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罐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41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冲罐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缓冲罐吸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料装置,尤指缓冲罐吸料装置。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吸料装置常设缓冲罐,其具有缓冲系统压力波动, 消除水锤起到稳压的作用,保证吸料压力稳定,使吸料准确。为防止 吸料装置的负压产生装置被化学物品腐蚀而造成失效,或者避免负压 产生装置影响化工产品质量,常以管内水流动所产生的负压作为负压 来源,吸料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在缓冲罐中并排插入高度相当的两负 压管,其中一负压管与水管相通,另一负压管与反应釜相通。采用该 装置后带来另一问题管内水易被反吸入反应釜中,特别是在突然停 电的情况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因缓冲罐及反应釜中均 存在负压,当水管压力高、吸料装置压力低时,连接水管的负压管进 水,而缓冲罐中两负压管距离短,连接反应釜的负压管易将另一负压 管流出的水吸入反应釜。2、罐内两负压管所处高度相当,当缓冲罐 中水满至一定高度时,也极易通过连接反应釜的负压管将水吸入。在 反应釜中禁水的情况下,进水将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 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缓冲罐吸料装置,防止水倒吸,保证产品质 量,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缓冲罐吸料装置包括具空腔的缓冲罐及与缓冲罐空腔相通的第一负压管、第二负压管,所述的第一负压管与一竖向设置的水管连通,所述 的第二负压管与一反应釜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负压管由上至下插入 缓冲罐空腔,其插入缓冲罐段的下端面位于对应第二负压管的下方。缓 冲罐中的第一负压管及第二负压管所处高度不同,第一负压管较第二负 压管低,正常工作时,在水泵等驱动力的作用下水管中流水不断,使水 管内产生负压,与水管相连的第一负压管将缓冲罐内的气体及水吸往水 管,使得缓冲罐内的水一直处于低位,即使突然断电,尚存于水管内的 部分水通过第一负压管吸往缓冲罐后水面也不会达到第二负压管所处高 度,避免水倒吸入第二负压管,而且第一负压管及第二负压管因所处高 度不同使得两端面距离增大,进一步避免水倒吸,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避免发生危险。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 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缓冲罐设有卸压阀及排水阀,所述的卸压阀位于缓冲罐上部, 所述排水阀位于缓冲罐下部。卸压阀用于卸压,以提高安全性,在不需 要负压的情况下,卸压阀开启,缓冲罐内腔与大气相通。短时间的卸压 无需暂停水管供水,以避免供水设备反复启动,有助于延长供水设备使 用寿命。同样若罐内压力过大,卸压阀的开启可释放压力,以避免由此 带来的危险。排水阀用于罐内排水,以减少罐内积水,进一步减小第二 负压管倒吸的可能性。且排水阀利于缓冲罐的内部清理。
所述的水管呈倒置的"U"形,其连有第一负压管侧的下方设贮水池, 其另一侧下端设有水泵。水泵抽水将水送至水管的高点,水经圆弧管道后下落至水池,为使水管具有理想负压,贮水池的水面不与水管接触。 水泵可抽取贮水池中的水,也可引入江河湖泊水。贮水池的设置是出于 节约用水的考虑,特别是在用水紧张的条件之下,水泵从贮水池中抽水 进入水管,水管的水落于贮水池,如此可循环用水,节约资源,当然贮 水池中的水也需适时更换。位于顶部的圆弧管道连接两竖直管可以减小 管道对水的阻尼作用,而不采用具有较大阻尼的直角或小圆弧连接。
所述第一负压管插入缓冲罐段的下端面呈斜向下状,其背对第二负 压管。采用上述结构,在第一负压管进水时,不易使水落于第二负压管 出口端,防止第二负压管进水。
所述的贮水池与水泵进水管相通。循环用水,节约资源。
所述的第一负压管与水管垂直相接。便于连接的同时避免水管中的 水过多流入缓冲罐。
有益效果
1、 插于缓冲罐内的第一负压管较第二负压管处于低位,防止第二负 压管进水,提高生产安全性,保证化工产品质量。
2、 插于缓冲罐内的第一负压管及第二负压管的端面斜向下且相背, 进一步避免第二负压管的进水。
3、 设于缓冲罐上的卸压阀有助于提高取水设备的使用年限。
4、 贮水池与水泵进水管相通,可循环用水,具有节约资源的优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_水泵,2 —缓冲罐,21 —卸压阀,22 —排水阀,3 —反应釜,4一贮水池,5 —水管,6 —第一负压管,61 —第一负压管进口端,62 —第 一负压管出口端,7 —第二负压管,71—第二负压管进口端,72 —第二负 压管出口端,8 —取料管,9一存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具空腔的缓冲罐2及设于其上的第一负压管6、第二 负压管7,第一负压管出口端62与一竖向设置的水管5连通,第二负压 管进口端71与一反应釜3连通,第一负压管进口端61及第二负压管出 口端72均与缓冲罐2的内腔相通,第一负压管进口端61竖向插入缓冲 罐2空腔且其位于第二负压管出口端72的下方。缓冲罐2设有卸压阀21 及排水阀22,卸压阀21位于缓冲罐2上部,排水阀22位于缓冲罐2下 部。水管5呈倒置的"U"形,其与第一负压管6连通侧下方设贮水池4, 其另一侧下端连有水泵1。第一负压管进口端61面及第二负压管出口端 72面呈斜向下状,两端面相背。贮水池4与水泵1进水管5相通。所述 的第一负压管6与水管5垂直相接。
工作过程水泵1从贮水池4中抽水,水经过"n"型水管5,水管 5的出水口侧产生负压,缓冲罐2中的气体和水通过第一负压管6吸往水 管5,缓冲罐2中压力随之降低,反应釜3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负压管7吸 往缓冲罐2中,反应釜3中压力降低,此时存料器9中的料通过取料管8 将料吸往反应釜3。突然断电,水泵l停止工作,位于水管5的出水口侧 水继续下行,在缓冲罐2的负压作用下部分水进入缓冲罐2中,由于缓冲罐2内积水不多,且第一负压管6位于低位,故进水后的水面将不超
过第二负压管出口端72,在下一次启动水泵l时,缓冲罐2中积水将被 抽往水管5。
以上图1所示的缓冲罐吸料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己经 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其进 行形状、规格等方面的修改,在此不多赘述。
权利要求1、缓冲罐吸料装置,包括具空腔的缓冲罐(2)及与缓冲罐(2)空腔相通的第一负压管(6)、第二负压管(7),所述的第一负压管(6)与一竖向设置的水管(5)连通,所述的第二负压管(7)与一反应釜(3)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负压管(6)由上至下插入缓冲罐(2)空腔,其插入缓冲罐(2)段的下端面位于对应第二负压管(7)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缓冲罐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 冲罐(2)设有卸压阀(21)及排水阀(22),所述的卸压阀(21)位于 缓冲罐(2)上部,所述排水阀(22)位于缓冲罐(2)下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罐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 管(5)呈倒置的"U"形,其连有第一负压管(6)侧的下方设贮水池(4), 其另一侧下端设有水泵(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罐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负压管(6)插入缓冲罐(2)段的下端面呈斜向下状,其背对第二负压 管(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罐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 水池(4)与水泵(1)进水管相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罐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一负压管(6)与水管(5)垂直相接。
专利摘要缓冲罐吸料装置,涉及一种吸料装置。目前以管内水流动产生的负压作为吸料动力,水易被吸入反应釜,影响化工产品质量的同时带来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包括具空腔的缓冲罐及与缓冲罐空腔相通的第一负压管、第二负压管,所述的第一负压管与一竖向设置的水管连通,所述的第二负压管与一反应釜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负压管由上至下插入缓冲罐空腔,其插入缓冲罐段的下端面位于对应第二负压管的下方。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防止反应釜进水,提高生产安全性,保证化工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01J4/00GK201431873SQ2009201165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方根火 申请人:淳安千岛湖龙祥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