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以及使用了该薄膜的电子器械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7425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以及使用了该薄膜的电子器械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以及使用了该薄膜的电子器械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作为使用气体吸附部件的电子器械,例如可以列举有机EL显示装置和硬盘驱动器等。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和硬盘驱动器等以及有可能被湿度和酸性气体、有机气体劣化的电子器械类的内部,使用对水蒸气和有害气体等具有吸附功能的气体吸附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80166号公报)的图1等中记载了如下的气体吸附部件为了避免由有机EL元件的水分等引起的经时劣化,通过在收纳了有机EL元件的密闭容器内配置吸附剂来吸附除去该容器内的水分和其他引起有机EL元件劣化的气体的气体吸附部件。将这样的气体吸附部件供给于有机EL元件的生产线时,为了提高生产性,气体吸附部件在基材由带状PET薄膜构成的隔离衬垫上,在隔离衬垫的长度方向上以多数连续粘结(临时粘结)的状态被供给。通过两面胶带粘结于隔离衬垫的各气体吸附部件被空气吸引装置从隔离衬垫上拾取,接着组装入有机EL元件。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82812号公报)的图4等中记载的虽然不是气体吸附部件的供给例,但却记载了从隔离片S上拾取标签L将之安装于被粘物W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的图4中图示了如下的情况通过一边从隔离片S的背面按压具有锐角边缘部的剥离板60—边使隔离片S移行而使标签L的前端从隔离片S上浮起,并以浮起的部分为契机通过吸引装置61拾取标签L。在有机EL元件的生产线上也通过同样的结构拾取气体吸附部件。
发明内容然而,在上述生产线上,气体吸附部件即使通过剥离板60的边缘部其前端部也不浮起,隔离片S仍旧粘结于隔离衬垫上(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5)。这种状态是拾取成功率下降、生产节拍低下、产率下降的原因。虽不是拾取装置的例子但为提高剥离性而减小粘合剂粘结性的技术也被知晓(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91546号公报和特开2005-146080号公报)。然而,根据本发明发明人的探讨结果,如果只减小粘合剂的粘结性,那么被整齐排列在隔离衬垫上的气体吸附部件在捆包时等就会发生位置偏移,变为不能适应自动拾取的状态。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隔离衬垫上发挥一定的粘结力使气体吸附部件牢固地粘结于适当的位置,同时在剥离板通过时使气体吸附部件的前端确确实实地浮起从而较好地拾取气体吸附部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3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锐意的研究。结果发现由于现在的气体吸附部件的成型方法为使用刃具的冲压法,所以刃具贯穿气体吸附部件在隔离衬垫表面形成刃具的打痕,此时,隔离衬垫和气体吸附部件之间的粘合剂因被刃具巻入而嵌入隔离衬垫的打痕内,结果在气体吸附部件的外周部与隔离衬垫的粘着就变得特别大。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通过减小相对于气体吸附部件面积的粘合剂涂布面积,也就是说通过部分地涂布粘合剂来降低侵入隔离衬垫打痕内的粘合剂的量,可能与以往相比就会提高气体吸附部件外周部的剥离性(使之容易剥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为具有用于包含在电子器械内的气体吸附部件,多个该气体吸附部件在薄膜上按一定间隔被粘合剂粘结,且可从所述薄膜将所述气体吸附部件顺次剥离、供给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被部分地涂布。在上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中优选在气体吸附部件和所述薄膜之间还具有粘合基材片,在该粘合基材片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粘合剂被部分地涂布,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上粘合剂以更大范围或者全面地被涂布。在上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中还优选所述粘合基材片的第一表面侧粘结于所述薄膜侧,第二表面侧粘结于所述气体吸附部件侧。在上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中还优选被部分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是丙烯酸系粘合剂。在上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中被部分涂布的所述粘合剂可以是被点状涂布的。在上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中被部分涂布的所述粘合剂也可以是被条状涂布的。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电子器械的制造方法为从上述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上剥取气体吸附部件,将该气体吸附部件装配于电子器械内部的方法。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就可在薄膜隔离衬垫上发挥一定的粘合力使气体吸附部件牢固地粘结于适当的位置,同时在剥离板等通过时使气体吸附部件的前端确确实实地浮起从而有可能较好地拾取气体吸附部件,提高拾取成功率。其结果就可实现电子装置的生产节拍和产率的提高。而且,使用本发明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将气体吸附部件装配于电子器械内部时,由于气体吸附部件和其被粘结物之间吃入的空气量少,所以就可使气体吸附部件薄型化。厚度的膨胀不能满足在要求薄型化的有机EL元件中粘贴后的厚度允许值,并有可能导致因与有机EL元件相接触的元件破坏。本发明在这一点上也有助于有机EL元件生产节拍和产率的提高。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的概略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的概略平面图。图4是说明剥离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部件工序的工序截面图。图5是说明剥离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部件工序的工序截面图。图6是说明剥离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部件工序的工序截面图。图7是说明剥离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部件工序的工序截面图。图8是说明剥离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部件工序的工序截面图。图9是说明剥离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气体吸附部件工序的工序截面图。图10表示用于测定拉伸强度的试验构造。图11(a)是从玻璃板13—侧对胶带a进行拍摄的照片,(b)是从玻璃板13—侧对胶带P进行拍摄的照片。图12是隔离衬垫表面的发射型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3是隔离衬垫表面的发射型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4是隔离衬垫表面的发射型电子显微镜照片。符号说明1薄膜(隔离衬垫)2气体吸附部件(气体吸附片)3粘合剂4粘合基材片5粘合剂6两面胶带7打痕8刀状边缘部9吸附头10拉伸夹具11固定用两面胶带12金属板13玻璃板14胶带15拉伸夹具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进行说明。(1)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的构成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在图1中,多个气体吸附部件2通过粘合剂3粘结在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构成的薄膜(以下有时也称作隔离衬垫)1上。气体吸附部件2由下述方法形成在隔离衬垫1上形成大的片状气体吸附部件后,通过打压刃具将不要的部分剥取而只留下必要的部分。粘合剂3被涂布于粘合基材片4的第一表面上,粘合剂5被涂布于与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粘合5基材片4的第二表面上。粘合剂3、粘合基片4和粘合剂5构成了两面胶带6。在隔离衬垫1表面的气体吸附部件2的外周部,很多情况下残留有用刃具冲制气体吸附部件时的打痕7。虽然打痕7的深度可以调整,但刃具如果没有抵达隔离衬垫1的表面就会产生冲压不良。图2表示从隔离衬垫1一侧观察的平面图,其中,粘合剂3在粘合基材片4的第一表面上被涂布为点状。图3表示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粘着基材片4的平面图,其中,粘合剂3被涂布为条状。(2)气体吸附部件作为气体吸附部件2,只要对水分或者于电子器械有害的气体具有吸附功能的各种吸附部件都可使用,优选使用以粘合剂粘结了气体吸附剂的吸附部件。如果使用粘合剂,可容易降低气体吸附剂粉尘的发生,没有污染电子器械的危险。作为粘合剂,优选使用树脂(特别是热塑性树脂)等固体粘合剂,特别优选使用电绝缘性优良的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等氟系树脂;乙烯类不饱和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四氟乙烯_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_四氟乙烯_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等聚烯系树脂的粉末材料。其中,优选聚四氟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耐热性、耐药性优良,而且如将该树脂的细粉与气体吸附剂混合后片状化,片状物因为多孔质化而不阻碍气体吸附剂的吸附特性。气体吸附剂指在化学的、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下能除去气氛中气体的物质。在气体吸附剂中包含能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及/或酸性气体(S0x、N0x、HC1等)的物质。另外,气体吸附剂优选多孔质物。作为气体吸附剂中优选使用的化学吸附剂,可以列举碱金属氧化物(Na20、K20等)、碱土类金属氧化物(Ca0、Mg0、Sr0、Ba0等)、金属卤化物(Cacl2、Mgcl2、Crcl2、Fecl2、Nicl2等)、金属硫酸盐(CaS04、MgS04、FeS04、NiS04等)、过氯酸盐(KC104、NaC104、Fe(C104)2、Co(C104)2、Ca(C104)2、Mg(C104)2、Ba(C104)2、Mn(C104)2等)。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化学吸附剂,也可以使用l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碱土类金属氧化物、金属卤化物、金属硫酸盐等可用于除去水分。特别优选使用至少含有一种选自氧化钡、氧化锶、氧化钙及硫酸钙的化学吸附剂。这些吸附剂的吸湿速度特别快。另外,因为是化学反应吸附,所以具有在分解温度以下的温度不脱附吸附质的特点。作为吸湿性吸附剂中的物理吸附剂,可以列举活性炭、沸石、氧化铝、氧化硼、氧化钛、氧化硅胶、海泡石、活性白土等。通过加热和减压等能使物理吸附剂比较容易地脱附吸附质从而容易再生利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化学吸附剂和物理吸附剂的混合物。通过组合数种化学吸附剂和物理吸附剂,可以使之具有针对数种吸附质的吸附性能。而且,通过组合反应速度和吸湿容量不同的化学吸附剂和物理吸附剂可以发挥吸附性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另外,作为物理吸附剂例如使用活性炭,可以对气体吸附剂进行黑色系的着色,从而有利于在拾取时感应器的检测。混合化学吸附剂和物理吸附剂(特别是活性炭)时,相对于化学吸附剂100质量部,活性炭的比例例如可为0.1-30质量部,优选为1-20质量部。6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体吸附剂也可为氧气吸附剂。作为氧气吸附剂,可以使用各种以往公知的氧气吸附剂,例如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粉末、特别是铁粉和氧化铁(Fe0)粉末。氧气吸附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上述吸湿性吸附剂(特别是化学吸附剂)组合使用。氧气吸附剂和化学吸附剂组合使用时,相对于化学吸附剂ioo质量部,氧气吸附剂的量例如可为0.1-50质量部,优选为1-30质量部左右。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体吸附剂通常为粉体。气体吸附剂的平均粒径推荐在考虑气体吸附部件2厚度的基础上决定。平均粒径是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岛津制作所制的SALD-2000)测定的。在此种情况下,相对于气体吸附部件2的厚度,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为其3/4以下,优选为2/3以下。因为相对于气体吸附部件2的厚度如果粒径过大,就会失掉气体吸附部件2的表面平滑性,对厚度的参差不齐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对气体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为lOym左右。本发明中适合使用的气体吸附剂(氧化钡、氧化锶、氧化钙、硫酸钙等化学吸附剂)的平均粒径可以与上述范围不同,例如可为0.1-500iim,优选为1-300iim。粘合剂和气体吸附剂的混合比可以根据其种类适宜设定。例如,粘合剂树脂和气体吸附剂的混合质量比(粘合剂树脂气体吸附剂)可为2:98-90:IO,优选为4:96-80:20的范围。如果粘合剂树脂的配合比少于2:98,就不能将气体吸附部件2片状化。另外,如果粘合剂树脂的配合比多于90:10,气体吸附部件2的吸附性能就变得不充分。气体吸附部件2的厚度例如可为0.02-2mm,优选为0.05_0.5mm。气体吸附部件2的厚度如果比0.02mm薄,气体吸附剂的填充量不足而且在制造上变得操作困难。另一方面,气体吸附部件2的厚度如果比2mm厚,材料造价就会变大,另外,将气体吸附部件2装配于有机EL元件时由于有必要增厚元件全体从而不能适用于手机和移动终端、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要求小型化的用途。对气体吸附部件2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按照安装气体吸附部件2的位置(例如有机EL元件的密封部件的内侧表面)的形状和大小适宜决定。对于气体吸附部件(气体吸附片)2的安装,可以应用使用了粘接剂的粘接、使用了热塑性树脂的融结、使用了粘合材料的粘结等适当的方法,其中使用粘合材料的方法由于简便、操作性好而优选。另外,作为将吸湿性吸附剂和粘合剂树脂进行混合、成型为片状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03-320215号公报中记载的制法。但不特别限于左述方法,只要在确保吸附性能的基础上能够成型为片状的话,以往公知的方法都可适宜使用。(3)粘合剂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3,可以适宜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等以往公知的粘合剂,其中丙烯酸系粘合剂由于耐热性优良而优选使用。粘合剂3的耐热温度(相对于被粘物能够保持粘合性的温度)例如可以为8(TC以上,优选为12(TC以上。耐热温度如果不足8(TC,气体吸附部件2因使用时的热负荷有时发生剥离。形成粘合剂3的层厚度优选为500m以下。厚度如果超过500m,材料造价变大。另外,由于用于有机EL元件时元件全体的厚度变厚,所以不适用于手机和移动终端、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要求小型化的用途。(4)粘合剂的涂布范围7本发明的粘合剂3被部分地涂布(样式图布)。只要是被部分地涂布,不限于图2所示的点状、图3所示的条状等形状,可以以各种样式(优选规则、反复的样式)被涂布。涂布为点状时,各点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四角性、多角形、文字形、几何学形状中的任何一种,各形状的排列可以任意。点的形状和各形状的排列可以使用喷墨和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等各种印刷手法。涂布为条状时,构成条的各线可从直线、平面内蛇形的波形等中适宜选择使用。涂布面积的比例可在制造环境、使用环境的所有温度范围内具有能够支持气体吸附部件2的粘合力的范围内设定,优选为粘合基材片4面积的0.5%以上80%以下,更优选为粘合基材片4面积的5%以上70%以下。(5)两面胶带两面胶带6可以使用由聚酯和聚酰亚胺等构成的粘合基材片4、在其表里面上部分地涂布了粘合剂3和全面地涂布了粘合剂5构成的3层构造。粘合剂3和粘合剂5可以使用材料基本相同的粘合剂,也可使用不同材料的粘合剂。通过使用粘合基材片4可以获得适度的刚性从而提高制造时的操作性。两面胶带6可以将部分涂布的粘合剂3贴附于隔离衬垫l侧使用。(6)隔离衬垫本实施方式中的隔离衬垫1担当着保管、搬运薄的气体吸附部件2的作用。作为隔离衬垫1的基材优选至少一面或两面用硅酮系脱模剂处理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作为PET以外可供选择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和聚碳酸酯等的树脂薄膜、玻璃纸、高级纸、涂布纸、浸油纸和合成纸等纸类、铝和不锈钢等金属箔。隔离衬垫的1的厚度例如可为10-100iim,优选25-50iim。另外,为了提高与脱模剂和粘合剂的粘接性,在基材表面可以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处理、火焰等离子处理等,也可以设置底漆层等。作为底漆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系共聚合物、聚酯、聚氨基甲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这些化合物的变性物等高分子材料(所谓的粘固涂层剂)。(7)带有气体吸附部件薄膜的使用例图4-图9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作为带有气体吸附部件薄膜的隔离衬垫1上拾取气体吸附部件2的工序。但此处所说明的使用例只是举例而已,并不限于这些使用例,在遵照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下面,按照图4-图9的顺序对带有气体吸附部件薄膜的使用例和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的那样,多个气体吸附部件2以粘结(临时粘结)于隔离衬垫1的状态向图的左侧被顺次供给。在隔离衬垫1上通常加有张力,因此不松弛。隔离衬垫1在形成为锐角的刀状边缘部8处向图的右下方折回。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刀状边缘部8的锐角部优选为60度以下。此时,由于涂布于气体吸附部件2的粘合剂3(参照图1)不是被全面而是被部分地涂布,所以在隔离衬垫1的打痕7内嵌入的粘合剂3的量就少。因此,气体吸附部件2的前头部分就随着隔离衬垫1的折回而容易从隔离衬垫1上剥离下来。以下,将剥下来的前头部分记作"拾取前端部"。如果考虑这样的剥离作用就会明白有必要部分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点状)涂布粘合剂3的不一定是气体吸附部件2的全部表面,只要在气体吸附部件2的外周范围或者前头范围部分地(点状等)涂布就足够了。另外,如果在气体吸附部件2的前头部抵达刀状边缘部8的端部后使气体吸附部件2再往前走1-1.5mm左右的状态下暂时停止运送隔离衬垫1,就可以通过气体吸附部件2具有的弹性力从隔离衬垫1剥离前端部,从而更加确定地形成拾取前端部。接下来,如图5所示的那样,用能够通过空气吸引吸附目的物并将其移动到其他位置的吸附头9来吸附气体吸附部件2。此时,至少吸附拾取前端部以使气体吸附部件2的剩余部分的吸附及剥拽变得容易。然后,如图6所示的那样,吸附头9的位置不动而将刀状边缘部8向图右侧移动(后退)。通过该动作,气体吸附部件2的剩余部分就被剥拽下来,气体吸附部件2就与粘合基材片4和粘合剂3—同从隔离衬垫1上完全被移动到吸附头9处。之后,如图7所示的那样,吸附着气体吸附部件2的吸附头9被搬送到要安装气体吸附部件2的电子器械的结构部件(未图示例如有机EL元件)处,将气体吸附部件2装配入指定的位置。最后,如图8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后退到图右侧的刀状边缘部8再次向图左侧方向移动(前进)且作用张力一边供给隔离衬垫1,就会如图9那样返回到与图4相同的状态。由此可以完成剥离l枚气体吸附部件2、用吸附头9将气体吸附部件2装配于指定位置的一系列操作。之后,从内部安装了气体吸附部件2的电子器械结构部件就可按照公知的方法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和其他电子器械。如上所述的那样,本发明中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由于粘合剂3被部分地涂布,所以其具有气体吸附部件2的外周部容易从薄膜1上剥离的结构。另外,如果在气体吸附部件2和薄膜1之间使用粘合基材片4,并在粘合基材片4的第一表面上部分地涂布上述粘合剂3,在与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上以更大范围或全面地涂布粘合剂5,粘合剂3的操作性在得以提高的同时,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粘合力的差值就能够稳定地进行剥离操作。在此情况下,优选将粘合基材片4的第一表面侧作为薄膜1侧,将第二表面侧作为气体吸附部件2侧。通过折曲薄膜1有利于剥离气体吸附部件2。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的剥离不良率等实施的试验内容及其结果进行说明。(i)粘结强度为了确认试验中使用的各种粘合剂的粘结力的不同,使用图IO所示的试验机进行了拉伸试验。图10中,假想为被粘面材料的金属板12通过固定用两面胶带11固定于拉伸夹具10上。在金属板12上,用轧辊一边加压一边贴附以厚12iim的PET薄膜为芯材构成的胶带14,然后测定用拉伸夹具15沿垂直方向剥离该胶带14时的拉伸强度。详细的试验条件如下所示,试验结果与其他试验结果一起记载于后面的表1中。另外,表1中"粘结强度"栏的单位"N/mm"表示胶带14的每lmm宽度的粘结强度。由于本试验中使用了宽度为20mm的胶带14,所以图10的试验中是将实际测定的拉伸强度值除以20后的值作为粘结强度计算的。胶带胶带a:将压敏型粘合剂(商品名SK夕'^>、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进行点状涂布(涂布厚度18ym)胶带|3:将压敏型粘合剂(商品名-一水二一A(注册商标)、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进行全面涂布(涂布厚度9m)胶带Y:将压敏型粘合剂(商品名SK夕'^>、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进行全面涂布(涂布厚度18ym)粘结条件将胶带14贴在金属板12上,在恒温恒湿的室内,在23t:、湿度50%的条件下保管24小时剥离环境温度25t:拉伸试验机东洋精机制作所制(STROGRAPHVE5D)试样数6加压符合测试工业中JIS规格的轧辊剥离速度50mm/分(ii)剥离不良率为了确认各种粘合剂的剥离不良率,使用图4所示构造的装置进行剥离试验。图4中,本实施方式中带有气体吸附部件2的隔离衬垫1被陆续送出,经过刀状边缘部8(边缘角度为60度)后,隔离衬垫1朝箭头方向搬送。加到隔离衬垫1上的张力为0.8kg重。其他详细的试验条件如下所示。试验结果如表l所示。隔离衬垫厚50iim气体吸附部件厚125iim试样数10000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从表1可以看出,胶带|3虽然与胶带Y相比粘结强度有所下降,但剥离不良率基本没有改善(剥离不良率没有下降)。而使用了粘合剂的涂布范围为点状的胶带a的情况与粘合剂涂布范围为全面的胶带P、胶带Y的情况相比,其剥离不良率被显著改善。(ii)气泡发生率将粘结了气体吸附部件2的胶带(a_Y)粘结于作为被粘面材料中的一种而假想的玻璃板13(未图示)上,透过玻璃板13确认玻璃板13和胶带(a-Y)之间有无气泡嵌入,结果发现如表l所示的那样,在胶带P、胶带Y的情况下发现了气泡,而在胶带a的情况下没有发现气泡。为参考起见,图11(a)表示了从玻璃板13侧对粘结于玻璃板13的胶带a进行拍摄的照片,图11(b)表示了从玻璃板13侧对粘结于玻璃板13的胶带|3进行拍摄的照片。发现胶带a和玻璃板13之间没有间隙地相粘结,而胶带13却和玻璃板13之间存在气泡。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通过本实施方式中的胶带可防止容易产生在被粘物之间的气泡。(iv)打痕内的状态确认用反射型电子显微镜对本实施方式的隔离衬垫1的表面状态,特别是打痕7附近的状态进行了观察。图12是使用粘合剂3被全面涂布于粘合基材片4的以往的胶带,在隔离衬垫1上粘结冲制前的气体吸附部件2并将气体吸附部件2进行冲制后,通过反射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的隔离衬垫1上打痕7的状态。其中,隔离衬垫1的最表面被硅酮系脱模剂处理过。从图12可以看到打痕7中侵入了粘合剂。与此相对,图13和图14是使用粘合剂3被点状涂布于粘合基材片4的胶带,在隔离衬垫1上粘结冲制前的气体吸附部件2并将气体吸附部件2进行冲制后,通过反射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的隔离衬垫1上打痕7的状态。在图13和图14中,打痕7中没有侵入粘合剂。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通过部分地涂布用于隔离衬垫1和气体吸附部件2之间的粘合剂3,可以防止粘合剂3侵入打痕7内,从而可以降低气体吸附部件2的剥离不良率。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适用于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和使用了该薄膜的电子器械(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和硬盘驱动器等)。权利要求一种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该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是具有用于包含在电子器械内的气体吸附部件,多个该气体吸附部件在薄膜上按一定间隔被粘合剂粘结,且可从所述薄膜将所述气体吸附部件顺次剥离、供给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被部分地涂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中,在所述气体吸附部件和所述薄膜之间还具有粘合基材片,在该粘合基材片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粘合剂被部分地涂布,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上粘合剂以更大范围或者全面地被涂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中,所述粘合基材片的第一表面侧粘结于所述薄膜侧,第二表面侧粘结于所述气体吸附部件侧。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中,被部分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是丙烯酸系粘合剂。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中,被部分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是被点状涂布的。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中,被部分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是被条状涂布的。7.—种电子器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上剥取气体吸附部件,将该气体吸附部件装配于电子器械的内部。全文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薄膜上粘结的气体吸附部件的剥离性从而对应于气体吸附部件自动拾取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采用如下结构的薄膜具有用于包含在电子器械内的气体吸附部件,多个该气体吸附部件在薄膜1上按一定间隔被粘合剂粘结,且可从所述薄膜将所述气体吸附部件顺次剥离、供给的带有气体吸附部件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被部分地涂布。文档编号B01D53/04GK101772372SQ20088010131公开日2010年7月7日申请日期2008年8月5日优先权日2007年8月6日发明者松崎弘纯,植木拓也申请人:日本奥亚特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