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982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处理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 理器。
背景技术
加药装置是一种具投药、搅拌、输送液体、自动控制与一体的成套设备, 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厂、石油化工的原水、锅炉髙压给水、循环冷却水、 集输脱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如磷酸盐、氨液等。加药装置主要由控 制系统、搅拌系统、溶药罐、公共平台和计量泵四部分组成,这种工厂化的 整套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配制齐全、安装迅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特 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加药装置的核心部件是溶药罐,其内添加有所需原料,并通过计量泵输 送到后续其他装置,以实现整个工艺系统的运作。由于溶药罐中的原料大都
是一些可挥发刺激性气体的溶液,如氨液等,为了防止气体泄漏至溶药罐外 形成污染,现有的技术方案如附图1所示,在溶药罐10的顶部安装一个单 向阀ll,同时还设有气体吸收罐12,气体吸收罐12通过管路与溶药罐的顶 部或侧壁顶部连通;气体吸收罐内添加有吸收所述刺激性气体的水溶液。工 作时,当溶药罐内的气压小于常压时,空气能通过单向阀进入溶药罐中,以 使溶药罐始终处于常压状态而保证计量泵13的正常工作,而当溶药罐内气 压大于常压时,溶药罐内的气体无法通过单向阀排出,只能通过管路进入吸 收罐中,刺激性气体被罐中的水溶液吸收,从而防止了刺激性气体的泄漏。 然而,吸收罐的设置占用了宝贵的工业用地,由于其内部为吸收所述剌 激性气体的水溶液,为了保证吸收容量,吸收罐的体积通常较大,因而占地 面积也较大,同时,增设吸收罐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以吸收溶药罐中的可挥发刺激性气体,防止气体泄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药装 置的气体处理器,包括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悬挂固定于外筒 组件内,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外筒组件的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 连接件与内腔连通;所述外筒组件的侧面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 接固定于所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顶部设有
另一单向阀,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连
通;所述内胆组件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并与所述内腔连通,内胆组件内设 有气体吸收剂。
上文中,所述内胆组件与外筒组件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即整个气体处 理器是密封的;所述外筒组件底部的连接件是连接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上,
其顶部与气体处理器的环腔连通,其底部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连通,从而将 溶药罐中的刺激性气体导入气体处理器中。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固定于所 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是指该单向阀只能容许空气从外部进 入气体处理器内腔中,而不容许气体处理器内腔中的气体从该单向阀跑到外
部;同样的,所述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 连通,是指该单向阀只能容许空气从气体处理器内腔跑到外部,而不容许外 部空气进入气体处理器内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体吸收剂为活性炭。这里的气体吸收剂为现有 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吸收的刺激性气体选择合适的吸收剂或者各种气体 吸收剂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通过法兰连接固定。这是现 有技术,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法兰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胆组件顶部的单向阀上套设有盖帽。所述盖 帽的顶部是封闭的,其侧面设有透气孔;主要起到防尘的作用,防止灰尘将 内胆组件顶部的单向阀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加药装置的溶药罐通过连接件与气体处理器 的内腔连通;当溶药罐内的气压小于常压时,空气能通过气体处理器侧面的 单向阀由内腔进入溶药罐中,以使溶药罐始终处于常压状态而保证计量泵的正常工作;而当给溶药罐添加原料时,溶药罐内气压大于常压,溶药罐内的 气体进入气体处理器的内腔,此时气体无法通过气体处理器侧面的单向阀排 出,而只能通过内胆组件底部的通孔进入内胆组件,并经过其内设置的气体
吸收剂由其顶部的单向阀排入大气;因而刺激性气体被气体吸收剂吸收,从
而防止了刺激性气体的泄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处理器体积较小,并直接安装于加药装置的溶药 罐上,因而无需占用额外的工业用地,大大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2、 本实用新型的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通过法兰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当 内胆组件内的气体吸收剂使用无效后,即可打开法兰,更换气体吸收剂,使 用非常方便。
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适于推广应用。


图1是现有技术的气体吸收罐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其中1、外筒组件;2、内胆组件;3、内腔;4、连接件;5、单向阀; 6、单向阀;7、通孔;8、活性炭;9、盖帽;10、溶药罐;11、单向阀;12、 气体吸收罐;13、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2~5所示, 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包括外筒组件1 和内胆组件2,所述内胆组件2悬挂固定于外筒组件1内,两者之间形成封 闭的内腔3;所述外筒组件1的底部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内腔3连通;所述外筒组件1的侧面设有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的出口连接固定 于所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3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顶部设有另一 单向阀6,其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2连通;所述 内胆组件2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7并与所述内腔3连通,内胆组件2内设 有活性炭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组件1和内胆组件2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法 兰之间设置密封垫;所述内胆组件顶部的单向阀6上套设有盖帽9。
上文中,所述内胆组件与外筒组件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即整个气体处 理器是密封的所述外筒组件底部的连接件是连接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上, 其顶部与气体处理器的环腔连通,其底部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连通,从而将 溶药罐中的刺激性气体导入气体处理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加药装置的溶药罐通过连接件与气体处理器 的内腔连通;当溶药罐内的气压小于常压时,空气能通过气体处理器侧面的 单向阀由内腔进入溶药罐中,以使溶药罐始终处于常压状态而保证计量泵的 正常工作而当给溶药罐添加原料时,溶药罐内气压大于常压,溶药罐内的 气体进入气体处理器的内腔,此时气体无法通过气体处理器侧面的单向阀排 出,而只能通过内胆组件底部的通孔进入内胆组件,并经过其内设置的气体 吸收剂由其顶部的单向阀排入大气因而剌激性气体被气体吸收剂吸收,从 而防止了刺激性气体的泄漏。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组件(1)和内胆组件(2),所述内胆组件(2)悬挂固定于外筒组件(1)内,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3);所述外筒组件(1)的底部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内腔(3)连通;所述外筒组件(1)的侧面设有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的出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3)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顶部设有另一单向阀(6),单向阀(6)的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2)连通;所述内胆组件(2)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7)并与所述内腔(3)连通,内胆组件(2)内设有气体吸收剂(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吸收剂(8)为活性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组件(1)和内胆组件(2)通过法兰连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组件顶部的单向阀(6)上套设有盖帽(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药装置的气体处理器,包括外筒组件和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悬挂固定于外筒组件内,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外筒组件的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内腔连通;所述外筒组件的侧面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外筒组件侧面上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顶部设有另一单向阀,其入口连接固定于所述内胆组件顶部并与内胆组件连通;所述内胆组件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并与所述内腔连通,内胆组件内设有气体吸收剂。本实用新型可安装于加药装置的溶药罐上,以吸收溶药罐中的可挥发刺激性气体,防止气体泄漏。
文档编号B01D53/04GK201353471SQ20092003846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1日
发明者宋建中 申请人:苏州赛华仪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