隔为中空丝膜组件的上部头54的直径的1.2 倍到1.3倍。
图5是表示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50的密封部的说明图,(a)是其 第一例的截面图,(b)是其第二例的截面图,(c)是其第三例的截面图。
为了改善该中空丝膜组件44的组装性、操作性以及密封性,如上所述、 即如图5(a)所示,能够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50的外侧面上形成O 形环槽66,并将第一0形环45保持在该0形环槽66中。并且,也可以如 图5(b)所示,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50的下面上形成O形环槽66, 并将第一0形环45保持在该0形环槽66中。并且,也可以如图5(c)所示, 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50的角部上形成倒角部66b,并将第一 O形 环45保持在该倒角部66b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空丝膜除湿装置通过在中空丝膜组件44的下部头 50的外侧面、下面或角部上加工0形环槽等66、 66a、 66b,并将第一 O 形环45保持在该O形环槽等66、 66a、 66b中,由此能够提高中空丝膜组 件的组装性和操作性,并大幅度縮短组装或分解所需的时间。
图6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横向设置状态 的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也可以在下部管板35上形成支撑中空丝膜组件44的座 61,固定中空丝膜组件44,并且将中空丝膜组件44设置为卧式来使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空丝膜除湿装置通过将中空丝膜组件44设置为卧 式来使用,由此能够减小设置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建筑物的高度。
图7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分隔构造 的说明图,(a)是其立体图,(b)是其俯视图。
如上所述,为了提高除湿性能,为了根据流量来改变使用的中空丝膜 组件44的个数,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为了分隔废气入口室39、废气出口 室42、废气处理室40和净化气体室41,而设有十字形的分割板43、 46、 52、 57。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通过设置圆筒形分割板68来代替十字形的分割板43、 46、 52、 57,由此将废气处理室40分隔为多个室,并在各个室中根 据目的而设置入口部以及出口部(喷嘴)。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空丝膜除湿装置通过设置圆筒形分割板68,由此 废气以及净化气体高效地流动,能够提高除湿效果。
图8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2段重叠 中空丝膜组件44的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在由于废气或净化气体的流量的增加而中空丝膜组件44 的个数增加时,在使图1所示的除湿容器67的径向增大时存在极限。因此, 成为能够将中空丝膜组件44重叠多段、在此为2段来使用的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空丝膜除湿装置通过设置多段中空丝膜组件44来 使用,由此能够减小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除湿容器67的外径,并实现中空 丝膜除湿装置的小型化。
图9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构造的概 略纵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为,取消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下部管板 35,而将主体壳体33与下部壳体38 —体化。在此,将该一体化后的部分 称为下部壳体38。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中空丝膜组件44的净化气体出口 48(参照图2)直接连接到与下部壳体38外连络的净化气体流出部49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废气从废气入口部63流入下部壳体38内,并且通 过中空丝膜组件44内的中空丝47内而上升,通过废气出口室42并通过废 气出口部58而向中空丝膜除湿装置31之外流出。
另一方面,净化气体从净化气体入口部53流入下部壳体38内的净化 气体室41内,并且在中空丝膜组件44内的中空丝47外侧下降,从中空丝 膜组件44的下端附近通过净化气体流出部49,向中空丝膜除湿装置31之 外流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各实 施方式的任意一个,而能够对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 明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除湿容器,包括设有废气出口部的第一壳体、设有废气入口部的第二壳体;第一管板,在上述第一壳体侧构筑废气出口室;隔板,设在上述除湿容器内,将该除湿容器内分隔为包括净化气体流出部的废气处理室和包括净化气体入口部的净化气体室;中空丝膜组件,通过上述第一管板以及上述隔板各自的多个贯通孔而插入有多个;密封件,保持于设在上述中空丝膜组件的上述第一壳体部侧的第一头上的密封槽中,对该第一头与上述第一管板以及上述隔板之间分别进行密封;以及压板,从上述第一壳体部侧的端部方向将上述中空丝膜组件压紧到上述第一管板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二管板,该第二管板设在上述第二壳体的端部侧而构筑废气入口室。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配置在上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主体壳体,上述第二管板夹在上述主体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管板在其贯通孔的周围具备支持上述中空丝膜组件的第二头的座。
5、 如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分割板,该分割板将上述废气入口室以及废气出口室分割为分别包括废气入口部或废气出口部的至少2个以上的室。
6、 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分割板,该分割板将上述废气处理室以及净化气体室分割为分别包括净化气体流出部或净化气体入口部的至少2个以上的室。
7、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净化气体流出部与净化气体入口部配置在相同方向上。
8、 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壳体配置在第二壳体的上方。
9、 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空丝膜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被配置为水平地并列。
全文摘要
实现中空丝膜除湿装置的小型化,实现中空丝膜组件的组装性、操作性、密封性及除湿性能的提高。具有除湿容器(67),包括设有废气入口部(63)的下部壳体(38)、设有废气出口部(58)的上部壳体(37)及主体壳体(33);下部管板(35),在主体壳体(33)内构筑废气入口室(39);上部管板(34),在主体壳体(33)内构筑废气出口室(42);隔板(36),将主体壳体(33)内分隔为废气处理室(40)及净化气体室(41);中空丝膜组件(44),经由上部管板(34)、隔板(36)及下部管板(35)的各贯通孔而插入多个;密封件,保持于在中空丝膜组件(44)上形成的密封槽中,对上部头(54)以及下部头(50)与上部管板(34)、隔板(36)以及下部管板(35)之间进行密封。
文档编号B01D53/26GK101687138SQ20088002298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日
发明者关口晃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